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視察海關

站在位於洋涇浜北面、也就是上海外灘的上海海關衙門前,蕭雲貴的思緒回到了政務之上。這裡本是滿清江海關原址,道光二十五年英國領事巴富爾,負責徵收外商進出口稅務辦理的機構遷移到縣城北門外頭壩,即江海北關,俗稱“新關”,由江蘇省蘇鬆太道兼管,此處原址海關,僅辦理本國海船進出口稅務。

當年太平軍進佔上海之後,經過艱苦的談判與各國達成一致最後出臺了《太平天國上海海關關稅細則》以及《太平天國關稅章程》,太平軍的上海海關正式成立,上海軍政司以海關原址作爲海關衙門,位於城北租界區內的新關則被放棄了。

出來迎接蕭雲貴的有上海海關司司長李泰國等人,李泰國是英國人,當年第一任海關司司長本是魏鶴林,當時李泰國僅僅是海關顧問,後來魏鶴林調任天京,加入了中國國籍的李泰國便成爲了海關司的第二任司長,一直任職到現在。

李泰國帶着手下華洋官員在衙門口接住西王的馬車隊,西王下車之後饒有興趣的打量了李泰國等一衆洋人,在太平天國之內三個地方洋人最多,一個是軍隊裡,一個是工部下屬的各個司部、科研所、工廠,一個便是各通商口岸的海關部門。

沒有滿清條條框框的守舊思想加上? .. 西王主政天京之後,外國移民被吸納爲太平天國合法國民成爲了順理成章之事,大量有一技之長的洋兄弟們加入了太平軍。

軍隊裡有大量的洋人教官、軍官和士兵。甚至在新成立的第六軍裡有兩個外籍士兵組成的連隊。這些士兵多是遠赴重洋的冒險者,到了中國之後對於太平軍報以支持和同情的態度,於是很多人選擇了加入太平軍。他們在太平軍中一同與清軍作戰。到目前爲止已經有十餘人戰死沙場,目前活躍在太平軍中的軍官人物便是以英國人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裡克?呤唎和美國人白齊文。

工部下屬的司部、科研所和工廠內,充斥着大量的洋人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他們是提供技術的寶貴人才,特別是上海和蘇州兩處的科研工作室內,集中了像路易斯.巴斯德等一大批國外化學家、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他們也是很早就來到了中國,特別是巴斯德。他的化學和生物研究爲太平軍的軍火和新式商品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技術研究。

最後就是海關部門,這裡每天都要和洋人打交道,入關、報關、驗貨、繳稅等等繁瑣的程序很多。自然也會有很多洋人加入這個部門。這個時代的洋人是非常遵守約定和信用的,而且洋人並沒有國人所謂的人情可講,總之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就會專注和細緻的做好這個崗位的工作。因此,海關這個在滿清時代原本充斥着腐敗和糜爛氣息的地方。如今是煥然一新。

站在海關衙門進門口照壁前。蕭雲貴看着上面寫着的“公平、廉潔、高效”幾個字,心頭有些百感交集,李泰國等洋人的差事無疑是辦得極爲出色的,僅上海海關如今每年繳入國庫的稅收就達到了九百餘萬兩白銀,可謂是一個極爲重要的財源收入,要知道滿清一年的全部收入也才四千餘萬兩白銀。

衙門裡熙熙攘攘的擠滿了前來報關的中外商人、船長,整個海關並沒有因爲西王駕臨視察而停止工作,她依舊有條不紊的繼續着運轉。

“這裡每天要辦理多少事務?一艘船貨入關又要等多少天?”蕭雲貴忽然問道。一旁的李泰國用流利的中文答道:“西王閣下,每天這裡要辦理三百到五百項不等的入關、出關事務。一艘船貨辦理入關需要等待兩天左右的時間,基本上不會超過三天,每艘船的貨物我們都會派人員進行現場清點,以防夾帶和魚目混雜。”

蕭雲貴點點頭又問道:“那如何防止手下人收受他人賄賂徇私舞弊呢?”

李泰國答道:“我們採取的是相互監督和零容忍制度,每次外出驗貨、緝私等等都是採取臨時抽籤配對,同時也會隨機抽取複查,一旦發現舞弊行爲一律送交法辦。在海關工作的人員薪水都頗高,去歲我們普通的工作人員年終花紅都是三千兩白銀,也沒有誰會爲了蠅頭小利而放棄高薪厚職的工作。”

說到這裡李泰國頓了頓接着說道:“這裡也要感謝海岸緝私船隊和情報司等部門的配合,他們一有什麼情報總會提前、準確的告知我們,所以我們海關內極少出現舞弊行爲。”

蕭雲貴嗯了一聲,李泰國說起差事來就收不住口,他接着說道:“可是最近海上走私行爲很是猖獗,各國都有走私船參與,他們大多都是採用了新式的飛剪船,這種船船速很快,海岸緝私船隊的船隻追不上他們,所以除非線人情報非常準確,否則我們很難抓住他們。這些走私船大量走私鴉片和其他軍火貨物,危害非常大,我想要是能遏制住這股走私風氣,我們海關稅收能突破一千萬兩的大關。”

蕭雲貴呵呵笑道:“這個是必然的,不久海軍將會有新式艦艇加入,同時本王也專門撥款給海岸緝私船隊,我們也可以購買一些飛剪船用於緝私的。”

與李泰國等人在海關衙門一道用了午飯,吃的是海關的普通伙食,李泰國並沒有特意爲西王準備什麼,唯一特別之處就是李泰國拿了自己私人珍藏的一瓶朗姆酒招待西王。這讓陪同西王視察的上海軍政司官員頗爲不滿,但固執的英國人認爲,西王到來就要搞特殊麼?最後蕭雲貴狼吞虎嚥的吃完海關的普通飯食,還臉帶笑意的讚許李泰國,這下那些官員纔沒話說了。

離開上海海關,蕭雲貴坐馬車趕往同樣位於外灘的上海工商總會大樓,他下午要在這裡與上海工商業界的人士見面。上海工商總會是在兩年前成立的,是由民間自發組織,其目的起初是爲了讓華商們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洋貨的傾銷,而上海軍政司也暗中對其提供了支持。

對於太平天國眼下還很弱小的民間資本萌芽來說,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有廉價的原料來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國外依靠的是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兩邊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要發展民族自己的工業,讓更多的士紳轉化成資本家,從而讓整個國家開始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其中就需要犧牲一些東西,而可悲的是除了有限的技術之外,唯一能與國外產品競爭的就是本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了,於是廉價的勞動力成了犧牲品,成爲太平天國資本家興起的踏腳石。

蕭雲貴知道自己正在馴養着一隻怪獸,這隻怪獸可以令國家的生產力得到發展,能逐漸改變一個落後農業國的面貌,但其後來隱藏的風險也同樣巨大,大量的農業人口變爲工業人口之後,工人階級的力量將會迅速發展,遲早有一天不可避免的,這支力量將會登上歷史舞臺。

雖然現在的馬克思還在恩格斯的資助下苦苦支撐着撰寫《資本論》,但蕭雲貴早已經可以預料到太平天國後來工人階級的發展,他並不覺得需要提前預防或者改變什麼,因爲現在中國的資本萌芽僅僅還在發展中,他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這個國家能夠實現提前的轉化,而不是到五十年後纔開始向工業國逐漸進行轉化。

國內的矛盾變化總是會不斷演化、出現,後面的事就讓後繼之人去操心吧,蕭雲貴並不會像秦始皇那樣,妄想着打造一個長久的帝國,可能你千方百計的算計歷史,到了最後發現被算計的卻是你自己,總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歷史是由人創造的,而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琢磨和控制的。

蕭雲貴也不覺得提前在太平天國實行共產可行,首先國內並沒有接受先進思想的土壤,這個國度的人口九成以上還是文盲,平民百姓們並沒有經歷後世百年屈辱和民國思潮開放的階段,共產是沒有前途的,強行共產共和,只會讓天國分崩離析,很難想象蕭雲貴手下已經擁有私產的將士們會支持這個舉動,其實一開始蕭雲貴實行保護私產就已經決定了走向。

其次,現在的平民百姓們還不習慣頭頂上沒有一個皇帝,自從蕭雲貴主政天京以來,每個月都有勸進的表章和奏疏,天國上下的臣民都在關心一個問題,西王何時稱帝,他們希望能有聖主明君領導他們,而從根本上沒有人會想過要建立一個內閣或是議會來領導國家。真有這種想法的人會被人認爲是異端,而可能成爲內閣或議會的人,大家會鄙夷的看着他們,“你們何德何能,能夠代表我們?”

在沒有形成真正的統一社會階級和民智開化之前,共產也好,民主也好並沒有廣泛生存的空間,就算強行推進這種進程,所花費的時間和資源或許比消滅滿清需要的時間和資源更多,這些事也交給後繼之人來完成吧,改進和發展國家是需要時間的,蕭雲貴並不認爲他有生之年能夠做到,他能夠將國家代入一個工業興旺的時代已經是其最大能力了。

而稱帝是必然的,但蕭雲貴需要將更多的人綁架在他稱帝的這艘戰艦上,現在他要去見的這一批人就是他已經或是即將綁架的人。(……)

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59章 反客爲主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70章 胡攪蠻纏第219章 進退兩難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560章 初級階段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54章 城南書院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297章 大義名分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33章 一言爲定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84章 破廟苦戰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34章 宅心仁厚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82章 民不畏死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68章 倒戈相向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70章 胡攪蠻纏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70章 胡攪蠻纏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175章 青浦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