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雲南會師

雲南府昆明城,這座城市的歷史就如同她那巍峨的城牆般厚重,明朝滅元后,明洪武十四年,明將付友德、藍玉和沐英率師進入昆明,結束了元朝樑王在雲南的統治,留沐英鎮守雲南。次年,沐英在昆明廢棄歷代土城,修築磚城牆,並將圓通山圈入城內。

有民諺道:“昆明城內三山一水。”三山即圓通山、五華山、祖遍山和翠湖。明朝修築城牆總長九里三分,高二丈九尺二寸,城牆共開六門,並修建六座城樓。明代雲南昆明城牆,環城有河,可行舟船。外通重關,跨隘衢市,城外街道寬一丈有餘,分爲三道,行走其道,視人而分,仕官行左,商族行右,王公貴人行中,等級分明。

吳三桂鎮守雲南之時花了大力氣修建昆明城牆,吳三桂滅亡之後,清朝收復昆明城,先後對昆明城牆修葺過23次,並對城內外街道進行了較大改擴建,城郊設3坊24鋪,街道150多條,巷道400多條。

其時,清以昆明爲雲南省會,稱雲南府城爲省城或會城。雲南府轄四州八縣,即晉寧、安寧、昆陽、嵩明四州,昆陽、宜良、嵩明、富民、呈貢、易門、祿豐、羅茨八縣。

杜文秀大理義軍與太平軍陳玉成部東西對進,向雲南省會昆明猛攻,而此時新任雲南巡撫的彭玉麟接手之後也是千方百計死守昆明四周各處要隘。但無奈大理義軍和太平軍攻勢兇猛,清軍節節敗退,四州八縣相繼失守。大理義軍和太平軍各一部於元旦日在呈貢縣順利會師。

兩天後,杜文秀親自趕到呈貢府衙內與太平軍大將陳玉成見面,雙方各自帶領親信將領歡聚一堂。分賓主坐定後,杜文秀在陳玉成下首位上抱拳致歉道:“陳帥明鑑,屬下之前不識得天國官署職分,擅自封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如今在呂先生提點之下。已然知曉大元帥之職在天國乃尊榮無比,在出兵東征之前,屬下已經接受天國封誥,自去了大元帥頭銜。還請陳帥代爲向西王呈明請罪。如今兩軍會師,屬下甘願領麾下大理義軍以供驅策。”

陳玉成微微一笑還未開口,杜文秀身旁一名白衣秀才模樣的人開口道:“陳帥,大理義軍起事之初百事維艱,杜帥自領大元帥之職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此事職下已經代爲稟明西王了。義軍從大理東征之前,西王已然親封杜帥爲平南侯,杜帥便去了大元帥之職,現下兩軍會師,一切便聽陳帥的統一指揮便了”

陳玉成又笑了笑。這秀才應該便是太平天國白澤堂雲南分舵的舵主呂潘,當年他受命西入雲南,不但順利的攛掇杜文秀等人起義反清,而且杜文秀起兵之時,以他有學識計謀便拜爲軍師。對他言聽計從,兩軍會盟、杜文秀義軍歸附便是呂潘一手促成,爲太平軍入雲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在是功不可沒。

眼下兩軍會師之後,如何統一指揮的確是個問題,杜文秀一上來就表明態度,顯然是呂潘已經說服了杜文秀。當下陳玉成看着那秀才後,對杜文秀笑道:“杜帥也不必請罪,此事臨來時西王已經交代了,前因後果本帥已然知曉。大理義軍初期打得艱苦,若無杜帥高舉大旗,只怕無法攏合各路義軍。何罪之有?既然西王已經封了平南侯的爵位,杜帥也就是天國的平南侯了,至於杜帥手下將校,自然也一併有天國的爵位官職。”

杜文秀和屬下馬如龍等將校對望一眼後,都是喜出望外。如今太平軍橫掃西南之地。兵鋒銳不可當,先前硃紅英部天地會義軍便是不肯依附,結果被太平軍摧枯拉朽般解決了,此事大理義軍已然耳聞,加上有軍師呂潘這位太平天國之人勸說,大理義軍諸將自然是都希望歸附太平軍的。

就職銜之事說定之後,陳玉成讚道:“入雲南之前,就聽聞杜帥仁心仁德,當年杜帥是因回事起義,雖然回軍勢大但卻並無報復他族平民百姓之事發生,氣度的確令人擊節讚歎。”

杜文秀謙遜幾句,陳玉成看着自己手下幾位太平軍將領笑道:“跟你們說說杜帥的一件小事,這幾件事都是真的,杜帥大軍據有大理之後,大理城的豬幾乎已被斬盡殺絕,漢、白、彝族只好改吃羊肉。杜帥掛帥掌軍之後,他下令在南門、東門等處開闢了專供買賣豬肉的市場。據說,有幾次,有漢民買了豬肉從帥府門前過,被帥府士兵狠狠地揍了一頓。往後,別說買豬肉的人不敢再過,其他人怕捱打也繞道而行了。一時間,帥府門前冷冷清清。杜帥得知此事,很是氣憤,把打人的士兵狠狠訓了一頓,命令他們每人拿面鑼,上街宣傳,帥府門前准許通行,有再阻行者嚴加懲處。很快帥府門又人來人往,熱鬧了起來。杜帥等義軍將領能夠尊重其他教派,兼納他族百姓,將大理以西等地五十三縣各族百姓團結一體,殊爲不易啊。”

大理義軍主體乃是回軍,太平軍中也有不少其他地方的士兵也是信奉阿拉真主的,因此也都知道信此教義的習慣,當下都很是佩服杜文秀的氣度。

杜文秀想不到這等小事陳玉成也知道了,當下感激的說道:“陳帥謬讚了,我只想着三教一體,以殺止殺並非上策,族分三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均宜一視同仁,不準互相欺虐,這樣大家才能安居樂業,才能碾成一個拳頭,一起反清。”

陳玉成鼓掌笑道:“杜帥說得好,不愧是雲南義軍第一人。”跟着對幾位師長說道:“如今咱們與義軍已然會師,當號令屬下將士嚴守各地民風習慣,各軍之內也都有他族、他教的將士,各有什麼禁忌、習慣,當一早告知將士們嚴格遵守,不得觸犯他人禁忌,違者軍法嚴處!”

幾名太平軍將領一起起身領命,杜文秀等義軍將領見太平軍尊重各自教義、風俗,也都是笑逐顏開起來,互相閒話幾句後,越發的熟絡了起來。

陳玉成將會師之後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情說完之後,便話鋒一轉,說起當前軍事來,“兩軍已經會師,義軍有十萬人馬,我第五軍有八萬人馬,雖然人數遠較清軍爲多,但各軍攻佔四州八縣之地,分去不少兵力,如今參與圍攻雲南府城的兩軍兵力加起來只有八萬之衆,大部義軍還被阻擋在碧雞關以西。清軍號稱十五萬守城,雖然是清軍的謊稱,但本帥估計十萬還是有的,精銳清軍不會超過三萬,其餘應該都是團練兵馬或是與清軍關係密切的土司之兵,陳軍長,你先說說清軍是如何佈防的。”

第五軍軍長陳炳文站起身向各人敬了一禮後道:“根據情報顯示,彭玉麟沿盤龍江築起長壘,長壘後都派兵把守,壘上加有沙袋、泥藩、鐵絲網,用於避我軍槍彈,又有萬餘清軍扼守險要碧雞關,萬餘人馬守長蟲山,還有八千水軍守各滇池要口,城內清軍分四路分別由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得勝橋、沿城牆築壘修壕,並在各路口布置密集泥濘路障,城內五華、圓通等山頭都有清軍炮陣,火炮陣地四周是密集的火銃隊和弓箭隊、大刀隊、梭鏢隊。防禦還是極爲嚴密的,彭玉麟此人善守不在江忠源之下啊。”

陳玉成微微一笑說道:“他這也是被逼出來的,既然如此,就算雲南府是個硬骨頭,咱們也要把他啃下來,從明日開始,各部按照參謀部方略分片包乾,在限定時日之內,先掃清雲南府城外圍清軍。”

衆將一起領命,杜文秀有些着急的問道:“陳帥,那我們是要打哪裡?可不能就把我們晾在一邊啊。”

陳玉成知道杜文秀心急,耐心解釋道:“杜帥安心,義軍大部被阻擋在碧雞關以西,兵力難以展開,這幾天請貴部就地先進行休整,稍後會有一批新式槍械運到,雖然不能武裝全部的義軍,但可以先讓貴部熟悉這些槍械的使用。等到休整完畢之後,你部另有任務。”

杜文秀見識過太平軍的槍炮犀利,想不到太平軍很大方的提供給義軍,當下大喜過望道:“有什麼任務,陳帥但講無妨。”

陳玉成指着雲南地圖說道:“大理義軍佔據了省城以西五十三縣,但西、南、北三面尚有清軍藩籬州縣。清軍守昆明府城嚴密,並且有滇池與外界相通,清軍與一些地方土司仍就可以通過滇池水路向府城之內運送兵員、器械、糧彈等物資,清軍雖被圍困,但各地方一些頑固的土司仍不變心,時常會有偷襲我軍的舉動。我軍雖圍府城,但府城圍而不困。據此長期下去,清軍不困,而我軍困也。因此,還請杜帥帶領麾下兵馬迅速掃蕩西、南、北等地各處州縣,對於那些不肯歸附的地方土司,還需杜帥擊之。府城自有我太平軍擔綱主攻,而府城打下之後,兩軍一同進城。”

杜文秀思忖片刻後,果斷起身抱拳道:“屬下領命,明日我就先派一部兵馬北上攻打東川府、曲靖府等地,斬斷北面清軍南援之路,等大部休整之後,馬上分兵幾路,向南攻略楚雄、普洱、元江等地。”

陳玉成撫掌笑道:“正是如此,詳細的方略稍後本帥自會派參謀官與貴部接洽。”

第85章 爲何哭泣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90章 還軍灞上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33章 一言爲定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2章 磐陀石上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11章 十字路口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422章 逼封萬歲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47章 棋局死活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20章 未知之數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51章 守險守陴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55章 麗澤風長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19章 火燒糧倉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714章 定國是詔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41章 山腰夜戰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45章 投鼠忌器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32章 西王風采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650章 長蘆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