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國事私事

已經是初更時分,柳瑄還在整理着桌案上滿滿的文案,清秀的臉頰上因爲寒冷而微微顯得有些蒼白。

“柳姑娘,炭火熄了怎麼也不叫人重新送來?”太平天國新聞司報業股股長陳輝宗邁步走了進來,此人乃是杭州人氏,道光二十九年中過舉人,但隨後就沒再更進一步考得功名,太平軍攻克杭州之後,因太平軍救治瘟疫而讓陳輝宗一家倖免於難,隨後此人便和兄弟陳輝祖加入了太平軍。陳輝宗頗有學識,也喜歡西洋科學,曾今在華蘅芳的墨海書館待過一段時間,因此開始便在輿宣司擔任薄書。幾年之後,因太平軍管治之地新聞業蓬勃發展,天國單獨將新聞司從輿宣司中分離出來,王利賓出任了司長,而陳輝宗便擔任了旗下報業股的股長。

柳瑄乃是天國第一次科舉之時女子應考者中的第三名,也是有名的金陵才女,曾今在北王府任事。在北王府之亂時,柳瑄恰好因鄉下母親病逝回家奔喪躲過了一劫,歸來後便被陳輝宗招入報業股擔任了報業股旗下《國聞報》的主編。

柳瑄擡眼,目光中猶有淚痕,破涕微微一笑說道:“股長,這幾篇文案太感人,看得有些入迷,沒顧得上。”

陳輝宗哦了一聲,回頭對跟着他的一名侍從道:“讓廚房再送些炭火過來,已經十二月的天氣了,估摸着後半夜興許會下雪,冷得緊。”

那侍從應聲去了。陳輝宗走到案邊隨手拿起一份文案看了起來,口中道:“哦,這些都是歌頌桂林之役涌現出來的戰鬥烈士之文案。難怪你會看得流淚了啊。”

柳瑄微微頷首,輕輕拭淚道:“是啊,像這幾篇文案中提到的楊成明、王思苟這些人都是爲了戰陣勝利而面對數十倍強敵仍舊奮戰不休,直至戰死沙場。像楊成明這位烈士,身中數十隻羽箭、梭鏢,身子仍舊不肯倒下,極爲令人敬佩。”

陳輝宗嗯了一聲道:“這些烈士的先進事蹟要儘快見報。咱們國聞報近期都在長篇累牘的刊載西南戰事,除了報道勝利的消息之外,這些以死報國的光輝事蹟也更能鼓舞人心。更能激起大家對清妖的同仇敵愾之氣啊。”

柳瑄點點頭道:“屬下明白,這幾篇前線同僚發回來的文案寫得很是詳實,有地點、有人物、有事蹟、還有平民百姓的證言,已經很好了。只需在稍加潤色。並在結尾畫龍點睛,指出國有死士,清妖必敗的道理,並號召全民積極支持西南戰事,必定能有奇效。”

陳輝宗微微頷首道:“你的文筆和見識我是放心的,按你的意思辦便是了,最要緊的就是儘快見報,同時也要把兵部和西王爲這些烈士的撫卹和追贈一併發出來。以示天國沒有這些忘記戰死疆場的烈士。哦,還有西王爲楊成明題寫的‘英勇不屈’幾個題字一定要讓刊印股找人原筆刻印下來。以便報紙排版之後能迅速見報。”

柳瑄輕聲應了,陳輝宗巡視編輯室一圈之後道:“對了,之後你再給前線的同僚記者們寫封信,告訴他們多寫些戰士們平日裡行軍生活的故事,讓廣大平民百姓也瞭解一下軍營的生活,當然涉及軍事機密的讓他們就不必寫了。還有後勤司、參謀司這些並非直接參戰的部門,也讓他們多去走訪採錄其事蹟,這次西南之戰,爲了保障大軍的後勤,福建、江西、廣東等地動員超過二十萬的民夫,一定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一定要讓前線的人多多挖掘纔是。”

柳瑄微微一笑說道:“昨天我就給他們去了信函,已經告知他們要這樣做了。”陳輝宗滿意的呵呵一笑道:“柳姑娘辦事就是心細,國聞報有你在,我很放心。”

柳瑄謙遜了幾句,陳輝宗坐在一旁接着道:“對了,今日兵部的韋志俊韋侯爺又來新聞司衙門,再次說起想將你調往兵部新成立的戰宣司去,讓我又來問問你的意思。”

柳瑄俏臉一板,跟着垂下頭道:“屬下不願意去。”

陳輝宗微微一笑說道:“我知道,你不願意去是因爲涉及你的私事。當年你在北王府的時候就和韋侯爺相識,坊間多有傳言,韋侯爺屬意於你,而你不願意做他的小老婆,所以回到天京之後一直躲着他。其實當年也多虧了他,你纔沒有被北王納爲王娘,不然你看當年第一屆科舉中試的巾幗才女之中,很多都被各王侯納爲王娘妻妾。當時北王將你調入北王府,便是有納你之意,若非韋侯爺相護,而北王看在兄弟面上,纔沒有強納,否則你一個勢孤力弱的女子哪能躲得過去?”

柳瑄蒼白的臉頰微微泛起紅暈,跟着又堅定的搖搖頭說道:“股長,現時不同往日,韋侯爺的恩德我都記得,但現在有西王主政,再也不會發生強納之事。他已經有了五房妻妾,我是不會嫁給他的。”

陳輝宗微微頷首笑道:“不愧是巾幗才女,難怪你能和傅善祥、陳七巧、蔣恩美並稱金陵四大才女啊,果然是寧爲雞首、不爲牛尾,都不願意做人家小老婆的。”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接着說道:“既然你已經打定主意不想嫁給韋侯爺,而且現時也不會發生強納之事,那你爲何還怕去兵部任事呢?只是生怕見了韋侯爺尷尬麼?”

柳瑄面色更是一紅,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陳輝宗淡淡一笑,捻着鬍鬚道:“其實你心中是有侯爺的,真的只是怕見面尷尬罷了。”

說到這裡陳輝宗起身輕嘆一聲道:“其實兵部來要人,我也不想放你過去,但戰宣司乃是兵部自己下屬的文化部門,肩負着兵士們在戰時的文娛宣傳等職司,對鼓舞士氣也是極爲重要,西王這些日子反覆強調各部現階段要以服務前線戰事爲第一要務,此乃國事、公事、大事!想到前線將士爲了勝利,連命都可以不要,難道我們後方這些人就連小小的尷尬都放不下麼?”

柳瑄俏臉漲得通紅,吃吃的說道:“股長,我、我……”陳輝宗擡手止住道:“你不必現在回答我,西王曾今言道,天國發展至今日,我等皆是國民,然後纔是天國的王侯官吏,當先享有國民的權利,方纔有官吏的義務,我會尊重你的選擇,無論你是去是留,我都歡迎。不過呢,戰宣司那邊新成立,只有天京日報的蔣恩美一人獨撐大局,就怕戰宣司把第一次隨軍慰問給弄砸了,若是國聞報的柳瑄也能加入,你二人一道主持此事,方纔能讓人放心。記着,雖然我們享受了國民的權利,但國之大事,有公纔有私,僅僅是因爲小小的尷尬,可不是一個立志復興漢家的天國戰士該有的啊。”

說罷陳輝宗便離開了,溫暖的炭火也送了進來,柳瑄愁腸百結,一時間卻不能自已起來。

果然當晚後半夜金陵城飄起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細細如瓊花碎玉般的小雪溼潤了天京的大街小巷。天色還不曾發亮,位於天王府舊址旁的兵部衙門便早早的打開了大門,太平天國兵部侍郎、昭信侯韋志俊的馬車早早的來到了衙門內,因爲今日他是值日官,還要負責監督兵部衆多官員們的點卯。

太平天國的官吏有很嚴格的點卯制度,各司部都有自己的點卯典官,而各司部、各股正副長官們則必須輪流擔任值日官,值日官除了要辦好自己的事外,當日還要監督官員們的點卯、請休、儀容等等瑣事,所以值日官值日當天是必須早到的。

韋志俊最近非常的忙,他已經接連三個月沒有休沐過了,自從西南戰事開始,他就和其他官員一樣一直處於高速運轉之中。兵部的事情更多,每日前線、後方、地方往來的各種公文多達數百份,其中有調兵、參謀、後勤、補充、協調地方等等雜事,也有出兵方略、地勢軍情等等兵科之事,加上最近蘇北也要打開一場局部戰役,韋志俊這些兵部大員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換上天國的官服之後,韋志俊便在堂上看起了公文,點卯官自在一旁桌案後等候官員們前來應卯,時辰還早,韋志俊覺得自己可以先處理今早送來的幾份公文。

頭一份公文便是福建鄉兵團的調配問題,當初陳開等數萬天地會義軍編入福建鄉兵團後,出征廣東之時是配合主力部隊進行了粵東地區的幾次戰役,殲滅了福建清軍最後的主力,隨後主力部隊撤走,鄉兵團分拔了一部分兵馬跟隨主力繼續征戰外,留下了三萬人來做後續的清剿工作。如今前線戰線越拉越長,新克復的地方都需要鄉兵團進駐,主力部隊要繼續往前推進,粵東的清剿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鄉間地主豪強的地方團練勢力也基本平定,是時候可以調集一部分粵東鄉兵團西進的了。

韋志俊思考片刻後,寫下了自己的意見,鄉兵團承擔的任務也很重要,他們除了是主力部隊的補充兵團外,還要擔負地方治安和鄉間清剿任務,福建、江西幾處調集的鄉兵團雖然暫時夠用,但隨着戰事推進,遲早也會捉襟見肘,所以韋志俊建議將轉化清軍俘虜兵進入鄉兵團提到日程上來。雖然轉化俘虜爲己用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但好處也是很多的,並提出新成立的戰宣司可否承擔此任務。

韋志俊思考片刻寫上幾句,但總覺得依靠戰宣司現在那些女娃娃很不靠譜,還是需要多補充人手纔是。正在寫着,門外的點卯典官進來稟報道:“大人,外面有國聞報的主編柳瑄求見。”

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56章 栽贓陷害第19章 火燒糧倉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79章 一馬一獐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23章 長沙鉅富第84章 破廟苦戰第10章 奉天誅妖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3章 宜歡不哭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5章 遭遇之戰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287章 定有所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9章 醴陵道中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266章 東西聯手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425章 天京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