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秉國協定

湘軍歸降、湘地全部收復的消息是兩天後的夜裡放到了蕭雲貴的案頭,隨着全國各地陸續收復,原本活躍在地下的白澤堂、情報司等情報機關也開始逐漸得以浮出水面,不用東躲西藏之後,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看了左宗棠遞過來的公文後,蕭雲貴呵呵笑着對左宗棠說道:“左相,湖南繼湖北之後已經全部收復,心頭一塊大石頭總算是落地了啊。”

左宗棠笑了笑說道:“水到自然渠成,曾國藩妄想偏安一隅坐他的土皇帝最後還是願望落空了。只是西王殿下,老夫還是有些不明白,曾國藩他們提出的投降條件不會過分到哪裡去,但爲何殿下還是不肯答應他們的條件,而是要逼迫他們最後走投無路才接受投降呢?”

蕭雲貴笑着說道:“曾國藩這個人總覺得自己手上還有十多萬人馬就可以和我們提條件,不打一戰打掉他們的銳氣是不可能讓他們看清現實的,這是第一個原因。”歷史上的解放戰爭中,困守平津的傅作義集團也是看不清楚現實,最後解放大軍還是打了天津之後,才讓傅作義看清了現實,爲後來平津各地的政權順利移交打下了基礎。

“其二便是湘軍統治集團是一個整體,要是全數投降過來,非常難以處理,通過一戰逼着將他們拆散是非常必要的,這是第二個原因。最後一點就是有些舊賬還是要和湘軍的一些人算一算的,本王不想看到那些手上染滿我天民鮮血的人到後來還能堂而皇之的坐在朝堂之上,這是對犧牲將士和無辜受害百姓的不尊重。”

左宗棠緩緩頷首,口中說道:“歷朝歷代改朝換代之時,但凡敵方大將率衆歸降的,總是能得到新朝君主的寬赦,雖然其後也有不少秋後算賬的例子,但我朝的做法還是非常的堅持,這也讓各地在清剿一些前清殘餘的時候遇到了麻煩,那些人看到投降也是個死。所以就拼死抵抗,也是造成了一些傷亡。”

蕭雲貴道:“我們現在不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而是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對待有罪的人必須按照法律來處置。這就是法治平等的概念。我承認假如同意赦免那些人的罪過,可以免掉一些戰鬥,但我不願意這樣做。自古有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的說法,還有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說法,我就是要讓這些話在我們建立的新國家終結,我要告訴全國民衆,作惡的人始終是要受到制裁的,國家不會向這些人妥協!”

左宗棠嗯了一聲,嫉惡如仇的他也是比較贊同這個做法的,跟着換個話題道:“殿下,如今蒙古的王公們已經答應我們的條件,願意投入我國,蒙古在京的一十九個蒙古王公代表已經簽署了秉國協定。他們急需要我們派遣兵力進入蒙古以對抗來自俄國人的威脅。”

蕭雲貴頭道:“兵部出兵的公文我已經簽發,讓宣大一線的陳玉成部儘快入蒙,這樣不但可以支持蒙古軍民對抗俄國人那些討厭的哥薩克騎兵,還可以從西面堵住山海關、錦州一線的綿愉、榮祿所部叛軍,以防他們竄入蒙古,這樣剿滅他們就要花費很大力氣了。”

左宗棠捻着鬍鬚笑道:“不錯,我們這幾個月只是陳兵山海關外,集中力量解決蒙古問題,就是擔心綿愉、榮祿他們帶兵竄入蒙古,如今蒙古問題解決。我們就能徹底堵住他們的去路,關外的問題也可以迅速解決了。蒙古問題解決,西藏、新疆還在觀望的那些人,也就都看到了現實。解決提來也就全都活了,全國這盤大棋盤就全部都活了。”

蕭雲貴點頭道:“是啊,和蒙古王公代表們商談了兩個多月,蒙古面對俄國人的欺壓,也是極爲難受的,還好現在俄國人還沒有想過扶植蒙古人獨立的念頭。否則我們處理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蒙古王公里對我們抱敵視態度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只是迫於形勢和多數人的意願,纔不得不向我們低頭。”

蕭雲貴道:“不錯,所以我們派兵入蒙首先就要考慮到諸方面的問題。其一便是要嚴格按照和蒙古簽訂的秉國協定的內容落實對蒙古的各種優惠政策,商貿、交通是對蒙古的最好支持。其二便是入蒙部隊統一改稱蒙古建設兵團,告訴蒙古的老百姓,我們兵馬前來是幫助他們建設家園、屯墾戍邊的。其三就是儘快開始開發蒙古豐富的礦業資源,帶動蒙古的經濟,也讓蒙古百姓嚐到開採資源的甜頭,這樣他們纔會擁護我們在蒙古設立的地方政府。其四便是蒙古王公的特權雖然說了是五十年不變,但當地的政府和建設兵團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旦條件成熟,一些已經轉變成資本家的蒙古王公可以動員他們先放棄特權,我想總會有思想開明的蒙古王公首先放棄特權的,我們不能等五十年,而是逐步在蒙古推行廢除特權。最後就是廢奴運動,在我們於蒙古之地站穩腳跟之後,就要推動廢奴運動,蒙古還是有不少奴僕人口,解放他們有助於我們更進一步穩固蒙古。但以上的一切都要地方政府主持工作的人有清醒的頭腦,分清主次,能夠清醒的判斷形勢變化,這樣才能把蒙古後續的穩定和發展做好,我不想看到蒙古建設兵團將來還要四處出兵平定叛亂。”

左宗棠想了想後說道:“蒙古建設兵團的統帥人選是陳玉成,我想他是比較合適的人選,但地方政務殿下派去的人是慶豐,此人雖然對新國忠誠度是可靠的,但其人比較貪婪,只怕他到蒙古做了一方大員之後,會犯貪污的國法。”

蕭雲貴笑道:“慶豐是這次主持談判的重要人物,而且他是滿蒙貴族出身,蒙古人現在還是比較相信他的,我們派他去可以把蒙古人的戒心降到最低,便於一開始的駐兵工作。至於後續的經濟商貿發展過程中,如果慶豐忍不住貪了,我就有把柄在手,可以隨時收拾他,而且慶豐在蒙古如果搞得天怒人怨,我們就可以順勢換掉他,換上自己的人,那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

左宗棠也是會心一笑,用貪官是門學問,自古帝王皆有用的,只是看如何用好而已,貪官是魚鷹,皇帝是漁夫,當到了一定時候殺掉貪官,不但皇帝富了,還能讓天下百姓卸掉怨氣,稱讚皇帝是個好皇帝,自古皆然。

左宗棠又道:“殿下,關外估計最快旬月內就可以解決,隨後咱們是不是該將主力兵馬調動一下,應對英法俄三國的進攻了?”

蕭雲貴頭道:“是該開始準備了,從情報上看,俄國的哥薩克騎兵倒是已經開始騷擾蒙古,但英法兩國的兵力還在集結當中,特別是法國的兵力,他們剛剛結束了意大利的戰爭,還在動員和準備,估計還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和英國人聯合出動。”

左宗棠道:“不錯,普魯士給我們的消息應該是準確的,因爲荷蘭人、西班牙人也都傳來相同的消息,我們還有時間準備,只是老夫覺得是不是先打掉俄國人的哥薩克騎兵會比較好?”

蕭雲貴點頭道:“這是當然,英法兩國兵勢雖然厲害但不與我接壤,而俄國人不同,一旦我們結束了關外的戰事之後,讓陳玉成和譚紹光馬上發起對俄國人的攻勢,先攻取尼布楚,然後蒙古各路兵馬出動,側擊俄國人西伯利亞的腹地,包圍一處重要據點,吸引哥薩克騎兵來援,圍城打援打掉他們的騎兵,相信西伯利亞的穆拉維約夫就難以支持下去了,最好的結果就是還沒等英法兩國的兵船開到遠東,我們就已經打得俄國人主動和我們媾和,這樣我們應對起來也就輕鬆一些。”

左宗棠點頭道:“正是如此,那就要看譚紹光和李秀成南北對進夾擊山海關和錦州的戰役會進行得如何了。”

時年九月上旬,蒙古王公們和太平天國簽訂了秉國協定,當月結束了山陝戰事、屯駐宣大一線的陳玉成部太平軍改稱蒙古建設兵團進入蒙古,徹底截斷錦州一線往西的退路。而在關外,靠着滿清太后投降詔書的威力,譚紹光也在很短時間內收復了關外滿人佔據的地方,隨後大兵南壓,兵鋒直指錦州。

榮祿並非一開始沒有聞到危險的氣息,相反他一直鼓動綿愉和其他叛將率衆西進蒙古,但綿愉等人雄心壯志已死,而麾下那些反叛兵將想的都是如何儘早回到京城,他們的家小還在京城。而且太平軍的宣傳攻勢很厲害,很多尋常士卒知道了太平軍在京城分地的事,每個人能分到三十畝地,房子和錢財,這對尋常士卒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誰願意跟着榮祿去蒙古冒險呢?而且蒙古人一開始對這支叛軍就抱有敵視態度,因爲他們是背叛清廷的叛軍,所以常有蒙古騎兵在西面戒備着。而榮祿也擔心他們進入蒙古之後會遭到騎兵的截殺,最後還是隻能待在錦州。

於是,榮祿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脖子上的繩索越套越緊,當李秀成部開始攻打山海關,譚紹光開始攻打錦州的時候,榮祿就知道大勢已去了。

九月中旬,當錦州陷落,榮祿、綿愉等一干人等在錦州府衙之內被擒獲之時,榮祿只是仰天長嘆一聲道:“東風不與周郎便,不與周郎便啊,肅順,你當初的話是對的”(。)太平血

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4章 耶穌下凡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41章 山腰夜戰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80章 求人以誠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58章 同是一道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26章 鉅額債務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32章 西王風采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35章 瀏陽農女第42章 突圍下嶺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63章 陰險小人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78章 柳莊靈秀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95章 湘軍異動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72章 心中顧慮第90章 還軍灞上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7章 四面見敵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630章 天津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