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銅質短管火炮!

然而像這種鋼鐵相比於如今華夏大明時期的鋼鐵,卻幾乎差了好幾個等級,所以李江對此很不滿意,他甚至差點當場就發火大罵那些工匠,可是最後他忍住了,他明白島上鍛造條件畢竟有限,而且這些工匠是直接從石器時代邁入鐵器時代的,步子邁的過於大了,因而存在各種問題也在所難免。

爲此,李江最後也只能將就一點了,反正以百鍊鋼鍛造出的冷兵器,完全可以秒殺那些青銅,乃至是生鐵的武器了。

更何況,在太平洋諸多島嶼之中,根本就沒有一種原住居民在大規模使用礦石冶煉鍛造出的武器,他們至多也就擁有少部分青銅器或者生鐵器而已,也就是說,有了這些百鍊鋼,要想對付這些原住居民,完全不用研製更爲鋒利的武器了。

當然,現在不研製,並不代表以後也不研製,鋼製冷兵器或許還能夠靠其他辦法得到,但青銅長管火炮這等大殺器是必須要研製的,而且要朝着多種口徑,射程長短以及炮彈種類等多方面去發展,畢竟這等大殺器即使是大明,也纔剛剛起步,而如今的西歐各國,大多還在使用短管臼炮了。

因此,李江認爲青銅長管火炮,尤其是艦炮,必須儘快研製,否則怎能在火器上佔據絕對優勢了!

而想到這,李江忽然想到了之前鄭全研究火炮的事情,儘管後來因爲李江干涉最後不了了之了,但這或許是一條思路。

因爲就目前而言,在青銅長管火炮研製過程之中,所需要解決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爲工匠經驗不足,或者根本不會纔出現的。

尤其是與之配套的開花彈,基本上是沒有能力去研製的,而實心彈也只能算是勉強能夠製造。

如此這般,或許只有能夠解決專業工匠問題,纔可大量製造青銅長管火炮了。

然而李江卻依舊將此事想得過於簡單了,因爲就在不久的將來他便會發現,青銅長管火炮大規模裝備基本上不可能,因爲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就算能夠有此技術,沒有足夠原料也是白搭。

而且就青銅長管火炮而言,其本身的鍛造技術並不是特別成熟,鍛造工藝廢品率也很高。

反倒是類似臼炮或者是迫擊炮的短管火炮,李江比較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製造出幾十門來,當然前提是提供足夠銅礦原料。

再說回那鋼製冷兵器,其實李江之所以選擇放棄繼續研製,還有一個原因。

這個原因不是別的,正是因爲大明有此技術,更有品質極好的鑌鐵。

李江完全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得到大明此時的鋼鐵冶煉技術乃至是工匠,甚至再不濟也可通過秘密買賣的方式買來大量優質的鋼鐵,以打造出優良的鋼製武器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大明初期,太祖朱元璋多次下達過禁海令,其中也不止一次提到過一旦有人將軍用物質如鋼鐵,火藥等賣與他國,一經發現,將會被立即處死的律令,但正所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儘管禁海令存在,但依舊有許多大海商在偷偷進行這等貿易。

所以從大明身上得到類似技術或者鑌鐵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不僅可以從大明身上,從天竺也能得到烏茲鋼等優質鑌鐵。

因此,有了這些,李江便將鋼製冷兵器研發暫且放到了一邊,而着重去去研發青銅短管艦炮去了。

相對於研製鋼製武器,李江覺得這青銅短管艦炮纔是目前的重中之中,因爲以目前條件,是勉強能夠研製出來的,而且這種艦炮一旦被研製出來,便可裝備各艏戰船,其組成的艦隊實力雖然比不了裝備了長管艦炮的艦隊,但其實力依然能夠徹底碾壓其原本的艦隊。

可以這樣說,在整個太平洋乃至是印度洋地區,除了大明水師以外,幾乎不存在任何敵手。

並且,從世界艦炮發展史上來看,儘管鑄鐵炮是最先被研發出來的,但是因爲鑄鐵炮氣泡多,嚴密性不足,射程短等緣故,在十九世紀之前,艦炮的材質由最初的鐵炮大量改爲了銅質艦炮,而兩者材質鑄造的比例,甚至可以達到四比一,也就是說生鐵鑄造的火炮,幾乎只佔總火炮的兩層,甚至是更少。

如此從中可看出,相對於鋼鐵材質的艦炮,在十九世紀之前,銅質艦炮要更容易研發與製造的。

當然,如果將來李江能夠將鋼鐵品質提升到一定程度,鋼炮便能替代銅炮成爲主流。

但現在不行,現在是什麼時候,連艦炮這個概念都不存在的時代,別說銅質艦炮,就連鑄鐵艦炮也只有大明水師裝備的大口徑銅銃,或者鐵銃。

這等所謂的艦炮,不管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遠遠比不了後來的真正意義上艦炮,甚至連佛朗機炮這等小炮也比不了。

當然,李江此時研製短管銅質火炮,雖然勉強也能夠研製出來,但其實也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而最大一個問題,便是製造短管艦炮的大量銅源從哪裡來?

要知道整個夏威夷羣島,也只發現了一個小型銅礦,而很明顯,這樣一個小型銅礦顯然是遠遠滿足不了大量銅質短管艦炮製造生產的。

因此,李江思索來思索去,最終想出了一個勉強可行的辦法來,這便是將鑄炮與尋找新的銅礦產地兩者結合起來,同時進行。

但考慮到目前的瓦胡島已經被搜尋了個遍,並沒有找到另外的銅礦存在,所以這次的探礦地點,他準備擴散到夏威夷羣島的其他幾個大島。

不過,他也明白,要想在夏威夷羣島找到大型的銅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據他所知,或許只有澳洲,米國,以及智力還有印尼等一些地區,纔有豐富的銅礦資源,然而這些區域目前都離夏威夷島太遠,而且又從未涉足過,所以李江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在夏威夷羣島附近尋找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大明宣德四年!第三百七十七章情報!第五百七十二章到訪瓊州府衙!第六百六十二章:東陽城危機!第三百九十一章喝補藥!第四十四章底線與原則!第三百一十四章對滿剌加宣戰!第四百二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六章組建四個營!(一更求訂)第五十三章東南亞,吾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漢華王國第六十八章大明官話!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三百二十三章驚天大海戰(中)第兩百七十四章大海戰前夕!第三百五十一章舊港驚變!第六百七十九章:大明的變化!第四百一十八章準備參戰!第五十六章蘭芳商盟!第五百五十九章審案(下)第十八章橫掃全島(下)第四百四十四章沒死?第四百四十六章形勢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一章土著來襲!第六百五十六章:又出奇招!第六百七十五章:悲催的朝鮮王國!第四百八十四章窮途末路!第四百九十六章賠款與殖民!第五百七十四章深山當中的鍊鋼廠!第六百五十五章:大勝與新軍制!第兩百五十二章後路伏擊!第一百一十七章橫掃五千聯軍!第四百四十三章鄭和的下落!第三百六十章三大土邦第三百三十三章舊港叛軍的游擊戰術!第六百七十五章:悲催的朝鮮王國!第一百一十一章新村港的劫難!第四百七十一章空歡喜!第三十五章萬萬沒想到!第兩百五十八章結交王振!第三百二十九章大明宣德四年!第三百六十三章摧枯拉朽之勢!第三十六章艦隊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城堡!火炮!鳥銃!第兩百二十章大明宣德三年!第五百零三章騎軍vs火器第兩百七十五章陷阱?第五百一十四章京師動盪!第一百四十三章搶佔T形站位!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六百四十九章促膝長談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明的麻煩事!第四百六十四章出使大明!第兩百二十六章平定與挖礦!第一百五十五章城堡!火炮!鳥銃!第兩百零六章合金鋼火炮?第五百二十八章彌勒教?第五百九十五章李江的重大決議!第五百八十八章瑪雅人!第十九章四千俘虜!第六百二十四章謀朝鮮王國!第一百零八章港口的炮擊聲!第一百章一箭雙鵰!第兩百三十九章潘安平!第三百七十九章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三章;城下受挫!第兩百一十一章追擊船隊?第七百一十七章:假的?第兩百二十二章超級大銅礦!第六百八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三章解放新村港!(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不自量力的瓦剌餘孽!第兩百零四章大明船隊失蹤了?第三百一十章美人出逃!第三百三十一章土著來襲!第六百九十一章:一絲希望!第九十一章新村華僑首領!第七百零三章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十八章船塢!(第二更)第五百零八章戰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歷州港保衛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平靜下的大隱患!第一百八十三章漢華官服!第九十一章新村華僑首領!第一百七十八章驚心動魄!第四百四十一章漢華王國出兵了第四十四章底線與原則!第四百章意料之外!第七十四章莫爾茲比港!(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九章草原大戰再起!第三百三十五章各自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攻打石頭城(下)第兩百零九章圍攻馬尼拉!第四百一十七章親自掛帥!第七百二十一章:蹊蹺?第四百五十九章臨高示範縣!第五百九十八章突生變故!第三百七十一章大明宣德五年第五百八十一章于謙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