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大明朝廷的爭論

這次軍事大演習一共持續了十天,在這十天內,無論是到來的各方使團成員,還是那些大海商派來的代表,都對漢華王國軍隊強大嘖嘖不已,尤其是對於那些火器,他們覺得這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國家或勢力能夠與其對抗。

或許能夠制約漢華王國進一步強大的只有人口了!

這話乃是在場所有人心中的共同感嘆!

沒錯!此時制約漢華王國進一步強大的也就只有人口了,要知道此時的漢華王國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都已經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了。

當然,大明是無法相比的,畢竟人口基數大,經濟總量自然也大,但是相比雙方的朝堂,那就不同了,至少大明朝堂的國庫沒有漢華王國的國庫有錢這是絕對肯定的。

...........

演習結束之後,各方使者皆都沒有多停留,迅速離開了漢華王國,他們需要將自己所看到的詳細告知他們的國家,以便能夠讓他們背後的統治者能夠清醒一點,絕不能與漢華王國作對。

而此時的大明使團,于謙也帶着使團成員乘坐一艏福船往瓊州府臨高特區而去。

船上,于謙把自己關在其中一間房間內,奮筆書寫着。

他寫了改,改了寫,想了許久,總算將自己親眼所看到的全都寫了下來,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將漢華王國的軍事力量,軍事武器以及自己的見解全都呈給朝堂,必須讓他們認識到目前大明絕不能與漢華王國開戰。

寫完這些之後,于謙感受着疲憊的身軀,緩緩打開了艙門,而後來到了甲板上,此時已經臨近傍晚了,夕陽照射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讓于謙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惆悵,他輕輕嘆了口氣,暗自道:“哎........如今陛下年紀太小,朝臣主政,太后專權.....國事艱難呀!”

..........

兩日之後,于謙回到了臨高特區,與此同時,一封由他親筆書信的奏摺也通過朝廷驛站發往京師。

再過了十日之後,于謙的奏摺到了內閣,而內閣拿到這份奏摺之後也是十分震驚,不敢怠慢即刻將這份奏摺送往了宮中。

幾個時辰之後,宮中大殿內,一衆大臣皆都來到了宮內,李太后、幾歲的明英宗皆都坐到了相應的位置之上。

”剛剛南洋大臣于謙送來了一份奏摺,奏摺的內容是有關漢華王國軍事大演習的.....所謂大演習便是軍中大閱....這次他在奏摺之中詳細介紹了漢華王國兵力、武器,尤其是火器的強大.....據他所言,漢華王國的火炮最小的也可以打三裡地,而最遠的能夠打出七八里地,而且聲如雷鳴,均爲開花彈.......!”李太后坐在簾子後面,對着下方朝臣一點點說道。

李太后也不是沒有見識之人,自然清楚這樣的軍事力量,對於大明來說,已經有着很大威脅了,但是目前大明北方草原勢力一直頭懸在大明頭上,所以絕不能輕易開戰,而國內也不安定,時有小規模的民亂,雖然大多都很快鎮壓下去了,但是許多地方也因此遭受了病災,百姓流離失所,需要大量錢財安置。

而此時國庫之中,早就沒多少錢了,今年的賦稅卻並未收上來,所以李太后此時也很着急。

“啓稟太后,臣以爲吾大明可以向漢華王國提出引進這些武器,甚至可以通過購買仿製......!”

‘陳大人此言差矣......吾大明雖有力量仿製,但是國庫空虛,根本無法進行下去,臣以爲最重要的是增加國庫收入,廣開財源!”

“臣贊同戶部侍郎劉大人的說法......朝廷之所以有各種制約,主要是沒錢!目前最要緊的就是增加國庫收入....有了錢,纔可以出兵北伐草原,有了錢,也可以修補邊鎮,有了錢......!”

“夠了......!英國公......你對此事怎麼看?”這時候,坐在簾子之後的李太后看向了站在武勳最前面的英國公張輔道。

此時的張輔在經歷了平定柳升叛亂之後,早已心力交瘁了,他在班師回朝之後,便裝聾作啞,在朝廷上不怎麼發表意見了。

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儘可能的讓自己低調,以免因爲自己功高蓋住而導致猜忌。

也是,英國公張輔一生征戰無數,立功自然也無數,而他目前已經是英國公爵位了,要想再進一步幾乎不可能,所以他只能選擇儘可能的低調,畢竟他可不是大明宗室,絕對不能封王的,除非是死了之後。

“啓稟太后......臣以爲大明應當儘可能的與漢華王國交好!尤其是繼續加大特區開發!可以將整個瓊州府都設立成特區,這樣一來稅收將會大大增加了......諸位大臣都是知道的,如今臨高縣僅一縣之地便收了堪比一府的稅收,若是將整個瓊州府都設立成特區!”

“英國公此言差矣.......禁海一直是大明祖制.....太祖曾經就有言.....絕不可廣開海貿......!”

張輔話落,站在大臣最後面的一位大臣忽然站出來說道,這位大臣乃是一名御史,專門彈劾別人的,品級雖不高,但權力卻不小,上到內閣王公大臣,下達縣令均可被其彈劾。

對於這位愣頭青,在場的一衆朝廷重臣都是一臉不屑,因爲在他們看來這種無關痛癢的話其實沒什麼意義,畢竟說話的人乃是英國公張輔。

何況,什麼太祖祖制,在太宗時期,海洋貿易就未曾真正全部禁止過,如今部分開海之後,你好我好大家好!衆人如何會再次反對。

而就在衆人爭論之時,這時候,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朱祁鎮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來,他已經又長大一歲了,對於朝廷之中的一些事情早就一清二楚了,雖然他目前並未親政,但是他還是極爲渴望能夠參與國家大事的。

對於這次於謙的奏摺所奏的事情,他也是有自己看法的。

在他眼中,于謙所奏的事情是值得深思的,而且也必須引起重視,至於英國公張輔的提議,他也覺得大爲可行。

第一百四十三章搶佔T形站位!第六百九十章:王大當家!第五百九十六章民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九章接見瑪雅人使者!第五十四章反常與變數!第一百六十四章巧破昌江城!(3000+)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懷心思第七百零八章;李江的設想!第四百四十七章戰爭再次開始了!第四十二章壞消息?第五百八十二章朝鮮出事了!第四百七十二章李賢第二百章玻璃器換人口!第兩百四十五章橫掃海盜!第一百七十一章天方軍隊?第兩百四十九章安陽社!第四百三十八章做父親了!第五百六十三章左右大明朝局!第五百六十四章建州女真逃了!第五百一十五章接見兩國使團!第一百九十三章艦隊外交!第一百八十七章收稅與免費教育!第三十七章密克羅尼西亞人!第一百八十三章漢華官服!第三百二十三章驚天大海戰(中)第四百二十八章張輔戰敗!第六百九十七章:寧王?第七百二十章:一定要報復!第三百三十九章占城國事變!第六百五十六章:又出奇招!第三十五章萬萬沒想到!第一百一十一章新村港的劫難!第三百二十一章黑夜突襲舊港!第五百七十五章細微的異常!第兩百三十七章七下西洋?第三百三十章澳洲寶慶府!第六百四十五章大明恩科考試!第四章金子?死人?第五百七十九章李江到來!第六百七十章:蘭兒妃子!第四百八十二章思任法的爲難!第七百零九章:愛好火器的文人!第五百零九章密信!第五百零四章異樣的朱祁鎮!第三百一十六章大戰前夕(上)第七十八章船塢!(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圍攻廣州府。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四百二十四章圍攻廣州府。第二百零三章慢待使團?第一百六十四章巧破昌江城!(3000+)第七十一章三方會師!第四百八十四章窮途末路!第五百七十二章到訪瓊州府衙!第五百六十一章太子少保人選?第一百九十六章攻打石頭城(下)第一百四十一章出海迎敵(上)(三更求訂)第七百一十二章:航行!第五百章大軍出征!第一百六十章叛軍攻城!(3000大章)第一百五十二章隆中對!第一百一十七章橫掃五千聯軍!第六百七十章:蘭兒妃子!第六百六十七章藍英的挫敗感!第三百六十六章京師風雲!第兩百四十二章軍事學院?第二百零一章軍事會議!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五十章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第三百二十九章大明宣德四年!第一百六十五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百六十二章俘虜女王第五百零八章戰後(上)第三十九章航海模擬試驗基地!第四百三十四章撕破臉皮?第五百二十九章倭國生亂!第九十八章氣急敗壞;一意孤行!第五百四十二章焦急與煩惱!第七百一十六章傳國玉璽?第四百八十二章思任法的爲難!第九十二章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章王海濱的緊急信!第六百八十八章第二百零一章軍事會議!第七百一十五章:雲水港!第兩百七十章漢華王國的出口貨物!第六百三十一章陷入深淵;改革官制!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此起彼伏的動亂!第七百二十一章:蹊蹺?第五百五十章巡視漢華王國領地!第三百七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五章連下十八城!第三百八十九章海外諸國反應!第五百三十一章窮兵黷武?第兩百一十二章定點清除各大番人部落!第四百七十一章空歡喜!第五百五十八章審案(上)第三百九十章暹羅使團來了!第兩百九十八章又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