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近衛前驅

宋峰騎在他心愛的棗紅色盎格魯諾爾曼馬上面,緩緩遲行着,與身邊衆多的近衛騎兵團同伴們一同行進在山海關通往北京城的官道上。當年的愣頭青已經成長爲一員悍將,宋峰看了看身邊的同伴們,心中的激昂之情油然而生。

近衛騎兵團是西王青年近衛軍團下屬的騎兵部隊,跟隨譚紹光在北方和艱苦的環境與兇惡的俄國人鏖戰多時垂簾出來的精銳之一。他們身穿統一的軍裝,頭戴象徵着昔年漢家羽林衛的翎盔,胸前是一副胸甲,馬背上帶着五隻上好彈藥的左輪手槍,背上還有一隻塞斯賓連珠槍,腰胯上還有一把鋒利的廓爾喀騎兵專用彎刀,然後就是一人雙馬。

宋峰是這支千人騎兵團的指揮官,他的裝備卻和普通士兵一樣,他拍了拍所有攜帶的武器,這些武器都是陪伴他渡過一次次惡戰的老朋友。

一開始的近衛騎兵團並沒有配備塞斯賓連珠槍,只有五把左輪手槍和彎刀,但就是依靠這些裝備,他們在北地多次出隊擊敗了清軍的黑龍江馬隊和俄國人的哥薩克騎兵團。去年宋峰的近衛騎兵團裝備了更加先進的塞斯賓連珠槍後,北地的清軍和俄國人就更加不是對手了。

宋峰第一眼見到塞斯賓連珠槍的時候就喜歡上這種槍,他是西殿派往美國營商的胡雪巖送回國內的其中一款新式武器。這款斯賓塞m1859式0.52口徑步槍是美國人克里斯多弗.斯賓賽發明的,塞斯賓原是美國康納迪格州著名槍械製造廠商夏普斯公司的一個機械師,早在美國經濟危機那年,胡雪巖就通過注資的形式,取得了夏普斯公司四成的股權,成了這家軍火公司的股東之一。

其實歷史上塞斯賓連珠槍的出現要稍晚兩年。但這個時候,因爲有胡雪巖的注資,夏普斯公司的狀況好很多。而且塞斯賓在利用業餘時間造出了第一把斯賓賽步槍後,得到了胡雪巖的傾力支持。所以這款槍械得以提早面世。去年這款槍問世之後,夏普斯公司製造了三千隻,全部被胡雪巖以太平天國的名義採購,然後送回國內試用,而歷史上這款槍是塞斯賓通過不斷的努力才成功的推薦給了美國軍方,當中過程非常曲折而漫長,這款槍真正大放異彩是在美國內戰的後幾年的事了。但胡雪巖因爲得到西王的指示,非常注重這款槍的研製。所以這款槍也得以提早問世和列裝軍隊,這次列裝的不是美軍而是太平軍。

這款連珠槍發射0.52口徑金屬彈殼邊緣發火槍彈,該彈1854年由史密斯韋森公司取得專利,幾年後本傑明?亨利加以完善,這款槍製造不多的原因除了新式武器需要戰場檢驗之外,子彈專利費也是一個原因。

但不管如何,近衛騎兵團一千多名騎兵都配備了這種連珠槍,然後他們的遠程火力得到了恐怖的提升。塞斯賓連珠槍的使用很簡單,它只需要迴轉閉鎖式槍機,當拉下扳機護圈時。閉鎖機後退打開彈膛,拉出空彈殼,同時槍托裡的彈簧自動將下一發彈推出供彈管;扳上護圈時。閉鎖機前進,將子彈推入彈膛同時閉鎖彈膛。射擊動作爲:扳下擊錘、瞄準、扣扳機、拉下扳機護圈、扳上護圈、扳下擊錘、瞄準,裝彈時從槍托後方將供彈管取出。整個過程都可以在馬背上完成,因此成了西王近衛騎兵團的首選武器。

而且這款斯賓賽槍的部件易於製造,看似結構複雜,其實部件並不多,而且大部分可與夏普式步槍通用,它是當時市場上最便宜的連珠槍。當然便宜只是相對的,40美元的單價是普通前裝線膛槍的兩倍多。而且它從一開始就是作爲軍用步槍設計。比按民用步槍設計的亨利式在可靠性和維護性上要好。斯賓賽槍還配發一種新型彈藥盒,內裝10-13只裝好彈的彈管。每個彈管容彈14發。裝填時不用一發發地裝,換個彈管就行了。這時的持續射速可達21發/分。

於是,這支青年近衛軍兵團的精銳騎兵成了太平軍內最爲精銳的騎兵團,太平軍其他八個野戰軍的騎兵師都沒有他們這麼精銳的武器。

和太平軍其他野戰騎兵師相比,近衛騎兵團精銳的地方還在於他的其他方面,首先是人員的挑選。每個近衛騎兵團的士兵必須身高在一米八以上,這個條件直接將宋峰的老戰友蘇冀送到了炮兵部隊去,儘管蘇冀身高一米七五,而且體檢的時候這小子穿了雙增高馬靴,但很可惜體檢都是要脫光了檢查的,結果蘇冀就去了炮兵部隊。

其次是馬匹挑選,近衛騎兵團選用的都是法國盎格魯諾爾曼馬,早在三年前太平天國戶部農業司就引進了近萬匹法國盎格魯諾爾曼馬,大部分用於配種,只有三千餘匹交給了軍方使用。據說西王對這種馬情有獨鍾,西王殿下也是騎着這種馬的。

然後就是近衛騎兵團那近乎殘酷和不近人情的訓練、淘汰機制。近衛騎兵團要求士兵的紀律性非常之高,用宋峰的話來說,就算是訓練的時候,讓你朝着懸崖衝鋒,你也必須得一往無前的發起衝鋒!而且近衛騎兵團的士兵必須對西王無限的忠誠,在大家眼中看來,他們都是狂熱無比的士兵,他們隨時準備好了爲西王而獻身。宋峰率領的這千餘近衛騎兵團是從十萬青年太平軍中精選出來的,戰爭造成了大量的孤兒,早年的太平軍童營和各地的慈幼局早已經擴充不知多少倍,譚紹光的部下都是由各地童營和慈幼局選送的青年太平軍組成的,從十萬人當中挑出來當然是精銳中的精銳。

所以他們才能在北地惡劣的條件下,連續的戰勝他們的對手,清軍黑龍江馬隊、俄國哥薩克騎兵,他們都是非常適應北地作戰的士兵,但都敗在了宋峰他們手上,原因就在這裡。

從山海關出來之後,宋峰率領這支騎兵團作爲先鋒,兩晝夜疾馳四百多裡地,連克遷安、遷西、遵化、薊州等地,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這些地方的清軍根本沒有抵抗,很多地方都是望見太平軍的旗幟後,清軍便潰散了,而且清軍的人數也不多,遵化和薊州算是大城,裡面的清軍也不過千餘人。

宋峰攻克一座城市之後並沒有停下來,他帶領近衛騎兵團幾乎都是穿城而過然後接着連夜趕路,吃飯睡覺甚至大小便都是在馬背上解決,馬匹累了便換乘另一匹馬,他們都是一人雙馬的配置。近衛騎兵團的士兵常年在馬背上作戰,軍中流傳着一句玩笑話,要是大家都是女人的話,說不定都能在馬背上生孩子。

這就是近衛騎兵團精於騎戰和馬術的真實寫照,他們堅忍不拔的精神支持着他們,他們對西王狂熱的忠誠支持着他們,向着大清帝國的心臟前進着。

兩百多年前,吳三桂放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之後,清兵也是沿着這條路直入北京城的,而當時李自成的大順軍也向這時候的清軍一樣,在沿途沒有做絲毫的抵抗。不管太平軍攻往京城的目的如何,但他們一直都是滿清的掘墓人,他們是來滅亡這個腐朽沒落的王朝的!

身後的城池清軍逃散之後,自有後續跟進的大隊接管,由於近衛騎兵團一人雙馬,早已經將他們的同行——第一軍的騎兵師甩在了後面,但他們的速度也不會太慢,宋峰相信身後的城池會有騎兵師後續跟進的部隊接管,然後他們會等待大隊建立起補給線,繼續接應大隊步兵和炮兵跟進。

近衛騎兵團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要搶在英法聯軍之前,兵臨北京城下!

“前方已經到達了順義!沒有清軍的蹤影!”派出去探路的騎兵偵查排回來了,宋峰打起精神大聲嘶吼道:“全軍放馬疾馳,咱們今夜要通過順義,明早直抵北京城下!”

呼哨聲四起,整支騎兵的翎盔都隨風搖曳起來,彷如一片片精紅的楓葉林,飛揚的塵土也不能掩蓋這一片蔓紅的顏色,他們排成整齊的隊列往順義而去,在高速疾馳之中仍能保持嚴謹的騎兵隊形!

果然順義也是沒有清兵把守,或許清兵早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宋峰沒有入城,他帶着騎兵繼續趕路,擦着順義城往北京城北面趕去。

疾馳一夜之後,清晨濛濛發亮的天幕還有星月,宋峰等人一起勒定馬匹,不遠處一座連綿不絕的城牆出現在他們的眼簾之內,朝霞光映照下的北京城是那麼的廣闊絢麗,宋峰高舉右臂大聲疾呼道:“北京城就在眼前!”跟着便是近衛騎兵團士兵們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四起!

北京啊!北京!一見這座陌生而宏偉的京城,每個近衛騎兵團士兵都從心底裡發出這一驚叫聲,他們沒人到過這裡,但又從小都知道這裡。直至此時,它的城牆曾經是是蠻夷之輩不可侵犯的,而且現在成了阻擋漢人軍隊的障礙。()

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15章 圍城打援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3章 一言爲定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85章 爲何哭泣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52章 打草驚蛇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53章 陰晴不定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99章 冤冤相報第622章 大勢如水第99章 冤冤相報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84章 破廟苦戰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10章 奉天誅妖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215章 滸墅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