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第四十章末日降臨的杜板港!(兩更求訂)

杜板,又稱打板,番名賭班,在華夏史書之中,宋代就有記載了。 щшш•тTkan•¢Ο

而明初時期,此地多居住有廣東府或者漳州府人,人數至少有近五千多人,而且這還是常住人口,如果將臨時居住的海商以及僕人等算在其中,至少有近萬人。

尤其是最近數年,此地已經成爲了爪哇島一處十分繁華的商貿聚集港口。

來往於東洋、西洋各國,乃至是天方,天竺等國的商船紛紛來此停靠,再加上鄭和幾次下西洋至此,令得大明的商船也多次到此進行貿易。

可以說這個港口相比新村港,還要繁華一些,然而自從幾年之前施濟孫率領一衆殘餘勢力到此之後,滿者伯夷國國王就開始與之合作,雙方不斷排擠本地的華僑勢力,即使是鄭老四,也多次受氣於施濟孫,甚至被他逼迫失去了許多生意。

但對於這些,鄭老四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反抗,然而就在數日之前,隨着施濟孫與西洋各國暗地裡達成協議,各國聯軍水師與舊港宣慰司的矛盾爆發了,繼而引發了大戰,雙方經過多次大戰之後,各有勝負,但總體而言,還是西洋各國聯軍佔據了上風。

這些小國似乎也知道此刻的大明被安南叛亂之事拖住了後腿,所以行事有些肆無忌憚,對於華夏人聚集點,雖然不至於大肆屠殺,但也令大部分華夏人感覺到風雨欲來,紛紛想着如何逃離當地。

尤其是此時的滿者伯夷杜板港,在此定居的華夏人,儘快逃離當地的念頭尤爲強烈。

而且自從鄭老四與其率領的船隊下落不明之後,在此地做生意的許多商販皆都已經關門歇業了,而普通的華夏人更是直接囤積了一部分糧食,收拾了細軟,準備隨時出逃,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通過陸路南下逃往新村了。

海路他們是不敢去選的,畢竟誰都知道施濟孫所統帥的水師船隊幾乎封鎖了整個港灣,想要逃出去,根本不可能。

但相對於海路的封鎖,陸路南下的難度卻要更大一些,因爲除了原始叢林原本的各種自然危險以外,還有可能會遇到當地番人的襲擊。

這些番人都是一些生番,文化程度極爲落後,甚至還過着極爲原始的生活。

而且與滿者伯夷國的熟番相比,這些人更爲殘忍,更爲血腥,他們殺人就跟殺雞一般。

躲藏在原始叢林之中他們,幾乎很難被發現,而且最爲重要的是他們的領地意識很強,一旦有其他人踏入他們的領地,便會遭到整個部落的攻擊,如此一來,要想通過陸路南下,其危險程度甚至一點不比海路低。

可那又如何,繼續呆在杜板港口內百分之百死路一條,反而通過陸路南下,或許還會有一線生機,怎不能在這等死吧!

何況,就在這一天,最讓他們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此時東街方向,一隊人馬從港灣內開了過來,迅速封鎖了各個交通要道,商戶們皆都被要求將所有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乃至是所有又有的貨物全都交出來,如果不交,那就刀劍相加,死路一逃。

而對於住在港口街區的普通華夏人,這些人馬更是粗暴,他們直接將人轟出了屋內,隨後就見一個個凶神惡煞的番人士卒衝進屋內,開始收刮各種物資,而這期間,難免會引發雙方的衝突,尤其是屋內有漂亮女人,那些如餓狼一般的士卒便會趁機將女人拖走,至於其下場,可想而知。

如此罪惡滔天的可恥罪行儘管是許多番人所犯下的,但是他們的幕後指使者卻是一個背叛了華夏的漢族人,這便是施濟孫。

可以說爲了他的宣慰使位置,他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杜板港碼頭上,一車車物資開始不斷運過來,而隨同一起的還有數百美女與近千俘虜。

施濟孫最終還是對杜板的普通居民動手了!

而他這一動手便是毀滅性的,包括海商在內,杜板港近兩千人幾乎都被俘虜帶到了碼頭之上,除了一部分特別壯實的青壯年強行徵爲士卒外,其他如老人、小孩,婦孺,還有許多青壯皆都會直接當成俘虜送往杜板港附近紅鬍子老巢島嶼。

而剩下的女人則會作爲一衆士卒享樂對象,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如此禽獸不如的做法不僅僅是施濟孫手下一些大將看不下去,就連親兵營之中也有不少人看不下去,然而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施濟孫麾下除了原本華夏人將領外,還有許多番人土將,這些番人大部分都是滿者伯夷國派來的。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施濟孫名義上是這支軍隊的領導者,但事實上,其所掌控的勢力卻已經被滿者伯夷國所竊取,成爲了半傀儡。

碼頭上,黑壓壓的俘虜擠在一起,無論是曾經的海商,還是普通漁民,皆都一身狼藉,眼中充滿了絕望,老人抱着孩子,哥哥擁着弟弟,憤恨的看着眼前的番人士卒。

他們已經失去了自身錢財,失去了房屋,失去了自己的漁船,如今就連自己的性命也掌控在這羣凶神惡煞的禽獸手中,可想而知,他們對於眼前番人又多麼憎恨。

可那又如何,自身手無寸鐵,再加上海面上還有數十艏大船虎視眈眈,他們就算有心想逃走或者反抗,也是有心無力。

可即使如此,被特意分開的青壯俘虜之中,數百人正悄悄的串聯着,他們大部分人曾經都是受過鄭老四恩惠的,所以即使到了絕望時刻,他們也不曾放棄,眼前的都是自己的親人,他們必須解救他們。

可現在自身不僅被困在,就連周圍還有數百番人士卒看守,這些番人士卒有許多身穿短身扎甲,手中鋒利的怪異長刀握在手中,靠在肩膀上,如同一個個劊子手正準備行刑。

遠處,一座金色大帳內,坐滿了二十多名身着黑漆鐵甲,頭戴兜鰲的將領。

主位上,施濟孫一身金色鎖子甲,頭戴鐵盔,內穿蟒袍,腰間一柄雁翎刀,正端坐在那,臉色陰沉着。

第八十四章既唱黑臉;又唱白臉!第三百零八章皇帝吐血了!第一百二十七章歷州港保衛戰(上)第四百九十九章草原大戰再起!第四百七十七章軍事大演習(下)第六百五十八章:逃離了!第五百八十六章封閉城門!第三百二十三章驚天大海戰(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微服私訪!第七百二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五章攻打石頭城(上)第一百零一章古有細柳,今有虎威!第六百六十八章:技高一籌!第兩百七十六章聲東擊西!第六百二十章不撤軍?第兩百一十八章宣旨冊封藩屬國?第四百四十五章宣宗駕崩了!第兩百六十四章澳洲發展初步規劃第四百九十三章戰事順利!第兩百七十四章大海戰前夕!第五百二十六章奧斯曼使團進京!第五百四十八章一場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四百六十五章左督御史于謙!第四百七十六章軍事大演習(上)第七百零九章:愛好火器的文人!第四百二十三章插手蘇祿國內戰!第三百一十三章金山港日常(下)第二百零三章慢待使團?第一百六十三章支棱之戰!第兩百三十七章七下西洋?第六百四十四章:久違的平靜!第四百四十五章宣宗駕崩了!第四百一十一章被耍了!第四百二十章達成協議!第三百四十八章又見陰謀?第四百零五章找到了!第十五章珍珠港!鐵礦石!第一百一十三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一章土著來襲!第七十四章莫爾茲比港!(第三更)第三百四十六章張輔之女?第三百四十三章血戰城下!第五百五十一章學政的奏摺!第四百九十二章對倭國開戰前!第兩百二十一章隴海府與新浦府!第五百一十四章京師動盪!第四百五十二章輕判?第四百九十六章賠款與殖民!第十一章殺他們個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六章錢幣改革!第六百三十一章陷入深淵;改革官制!第一百八十五章大閱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金山港日常(下)第七十五章意外之喜!(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夜校制度與憲法!第七百一十六章傳國玉璽?第兩百八十一章密探錦衣衛!第三百五十二章回返東陽港!第四百六十八章新府落成!第一百三十五章竟然被發現了!(三更求訂)第一百八十章王海濱的緊急信!第十二章山大王酋長!第四百四十七章戰爭再次開始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圈套?第一百一十一章新村港的劫難!第兩百八十七章倭寇來襲!第兩百三十九章潘安平!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此起彼伏的動亂!第三百七十章戰火重燃?第五百七十八章欽差到來!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府六縣!第六百一十八章烏斯藏都司!第三百九十一章喝補藥!第六百五十四章:不好了!援軍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海上截停敵船!第六百八十一章:太閣正一!第四十二章壞消息?第四百一十八章準備參戰!第六百四十章長途奔襲!第四百零二章戰爭與鈔票!第七十七章方國珍後裔?(第一更)第五百四十章朱祁鎮的昏招?第四百七十一章空歡喜!第五百八十一章于謙調任!第四百五十七章千古未有!第二十三章閩人三十六姓!第六百七十九章:大明的變化!第五百三十二章大明真的出兵了!第一百七十八章驚心動魄!第五百八十二章朝鮮出事了!第兩百五十一章壯士出征!第六百五十五章:大勝與新軍制!第兩百六十二章俘虜女王第五百一十一章甕中之人!第兩百一十章流民南下!第四百四十二章黃金城第七百二十六章:美洲之戰!第十八章橫掃全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