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識江湖

聽從盲眼乞丐的指點,一行三人不做停歇,當夜便趕到了耿莊。

屠世先生曾說兩個小子根骨俱佳,凌絕還未親眼見識。到趕了半天的路,連行近百里未歇兩個小子居然沒有什麼疲累,凌絕心中也明白兩人資質合格。

投宿後的第二天早上,凌絕喚醒兩個少年起牀,秦雋才鬧了點意見。

“昨天那個可怕的死老頭子‘戀徒’,怎麼到我這裡還不能稍微‘戀牀’了?!莫名其妙!”

可惜此時凌絕已經掌握了要訣,裝作要殺人的樣子瞪他永遠是讓這小子最快屈服的辦法。

離開耿姓小村,到了野地,反是凌絕提出不及趕路先行停歇。

此處靠近山間道路,四下無人,凌絕要履行昨天的話教他們功夫。

當下拾兩根長短合適粗枝分給二人,凌絕也解下身後木匣,分離自己長劍劍鞘放在一旁,用劍鞘代劍演示一組招式。

第一招,比劃個圓圈而已。腕一轉,手一隨,劍鞘尖兜個圓圈。

第二招,劍身擺來擺去。用肩用肘用腕也用手,劍鞘的位置換來換去,也不知道在比劃什麼。

第三招,樸實平刺。肩遞肘,肘遞腕,腕遞劍,向前一刺。

三招畢,凌絕站定,發現兩個小子不說也不動。

“這就完了?”先耐不住開口的是秦雋。

“大概不會,凌大哥說過傳授是要我們夯實幾處,我聽來食肆的江湖人說學劍起碼有九口八法。大概他想慢慢演示,讓我們多歇歇一解昨天趕路疲勞。接下來……”陳至覺得是時候讓秦雋多耐心點。

“沒有接下來,就是完了。”凌絕出口打斷。

這次換陳至一怔。

陳至雖然聰慧,此時也跟不上凌絕浸淫劍道多年經驗彙集成的思路。

凌絕這時明白兩人無武學基礎,需要詳細解釋。

“陳小子說得對,劍確實有九口八法劍中基的說法,不過那個與其說是基礎,不如說是規矩。循規蹈矩讓人入門,如果你的劍法是拿來現的,那毫無問題,是拿來用的,不但用不到這些規矩,太過相信規矩還會害死你。”

“這句話對!我這個人就最討厭規矩!”

秦雋打斷倒是沒什麼,繼續讓他說下去簡直是浪費時間,凌絕不得不再多瞪他一眼。

這樣說明才能繼續。

“所謂九口是劍身的不同部位,比如抹口是用來抹傷敵人,刺口就是劍尖……實際對敵之時,哪個口攻擊到了便是哪個口,哪有空閒要理哪個口是哪個?”

“至於八法:

刺,剛纔我演示的最後一招就是刺。

撩,劍尖向下劍身一提,是所謂虛晃一槍的買賣。如果這手法比虛晃一槍有用,虛晃一槍也就不叫虛晃一槍而要改叫虛晃一劍了。

斬,用刀用比用劍好用。

崩,手上的東西本身越重崩勁也就越強,撿塊石頭對方擋住你施力去崩對方的架勢說不定還比劍更好。

劈,也一樣是用刀更好。

鉤,爲什麼不直接去打副鐵鉤用?

提,把這項擺進去的一定是舞者而不是劍者。

抹,倒是個實用的技法,不過要用來抹是鋒銳之處離手腕子越遠越不方便,用劍的威力會不如判官筆等短柄兵器。

八法的提出者如果仍然在世,肯定給天下劍者揪出來打。而我剛纔那三招,技巧上是隻有劍來用才最好用的鋒藝。”

“停停停,道理是給你說盡了,

可你昨天不是說是你自創的武功?可看起來這些平平無奇。”秦雋毫不買賬“這三招有個什麼名堂?”

“第一招叫做圓,第二招叫帶,第三招叫刺,三招合起來我管這叫做‘千回劍法’。”

“……千……回……劍法,什麼說法?”秦雋不依不饒。

“每天習練出劍千回,將來學了別的劍法一併練起來,某日一定能劍法大成的涵義。”

秦雋翻了個白眼。

凌絕繼續道:“你們不要小看這三招。習練時候寂靜時練一練,喧鬧處練一練,換個法子練一練,換個角度再練一練,總有體會其中妙處的一天。”

“聽起來是練到我禿頭都沒什麼屁用就是了!陳至,你先去練一練,練到禿頭就算練不出來也正好去做和尚,人家看你慈眉善目的模樣,去化緣說不定也能多拿幾十文錢。”

凌絕笑着接道:“你瞎了是不是?他那雙眼別人哪看得出睜着閉着,這才慈眉善目,哪裡需要等到禿頭去化緣……”

接了話凌絕一驚趕緊打住,心想自己可要注意點。

多接陳至小子的話倒是沒什麼,接起秦雋小子的話,怕不是一天天越來越能熟練接上,在旁人眼中自己會一天天更諧?

“你們可以繼續講,我沒在在意。”陳至口上這麼說,這一句句尾收聲明顯收得比平常說話更短。

“不是說兩套武功?另一套呢?”秦雋徹底放棄追究這三招的細節。

“好說,注意看來。”這回凌絕把代劍的劍鞘也放在一旁,擺開架勢。

這是路更簡單的拳法:向前擊出拳頭是一招,握拳從高砸低一錘是一招,肘帶臂擺往旁的方向一架又是一招。

加起來仍是三招。

“讓我猜猜……這不會又叫什麼‘千遍拳法’‘萬遍拳法’吧?”

“不用練千萬遍,一百遍就夠了。”

陳至這時也接上話:“這是練來配合持劍的手的,對嗎?”

“對。”凌絕全神戒備再和秦雋多說起來,陳至接話他如遇救星,可以正經教上一教。

“刀法有個講究‘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刀劍技藝合稱鋒藝,這句話改來放到劍法裡也一樣。”

“單劍空閒的一手會些簡單技法配合,就可以成爲單劍的彌補和輔佐。有些假把式喜歡另一手專門捏個劍訣顯擺,其餘時候不用,那手也就是做做樣子。

要說其中例外:我們很快途徑太華山,太華山的三峰府是道觀爲基,他們武功出自道門稱,一向號稱劍掌雙絕。對敵之時他們也會先捏劍訣,不過是擺在眼前記憶起劍時敵我距離之用。”

說到這裡想到此處,凌絕突然橫生想法:如果到太華山下找藉口尋三峰府弟子挑釁一陣傷幾個人,那聞名已久的三峰府劍者“三口道長”會不會從山上殺將下來?

看了看兩個小子,凌絕想法熄滅一半。

又用餘光掃到劍匣,凌絕想法徹底熄滅。

“雙劍看走,則是一說步法和對敵位置的重要,二說雙手之中兩項兵器配合時彼此位置的重要。這一點,等到將來你們有人練到用雙劍再說。”

“你和死老頭那天打得高來高去,表現可和技法無關,又是什麼門道?”

凌絕覺得非常難得,秦雋居然還會提出能幫助自己繼續講下去的問題。

昨天剛剛殺了一個好爲人師的惡徒,他現在也能開始體會好爲人師的樂趣。

“‘煉途’。”陳至代爲回答,這是他的猜測。

“你纔剛開始學,還沒徒弟,怎麼‘戀徒’?”

“鍛鍊的煉,路途的途了。陳至沒猜錯,確實是‘煉途’。”

既然提到了,早晚要說明。趁現在說明也好讓兩個小子更快成長,說不定能早些讓他們成爲凌絕想要一決勝負的模樣。

“武者也好,樵夫啊工匠也罷,專精某個領域,鍛鍊中就能達到別人達不到的境界。‘煉途’概念由此而創,江湖人說到煉途,一般就是指武藝的造詣境界。

煉途又分爲千奇百怪,一般來說,只要達到程度,每個人自己進入的煉途都不太一樣,這方面的煉途會被叫‘獨有煉途’。

任誰都能進入的煉途其實不如說是總結出來評判他人武功境界的依據,這個有四種,叫做四大共途。四大共途又都被歸納分爲初境、高境、極境三層境界。

煉覺途,是用來評判人的戰鬥直覺:

初境叫做‘無微不至’或者‘微塵境’,再細微的變化只要耳目能及,都可以記憶考量用以作戰;

高境叫‘有兆閒置’或者‘先讀’境,結合一切自己瞭解的情報直覺會預判短暫將要發生的變化;

最高一層的極境叫做‘無兆不通’,有什麼樣的威能我不知道。

陳至小子身無武功,也不能跟上我們的過招。昨天能夠把握擲出貨郎鼓的時機,很可能就是有突破煉覺一途的資質。”

凌絕一眼掃去,陳至看不到眼睛估計在認真聽講,秦雋應該是有興趣,也還沒有插話。

“煉體途,用來評判人的功體強度:

所謂功體強度,就是修煉武功後身體漸漸習慣運用武功而成的肉身特性。

初境是‘超脫血身’或者叫‘血身境’,可以控制自己的血氣呼吸在身體裡的運作急緩,也有人會有汗血的表現;

高境是叫‘出離凡物’或者叫‘非凡境’,屠世先生晁顥可能就是這層境界的煉體者,至少會有用不完的體力和無窮的勁道;

極境是叫‘形成聖體’或者叫‘入聖境’,不好意思沒見識過。”

“煉技途,用來評判人的技巧:

初境是叫‘身從意發’或者‘自在境’,不要看聽着理所當然,只有達到過才能體會如意運用的自在感覺;

高境是叫‘意身不二’或者‘合一境’,我是被歸爲這層境界,具體運用感覺我也形容不好;

極境是叫‘身先意從’或者‘無隙境’,我只突破到上一層就停滯了,仍然算是天下有數的劍者了,這層什麼樣的威能只好等我突破到這層體會到纔好跟你們講。”

“煉心途,用來評判人的心神特性:

因爲很多武者都會慢慢歷戰,心性是最容易變化的一關。

初境叫做‘不滯於物’或者‘出物境’,他們武功的表現有時候就沒法用事物的道理去理解;

高境叫做‘不拘於形’或者‘離形境’,煉心一途易入難精,古往今來也沒幾個到達這一層,我也沒見過;

極境叫做‘不束於心’或者‘真念境’,好像是由古往今來的煉心者空造了個概念,還沒人達到過。”

陳至慢慢咀嚼消化這些概念。

秦雋則是繼續追問:“那依你看我是哪一途的?殺途又是什麼?”

“你是什麼途我不知道,四大共途都是看到表現才能知道在哪個領域達到了什麼境界。

殺途是很多人都進入的獨有煉途,比如一堆愛好殺人的殺人狂本性相近,他們就很容易都是會突破到殺途。參考屠世先生的例子,很可能是殺人越會講究的人越更容易把自己的獨有煉途突破到殺途的境界裡去。

獨有煉途旁人很難評判的, 因爲都是人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個性、環境是怎麼樣。

聽說殺途也是三層境界,沿用了四大共途初中高的劃分法:初境‘殺氣騰騰’,中境‘旁若無人’極境被叫做什麼‘現世閻王’。表現得問煉殺者才知道。

一般評判別人都是會先看四大共途上的表現,別人表現出來最高層次的境界是在四大共途哪一途就會被叫做‘煉什麼者’這樣遇上黑衣蒙面的對手讓人家跑了回頭說起來別人也能明白你遇上了個什麼樣表現的對手。

比如我,我最高的層次是煉技一途達到了‘意身不二’的程度,表現出相應威能,即使我在煉心一途上也有突破初境的表現,論起來仍是煉技者。”

說明到了這裡,已不剩下給兩個小子習練招式的時間,只好改天起再說。

快到黃昏時刻,凌絕帶着陳至、秦雋兩人到達了雀房山腳,還沒找到落腳的鎮子就有人要驅趕他們遠離雀房山。

凌絕還沒弄清這裡發生什麼,看清其中一人的裝扮,就對這夥兒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凌絕對陳至和秦雋說:“你們不是想要進入江湖嗎?現在江湖中的江湖自己長腳過來了。”

讓凌絕產生興趣的是那些好像本地幫派成員等來的一個男的。男人正值青年眉眼俊秀,一身樸素道袍,頭上佩冠用三根簪子固定,比屠世先生還有有仙風道骨。

這是三峰府弟子的打扮。

他身後模仿他師尊而背的三口劍,則說明他是三峰府名人“三口道長”的得意門生。

第129章 四方來者(其之二)第288章 廬江二鬧(其之二)第77章 鋒牒用竊(其之五)第87章 窮鼠齧貓(其之三)第13章 新棺五口(其之三)第136章 冷輝畫屏(其之二)第226章 夜雨庾關(第七章)第59章 懸刀吳關(其之一)第17章 別有洞天(其之三)第277章 水浮往景(其之二)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174章 榻上巧對第311章 翻虯掀城(其之五)第311章 翻虯掀城(其之五)第54章 坪論是非(其之四)第83章 真心難藏(其之五)第48章 神刀永傳第207章 三方策戰(其一十五)第169章 山雨欲來(其之七)第129章 四方來者(其之二)第70章 坪息是非(其之二)第128章 四方來者(其之一)第35章 臨晰疑雲(其之四)第132章 四方來者(其之五)第117章 黃巾縷臂(其之四)第291章 廬江二鬧(其之五)第94章 通明不明(其之二)第86章 窮鼠齧貓(其之二)第17章 別有洞天(其之三)第289章 廬江二鬧(其之三)第241章 鋒向魔氛(其之一)第262章 命火焚揚(其之七)第20章 如幻似真(其之二)第117章 黃巾縷臂(其之四)第38章 罻羅鋪張(其之二)第268章 命火焚揚(其一十三)第181章 瘋狗出閘(其之一)第221章 夜雨庾關(其之二)第210章 三方策戰(其一十八)第244章 造化弄仁(其之一)第102章 太歲離莊(其之六)第121章 渾水藏魚(其之二)第278章 水浮往景(其之三)第14章 新棺五口(其之四)第253章 各往一方(其之四)第259章 命火焚揚(其之四)第106章 疑難雜症(其之三)第13章 新棺五口(其之三)第197章 三方策戰(其之六)第147章 爲天作倀第186章 衣冠孟優(其之一)第233章 森森魔形(其之六)第48章 神刀永傳第184章 殊勝法義第4章 授人以柄第131章 四方來者(其之四)第48章 神刀永傳第273章 命火焚揚(其一十八)第205章 三方策戰(其一十五)第275章 二個“二爺”第238章 無惘、不利(其之二)第61章 懸刀吳關(其之三)第163章 山雨欲來(其之一)第169章 山雨欲來(其之七)第11章 新棺五口(其之一)第97章 太歲離莊(其之一)第102章 太歲離莊(其之六)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19章 如幻似真(其之一)第264章 命火焚揚(其之九)第86章 窮鼠齧貓(其之二)第136章 冷輝畫屏(其之二)第316章 翻虯掀城(其之十)第259章 命火焚揚(其之四)第199章 三分策戰(其之八)第222章 夜雨庾關(其之三)第284章 如封似閉(其之四)第310章 翻虯掀城(其之四)第251章 各往一方(其之三)第3章 先生於人第208章 三方策戰(其一十六)第283章 如封似閉(其之三)第81章 真心難藏(其之二)第317章 翻虯掀城(其一十一)第259章 命火焚揚(其之四)第275章 二個“二爺”第45章 平陽工布(其之一)第282章 如封似閉(其之二)第139章 天威地刑第189章 衣冠孟優(其之四)第165章 山雨欲來(其之三)第155章 天國火宅(其之八)第147章 爲天作倀第219章 從易到難第223章 夜雨庾關(其之四)第242章 鋒向魔氛(其之二)第223章 夜雨庾關(其之三)第305章 廬江二鬧(其一十九)第232章 森森魔形(其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