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天京瑣事

已經是初冬時節,天京城內卻降下了一場冬雨,寒冷的北風中淅淅瀝瀝的陰雨令人感到了一種壓抑的陰霾,厚厚的彤雲已經幾天不散了,雨水澆在地上,夜晚一凍之後便凝結成冰,天京城內青石板路上甚是溼滑。

推開窗戶往外望去,天色依舊暗霾,韓寶英的心情也更加的低落,這些日子她都在女館做事。天京事變中,令很多女子變得無依無靠,東殿不少將士的死去,讓多少母親失去了兒子,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於是城裡的女館開始接納、照養她們。

西王進入天京之後便開始施行蘇褔省的改革,聖庫將在幾個月內逐漸停止大鍋飯式的發放錢糧,最終聖庫將和蘇褔省一樣,正式改變成國庫。天京城裡的文武百官、兵將士卒已經開始按等級領取俸祿、糧餉,而百姓們們則不再需要把所有生產所得的糧食、錢貨交給聖庫,種地的繳納糧賦,經商的繳納商稅,總之你幹了活交了稅之後,剩下的便是自己的。

西王恢復了天京城的私有制,原來天京城附近分下去的田地照舊分下去,土地上西殿沒有做大的變動,只是重新做了地契分發下去,承認土地私有,但分發下去的土地嚴禁買賣。

而東殿死於事變的士兵家屬們很多都沒有土地,他們是東殿的兵卒,很多是靠聖庫提供的錢糧過活,如今當兵的男人死了,聖庫又將漸漸停止發放錢糧。由於這些兵卒之前是東殿兵卒,並不能按西殿士兵戰死撫卹條例進行供養撫卹,西殿僅僅是從聖庫裡拿出一筆錢來。一次性發放了一筆撫卹金給數萬戶死了男人的人家,但這筆錢始終還是會用完的。

於是西殿戶部、工部以及下屬的民政司開始安排這些人的出路,老人在老幼館安排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孩子準備進入西殿在天京開辦的學校唸書,女人則集中到了女館。

這幾日韓寶英、胡九妹等女官都在女館,她們這些天沒幹別的事,就只是爲女官裡的女子們登記造冊。同時女營的女兵也要一併登記造冊。

讓韓寶英不高興的是有傳聞說西王將會解散天京的女營,今後不會再有女營兵上陣殺敵,女營兵會分流到後勤司、輿宣司、拯危館等等非作戰司衙去。她也找西王問過。西王的回答很簡單,今後西殿不會讓女兵上戰場,除非太平天國的男人都死光了。

真是個霸道、不講理的男人!韓寶英越想越不甘心,一隻手不住的揪着窗旁的盆景。很快那盆景的枝葉就被揪光了。

“四姑娘。西王讓你過去一趟。”一名西殿參護前來傳話,韓寶英恨恨的低聲罵了幾句,但還是整整衣冠出了屋子,這個男人又想幹什麼?

西王並沒有住到天王府去,他還是住回了西王府內,天王府現在只是用作商議朝政的地方,西王還沒有正式登位,所以還是住在了西王府。

來到西王府的書房內。西王正在奮筆疾書,聽得通傳的參護報了一聲後。頭也沒擡道:“寶英,你先坐,還有兩句就寫好了。”

韓寶英俏臉板着也不客氣,坐到一邊去,蕭雲貴龍飛鳳舞的寫完後交給一旁的薄書道:“馬上交給左相,讓工部馬上組織實施,只繅絲廠的地點讓左相再斟酌一下,呃,這話不用你傳,我都寫在上面了。”薄書收了公文轉身去了。

蕭雲貴從公文堆中找出一份公文,走上前對韓寶英道:“這是兵部發的關於裁撤天京女營部隊的公文,裁撤之後的女兵們如何安置裡面已經安排好了,你拿下去照着執行吧,稍後我讓胡九妹她們幾個女官過去幫你。”

韓寶英俏臉一寒,板着小臉嚯的一聲站起來怒道:“西王殿下,女營兵馬也曾經出生入死的爲天國打仗,你現下說裁撤就裁撤了嗎?你有沒有看過我們女營呈上的請願書?那可是大家的心聲啊!”

蕭雲貴摸了摸鼻子皺眉道:“我看過了,你先看看公文再說吧。”

韓寶英氣呼呼的打開公文,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看到最後有些驚奇的看着蕭雲貴。蕭雲貴笑了笑說道:“我可以保留一部分的女營兵,但必須是自願留下當女兵的,而且還必須要識字。挑選出來的合格女兵會安排到上海講武學堂重新接受訓練,訓練結束後將接受男兵的考覈標準,合格的才能成爲女兵,才能重新組建天國的女軍。”

蕭雲貴笑得很是陰險,他知道女營中很多女子其實並不想一輩子就當女兵,是以第一道篩選的時候就會去掉很大一部分人,然後識字又會去掉一部分人,接着上海講武堂的訓練和考覈又會去掉一部分人,最後剩下來的女兵幾乎就不夠組成一支部隊的,哪裡還用組建女軍?

韓寶英卻沒想那麼多,臉上終於綻放出笑容,欣喜的上前抓住蕭雲貴的手道:“謝謝西王,我這就去了。”話說完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拉了西王的大手,當下俏臉一紅,低着頭急匆匆的跑了。

蕭雲貴忍不住呵呵大笑起來,剛進屋的洪韻兒奇怪的道:“你笑什麼?還有寶英怎麼了?臉紅的跟猴兒屁股似的。”跟着洪韻兒哦了一聲,有些不悅的道:“你是不是又調戲人家小姑娘了?”

蕭雲貴苦笑道:“天地良心,是你相公被人調戲啊。”說着坐回桌案後說道:“最近真是忙死了,天京這邊當時東王他們把工商業一掃而空,很多工匠作坊都變成了公有,商業凋敝,要想恢復天京的經濟真是困難重重啊。”

洪韻兒淡淡一笑說道:“你放心好了,只要你的那幾個優惠政策落實下去。蘇褔省那邊的資本一定會往這邊流,洋人們不也是蠢蠢欲動的麼?其實調整經濟不算難事,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資本。”她頓了頓道:“反倒是軍隊的整編不好弄,特別是江西的東殿兵有數十萬之多,實在是太龐大了。”

蕭雲貴抽出一份公文道:“是啊,真是玩人海戰術,什麼人都召來當兵,很多兵卒就是當炮灰用的,這是對人力的浪費。兵部、工部和戶部已經聯合擬出章程。打算精簡江西的東殿軍,還是老規矩,就地重新整編。裁汰老弱,然後分批拉回上海整訓,還有一部分改編爲江西的鄉兵團,警戒地方。其他的回家務農。”

洪韻兒輕嘆一聲道:“到處都是要花錢的啊。天京這邊聖庫改革也是要花很多錢糧,還好江西沒有全面搞聖庫那一套,還是照舊納糧,也算負擔不重。”

蕭雲貴眉頭緊皺道:“不,江西這邊的民政一樣複雜,鄉紳富豪還在,照舊納糧也就是和滿清治下沒什麼兩樣,只是江西連經戰火。人口消耗之後,暫時掩蓋了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而且江西的民間資本集中在鄉紳手裡,不利於蘇福模式的推廣,所以今後一年之內,江西還是要進行土地贖買、耕地清理、重新分配、減租減息等工作,一樣的要花錢。不過江西物產富庶,想來壓力會小一些。”

洪韻兒點點頭,看了一旁堆得像山一樣高的文書,隨手看了一本道:“這些都是勸進的表章麼?”

蕭雲貴點點頭道:“是啊,江西、蘇福、福建、湖北各地文官將官都有勸進的表章送到,就連石達開的岳父黃玉昆也有勸進表送來。”

洪韻兒淡淡的笑着說道:“看來咱們的造勢和輿論導向還是很成功的,那你是怎麼想的呢?”

蕭雲貴摸着鼻子站起身走了幾步道:“從前沒進天京的時候就老是想着登基稱帝,但現下有條件了,我不禁又再想,這時候真是稱帝的最好時機麼?”

洪韻兒咦了一聲道:“此話怎講?”

蕭雲貴拿出一份情報遞過去說道:“同治小皇帝登基的消息你看過了吧。”

洪韻兒點點頭,沒接那份情報,“你忘了,這份情報還是我送來給你的,當然看過。”

蕭雲貴緩緩說道:“我現下稱帝沒問題,但稱帝意味着什麼?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就意味着我稱帝之後就必須發動北伐,去討伐同治這個僞帝。”

洪韻兒已經知道了他的想法,接口道:“眼下湖南的湘軍沒有解決,北伐是很不現實的事,而且剛入天京就稱帝,你怕根基不穩?”

蕭雲貴點點頭道:“不錯,定南九省,然後北伐,這是既定的策略,我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徹底討平湘軍,福建已經整合得差不多,隨後便可下廣東,此時英法和滿清宣戰,他們還樂得看到我們佔了廣東。討平湘軍之後便可佔據湖南,然後便是雲貴川三省,這樣南九省一定,我們便可大舉北伐,一戰而定中原。到那個時候,想必我的根基也穩固了,再稱帝便是水到渠成之事,總之我覺得現下稱帝太過匆忙,壞處多過好處。”

洪韻兒嗯了一聲,秀眉一揚笑道:“你和左相商議過了麼?”

蕭雲貴微微頷首道:“文武百官中就左相沒有上勸進表,他只說過,現下天國之內只有西王獨大,無皇帝之名而行皇帝之實,何必強自正名?根基不穩之下強行稱帝只會多遭人詬病而已。”

洪韻兒若有所思的嗯了一聲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暫時不稱帝吧。”

蕭雲貴笑着將她攬入懷中低聲問道:“怎麼?做不成皇后有些失望了?”

洪韻兒啐了他一口道:“我看是蕭皇帝你又開不了後宮失望了吧。”

蕭雲貴啞然失笑起來,“有人吃醋了。”洪韻兒沒好氣的掙開道:“正經點,正是辦公時間,等有薄書進來看到就不好了。”蕭雲貴訕訕乾笑幾聲,問道:“對了,你來是有什麼事吧。”

“你猜的不錯,洪仁髮帶着洪天貴福正是投奔了香港的洪仁軒,這叔侄倆還真是有能耐,居然能跑到香港去。”洪韻兒拿出童強勝的親筆信道:“童強勝來信詢問如何處置。”

蕭雲貴沉吟片刻後道:“把人秘密帶回上海來,連洪仁軒一起帶回來,稍後我回上海的時候去見見他們,只要洪天貴福不出現就沒有什麼威脅,殺不殺都沒多大關係,洪仁軒也算個人才,我得去見見。若是能讓洪仁軒在我帳下辦事,能消除天王舊部很大的疑慮。”

洪韻兒應了一聲,這時候屋外有參護欣喜的喊道:“天晴了。”洪韻兒推窗望出去,果然天色放晴了,暖陽照射下來,令人一陣心曠神怡。

“啊,總算是晴開了,這些天老是陰着,心情都不好。”洪韻兒自言自語道,跟着回頭看着蕭雲貴問道:“這是不是算個好兆頭?咱們總有一天能定鼎天下!”

蕭雲貴放下手中的硃筆笑道:“一定能,我們定鼎天京便是走出了定鼎天下的第一步啊……”

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71章 季高家世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55章 麗澤風長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52章 打草驚蛇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578章 不遂我願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28章 諸將議事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56章 栽贓陷害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81章 用民以戰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42章 突圍下嶺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87章 鴉片之用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98章 必有近憂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80章 求人以誠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67章 暫緩行事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676章 徒傷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