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商人的期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好望角的風暴依舊在持續,簡陋的港口內,才修建好不久的停靠碼頭因爲風暴的緣故,已經損壞了好幾處了,而停靠在岸邊港口的艦船也因爲風暴其桅杆折斷了許多。

對此,王海濱不得不冒險派人將艦船之上的帆布等重要物品搬到岸上,以防艦船吹跑而損失其他物質。

好在,風暴雖然在持續,但是艦船除了桅杆損傷外,倒是沒有被風暴吹跑,遠離海岸,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而這幾天內,王海濱也趁機去探視過幾次那個少年,讓王海濱有些驚訝的是,那個被猜測是桑人部落重要人物的少年一直沒有死去,而是頑強的活了下來,雖然雙方不能用語言進行交流,但是這並不妨礙王海濱從他眼中看到無盡的求生希望。

王海濱覺得此人心中必定有着一股強大的信念在支撐着他,讓他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轉眼又是十日過去了,風暴總算是停了下來,王海濱隨即下令隨船工匠即刻修繕損壞的桅杆與其他地方,儘快修繕完畢出航返回東陽港。

除此之外,王海濱還準備儘可能的安排好好望角這個據點,以防主力艦隊在離開之後,這個據點因爲沒有人防守而喪失。

爲此,王海濱在經過一番斟酌之後,決定還是將以前留守的幾名艦長以及麾下的水師士卒與水師全都留下,並且還額外留下三艏小船給留守之人。

第二天,損壞的艦船已經全部修補好了,隨着王海濱一聲令下,艦隊開始出航,沿着原路返回東陽港。

..........

與此同時,此時遠在大明瓊州府臨高特區,于謙也收到了朝廷的文書。

文書是以朝廷內閣發的,文書之中讓于謙儘快彙整有關漢華王國對大明移民人數的調查情況,報給內閣。

雖然于謙還不知曉朝廷這樣做的目的何在,但是這並不妨礙於謙猜測,他覺得朝廷之所以這樣做,又是想鬧什麼幺蛾子了!

果然,在經過粗略調查之後,他總算明白朝廷爲何要讓他調查了,敢情是因爲隨着漢華王國的名聲進一步在大明傳播,越來越多的大明人開始嚮往漢華王國的生活了,甚至在大明內陸的湖廣地區,都已經有大量百姓想要出海前往漢華王國。

而且這還不是最爲主要的,最爲主要的是,隨着大明商人越來越有錢,他們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在他們看到漢華王國商人的地位之後,其思想也越來越變得靠近漢華王國的商人了。

要知道在漢華王國,商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畢竟在漢華王國,是以商立國,各地都有着商會,還有着商人蔘政議政的例子,甚至有傳言,說李江已經準備設立商人階層的管理機構,而且其官員並不是由漢華王國官府指派,而是由商人之間自由選出的。

可以說,大明的商人與漢華王國的商人一比,雖然同樣有錢,但是地位卻相差巨大,安全感更是沒法比,在大明,商人因爲地位很低,所以每天都需要擔心自己的財富會被官府收割,就跟韭菜一樣,畢竟大明首富沈萬山就是一個大例子擺在那。

而反觀漢華王國,商人的財富直接受到法律報復,甚至朝廷的官員之中,有好幾位重臣都是商人出身,或者思想偏向於商人,就連李江這位大統制,也時常將商人的重要性掛在嘴邊。

如此這般,大明商人這個羣體,如何不向往漢華王國的生活,畢竟雙方環境相差太大了。

而恰恰也就在這個時候,大明與漢華王國又因爲倭國之事鬧起了矛盾,雖然不是朝廷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但卻比之更爲麻煩。

因爲在大明民間,那些讀書人與傳統士紳階層認爲大明對倭國戰事太過屈辱了,也太軟弱了,與漢華王國相比,大明根本就是反面教材。

換而言之,這些“憤青”認爲,正是因爲有漢華王國這個榜樣存在,才導致他們的面子掛不住。

也是,想我堂堂天朝上國,居然還比不了一個小小的海外番屬國,你說身爲天朝的讀書人,面子上怎麼能過得去,而在這個時候,那些大明商人在倭國卻賺了太多的錢,這些錢讓這些讀書人與傳統士紳極爲嫉妒。

這就好比一家人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原本地位崇高,天生看不起貧窮的小兒子,後來小兒子突然成爲了爆發副,這大兒子卻一直渾渾噩噩,沒有什麼起色,心中自然產生嫉妒。

而這種妒忌心隨着時間的推移,在迅速擴大,直到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專門上書彈劾的御史等官員,因爲家族之間的聯繫,不得不迫於自己家族的壓力,不斷朝着朝廷上書,請求朝廷即刻恢復太祖祖制,禁海以免國體損失。

雖然他們表面上說得十分有理,但其實就是廢話連篇,核心死心就一個,那就是恢復原本的國策,恢復他們掌控的權利,使得大明掌控在他們手中,而不是掌控在那些快速崛起的商人階層手中。

其實,這種對立早就因爲漢華王國的崛起,不可避免了,因爲這是歷史的必然,一個先進的制度往往會影響一個落後的制度,這就好比清末時期,封建制度隨着時代的發展,會被更爲先進的制度所影響,所取代,各個階層也會因爲利益等各種衝突矛盾而最終走向消亡或者融合。

...........

相比大明內部階層的暗流涌動,此時的臨高特區之中,于謙已經深深感到了無力,雖然他不懂這些理論,但他明白如果大明這樣一直保持原狀,肯定會出事,而且還是出大事!

可是他現在也沒有辦法來解決這一切,因此他把希望寄託在了那位大統制身上,因此,他專門寫了一封信,想要通過張懷普轉呈給李江。

只是他卻並不知道此時的李江根本不在東陽城了,而是來到了新蘭府。

沒錯!就是澳洲新蘭府!

第三百五十五章女漢子!第五百四十一章到達金州港!第一百五十九章戰局推演!(3000+)第三百一十二章金山港日常(上)第兩百零八章直接大炮擊沉!第五百二十一章莫非是他!第兩百六十四章澳洲發展初步規劃第六百九十四章:福建布政使!第一百四十六章防守反擊戰!(3000大章)第六百八十章:從西海面登陸!第七百零二章:大變天!第三百七十四章天方教來訪!第一百八十三章漢華官服!第兩百五十九章進攻滿者伯夷國!第二十三章閩人三十六姓!第四百章意料之外!第六百九十八章:逃了!第兩百六十五章從大明挖人!第七十七章方國珍後裔?(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九章上京陳述!第二十六章天尊教!第二十三章閩人三十六姓!第三百六十章三大土邦第兩百八十二章給大明找點事情做!第八十章六大工坊!(第二更)第八十八章停船!接受檢查!第六百二十章不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商人的期望!第三百三十四章大明的移民貿易!第五百七十四章深山當中的鍊鋼廠!第七百一十七章:假的?第三百九十八章陛下要來了!第四百四十二章黃金城第五百一十八大明軍隊出塞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四百二十一章即將陷落!第一百八十八章東陽書院!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危機!第兩百七十一章港口械鬥!第三百二十六章滅國震懾!第三百一十五章反漢華王國聯盟!第一百八十八章東陽書院!第六百九十九章:要動手了!第五百一十九章朝西域進軍!第三百五十七章蒸汽火車?第三百七十一章大明宣德五年第三百四十八章又見陰謀?第三百八十七章心煩事!第五百零二章突遇敵情!第六百六十八章:技高一籌!第六百八十五章:未來的敵人!第五百四十三章李江的佈局!第一百八十四章閱兵方陣!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勝安南叛軍!第四百七十二章李賢第一百四十三章搶佔T形站位!第四百二十四章漢化蘇祿國軍!第兩百五十二章後路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細微的異常!第八十九章大幕拉開!第五百二十三章日不落漢華王國第兩百六十四章澳洲發展初步規劃第六百五十三章守城危機!第六百五十八章:逃離了!第八十四章既唱黑臉;又唱白臉!第三百一十章美人出逃!第四百六十八章新府落成!第四百二十三章插手蘇祿國內戰!第五百四十六章爲難!第五百二十九章倭國生亂!第三百五十三章出兵舊港!第五百六十五章進入埋伏圈!第三百二十五章連下十八城!第八十八章停船!接受檢查!第兩百六十七章這事蹊蹺!第五百七十八章欽差到來!第五百一十五章接見兩國使團!第二百三十一章找死的占城國!第一百一十章頭疼的明宣宗!第三十章合村並鎮,合鎮並城!第五百四十八章一場風波!第一百三十一章勝了!還是敗了?(四更求首訂)第六百六十五章坊正!第五百零八章戰後(上)第五百八十一章于謙調任!第三十四章塔布阿埃蘭環礁!第七百一十五章:雲水港!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府六縣!第五百零八章戰後(上)第四百七十九章玩忽職守?第二十四章福船!沙船!第兩百三十三章京師風雲!第六百零二章各國使團到來!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家姓奴施信!第六百三十四章留中不發!第三百二十四章驚天大海戰(下)第五百八十章這個世界很大!第七百一十章:離開與出發!第三百七十五章各自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