348 中國魂

348 中國魂

348【中國魂】

來參加演唱會的歌迷快要瘋掉了,短短半個多小時,他們不僅欣賞了完美的歌舞,而且聽到了王梓鈞整整五首新歌。

絕對是新歌,沒有聽哪個歌手唱過,即便王梓鈞本人以前也沒唱過。

天啦,哪個歌手會這麼做?唱片計劃都還沒有公佈,居然就在演唱會上將新歌唱了出來。

“咦,王梓鈞這麼久了怎麼只唱英文歌?”李偉玲奇怪道,相比起來,她更喜歡聽王梓鈞的中文歌曲。

蔡安茜一邊隨着歌曲的節拍晃動身體,一邊笑道:“英文歌怎麼了?只要是梓鈞唱得就好聽。”

“謝謝,再次謝謝我們雲門舞蹈團的舞者。”王梓鈞說,“大家掌聲歡送他們離場。”

場下立即爆發出陣陣掌聲,王梓鈞反覆幾次提起雲門舞蹈團的名字,已經讓歌迷記住這隻現代舞團。

這也是王梓鈞與林懷民之間的約定,其實這次雲門舞蹈團過來參演收費很低,除了報銷吃住行的費用外,只需要發給舞者們一些補貼和獎金就可以。舞蹈團的演出費李懷民分文未收,而作爲回報,那就是王梓鈞幫着雲門舞蹈團做宣傳,打開東南亞的市場,想必巡演結束後,雲門舞蹈團會收到很多演出的邀請。

王梓鈞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突然用粵語問道:“大家英文歌都聽膩了吧?少字”

“啊”場下報以無數的尖叫,大家都知道王梓鈞這是要唱粵語歌了。

“今天我請到了一位神秘的女嘉賓,”王梓鈞笑問,“想不想知道她是誰?”

“鄧麗君”

“尤雅”

“甄妮”

“麗莎”

“……”

歌迷們喊出五花八門的答案,說着自己喜歡的女歌手名字。

“有請,”王梓鈞手一引,“有請我們新加坡的大歌星,麗莎,黃煥嬋小姐”

黃煥嬋拿着話筒走上臺來,向下面招手道:“大家好,我是麗莎。”

新加坡巴掌大的地方,臺下的歌迷即便不喜歡聽黃煥嬋的歌,但也絕對聽過她的名字。既然是王梓鈞邀請來的嘉賓,大家自然也不吝嗇掌聲。

“謝謝,謝謝大家。今天非常榮幸能來做梓鈞演唱會的嘉賓,我可是沾了不少國際大明星的光啊。”黃煥嬋開完笑道,她說得也是實話,今天她過來對於自己名氣的提升是大有幫助的。

“下面請欣賞黃小姐帶來的一首《相思淚》,”王梓鈞再次擦了擦汗,“累死我了,我休息會兒先。”

在歌迷善意的笑聲中,王梓鈞退往後臺,黃煥嬋的歌聲也響了起來。

“情人別去後人消瘦,

相思別離惹人愁,

難忘往日情深厚,

忍心拋棄負情未說緣由

……”

《相思淚》是一首很老的粵語歌,鄧麗君後來也翻唱過,但真正最先唱紅的乃是黃煥嬋。黃煥嬋的歌聲與鄧麗君各有千秋,最大的特點就是吐詞清晰,有種懷舊的柔情意味,而鄧麗君卻唱出了新意,帶着自己的風格。

黃煥嬋唱一首歌唱到快要結束的時候,王梓鈞已經換好裝出來,又與黃煥嬋合唱了一首《千千闕歌》,黃煥嬋才揮手離場。

“噓”王梓鈞突然做着噤聲的手勢,將話筒放到話筒架上。

歌迷們不解其意,但都靜下來,眼睛盯着王梓鈞,看他接下來會做出什麼舉動。

“轟轟轟”

舞臺的兩邊各出來一隊穿着雨衣和雨靴的舞者,如同軍隊一樣踏着正步,最終集合在王梓鈞身後立定。

王梓鈞突然脫下剛剛纔換上的齊膝長的風衣,裡面是一身襯衣夾克,釦子也沒有扣好,露出健壯的胸膛,下面是一條寬鬆的吊襠褲,腳踩着一雙馬丁靴。

這身打扮看起來吊兒郎當,就像是街頭的混混一樣,不過卻比混混們有品位多了,現在的混混可沒這幅打扮。

“喝”王梓鈞打了個響指,吼道,“《開心的馬騮》”

正是劉德華那首著名的《開心的馬騮》。

音樂響起,張仁奎、張仁勇兄弟帶領的霹靂舞隊突然整齊劃一地踏步,當王梓鈞的歌聲響起,原本嚴肅的步伐突然變得歡快起來。

“紫色夾雜,灰色襯衣,T恤橙雨樓;

思想放任,衣衫更是,不須多扣鈕。

衫鬆褲大,膠錶帶着,拉繩的布袋;

街邊跳動,開心快活,七彩的馬騮……”

《開心的馬騮》你不能說它歌詞多經典,也不能說他曲調多別緻,但卻絕對夠流行,輕鬆愉快,朗朗上口,配上舞蹈更是感染力倍增。

歡快的節奏,獨特的歌聲,和律動的舞蹈,頓時引起了歌迷的共鳴,恨不得當即就與臺上的表演者一起跳起來。

更無恥的是,王梓鈞手裡捏着話筒,舞蹈動作自然不能向其他人那麼大,但所做的動作全是抄襲邁克爾.傑克遜,那神奇的太空步伐看得臺下的歌迷目瞪口呆。

“瘋了要瘋了”一個馬來西亞的記者都忘記了拍照,只傻傻地看着王梓鈞在那裡邊唱邊跳。

這位記者沒瘋,歌迷中那種十多二十歲的小青年們纔是瘋了。在他們眼中,這首歌、這支舞實在太酷了,只恨此刻身邊擠着人,不能立即跟着學跳。

“噓”一首歌唱完,王梓鈞再次微笑着讓大家安靜,然後猛然喝道,“《紅日》”

“喔”在歌迷的呼聲中,音樂再次勁爆起來,將整場演唱會推向一個高潮。

這次的粵語歌板塊比之前的英文歌還要長,時而勁爆熱血,時而舒緩柔情,王梓鈞從頭到尾一直牽着歌迷的情緒走。

“這次可能要離開得久一點,我給大家介紹一羣可愛的小朋友。”王梓鈞說着,一羣可愛的小孩子便跑了過來。

離王梓鈞最近的赫然是王祖賢,小姑娘剛滿八歲,被王梓鈞一把抱起來,然後問歌迷們:“認不認識她?”

“阿美她是阿美”有人突然叫出了王祖賢在《酒幹倘賣無》中飾演的角色。

王梓鈞對王祖賢道:“***,你來自我介紹一下。”

王祖賢看了一下場下黑壓壓的人頭,也不害怕,說道:“我叫王祖賢,家住臺北,今年八歲了。”

“嗯,好乖,來,親大哥哥一下。”王梓鈞把臉捱過去。

“不要,”王祖賢伸出小手把他的腦袋推開,“你臉上全是汗水,髒死了,纔不要親你。”

“哈哈哈”王祖賢的聲音在話筒的幫助下傳遍整個劇場,引起一陣鬨笑聲。

王梓鈞一陣無語,下面不少女歌迷大喊道:“我來親,我來親……”

工作人員擡上來十多張案桌,每張案桌上還放了一本書,王梓鈞將王祖賢放到一張案桌上坐下,然後獨自離開舞臺。

燈光突然明亮起來,十多個小孩子捧起書本,開始齊聲朗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種簡單的古文,在東南亞稍微有點年紀的華人都是必讀的,但對於十多歲的青少年來說,卻有些遙遠,最多是家裡的長輩讓他們在家裡讀。這些年來,整個東南亞都在抑制華文教育,這種書本是不準在學校出現的。

當然,只是不準在學校教授而已,自己看還是可以的,還沒有將四書五經淪爲禁書的地步——除了玩屠華的印尼之外。

幼稚的童聲響起,不少人都想起小時候家長或者老師逼自己念古文的情形,忍不住臉上露出笑意。

“下學了”

突然,一個旁白響起。

原先還安安靜靜讀書的小孩子,突然嘈雜起來,有的老老實實地收拾着書包,有的卻是將書一扔,跳上桌子,互相打鬧起來,鬥雞的,猜枚的,拍手的,翻跟頭的,很快就將舞臺弄得雞飛狗跳。

“哈哈哈……”看着烏煙瘴氣的舞臺和那些童真無邪的小孩子,歌迷們都忍不住笑起來。

就在歌迷的笑聲中,臺上燈光突然一黑。不多久,黑暗中突然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

等燈光再亮起來,歌迷們驚訝的發現,王梓鈞此時穿着右衽長衫,一副民國書生打扮,坐在那裡,懷裡還抱着一隻二胡。

王梓鈞的旁邊,則坐着一個身着旗袍、懷抱琵琶的古典美女,剛纔的琴聲,正是琵琶發出來的。

而舞臺上,亦多出一些書案、書櫃、大門、牆壁、油燈、文房四寶等等,還有一男一女,正在依依惜別的民國情侶。

王梓鈞拉動二胡,開口唱起來: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當王梓鈞頭幾句歌詞吐出,頓時引來一陣驚呼。在場的凡是三十歲以上的人,有幾個不是從小念古文長大的,歌詞中那種傳統的古意如同三伏天的冰鎮酸梅湯一樣令人全身舒爽。

整首歌的配樂,大都是二胡與琵琶在演奏,顯得古香古色,但偶爾夾雜的鼓點聲,又來着一點搖滾與流行的味道。這古今中外的兩種音樂想結合,居然顯得那麼得自然和諧,就好像即在聽傳統古典歌曲,又同時在聽現代流行歌一樣。

二樓包廂裡,一箇中年男子手中的雪茄已經燃到盡頭也沒有察覺,直到燒到了手他才吃痛跳起來。

這男人叫做李振華,正是黃煥嬋所在的新加坡唱片公司的老闆。

李振華和鄭振坤是好朋友,王梓鈞這個臺灣大歌星來新加坡開演唱會,他自然要好好招呼。而黃煥嬋來做王梓鈞的演唱會嘉賓,也是他最先提議的。

這個時候,演唱完畢的黃煥嬋也來到了李振華的身邊,見狀慌忙把地上還燃着的雪茄撿起來按熄滅。

“麗莎,你知不知道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李振華問。

黃煥嬋搖頭道:“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

李振華讚歎道:“天才啊,真是個天才。融匯古今,學貫中西,少見的天才歌手,我要是有女兒,非得逼着他入贅不可。也只有鄭兄纔會由着他的性子,將一場演唱會辦得這麼出色,一口氣唱了近十首沒有出過唱片的新歌。”

黃煥嬋笑道:“最可氣的是,他介紹自己的時候,老說自己是個導演,而不說自己是個歌手。我看啦,他是在把寫歌唱歌當業餘愛好吧。”

“……暴殄天物,真是浪費了這麼好的天賦”李振華憋了半天,終於弄出這麼一句評價,可聽到王梓鈞的歌手,卻不由自主地用手敲着椅子扶手,嘴巴跟着輕輕唱起來: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

王梓鈞唱這首中國風,不是爲了表現自己創作力有多強悍,而是想要推行中國文化。寓教於樂,有時候文化的推廣,歌曲、小說、電影、遊戲等等作品反而比正統的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爲什麼中國人的認同感如此之強悍,爲什麼老一輩的海外華人始終掛記着祖國,想要葉落歸根?

就在此時,新加坡還屹立着抗日死難者紀念碑,來紀念日軍在新加坡大屠殺中死去的無辜者。而日軍在新加坡搞大屠殺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新加坡的華僑聯絡東南亞各地的同胞爲祖國的抗戰捐款,並且組建新加坡義勇軍奔赴國難,支持抗日。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孔聖人的話,直接闡明瞭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向心力。

中華民族,不是單純以血統種族來論,而是依靠文化認同來劃分。以孔聖人的觀點,無論是黑人、白人,只要學習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文化,那麼他就是個中國人;而生於中國,長於中國,但卻是黃皮白心,認爲歐美文化是精華,華夏文化是渣滓的,那麼他就是個外國人。

這纔是大中國,一個文化上的大華夏民族。這纔是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不滅的根本,無論是哪個少數民族將中國領土佔領,只要要認同了中國文化,他最終都會被同化成中國人。

《東風破》當然不能代表中國文化,但它卻可以和王梓鈞的名氣結合在一起,讓喜歡它的人逐漸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然後去接觸她、瞭解她,最終爲她的魅力所傾倒。

華人的電影想要走出去,中國的文化就必須走出去,得到其他人的認同。美國的好萊塢大片之所以能風靡世界,除了其完整的制度外,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二戰以來,美國的文化隨着其軍隊奔赴世界各地,獲得了當地或主動或強迫的接受認同——比如日本、韓國、西歐、東南亞……

各地的人都以看美國片,學美國文化爲自豪,其電影自然能夠暢銷。

——————————————————————————

完美,堪稱完美

一場美輪美奐的演唱會,一飽眼福耳福……

這就是東南亞媒體對王梓鈞這場演唱會的評價,若不是這些媒體與海山唱片簽有一定的保密協議,他們估計逐一來讚歎。

在新加坡的演唱會持續了三天,王梓鈞在金球獎獲得提名的消息也終於傳了過來,頓時把王梓鈞在東南亞的名氣推到最高峰,弄得好像不認識王梓鈞就不配說自己是華人一樣。

特別是那首叫做《東風破》的歌曲,更是被觀看了演唱會的歌迷吹得神乎其神,無數人望眼欲穿,想要買到關於王梓鈞新歌的唱片。

就在王梓鈞即將離開新加坡的時候,新加坡廣播電視臺的廣播頻道中,終於開始播放東風破這首歌。

一時間,幾乎華人家家戶戶都在收聽這首歌,創下了廣播臺的收聽率之最。

————————————————————————————————

新加坡和平紀念碑前,王梓鈞默默地望着那高聳入雲的碑身,突然摘下墨鏡,彎腰鞠了四個躬。

李京浩鬧不清楚王梓鈞爲什麼這麼做,他覺得自己這位老闆總是神神道道的,就像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團一樣,讓人無法猜透。

站在王梓鈞身邊的王祖賢擡頭疑惑地看着他,問道:“王梓鈞,你爲什麼要鞠躬啊?”

“不許再喊我名字,要叫大哥哥知道不?”王梓鈞將小姑娘抱起來,看着紀念碑說道,“那裡埋了一些值得敬佩和懷念的人。”

王梓鈞抱着王祖賢回到車上,心裡想的卻是什麼時候去巴布亞新幾內亞一趟。那裡正躺着當年在上海鎮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中國緬甸遠征軍和新四軍等抗戰英雄的屍骨。他們都是被日軍俘獲之後,運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做勞工,最後客死他鄉。

英雄忠骨遺落海外,暴露荒野,直到2008年,纔有去巴布亞新幾內亞旅行的華人無意中發現,最終將英雄遺骸護送回國,葉落歸根。

348【中國魂】

348【中國魂,

248 王梓鈞式主持489 到導演房裡講戲692 太妹千金321 死亡首映530 島上拍攝422 王霏雨650 悲催綁匪與血手屠夫593 王梓鈞其實是個好同志039 翹家的羅大佑502 散財童子279 天皇巨星554 女王的憤怒576 划拳喝紅酒015 徹夜長談460 小打小鬧322 全都溼啦643 各路評委170 混亂的刺殺777 大少爺的戛納遊150 搶演員·下072 電影開拍041 鄭老闆解惑097 臺灣清華大學724 雙獎入手505 造條船做道具679 誘惑603 徐克做小工尼古拉斯·凱奇跑龍套424 愛之旅423 慈善晚宴455 遇到原裝正版419 港督大人781 退休282 趙雅芝的困擾795 一個時代的終結與開始402 悠然自得289 堅決不做標題黨570 華語電影教父258 青蛙王子556 從韓國回來的李京浩467 交心414 小魚的故事785 雙美絕色795 一個時代的終結與開始721 西餐廳裡的筷子631 青春秘訣281 可以撐三十秒252 大曝光441 佳視臺慶·上491 王梓鈞的禍心737 再赴大陸552 好萊塢掌門人現身464 孤零零的小金人698 貼身女秘書744 中戲講座108 籌建影城130 牽動黑白兩道339 華人教育341 青青子衿262 胡金銓523 霸王花556 從韓國回來的李京浩152 蚊哥675 大片劇本278 即將繁榮的唱片市場124 壹週刊776 兩年磨一劍084 自殺風波626 強勢回擊635 後代問題740 在大陸佈局455 遇到原裝正版432 現代恐怖小說大師597 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573 全民公敵139 千千闕歌046 對詰726 考慮大片090 找李小龍切磋490 卡拉ok680 抓到一隻小狗崽309 一家都是演員330 撞車了064 搜神記問世287 冷麪笑匠許冠文582 繼續拍攝479 非君不嫁091 承讓240 八爺515 真·一王三後733 好多鹹魚485 千金大小姐095 上趙雅芝家蹭飯780 世界首富228 小弟阿扁469 暴力的藝術341 青青子衿164 上海灘現象649 綁架造成股市暴跌628 票房破10億067 昔日虎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