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巡視漢華王國領地!

于謙作爲南洋大臣,其實身份擺在那,在瓊州,上到黎族的寨主,下到瓊州府知府,都對其敬佩有佳,按理說黎族動亂應該與其無關的,可是事情偏偏就這麼湊巧,于謙一天到臨高縣附近一黎族寨子視察,忽然被莫名刺殺了,當地的寨子害怕因此而遭到大明官府的鎮壓,所以開始了不安分。

對此,于謙本人根本就沒有因此而震怒,他其實也很納悶,畢竟他沒有得罪黎族當地的寨子,更與刺殺之人毫無關係,怎會被人刺殺了。

思來想去,于謙派了專人去查探,最後還讓錦衣衛協助調查,最終倒是查到了其中一個人身上,此人乃是安南人,但是卻到瓊州府多年,原本乃是黎利的部將,後來因爲黎利被大明擊敗,便到了瓊州府,隱姓埋名,這一晃就是十多年了。

這十多年內,他都一直隱居在當地的黎族寨子內,與許多黎族寨子交好,並沒有什麼異樣,也不知道最近是怎麼的,此人開始頻繁的接觸這些寨子,後來更是經常與寨子首領商議着什麼。

雖然商議的具體內容查不到,但是于謙已經有了些許猜測。

於是,他立即將消息報到了瓊州府,而後開始調集了周圍的衛所兵,並把此消息通報給了張懷普,希望漢華王國能夠在其中出力。

當然,他不是希望漢華王國能夠出兵,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給予情報上的支持,因爲于謙深知蘭芳社的情報的強大,就算是錦衣衛也比不了。

而這個消息報到李江這裡時,李江正好人已經到了舊港,於是他一邊下令藍英協助徹查此事,一邊準備前往占城港。

所謂的占城港其實乃是原本是占城國一個港口,也位於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當漢華王國軍隊佔領這裡之後,就將其劃定爲了漢華王國固有領地,這裡處於舊港管轄,港口不算特別大,但也不小,每天來往的商船有許多,大多都是前往臨高,或者安南的。

李江之所以要到這裡來,是爲了一個人,準確的說是一個接近七十歲的老人。

在古代,六十就算是高壽了,何況是七十歲的老壽星。

而此人名喚塔拉巴,是個占城人,李江到這來親自接見他,其實是爲了他在當地的影響力,因爲他在占城國已經是神話般人物。

就拿他前半生來說吧,他本來是當地一個部族的繼承人,可是因爲自己弟弟謀權篡位,導致他不得不出逃,而在出逃途中又遭遇了風暴,來到了瓊州府,後來結識了當地的黎族頭領,而後他又返回了占城,奪回了屬於自己的部族,後來他曾經輔助過好幾任占城國國王,每一次都是自動請辭,到了如今接近七十了,身體還很硬朗。

而占城港附近的領地原本就是他們部落的封地,之前李江派人將大部分當地人以各種名義移出大半之後,剩下的當地人就隱隱以此人爲首了。

對於這樣的人,李江深知其影響力,所以選擇了拉攏,而對方似乎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主動配合,否則當地的的許多人如何會乖乖的前往李江給他們安排的地方。

然而現如今,李江聽說此人已經久病在牀了,看來也是命不久矣,所以李江來此就是爲了作秀,接見一下他,以安當地人的心。

而對方對於李江的到來似乎也不意外,沒說兩句話就嚥了氣,臨終前,還發布了一份命令,讓當地人全都歸化爲漢華王國國民,並且世代不得背叛,甚至可以主動學習華夏文化,成爲真正的漢華人。

此人這般識趣,自然是李江所沒有料到的,事實上漢華王國佔據的占城國領地其實只是占城國南部一些區域,這些區域靠近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李江爲了穩固漢華王國的統治,一方面大肆移民,移出當地人,移入大量的漢華王國華夏人,另一方面則是收買當地人,教化他們華夏文化,可之前因爲這老頭存在,一直都不是很理想。

現在這老頭下了命令,當地的一些上座教僧侶等宗教人士也紛紛配合,當地人也自然沒有了牴觸情緒。

不得不說着老頭很聰明,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如果能夠在臨終前配合李江收攏當地人的心,李江也肯定會投桃報李,不會再限制當地人了。

這是陽謀!李江也不得不感嘆這老頭極爲明智!

好在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李江也樂得自在。

穩定了占城港附近的民心之後,李江又馬不停蹄的乘船一路向西,沿着馬六甲海峽開始了巡視,這一次他準備前往緬甸靠海的幾個港口,那裡雖然不是漢華王國的直屬領地,但也是海外領地,也就是所謂的殖民地。

相比之下,與原本歷史時空不同的是,漢華王國的殖民地其實並不建立在殖民當地人的基礎上,而是以商路交流開道,所獲得的財富幾乎全都是商稅或者原材料的方式,不僅當地人賺了錢,富裕了起來,就連漢華王國本身也獲得大量利益,可謂是雙贏。

也因此,不少當地人紛紛跑到了漢華王國所在的海外領地來謀求一絲髮財的機會,而這也間接導致漢華王國的海外領地人口暴漲。

其實不僅僅是緬甸的海外領地,其他漢華王國的海外領地同樣如此。

或許唯一利益受損的還是那些奴隸主或者部族,畢竟損失了大量人口,這纔是他們損失最大的一筆財富。

可是他們會在乎嗎,這些奴隸主與勢力根本不敢反抗,更不敢說不,畢竟漢華王國的實力擺在那,而且他們也因爲商路暢通獲得了大量物資與奢侈品,讓他們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因而與自己美好的生活相比,他們乾脆就直接忽視了人口流失這個重大問題。

當然,人口的暴增,既給了海外領地迅速發展的機會,也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就比如治安問題就是一個讓當地漢華王國官員頭疼的問題,爲此,李江還親自過問了此事。

這不,當李江乘船在水師艦隊護送下返回到舊港時,就遇上了一件事。

第五百六十三章左右大明朝局!第六百六十章:兩廣官場大變動?第三百六十章三大土邦第四百一十七章親自掛帥!第二百零三章慢待使團?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天方軍隊?第六百四十章長途奔襲!第三百零五章軒然大波!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此起彼伏的動亂!第七十一章三方會師!第三百九十九章三則讓人意外的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敵軍探子?第四百零三章大明下西洋艦隊來了!第四百二十三章插手蘇祿國內戰!第五百五十九章審案(下)第四百四十二章黃金城第四十九章千里求援,出兵在即!第一百九十九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十七章密克羅尼西亞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城堡!火炮!鳥銃!第九十六章炮擊海盜!第七百二十二章:撲朔迷離!第兩百二十七章找死的蘇祿國東王!第兩百六十三章開發澳洲與美洲?第九十六章炮擊海盜!第兩百四十二章軍事學院?第一百第四十章末日降臨的杜板港!(兩更求訂)第六百三十二章:西歐殖民者!第二百零三章慢待使團?第七章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六百零六章好望角被發現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找死的占城國!第四章金子?死人?第兩百五十一章壯士出征!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此起彼伏的動亂!第一百二十五章微服私訪!第六百八十章:從西海面登陸!第六十二新幾內亞島第六百八十一章:太閣正一!第四百四十六章形勢急轉直下!第一百零二章不平等商議!第一百六十二章全殲兩萬叛軍!(3000大章)第七百零七章:勸說無用!第四百五十九章臨高示範縣!第三百八十四章月夜突襲!第六百七十八章:學說!第六百四十二章西域戰事!第兩百三十九章潘安平!第兩百零四章大明船隊失蹤了?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兩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五百一十四章京師動盪!第兩百六十六章再移民數十萬!第二十六章天尊教!第兩百六十九章複雜的安置問題!第四百八十七章到達西歐!第四百七十七章軍事大演習(下)第一百三十六章炮火覆蓋!(一更求訂)第六百四十六章佛朗基人第一次來訪!第四百五十二章輕判?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家姓奴施信!第五百一十章被發現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四十九章千里求援,出兵在即!第三百三十四章大明的移民貿易!第一百六十八章火速救援!第三百三十三章舊港叛軍的游擊戰術!第五百一十七章京師異動!第一百二十八章歷州港保衛戰(中)第兩百五十二章後路伏擊!第兩百一十一章追擊船隊?第六白一十四章這是一個局?第三十章暗諜!第兩百五十七章四大軍區!第兩百八十一章密探錦衣衛!第四百六十六章登門拜訪!第五百二十二章海上截停敵船!第三百三十一章土著來襲!第五百一十六章亦力八里國!第兩百四十五章橫掃海盜!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五章戰火紛飛!第一百零一章古有細柳,今有虎威!第二百零四章大軍染病!(三章暴更!)第六百六十九章:真正的原因!第兩百四十九章安陽社!第一百九十二章舊港宣慰司聯盟!第四百四十三章鄭和的下落!第七百零八章;李江的設想!第六百七十三章:通古斯人南下!第六十五章來不及了?第兩百七十七章圍剿滿剌加水師!第四百五十二章輕判?第兩百三十三章京師風雲!第九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五十二章阿拉伯人?第一百六十一章城破在即!第五百七十章西歐各國使團來訪!第四百四十七章戰爭再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