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定國是詔

醇親王府九思堂內,洪韻兒介紹起了這份日後被史學家們稱爲中華五千年來最爲重要的民權綱領性文件的《定國是詔》,它的歷史地位可以和美國的《獨立宣言》,法國的《人權宣言》,英國的《大憲章》相媲美。

第一部分爲前言,闡述了《定國是詔》頒佈的目的,並且介紹了主權國家的概念,首次在國家綱領性文件中確認了國家主權是屬於全民所有的這一概念。中華數千年來的封建統治中,灌輸的理念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不但是土地都是皇帝一家的,就連你這個人都是皇帝家的,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連生死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可以說國家主權在全民這一新穎的提法是將平民百姓和國家第一次緊密的聯繫了起來,明確的告訴大家,這個國家是全民的國家,而非某一家、某一朝的國家。

聽完第一部分後,宋清韻點點頭道:“國之主權在民,這是獨立宣言中早已經提及的了,只是現下阿貴還要做皇帝,我看在阿貴做皇帝的期間,國家還不可能完全形成立憲之風,這個概念是否太早了一些?”

洪韻兒道:“原本左宗棠等人也是提出這樣的提法有損皇家威嚴和權益,這點我和阿貴商量過,推動工商業的發展之後,國民的私產和資本會大大增加,而現在封建向資本轉變在民間的最大顧慮就是因爲這千百年來的皇權所致。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這是爲什麼呢?也不用說什麼家族傳人中有敗家子,國外很多傳承千百年的企業中,我就不相信沒有這種敗家子。但國外一些老字號企業不也一直存活到了我們後世的現代?在中國,資本發展最大的束縛就是封建皇權,你看廣東伍家當年何等風光,但道光皇帝的旨意一下,官員們欺壓之後,還不是漸漸沒落了,這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而在國外。所以,我們要發展資本。就要限制皇權,從定國一開始就限制!”

宋清韻沉思片刻後道:“皇權特權限制可以有,但在定國是詔中還不是能太過超越現階段平民認知的範疇,還是要像日本立憲時候那樣。把皇帝的權威給定下來,否則一下子放得太開,會導致思潮混亂,不利於接下來阿貴這個皇帝整合國家的威望。”

洪韻兒嗯了一聲笑道:“你的這個建議很好,回頭我就去修改。”接下來洪韻兒介紹了《定國是詔》的第二部分,該部分主要是闡述國家五族共榮共和的政治體制思想,即中華之內的各個族羣都有平等的自然權利,同時還有廢除奴僕、奴隸的意味在裡面。這也是一個首創,第一次將國家民族大融合和人權平等的思想以立國性綱領文件表達了出來。

宋清韻聽完後笑道:“又是一個毀壞這時候平民百姓三觀的東西。地主老爺們看到這個東東不知道會不會哭。”

洪韻兒點頭道:“阻力當然會有,但我們相信這個東西遲早是會出現的,解放廣大貧苦百姓。給予他們平等的人權,這個新生國家將會得到從前從來沒有過的支持,而那些封建地主們遲早是要向資本家轉變的,哭就哭唄。”

宋清韻道:“關於這一條,建議你們還是逐步推行下去,化解各族之間的矛盾需要時間。讓人們轉變觀念,讓地主階級接受廢奴。這些都需要時間。”

洪韻兒道:“這個當然,我們不會一蹴而就,特別是蒙古、西藏一些地方,他們那裡的制度還是奴隸社會制度,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廢除,除非我們能有強大的軍力保障,目前看來暫時還做不到。”

宋清韻輕嘆一聲道:“阿貴的野心果然夠大,你們也有氣魄提出各族融合爲中華這一說,不然蒙古、西藏等地方也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才能平定。”

洪韻兒笑了笑說道:“我們打算先蒙古後西藏,蒙古的事情到時候還需要你出面的。”宋清韻點頭道:“責無旁貸。”接着洪韻兒介紹起《定國是詔》的第三部分。

這第三部分歷數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同時也說明了從前滿清入侵統治的罪惡,還有近期百餘年間國外列強國家對國內的入侵,宣佈中華太平天國帶領人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反抗國內外勢力的,宣示了中華太平天國建立的合法性和正義性。

宋清韻聽了這段後笑道:“還好你們沒有宣佈我是戰犯啊,多承手下留情。”

洪韻兒吐吐舌頭道:“怎麼會,你能促成滿清和平投降,讓京城這座古都免於戰火,是對國家和人民有大功勞的。”

宋清韻笑道:“我怎麼聽着這麼彆扭,慈禧太后也能當得這般誇獎嗎?”

洪韻兒搖頭道:“你在我和阿貴眼中,永遠是清韻而不是慈禧。”

宋清韻感激的握了握洪韻兒的手,隨後洪韻兒接着介紹《定國是詔》的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後一部分,闡述了蕭朝貴帶領天國人民不屈抗爭的英勇事蹟,同時表明蕭朝貴皇權神授,一致得到全國民衆的擁護,在祭告皇天上帝之後,便宣告繼承中華太平天國皇帝位,同時宣告中華太平天國成立。

全部內容說完之後,宋清韻長出了一口氣道:“你我是同學,所學所知都沒有太大差別,此前站在滿清角度去看問題的確困難重重,現在站在你們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都可以很好的詮釋,看來打碎一切重新建立一個國家與修修補補一個落後王朝的確是更加容易啊。”

洪韻兒輕嘆一聲道:“是啊,要是我和阿貴與你易地而處,或許我們做得還不如你呢。其實歷史冥冥中早已經有定數,擋住它發展的舊有東西,遲早是會被歷史所拋棄的。”

兩女相互唏噓一番之後,宋清韻抿嘴笑道:“我們這個時空後世的歷史學家或許會有些抓狂,要是他們研究現在這段歷史會發現,這麼重要的一個定國是詔居然是出自兩個女人之手。”

洪韻兒嘟起嘴來說道:“還不是阿貴這個懶鬼,所有的文案工作都是要別人做好,他來定奪。不過這份東西還是有左宗棠這些進步人士的身影,倒也不全是我們兩人的功勞。”

宋清韻童心忽起道:“你這份草稿原件將來一定會成爲重要的文檔文物資料,要不我們作弄一下後來的那些歷史學家吧。”說罷宋清韻提起筆來在《定國是詔》原稿背後寫下了宋清韻三個字,洪韻兒笑着也跟着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兩女這個舉動出於胡鬧,但的確給百年後的歷史學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爲後來研究這段歷史的人在翻看這份著名的《定國是詔》原稿的時候,總是不明白後面這兩個名字的含義,於是各種猜測在百餘年後流傳出來,倒成了一個歷史謎題。這兩個名字是誰?她們是什麼身份?爲何會在這麼重要的文稿原件後面留下名字呢?

說完《定國是詔》之事後,宋清韻道:“既然是立國大典,那列強的反應不知道如何?”

洪韻兒笑着說道:“除了英法俄之外,其餘各國我們都發出了照會,同時還邀請美國、普魯士、荷蘭、西班牙、日本等國派出人員參加立國大典。我離開南京之前,各國都回復了照會,都表示承認我們的政權是中華合法政權,並且同意派遣代表前來參加立國大典。正如阿貴所說的,我們從前不稀罕外國的承認,當我們的實力足以控制整個國家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承認的。”

宋清韻點點頭笑道:“這個是自然,只是接下來各國可能都會要求開放北邊的港口或者城市,免不了還是會有中外矛盾的產生。”

洪韻兒嗯了一聲道:“我們現在要發展就必須和各國合作,不管是資本還是技術,我們都需要,閉關鎖國的發展再也不可能出現,不過我們還是不會一下子全面開放,我們打算先開放大連、煙臺和天津三處,這樣以點帶面來促進北方的商貿發展。”

宋清韻笑着說道:“我原來也是屬意這三個地方的,只可惜當時滿清之內阻力太大了。”頓了頓宋清韻道:“英法俄那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洪韻兒微微有些憂慮的說道:“從普魯士、荷蘭等國商人帶來的消息來看,三國成立了同盟,打算一起進犯我們。”

宋清韻聞言微微頷首道:“這倒是符合這些強盜們的一貫作風,在歐洲他們可以互掐,但對遠東事務上,他們又可以聯合,還真是利益高於一切。他們會出動多少兵力?你們有把握打贏這立國第一仗麼?”

洪韻兒點點頭後咬牙道:“立國必有一戰,這一戰就算再難也要打下去,我們不會再走歷史上滿清的老路,否則我們立國來做什麼呢?”

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18章 天心閣上第95章 明正典刑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622章 大勢如水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460章 大勢在手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76章 一片孤寒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81章 用民以戰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49章 香帳軟玉第40章 先手爲強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68章 倒戈相向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78章 不遂我願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318章 養心醉語第578章 不遂我願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595章 死不足惜第16章 喬裝賺城第92章 雙王際會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633章 天津巷戰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739章 戰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