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天寧寺外

京城西面廣安門外護城河西岸,天寧寺山門外,此時已經是午夜亥時,天寧寺內外一片寂靜寥落。百餘名紅色勁裝漢子手持火把守在山門之處,不遠處同樣是百餘名黑色勁裝漢子列隊在此,雙方隔着山門前的廣場就這麼對峙着,氣氛很是凝重。

山門前兩株老槐樹依舊蒼勁,黑色勁裝漢子中領頭的那名漢子手摸其中一株老槐樹的樹幹,心頭感慨不已。這名漢子正是當今清廷宗室王爺中兵權最重的醇親王奕翾,年不過二十,已經是手綰京城精銳兵馬的顯貴了。可今晚他卻親自帶了百餘名精銳護衛在這天寧寺外守護,和他對面對峙着的卻是清廷的死對頭,太平天國的長毛。

奕翾並不知道此行會和長毛對上,他只是聽命行事,兩個時辰前,奕翾被秘密召入宮中,當今清廷的實際掌權者西太后讓他點一百名心腹侍衛陪她出宮一趟,侍衛們也被安排只穿黑色勁裝。起初奕翾還道是太后想家了,連夜出宮回家看看,奕翾娶了太后的親妹子,與太后孃家自然親厚。果然太后的鑾駕沒有太大的排場,只是一頂暖轎,太后只帶了李蓮英一人陪同。

可沒想到太后的暖轎出了紫禁城後越走越遠,一直出了廣安門。途中奕翾幾次詢問,太后都只說只管走便是,奕翾只得聽從吩咐往前行去。

因爲自己娶了太后親妹子的緣故,奕翾在外人眼中就是比恭王爺還要親近太后的宗室王爺,有時候人們甚至認爲奕翾比恭王爺還要更加得太后信任。奕翾也是這樣認爲的,年不過二十的他。能夠掌握京城大部分兵權,特別是精銳新軍盡在他的掌握之下,這便是太后給的。否則,奕翾雖是道光的第七子,但論資排輩也輪不到他掌握那麼大的權力。所以奕翾很珍重這份信任。他也已經被牢牢的綁在太后這艘船上,若這艘船傾覆,第一個倒黴的便是他,是以他一直對太后惟命是從。

到了天寧寺山門之後,太后吩咐奕翾帶着人在原地等候,而此時對面也來了百餘名紅色勁裝漢子。奕翾一看那些人就知道那些人都是太平天國的長毛!

一時間氣氛劍拔弩張起來,太平軍三面圍困京城,雖然唯獨西面沒有設立營寨,但時有太平軍探馬前來哨探,因此西門外也是有些危險的。而此時見到長毛真的出現,奕翾和一衆侍衛難免緊張起來。

可太后依然不慌不忙,她只是淡淡的吩咐守在原地便可,若對方不主動挑釁,不可與之衝突。說完太后便只帶了李蓮英一人入天寧寺,奕翾心頭滿是問號,太后臨走前看了他一眼只道:“一切等我回來後會詳細告訴你。”說完太后便走進天寧寺去了。

於是,奕翾便足足在此處等了一個多時辰。這一個多時辰裡,奕翾細細想來,太后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天寧寺約見了太平軍的什麼重要人物。而能夠匹配讓太后親自來見的長毛人物似乎也只有那位威名赫赫的長毛西王了。一開始,奕翾有種命人回去召來大隊人馬,一舉將寺內長毛重要人物擒獲的衝動,但奕翾只見對面那羣紅裝漢子也是虎視眈眈的看着這邊,想必只要自己這邊有任何輕舉妄動,他們也會召來兵馬。想到這裡。奕翾不禁有些擔心,這裡已經過了護城河。而長毛卻不知道在西城門外安排了多少兵馬,要是真的兩邊召來兵馬死拼。太后和自己都會有危險,隨即奕翾打消了這個念頭。

眼見兩方互相間都不敢輕舉妄動,奕翾索性也不再去謀算什麼,他駐足老槐樹下,輕撫樹幹,這天寧寺記得他小時候來過,其餘時候多是路過居多啊,而此時已經物是人非,奕翾一時間頗多感慨。

兩個時辰之後,天寧寺大門打了開來,一名紅色勁裝大漢哈哈大笑着獨自一人走了出來,奕翾微微一驚,只見這人大步流星的走下山門,從他身邊走過時卻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只見這人滿臉橫肉,臉上還有幾道猙獰的刀疤,長得甚是兇惡,奕翾不由得嚇了一跳。只見那人徑直走到那羣紅裝漢子當中,翻身上了一匹高頭大馬之後,大手一揮厲聲喝道:“回去!”說罷,那羣紅裝漢子便簇擁着那人返身便走,剎那間便走得乾乾淨淨,多餘的話都沒有一句。

奕翾見人走遠,這纔回過神來,這大漢如此兇惡,寺內只有太后和李蓮英那太監,只怕兩人遭遇什麼不測,當下急忙一聲招呼,幾名心腹侍衛跟在他身後,幾人快步走入寺內。堪堪來到寺內前院,只見李蓮英攙扶着太后也緩步走了出來,奕翾見了鬆了一口氣,火光之下卻見太后雙頰略微有些蒼白,面色甚是黯淡,只是吩咐先回宮,有什麼回去再說。

奕翾點點頭,當即命人護着太后馬上回城去,他也擔心那羣長毛先走之後,忽然起了歹心,調集大批人馬前來圍捕。好在很快衆人便回到了城內,守城的護軍都是奕翾部署,自然不敢多問什麼。

將太后送回乾清宮中之後,已經是快四更天,天色已經濛濛發亮,奕翾將跟隨自己出城的百餘名侍衛召集起來,嚴令他們對今晚的事不得走漏任何風聲,隨後才命他們回去休息。

衆侍衛都是奕翾心腹,也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當下告退回去,奕翾換了件王爺蟒袍常服,這才急匆匆的前往乾清宮。

到了乾清宮外,李蓮英一早便候在這裡,也沒多費什麼話,李蓮英道:“王爺請進吧,太后在等着你。”奕翾微微頷首,整了整衣着,快步走了進去。

到了東暖閣之內,只見太后面前放着一碗銀耳雪梨粥,一隻銀調羹不停的在碗內攪動,而人卻是在怔怔的發呆。奕翾走上前行了一禮道:“太后,臣弟來了。”

太后回過神來,哦了一聲,指着旁邊一張杌子道:“坐下說話。”

奕翾挨着杌子邊坐下,沒等奕翾開口,太后便道:“今夜本宮是去見太平西王!”

雖然奕翾此前隱隱的猜到了幾分,但此時聽太后親口說出來,難免還是有幾分驚愕,他的話還沒接上,只聽太后續道:“你一定很奇怪本宮爲什麼要秘密去見這長毛西王,其實本宮之前通過榮祿便一直與長毛這位西王有聯絡的。”

奕翾聽了,只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臉上更滿是驚駭之色,太后卻非常平靜的接着說道:“七爺,說句實話,你自覺得按如今局勢,我們大清與長毛太平軍繼續戰下去還有幾分勝算?”

奕翾緩緩搖頭,老實說道:“長毛兵勢兇猛,現下已經打到京城來了,臣弟以爲將來勝算不足三成。”

太后微微一笑道:“三成勝算,你還是高估了一些,在本宮看來,若沒有轉圜的時間,便是一成也無。”說到這裡奕翾默然無語,太后接着輕嘆一聲道:“先帝交下來的這副擔子實在是太重、太沉,內有長毛,外有洋夷,本宮殫精竭慮,也只能維持到如今這個局面。你也不用奇怪,先前本宮通過榮祿和長毛聯絡,便是想着看能不能與長毛和談,咱們劃江而治,讓我們大清先有個幾年時光緩過勁來,可惜榮祿爲了一己私慾,一再壞事,是以本宮才發落了他。”

奕翾這才恍然大悟,榮祿這人在南邊有很多門道,這是不宣之秘,南邊長毛勢力猖獗,若榮祿沒有和長毛的人有來往,這纔不正常。而太后所說的,奕翾也相信了,的確按目前局勢來看,能和長毛劃江而治已經是非常好的了,只要大清能息兵數年,辦洋務,變新法,勵精圖治數年,或許還能接着和長毛一爭長短,太后有這個心思並不奇怪,有時候奕翾自己也有和談的念頭,只是朝中叫囂着絕不和長毛談判的人太多,是以也沒敢提。這時候奕翾也有些理解太后爲何要瞞着人秘密與長毛接觸,實在是朝中反對的人多,要是朝廷主動提出和談,而長毛拒絕,丟了朝廷的面子便不好了。

長期以來對太后的信任和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念頭讓奕翾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后和長毛聯繫真的是爲了劃江而治的和談麼?榮祿不在京城,奕翾也不可能去找他求證的啊。

於是奕翾相信了太后的說辭,太后接着說道:“如今長毛兵臨城下,長毛西王又來約見,不得已本宮纔出宮親自見面,實在是擔心委派他人前去,又像榮祿那樣壞事。若不是榮祿壞事,咱們劃江而治的和談早就成事了。”

罪名扣在遠離京城的榮祿頭上,奕翾絲毫沒有懷疑,跟着罵了兩聲狗奴才之後,奕翾問道:“皇嫂,那今晚前去,那長毛西王說了些什麼?”

太后聞言,面色微微一紅,跟着又轉白,面色略微有些失落的樣子,最後輕嘆一聲道:“長毛西王希望和咱們聯手對抗洋夷……”

奕翾驚愕非常的哦了一聲,跟着低頭心頭開始盤算西王提出的這個驚世駭俗的建議,盤算着對大清有何好處,卻不想對面的太后也是一臉的呆滯,她的腦海中回想起適才在天寧寺內,自己與那人見面時的情景來……

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66章 繁文縟節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43章 宜歡不哭第65章 遭遇之戰第77章 棄文從武第98章 必有近憂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43章 宜歡不哭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22章 去投長毛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99章 冤冤相報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34章 宅心仁厚第95章 明正典刑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43章 宜歡不哭第91章 難以抉擇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78章 柳莊靈秀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337章 軍銜爵位第654章 互相恫嚇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726章 等待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