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大偵察隊

北塘作爲聯軍登陸後佔領的第一座城池,聯軍對其格外重視,對於發生在城裡的搶劫事件,聯軍司令部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畢竟有大批的隨軍記者跟隨,英法統帥都不希望自己士兵的光輝形象被對方記者記錄下來。

數千名主要用於運輸物資的南洋、印度苦力,大多數爲兇狠的流氓無賴,由於管束不嚴,他們在全城搶殺姦淫,無惡不作,對清國人犯下了殘暴的罪行。

另外,英兵出去找飲用水的時候,還發現一些人家水缸裡有“勒死的兒童和割死的婦女,頭朝地,腳朝天”,大概是家人要他們免受戰爭恐怖而自行了斷的。英國領事巴夏禮估計,這樣死去的婦女約有四五十個。她們不論情願與否,與其蒙受賊人欺辱,不如以服毒、自縊、跳河,一死而解脫。埃裡鬆對此激憤地寫道:“這簡直成了惡夢!在它面前,我們詩一般的征服與神奇冒險的美夢破滅了。”

苦力們除了搶劫成性之外,鴉片煙抽得也特別厲害。爲了他們的健康,指望他們出力,負責管理的英法軍官總儘量禁止他們抽大煙。可是越不讓他們抽,情況越糟。這些苦力完全受控於“神奇毒丸”,一旦失去自制力,變得更難管理。聯軍別無它法,乾脆放任自流了……

對於英法起用南洋和印度苦力,洛圖爾伯爵懊惱地指出:“華北人非常害怕這幫苦力,我們很難看住他們。制止不了那些令人遺憾的場面。我覺得,把這些人帶在軍中,實在得不償失……”

其實。出手搶劫的並非只有苦力,北塘全城都遭到了聯軍的洗劫。某些英國兵行爲惡劣,但不如法國兵厲害,聯軍司令部也聽任他們爲所欲爲。事實上,大家都搶得眉飛色舞!

英國駐上海領事郇和甚至承認,若說法國兵與苦力稱得上搶劫冠軍的話,那麼英軍。負責維護軍紀的軍警士官則更壞!

法軍阿爾芒上校對聯軍雙方搶劫者有所目睹,也責怪道:“我們的士兵搶得特別狠,炮兵和輕步兵雖基本不參加。但有的也搶一點,有的開殺戒!而苦力們,更是瘋狂地搶擄,錫克騎兵。也一樣!至於英國人。他們臭名昭著,可爲我們的師傅,他們所經之處,連個釘頭也不留。士兵們竟然身穿搶來的絲袍,頭戴官帽,到處溜達。阻止他們嗎?遠離鄉土那麼久,何不讓他們狂歡一番!再說,他們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個各類物品充溢的當鋪。”

杜潘上校指責錫克旁遮普團更是一支野蠻的部隊。剛一到就侵入民宅,衝進店鋪。瘋狂搶掠。柯利諾將軍也證實說,“印度兵搶光商鋪,洗劫民宅,姦淫婦女”。不少女子逃脫印兵之手,躲進法軍兵營。法軍槍聲一響,一個印兵受傷倒地。在中國土地上,英法聯軍之間就這樣進行了首次火併!此事被小心翼翼地掩蓋起來,聯軍統帥部對此都保持了剋制和沉默。

在巴夏禮看來,因有法國盟軍在,才難以管好事務(指佔領北塘,也泛指聯合“遠征”這一原則本身)。他認爲,英國人只要是與他們合作,事情要想組織得很好,肯定是不可能!巴夏禮也許是也讓敵視法國的情緒牽着走了。

額爾金爵士贊同巴夏禮的看法,在給國內的一封信中,他急不可耐地聲稱,鑑於對法國人的行爲已有所目睹,奪取大沽炮臺之後要儘快達成和平協議。關於法國人,他寫道:“我相信他們必然還會犯下種種暴行,使我們在所進入的每座城市、每個村莊裡受到憎恨。當然,他們的行爲也使我軍部隊很難嚴明紀律。”

因而,對部隊犯下的暴行,英法雙方互相指責,英軍首先揭露法軍的搶掠行爲。其實聯軍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這僅僅是摩擦的開始,兩支不同國籍的軍隊協同作戰本來就有着先天的不足之處,這也是聯軍優勢以外的一個巨大隱患。

英法聯軍對北塘逗留實難忍受,士兵、馬匹、大炮和軍需等登陸,不得不花數天時間,堤道和馬路修了起來。隨軍英國記者羅亨利認爲,小河的忙碌景象“可與利物浦碼頭相比”。柯利諾將軍也指出,英軍佔有最好的河岸,易於把人馬和物資運上陸地。

法軍工兵上尉貝齊亞也這樣看,他認爲英軍留給法軍的登陸點,遠不是最好的。“顯而易見,盟軍佔有最大最好的一份。見我們出師失利,他們大概不會感到懊喪。他們接受我軍幫助很勉強,覺得這種幫助此時對他們無甚益處,只對法國未來在中國海通商產生更爲有利的影響……”

另一方面,工兵上尉貝齊亞指出,陸海軍指揮不統一,造成法軍內部混亂,給極爲遲緩的登陸帶來持續的矛盾。先登陸的2000官兵沒有足夠食品,後勤跟不上,法軍士兵不得不在北塘城裡四處搶掠,似乎這也成了唯一合法的理由。

海軍不爲已經上岸的部隊送去給養,而只是繼續運送其他部隊登陸,使得局面更加嚴重。他解釋說,所有上岸事項,完全無序,沒有後續安排。物品到處亂扔在河灘上,無人提醒。“大多數人亂走亂竄,不知所措,對這種莫名其妙的混亂,竟無人負責任。後果不難預料,士兵缺糧少食,纔是真正的痛苦……”可見,對法軍陸海部隊指揮分開的不利之處,蒙託邦將軍有所擔心,並非多餘。

聯軍正在經歷一場痛苦,後勤參謀官並沒有借鑑太平軍登陸廣州的部署與計劃,在他們看來先把大批的物資運上岸是非常不安全的,而中國人卻一直信奉的兵法名言卻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北塘實屬小城,現被佔領。哪能容納1.8萬多外來人,何況種族混雜空前驚人。正如阿爾芒醫生所記:“英軍有輔助部隊印度錫克騎兵,法軍則有北非阿拉伯騎兵。另有運送或押送行李及物資的苦力和腳伕等。如印度黑人、非洲黑人、馬來人和南洋華人等;還有其他混血者,如馬尼拉他加祿人、西班牙與馬來人混血兒,其中多數被駐印支海軍當作輔助水手。他們操着不同的語言,卻在幹着同樣的事情,這本來就是極爲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聯軍的混亂或許還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解釋,那就是語言溝通存在着很大的問題,但聯軍統帥部還是很好的使用了軍銜系統。雙方都互相承認對方的軍銜,而下級士兵不管種族和國籍都必須聽命于軍銜高的軍官。雖然不太完美,但至少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給聯軍的協同作戰帶來了一定的好處。

4000餘匹騾馬,暫時關在北塘炮臺內,那裡是柴泥房屋,加之空間狹小。存在嚴重火災隱患。幸虧下了一場春雨,害怕情緒得以緩減。可是,全城變得如同“臭氣熏天的垃圾場”,人們走在爛泥坑中,大街小巷實在難以通行。再者,嚴重缺水,大缸裡存的飲水很快用光。於是聯軍上下都只有一個想法,儘快離開這個垃圾場!特別在洛圖爾的記憶中。北塘是“可怕至極、令人受不了的典型”!

可惜越想逃離就越加行動遲緩,登陸中。法軍再次延誤。用於運送士兵上岸的炮艇,法軍只有7艘,而英軍多達30艘。當英軍行裝輜重大部分已運上岸,法軍才運完一半……英軍當然提議來幫忙。海軍運力解決之後,又來了新的問題,法軍又缺少騾馬去運送。

雖然北塘城內混亂和擁擠,但聯軍兩司令毫不耽誤軍事行動,登陸的當天聯軍就派出偵察大隊前去摸清通向大沽炮臺(離北塘鎮15公里左右)道路上的清軍陣地。北塘地區的清軍雖然在內應的幫助下順利奪取,但僧格林沁還是在大沽炮臺側翼佈置了嚴密的陣地,拒馬、壕溝、壘牆等等密密層層。

經過偵查之後,蒙託邦和格蘭特都大吃一驚,他們原本以爲北塘一旦突破,大沽口炮臺的側翼將徹底暴露出來,但偵查的結果令人沮喪,清軍在大沽口炮臺側後兩翼設置了重兵和堅固的陣地,而這與之前清國內應送來的情報極其不相符合。聯軍兩位統帥開始意識到聯軍在北塘順利登陸這可能是一個陰謀,但現在聯軍已經無法回到船上去了。

原本根據清國內應的情報,聯軍的意圖是登陸北塘之後,首先攻取大沽炮臺。這些炮臺,居高臨下地控制着白河和通往天津的大路,從那裡,必要時,也可直上北京。可現在一切都必須重新部署,聯軍統帥不大看好強攻大沽口炮臺那些清軍陣地,雖然清軍的單兵火力非常原始,但炮臺上那些大口徑的火炮卻可以威脅到進攻的步兵和騎兵。

法國人認爲沒辦法壓制炮臺火力的話,對於進攻是一場災難,而固執的英國人卻提議先進行偵查式的試探攻擊行動,至少他們要知道會有多少炮臺上的火炮會威脅到他們。

經過爭吵和妥協之後,還是決定派出偵察隊,而這支聯合偵察隊陣容非常強大,由雙方千餘步兵組成,直屬薩頓和柯利諾兩將軍指揮。這已經不是一支偵察部隊而是一支純粹的輕步兵攻擊部隊了。

偵察隊在登陸北塘第七天上開始了他們的偵查行動,鬆散的步兵線行進在一條穿越沼澤與泥塘、雖鋪石板但泥濘不堪的7米寬河堤道上,很快他們與一支清軍哨探馬隊遭遇。一場遠程膛線火槍與原始弓箭的較量之後,清軍馬隊損失了五十多名騎士,剩下的清軍馬隊隨後轍退到一處有雉堞牆的陣地內躲避。

隨後聯軍偵察隊靠近這處陣地,柯利諾將軍指揮架炮的時候,突然響起一陣槍聲,這是一種滑膛槍,安在三腳架上,由3個兵勇操縱,可將大粒子彈射至800米處。突如其來的打擊讓英法偵察兵各有8人受傷,幸運的是沒有人陣亡。

柯利諾將軍開始命令炮兵還擊的時候,遠處清軍陣地後面火炮的轟鳴聲如約而至,蹦跳的巨大炮彈狠狠的砸在士兵當中,巨大的動能在人羣中犁出一條血路來。

柯利諾將軍猛然意識到什麼,他嘶聲吼道:“所有人立刻散開後撤!清國人早已經校對好了火炮射程!他們早已經瞄準我們了!”

第21章 升斗小民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41章 山腰夜戰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93章 出鎮北路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81章 用民以戰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93章 出鎮北路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2章 磐陀石上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43章 宜歡不哭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99章 冤冤相報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6章 渡口浮橋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263章 廈門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