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鏡中花(六)

從金平迷津駐到寧安有一班騰雲蛟, 中間經停一個小城,叫做“赭羅”。

金平寧安一帶自古是風水寶地,路平順、少天災, 又不像蘇陵州一樣被大工廠瓜分, 隨便找點什麼營生都能過活, 赭羅城自然談不上窮困, 但也實在沒什麼特別的。

這裡既不是交通要道, 也不是貿易中心,無名勝也無望族,就同無數金平周邊的小城一樣, 被繁華的國都吸走了大半的青壯年,平時顯得有點寂寞。倒是因爲騰雲蛟在這裡停半刻, 多少給小城聚集了點人氣。

短途的騰雲蛟不需要補給, 沒有人知道這班車爲何要在此設站。

從赭羅城出站, 往南約莫十來裡地,路過大片的水稻田與荷塘, 便能見到一片野湖。當地人叫“渡鶴湖”,沒有文人騷客來寫詩刻碑,所以也不大算個景。

幾艘撈蓮子打漁的小船上飄來漁歌,紛紛就着星光家去了,唯有一艘帶烏篷的, 逆着回家的歌聲往湖心劃去。撐船的“人”頭頂一個大斗笠, 看不清臉, 每一下搖槳的力道都均勻極了, 水面一陣風吹來掀起他的衣襬, 短打衣襟下露出幾枚擰在一起的齒輪……這居然是個“稻童”式的傀儡。

小船一路進了湖心,那處竟有個哪也不挨哪的小島, 島上有溼地和密林,南來北往的鳥都會在此地落腳一陣。

周樨跟着便裝的龐戩下船,懷裡抱着個木頭匣子,小心地在自己腳底下裹上靈氣,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密林中不知怎麼拐了幾個彎,眼前視野驟然開闊,柳暗花明。

周樨睜大了眼睛,見村口石碑上刻着“鏡花村”三個字,閃着靈光。

他只看了一眼,心裡便無端涌上說不出的安適,一時百憂全消、物我兩忘,彷彿回到了自己一生歸處,醉了。

龐戩沒回頭,伸手在他眼前打了個指響。

周樨激靈一下才回過神來,忙收回目光:“這……這上面有什麼?”

“什麼也沒有,”龐戩嘆了口氣,“當年立碑的人留下的心境而已,只是立碑人已經是‘九霄雲上人’,雖只是一點筆跡,心志遊移不定的看了會受點影響。”

周樨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臉“刷”一下紅了。

龐戩餘光瞥了他一眼,不由得暗歎口氣——要是按凡人的歲數算,這位四殿下也過了而立之年,早該成家立業混成爹樣了。可玄門將他的身體停留在了青年期不說,這些年仗着家世留在天機閣總署,也一直是個不用經風雨的跟班角色,於是心智永遠停留在了毛頭小子階段,十多年沒見長一點……還不如下放出去歷練的。

龐戩:“你跟永寧侯府的奚士庸一屆?”

“是,”周樨強打精神回道,“不過後來奚師兄入了內門,就沒見過了。當年年少輕狂,不知道他被邪祟所苦,還鬧出過不少誤會,後來也沒機會聯繫了……不過聽說他最近下山了,有機會一定去拜會。”

龐戩心說:還是別拜了,拜了發現搞不好昔日同窗得叫“師叔”,我怕你得羞憤上吊。

那日永寧侯府外只是驚鴻一瞥,但龐戩知道自己感覺沒錯,那人就是升靈——而且絕不是那種很虛的升靈。

白令是半魔,體質異於常人,生下來就有修爲,沒築基就能控制銘文。築基以後更不用說,當年趙家叛變的時候龐戩就領教過他的詭譎手段。那半魔直接對上升靈大能完全可以周旋一二,那日卻給侯府掃出來的神識一下按住,完全沒有還手餘地。

而那神識霸道歸霸道,卻又異常有分寸,穩、準但不狠。與那些走兩步都會讓菱陽河漲水的“山中仙人”不同,他內斂而凝練,既沒傷人,也幾乎沒波及周遭。

大刀劈山還能靠修爲,重劍在豆腐上雕花……必得是在人間千錘百煉過才行。

這些年奚士庸名義上在飛瓊峰閉關,到底經歷了什麼?

還有周楹突然將開明與陸吾扔下,入了清淨道。這兩人一來一去,一換一似的,是否有什麼牽連?

不知爲什麼,龐戩眉心有些發緊,似乎是靈感想透露什麼……他心緒有點起伏,沒注意身後周樨的表情。

龐戩一句不經意的問話,勾起了年輕的人間行走許多心事。

周樨生於皇族,從小就知道自己有周、林兩家資源,起點比別人終點還高,因此一進潛修寺,他就理所當然地以“首席”自居……誰知盡是笑話。

奚士庸就不比了,驚動兩大峰主,搬出劫鍾,震塌半個潛修寺,那就不是人能弄出來的動靜。

可在剩下的“正常”弟子裡,他也沒能拔頭籌。他那從小到大沒正眼看過的九妹,在第一場雪落下來之前就平平順順地開了靈竅,提前拿到了入內門碧潭峰的資格。

周樨永遠忘不了那天清晨在膳堂裡聽見這消息時的感受。

然後還不等他消化,女弟子那邊當天便又有人引靈入道……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趙家旁支,據說她入道時更從容,明顯是早準備好了,只是給碧潭峰面子沒搶周家嫡系風頭,懂事地讓九公主先行一步而已。

那時,周樨甚至還沒摸到靈竅的感覺。那以後,他在潛修寺的整個修行期都亂了套,狼狽地混了箇中遊,內門已經與他沒有關係。他連考進天機閣都磕磕絆絆,然後在穿上藍衣的第一天,發現引他們熟悉瑣事和流程的“前輩”,居然是那個給奚平穿衣梳頭的啞巴半偶。

甚至那在他眼裡只會“汲汲於凡俗權力”的病秧子三哥,轉身就成了開明司的主人,直接改變了大宛……甚至整個大陸的玄門格局,被龐總督掛在嘴上忌憚了好多年。

變天時他懵懵懂懂,修行上茫然無措,周樨終於發現,所謂被“周林兩家寄予重望”,只是他自作多情。宗族視子弟如草芥,因他血脈容他生長而已,並不曾多給過他一分注視。

此後十多年,周樨再沒有找到過自己的位置。

周樨的腳步像是陷進了泥裡,越來越遲緩,一不小心跟丟了龐戩。

“發什麼呆呢?”龐戩翻過頭來找他,勉強壓下不耐煩,說道,“此地有前輩大能留下的迷障,容易迷路,跟住我。”

周樨忙收斂心神,緊走幾步趕上。

兩人過處,溼地的荷塘中,幾朵野蓮花忽然無風自動起來。

鏡花村所在的小島,要是畫在地圖上,可能也就幾畝地大,裡頭用芥子擴出了一個能寬寬鬆鬆容納上萬人的村鎮,跟金平天機閣總署裡那個後院宿舍道理差不多——只是比那個佈景“實”,逼真得看不出一點不自然……至少周樨看不出來。

這裡就是天機閣人間行走們隱姓埋名,與凡人成家廝混的假村落。

此時天色已晚,村裡的戲臺上卻還亮着燈,有人在吹拉彈唱。

大家都是街坊,沒有誰拿誰取樂的意思,誰願意表演都可以上臺。一羣年紀稍長的女子正自得其樂地唱着十多年前的菱陽河舊曲,小孩子們騎着時興的腳踏車在臺下跑來跑去。有老婦人趕着外面已經不常見的馬車經過,拉着一車剛曬過的穀子,經過臺下便跟着哼上一兩句,人走遠,調也走遠。

此間雞犬牛羊都是散養,只有一些照明用了機械,人們身上的衣服還是早些年那種含蓄的樣式,不像如今的金平城裡,到處是化工染色,鮮亮得扎得人眼疼。

除了孩子,鏡花村裡常住的幾乎都是婦女,因此環境乾淨得不行。

背靠天機閣,她們不必爲生計發愁,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丈夫不休假,便其樂融融地與姐妹們消磨時光,是個真正的桃花源。

不過“桃花源”中人見龐戩都有些緊張,他們一進去,戲臺上的歌聲和嬉笑聲一下就停了。無數目光落到兩人身上。周樨長這麼大沒被這麼多女人盯着看過,幾乎同手同腳起來。

趕車的老婦人拉住馬車,衝其他人擺擺手,她有些拘謹地上前行禮,勉強笑道:“大人來啦,今日帶了個好俊的小哥,眼生得很,平時那位話很少的奚小少爺呢?”

龐戩聲氣和姿態都壓得很低:“奚悅兄長回家,近日他府上事多,告假了。”

“好啊,是好事,”老婦人連連點頭,“兄長平安,爺孃都在,都是好日子……您今日這是。”

周樨敏感地發現,這問題一出口,不少女人臉色都變了。

龐戩眼觀鼻、鼻觀口,說道:“我來送同僚汪潤的東西……”

他話音沒落,便聽一聲巨響,戲臺上一個伴奏的女子猛地站了起來,失手撞翻了琴臺。

她有一點年紀了,生得瓜子臉柳葉眉,依舊很美,像一朵開得正豔卻突逢暴雨的嬌花,先是愣了半晌,她拒絕什麼似的,拼命搖起頭來。旁邊彈琵琶的忙將琴丟在一邊,撲過去一把摟住她,方纔唱歌的女人們回過神來,紛紛聚攏過去,裡三層外三層地將那瓜子臉的女子圍在中間,好像這樣就能將龐戩他們隔絕在外。

龐戩是來交還“遺物”的——不是那位女子的人間行走丈夫不幸殉職,相反,那位往上走了一步,收到內門垂青,他築了基。

築基後道心成,不管是哪一道,與凡人長期廝混都會損修行……凡人也受不了,半仙尚能生兒育女,到了築基,再與凡人一起,一屍兩命都是輕的。

因此對於鏡花村中的家眷來說,家人築基就是“死”了,在凡人短短的一生中,那些築基修士再不會踏入鏡花村一步。

他們怕心境不穩,往往不會親自來道別,龐戩就是那“報喪的烏鴉”。

龐戩本來往那邊挪了一步,見狀又識趣地將腳縮了回來,示意周樨將木頭匣子交給那趕車的老婦人:“我就不過去討人嫌了,煩請宋嬸轉交。”

又交代了幾句“有事隨時找天機閣”的廢話,龐戩也尷尬,便不再耽擱,喊上週樨要走。

這時,忽聽那被人圍住的女子尖利地叫道:“龐大人留步!”

龐戩微微一頓。

女人帶着哭腔問道:“他可有話給我……給兩個孩子?”

龐戩沒吭聲,轉過身,他長揖幾乎到地,把周樨嚇得往旁邊躥了一步——內門峰主面前都不曾見總督這麼卑微過。

女人喊道:“凡人一輩子只有區區幾十歲,尊長,你們就連這幾十年的耐心也沒有嗎?”

周樨張了張嘴——能築基的人間行走都是同儕中的翹楚,在人間磨練靈骨不易,個個也都有百歲上下了,築基年紀太大,日後對修行不利,哪怕人間行走能多活幾十歲容貌不變,身價和前途也是大爲不同的。

龐戩一個眼神止住了他想辯解的話,低眉斂目道:“弟妹,龐某替他賠罪。”

他的賠罪一錢不值,那女子大哭起來,惹得其他人也紅了眼眶,投過來的目光隱約帶了怨恨。

在周樨的坐立難安中,龐戩將一堆怨恨照單全收,倒退着帶着周樨離開了鏡花村。

周樨忍不住道:“總督……”

龐戩一擺手:“人間行走與凡人成親本就有違門規。我身爲天機閣總督,當年思慮不周,對這種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沒法收場,我難辭其咎,給人跪下磕幾個頭都不多。以後不許任何人再往鏡花村裡安家帶人。”

周樨應了一聲,再次忍不住回頭,村口那“鏡花村”三個字在他們身後緩緩入了迷障,看不見了,他耳畔似乎只剩下哭聲。周樨眼前一花,像是閃過了一朵蓮花小印。他以爲自己太累了,揉了揉眼,沒往心裡去,跟上了龐戩。

與此同時,鍍月峰上正在和林熾白話的聞斐突然一頓。

聞斐生着一雙過於活份的眼,說不好算桃花眼還是狐狸眼,平時總是沒個正形,此時臉色無端一沉,卻叫人跟着他緊張起來。

林熾:“怎麼了?”

聞斐將說了一半話的摺扇收了回去。摺扇一合一開,上面的亂飛的字跡變成了一副人間圖景——照的正是渡鶴湖心的鏡花村。

夜深人靜,鶴影幢幢,溼地中的蓮花隨水波盪漾,沒有絲毫異狀的樣子。

林熾見他沒有避諱的意思,便探頭看了一眼:“這是……”

聞斐心不在焉地寫道:天機閣安頓家眷的地方,村口是我當年封的……奇怪,剛纔好像有什麼東西進去了,我有點不舒服。

林熾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天機閣爲什麼會有“家眷”,便見聞斐將順着他留下的“鏡花村”石碑探了神識過去,村口那石碑亮起熒光,將整個小村籠進柔和的水霧裡。

聞斐的神識在村裡逡巡了一圈,沒看出什麼異狀,倒聽了滿耳的哀怨和哭聲。他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不忍再看,嘆了口氣,匆匆收回了目光。

就在他將目光撤回去後,村裡一個小河溝裡,盛開的蓮花上蓮臺突然滾落。

一個孩子不小心把球滾到了河溝裡,蹦蹦跳跳地下來撿,正看見那朵沒有花芯的蓮花轉過頭來,花芯處伸出一顆很小的人頭。

孩子驚異地注視着那人頭,花芯裡的人笑了,對他豎起一根手指:“噓——”

男孩無垢的瞳孔中映出兩朵蓮花小印,“啪”一下,他剛撿起的球重新滾進了泥塘裡。

“阿爹……”

“阿爹在磨刀 ……”

那孩子用怪腔怪調的宛語哼了一句,從河溝裡爬出去,跑進了晚睡的孩子堆裡。

片刻後,傳染病似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跟着他念叨起來。

“阿爹在磨刀,阿孃把水燒,白胖的娃娃不穿襖,躺在板上笑。我的骨也嫩,肉也好,撒上半兩紅椒椒,嘻嘻……嘻嘻……”

星辰海底,漫天星砂突然動盪起來。

蒙着眼的奚平一皺眉,側耳道:“怎麼了?”

司命矇眼的布條脫落下來,見散落的星砂開始往一處聚集,形成了一個旋風,“呼”地朝兩人捲了過來,司命和奚平一左一右地讓開,那旋風削斷了奚平一縷頭髮。

金平城裡,周樨若無其事地與龐戩打了招呼,回青龍塔當值,一轉身,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

191.有憾生(三)137.永明火(十九)17.龍咬尾(五)108.化外刀(十五)80.不平蟬(十四)115.化外刀(二十二)54.山陵崩(六)158.鏡中花(一)172.鏡中花(十五)226.有憾生(三十八)178.聖人冢(四)75.不平蟬(九)169.鏡中花(十二)175.聖人冢(一)188.聖人冢(終)172.鏡中花(十五)46.魍魎鄉(九)172.鏡中花(十五)5.夜半歌(五)172.鏡中花(十五)196.有憾生(八)89.羈旅客(六)125.永明火(七)197.有憾生(九)242.尾聲(十)89.羈旅客(六)138.永明火(二十)218.有憾生(三十)48.魍魎鄉(終)35.瓊芳瘴(三)101.化外刀(八)134.永明火(十六)97.化外刀(四)38.魍魎鄉(一)226.有憾生(三十八)141.永明火(二十三)110.化外刀(十七)240.尾聲(八)89.羈旅客(六)65.山陵崩(十七)122.永明火(四)113.化外刀(二十)176.聖人冢(二)97.化外刀(四)163.鏡中花(六)145.風雲起(三)44.魍魎鄉(七)67.不平蟬(一)27.龍咬尾(十五)156.風雲起(十四)47.魍魎鄉(十)142.永明火(終)180.聖人冢(六)132.永明火(十四)141.永明火(二十三)226.有憾生(三十八)52.山陵崩(四)224.有憾生(三十六)64.山陵崩(十六)193.有憾生(五)132.永明火(十四)3.夜半歌(三)74.不平蟬(八)77.不平蟬(十一)169.鏡中花(十二)103.化外刀(十)211.有憾生(二十三)169.鏡中花(十二)119.永明火(一)240.尾聲(八)161.鏡中花(四)18.龍咬尾(六)161.鏡中花(四)21.龍咬尾(九)180.聖人冢(六)138.永明火(二十)123.永明火(五)124.永明火(六)159.鏡中花(二)229.有憾生(四十一)144.風雲起(二)191.有憾生(三)197.有憾生(九)25.龍咬尾(十三)73.不平蟬(七)237.尾聲(五)75.不平蟬(九)219.有憾生(三十一)96.化外刀(三)102.化外刀(九)171.鏡中花(十四)153.風雲起(十一)92.羈旅客(九)179.聖人冢(五)218.有憾生(三十)7.夜半歌(七)39.魍魎鄉(二)130.永明火(十二)53.山陵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