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屹立不倒

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早年便是以出產端硯而聞名於世,與端硯一樣年代久遠的還有肇慶的古城牆。肇慶的城牆修建於宋代初年,肇慶始爲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爲磚城。該城牆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一直未改。

其城牆一共開有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甕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牆,並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明清以來,先後10多次修整,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崇禎十四年(1614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將牆體增高3.5尺,改建4門月城。清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增建炮臺6座,窩鋪148間,水城炮臺2所,拆除城牆附近的房屋,增修樓堞等。

肇慶的城牆時至後世也都還保存完好,素有肇慶小萬里長城之稱,但有些可笑的是這座修建了數百年的城牆在此之前一直沒有發揮過它真正的禦敵作用,反倒是擋住了數十次西江的洪水。或許這一次它將真正發揮出其禦敵的真正作用,但可悲的是這座宋代漢人修建的城牆卻被一羣漢人用來作爲抵擋另一羣漢人的防禦工事了。

東門慶雲樓上,新任兩廣總督江忠源一身戎裝立於城頭。他的面容削瘦而冷峻,目光堅定而果毅。表情從容而淡然。城樓下,一羣羣的肇慶百姓壯丁正忙碌着加固城牆,四周都是凶神惡煞的清軍士兵監視着,江西口音、湖南口音的喝罵聲夾雜着粵音的求饒聲此起彼伏,令江忠源眉頭一皺,回頭對自己的兄弟江忠浚道:“告訴各部將校,對待城內忠義助守的百姓們客氣點。”

江忠浚乃是江忠源的兄弟,一直跟隨江忠源征戰。當年江忠源的另一個兄弟江忠濟戰死於杭州之役,但江忠源的另外兩個兄弟江忠浚和江忠淑卻一直跟隨江忠源征戰至今,雙手也是沾滿了太平軍的鮮血。江忠浚現在已經調任廣東布政使,正是江忠源的得力屬下,他應了一聲,轉頭對身後的幾名清軍將官吩咐了幾聲,幾名軍官急忙轉身去了。

江忠源輕嘆一聲。面露不忍之色緩緩念道:“哀此貧氓力耕種,年豐僅足償什一。今年不復望有年,坐令溝壑填白骨。但見富人百無憂,誰憐貧者爲飢出?貧人一旦爲飢驅,富人豈得安其室?”

一旁肇慶知府劉肇蘭讚道:“制臺大人體恤百姓,大有悲憫之心。實乃兩廣百姓之福。”

江忠源面色仍然平淡,只是輕輕嗯了一聲道:“本官爲官十八載,便剿賊了十八載,但凡賊寇從前也都是良民,只因吃不飽才聚衆造反。雖然乃是大逆不道,但卻情有可原。”

劉肇蘭面容肌肉抽了一下。急忙說道:“制臺大人慎言,此等言論若是傳到京城裡,些許小人免不了又要用來做些文章了。”

江忠源冷笑一聲道:“國事艱難若斯,尋根朔源便是我輩官吏之中太多腐蠹之人太多,那些個貪腐之輩都是該死的。”

劉肇蘭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就在此時江忠源另一名兄弟江忠淑快步到來,大聲稟報道:“制臺大人,屬下奉命稽查昨夜城內出現的佈告字帖一案,搜獲案犯共五十二人。”

江忠源冷冷的嗯了一聲道:“你親自審問,務必將城內長毛細作暗樁一網打盡。”江忠淑應了一聲,正打算要離開,江忠源又道:“慢着,拿獲這五十二人之地的左鄰右舍你也一併拿下,不管有無和長毛勾結,一併當裡通長毛之罪處斬!老幼不論!”

江忠淑大聲領命去了,劉肇蘭被江忠源陰冷的命令嚇了一跳,躊躇的小聲道:“制臺大人,左鄰右舍或許還有良民……”

江忠源擡手打斷他的話道:“本官行事便是如此,這叫殺一儆百,或許這次會冤枉一些人,但他們的死卻給全城百姓都提了個醒,本官倒要讓那些個長毛細作無所遁形!”

劉肇蘭愕然不已,但還是躬身低頭稱善,心頭卻忍不住想道,這位江大人口中一口一個體恤百姓疾苦,但在剿賊這件事上可是心狠手辣,難怪剿賊十八年還能屹立不倒,而且官位越做越大,的確是有過人之處的。

江忠源巡視了一遍東門的城牆部署,眼見城牆內外雉堞、壕溝內外交通,密密層層,防禦工事井然有序,滿意的點點頭對劉肇蘭道:“劉大人的差事辦得不錯,東門上一次擋住了長毛的攻打,這麼短的時日內便又修葺一新,的確難得。”

劉肇蘭聽得上司誇獎,急忙謙遜道:“這也是制臺大人坐鎮指揮有方之故,下官不敢居功。”

江忠源嗯了一聲,眉頭緊皺似乎對這恭維很是反感,跟着說道:“城牆上頭要多多佈置褡褳、草枕、網席等物,長毛火炮犀利,多備這些物件在城頭或可彈開炮彈,還有我們的大炮要後撤部署,開戰之時只需能打到城下傷其步卒便可,萬不可一開戰便暴露了我們的炮位。城頭還要多布瓦缸蓄水、還有泥沙等物,以防長毛炮彈引燃火勢……”

江忠源和太平軍等起義軍打了十八年的仗,守城的確很有一套,肇慶在他的守禦下,便是層次分明起來,大有昔年三國郝昭鎮守陳倉的遺風,各種情況都能想到。他甚至在城內各條街道、民居都佈設了街壘工事,就算城牆被突破了,他還能和太平軍打巷戰。

講完城防部署之後,江忠源又遠眺城東西江岸邊又有密密麻麻的太平軍士兵來到岸邊開始坐船西渡到西岸太平軍的前線營壘增援,忍不住皺起眉頭道:“看樣子長毛又開始增兵了。”

江忠浚道:“昨日探馬回報,佛山、陽江、江門等地的長毛兵都開始往肇慶而來,約有上萬之衆。”

江忠源輕嘆一聲道:“當年李秀成此獠在南昌城下玩出回馬槍之時,手上纔有多少兵馬?如今他水陸並進入寇廣粵之地,水陸精兵數萬,還有鄉勇團練十餘萬爲輔,戰船火炮更是不計其數,此戰甚難啊。”

江忠浚心頭一突,當年大哥面對長毛僞東王的號稱百萬大軍圍攻南昌也未曾說過這種喪氣話,今日卻如此說來,難道面對長毛精銳的西殿軍他還是沒有必勝的把握?

江忠源看了看周圍諸將官都有些變色,忍不住展顏一笑道:“本督不該說此等喪氣話,肇慶乃粵西門戶,咽喉之地所在,萬萬不容有失,本督親自坐鎮此處便是抱了與肇慶共存亡之念頭,諸公也戮力向前便是,也讓長毛知道我等的厲害!”諸將齊聲稱是,繼續加固城防、鼓舞士卒、枕戈待旦不提。

與此同時,李秀成也帶着一幫太平軍的將校立於西江東岸遠眺西面的肇慶城,望着城頭影影綽綽忙碌不休的清軍身影,整個肇慶城果然防禦森嚴,李秀成下了高大的西洋戰馬,馬鞭指着西江道:“工兵營何時能開始搭建浮橋?若不搭建好浮橋,炮隊無法過河去的。”

張文祥在一旁道:“江忠源這廝極爲狡猾,起初我部曾今搭建過三座浮橋,但後來因爲兵力不足,被這廝從城西偷出,在西江上游放下火船,隨後引兵突襲將浮橋焚燬了。”

李秀成哦了一聲道:“如今我部兵力已然充足,教各部在肇慶四門多布上地雷,我倒要看看他們還怎麼偷出城來!等浮橋搭建好後,炮隊過河,我就不信肇慶城牆還能擋得住大炮!”

太平軍諸將也是齊聲領命,各自準備去了,李秀成率領太平軍第一、第二師以及配屬的鄉兵輔助兵團到來之後,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要的就是簡單粗暴的進攻方式。在太平軍大部隊到來之後,他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大炮運過西江去,然後架起大炮轟垮肇慶城牆,然後就可以長驅直進了。

當然李秀成或許想得太簡單了些,但他的想法在接到城內白澤堂密探最後發回的飛鴿傳書後改變了,他從白澤談密探用生命換回的這份情報中得知,清軍將整個肇慶城打造成了一座要塞,江忠源已經做好了打巷戰的準備。

看完這份帶血的情報的後,李秀成陷入了沉思,肇慶必須攻克,但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傷亡,有什麼辦法能夠把傷亡降到最低呢?將肇慶圍死,等到彈盡糧絕的一天嗎?太平軍可沒有那麼多兵力和時間陪江忠源玩。難道真要用大炮將整個肇慶轟平嗎?這樣似乎對城內的百姓太不人道了。

思來想去最後李秀成還是決定先打下城牆再說,隨後幾天之內,龐大的太平軍運輸部隊將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到肇慶,浮橋也搭建好了,由於太平軍兵力充足,肇慶的四門被徹底守死,清軍沒能再出城偷襲,反倒是被城外埋設的地雷招呼了一頓。

七天之後,一切準備就緒,雙方準備在肇慶城展開一場異常慘烈的攻堅戰。

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10章 奉天誅妖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6章 天地會衆第47章 棋局死活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92章 雙王際會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44章 井塘之戰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32章 西王風采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71章 季高家世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67章 暫緩行事第20章 未知之數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6章 天地會衆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44章 井塘之戰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160章 欺人太甚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23章 長沙鉅富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60章 天國十誤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44章 井塘之戰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45章 投鼠忌器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27章 四面見敵第58章 同是一道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385章 不拘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