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守險守陴

此時夜空黯淡,幽冷的寒月在清冷的秋風中更顯得冰寒,蕭雲貴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只覺得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起來。適才走出屋外之時,蕭雲貴喚過拯危官姚遠到一邊囑咐了幾句,讓他帶着幾個在長沙新近加入的可靠弟兄,明日跟着洪宣嬌,她要到哪裡都隨她願。

姚遠是個聰明人,他見西王面色愁餘,定然是西王娘沒給他好臉色看。西王懼內在廣西老兄弟當中倒是不傳之秘,大家都心照不宣,尚在金田之時,西王爲了一振夫綱,甚至不惜借天父天兄下凡之手教訓西王娘,此事大傢伙都是知道的。

吩咐完之後,見姚遠面有捉狹之色,蕭雲貴輕咳一聲,哼道:“西王娘纔到長沙,在此處人生路不熟的,本王才讓你帶着長沙本地的兄弟作爲嚮導跟隨引路,這可是大大的優差啊。”

姚遠急忙正色躬身道:“屬下明白,一定辦好這事。”

蕭雲貴嗯了一聲又道:“你原本在南王弟手下辦事,本王也欣賞你的跌打之術,你好好辦事,本王自然不會待薄你,但你也要閉緊嘴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心裡要有個數。明日你們幾個跟緊點,城中還有清妖餘孽,我要你們寸步不離的護着西王娘,知道了麼?”

姚遠急忙答應,蕭雲貴滿意的點點頭道:“今夜本王要巡營,便不回來了,待會兒我讓林啓容帶些親衛牌刀手過來守衛此處,明日你們要是遇事可向林啓容求助。”說完之後蕭雲貴便步出巡撫衙門,姚遠微微一嘆暗笑道:“這西王可真是疼惜西王娘啊。”

蕭雲貴出了巡撫衙門,穿過又一村,來到貢院街,這貢院街本是長沙最爲繁華的街市,一路都是麻石鋪就,店鋪鱗次櫛比,各方商賈雲集,但此時天色已晚,不少店鋪已經關門,街上冷冷清清的,也沒幾個百姓路過,到有好幾隊太平軍巡兵路過。

貢院街的盡頭是正東街,正東街再過去便是小吳門,長沙城本有九門,清初之時堵死了兩門,如今只剩下七門,從北環數分別是北面的湘春門;東面的小吳門、瀏陽門;南面的黃道門;西面臨湘江,城門最多,共有三道,分別是大西門、小西門和草場門。

早間李開芳統兵追擊回軍之後,便駐軍小吳門一帶,蕭雲貴帶着數十名牌刀手步過正東街,來到小吳門的軍營外。守營門的太平軍卒長見西王到來,急忙上前見禮,又命屬下飛報李開芳去了。

李開芳得報後有些納悶,西王不是才從他的軍營離去不多時麼?怎麼又折返來了?當下急忙起身相迎。

到營中接住西王,李開芳引着蕭雲貴來到他的住所,此處乃是正東街街尾一家南雜店改成的營房,此處倒不是太平軍強佔的,清軍陝西兵到了長沙之後,駱秉章劃定給陝西兵的駐地就在此處,太平軍入城後延用而已。

到屋內坐定,蕭雲貴舊患未愈新傷又來,屋內紅木椅板硬,坐得不甚舒坦。李開芳見狀馬上取了兩團軟墊給他墊上,蕭雲貴才勉強坐得安穩。

接過李開芳親手端過的茶水,蕭雲貴看得出李開芳倒是真心敬重、關心自己,看到李開芳的牙牀上被褥並未展開,一旁桌案上卻還是幾張地圖展開,微微一笑說道:“來你這裡之前,本還想着你已經睡下了,大戰一日,李兄弟還在忙碌,有如此良將輔弼,真是我天國之幸事。”

李開芳聽得西王誇讚,面色微喜道:“能在西王殿下手下辦事,纔是我等幸事。”他頓了頓接着說道:“自從起事以來,小弟就一直追隨西王在前軍任事,西王統軍接連摧城拔寨,又愛惜下屬,大傢伙都是極爲敬重西王的。小弟回城後才聽聞西王杖責自己和曾水源之事,小弟甚爲佩服西王。”

蕭雲貴擺擺手笑了笑,李開芳這人機巧靈變,爲人甚是圓滑,一有機會就拍自己馬屁,但看他現下的神情,倒真是敬佩他西王有杖責自己的勇氣,當下笑罵道:“你這人啊,就是會說話。”跟着他面色一收緩緩道:“本王對待大家一視同仁,有功自然會獎,有過自然會罰,這次伍家嶺一戰,你和林兄弟是首功,發往郴州大隊的報捷文書,本王已經命人擬好。本王奏請天王,封你爲殿前左七檢點,封林兄弟爲殿前右八檢點,這伍家嶺大捷加上攻克長沙的功勞本王想着天王會准許的。”

李開芳聞言又驚又喜,自己如今只是總制官銜,總制之上尚有將軍、指揮兩級纔到檢點之位,伍家嶺一戰蕭雲貴竟然自己不據首功,奏請天王連升自己和林鳳祥三級,當真是偏護有佳,當下起身拜謝。

蕭雲貴舉手止住,又問道:“這麼晚了,你還在忙什麼?”

李開芳答道:“小弟在看軍中最新呈獻的長沙地圖。”

蕭雲貴嗯了一聲,他倒是從蕭朝貴的記憶中想起行軍用兵要知彼知已,還須要瞭解敵方的地理情況,研究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太平天國曆來每克一城,必蒐羅圖籍,廣募士人繪與圖,考道路的遠近。將要行軍,必發路程單,將所行道路都畫在紙上,分給各館,示以趨向,先後次序,都依教令。最近這些日子各軍中都有典官專司此事,城中的地圖、縣誌、圖集被太平軍蒐羅一空,專有識字的人整理呈獻各軍將領,以作圖示。

蕭雲貴哪裡也有一份,只是他尚未來得及細看,聽李開芳這麼一說,不禁老臉微紅,人家只是下屬還能挑燈夜看地圖,自己堂堂一軍首腦,回府之後居然只想着竊玉偷香,着實令蕭雲貴有些汗顏。

“李兄弟當真有心,可看出什麼來麼?”蕭雲貴輕咳一聲,掏出旱菸袋點上,狠狠吸了兩口。

李開芳取過一幅地圖置於蕭雲貴身旁的案几上道:“小弟看了許久,只覺得我軍困守城內終非上策,早先是我等苦於兵馬不足,如今西王籌得糧餉頗多,這些日子擴兵不少,小弟想着還是該出城守險,就好想咱們在永安時一般,守險不守陴。”

蕭雲貴哦了一聲,在李開芳的提醒下他纔想起來,永安之戰是太平軍第一次防守城市之戰,面對清軍優勢兵力,太平軍創造性地的採取了“守險不守陴”的部署,將主要兵力集中在地勢險要之處,彼此呼應機動,以點守線,克復了兵力不足的弱點,改變了片面依賴城壕的弊端,太平軍以劣勢兵力成功防禦達半年之久,這一部署的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

太平軍在永安時雖已開始封授各級官員,甚至發展到所有老兵都有官職,但實際上全軍集中,號令統一,令行禁止,反應、應對都能保持迅捷。在永安之戰中清軍曾多次局部突破,但往往被迅速調動馳援的太平軍堵回。

在佈防中太平軍善於築壘,不但炮臺工事完善,而且能靈活配置地道、濠溝、地雷等防禦設施,形成周密的防禦體系;在被清方優勢炮火擊毀工事、或被敵軍突破一處時,能迅速展開野戰,前隊抵抗,後隊築壘補救,從而使清方速決的迷夢破滅。

想到這裡,蕭雲貴重重的點點頭道:“李兄弟你說得對,咱們就守險不守陴,你接着說。”

李開芳見蕭雲貴又採納自己的計策,臉上滿是興奮之色,清清嗓子接着說道:“早間伍家嶺一戰便是個例子,咱們若能扼守城外要地,北面佔據伍家嶺、開福寺依託瀏陽河,東面在馬鞍堆、高河堆、高嶺廟等地築壘佈防,西面有湘江屏障,三門多置大炮即可扼守江面,南面佈防妙高峰、蔡公墳、金盆嶺等處,如此一來四面皆可據險而守。”

蕭雲貴按着李開芳在地圖上的指點一一查看,跟着又吧唧吧唧的吸了兩口煙道:“好,就按李兄弟你說的辦,明日等林兄弟回城後,咱們從南至北每一處險地都親自走走看看,選拔分派諸將出城築壘守險!”

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560章 初級階段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70章 胡攪蠻纏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36章 渡口浮橋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72章 心中顧慮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4章 耶穌下凡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5章 西王宴客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71章 季高家世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48章 入城尋兄第63章 陰險小人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595章 死不足惜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84章 破廟苦戰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3章 宜歡不哭第69章 道冠古今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81章 用民以戰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23章 長沙鉅富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38章 燕子嶺上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6章 天地會衆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404章 誰人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