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士氣軍心

由於水軍要重新調集東殿水師船隻運送翼殿兵馬,因此耽擱了一日,到第二日午後時分,羅大綱部水軍纔開始開拔,八百餘艘大小戰船浩浩蕩蕩的往武昌而去。

雖然蕭雲貴記得後世長江武昌至南京段水道之上能夠通航數千噸的船隻,但他也不大確定會不會有特別狹窄的彎道或是淺灘地段,因此水師前部是由平底沙船十餘艘組成,它們都裝備了航道定深標尺,在船頭和船尾綁上長竹竿做的標尺放到水中航行,確定水道深度,爲藍水號和紫火號開道,同時船上搭乘的水紋人員也開始對長江武昌段航道開始進行一些水紋測量。

人類的悲哀就在這裡,幾乎每次大的技術進步和科學創造都是爲了服務戰爭。西殿也不例外,有了海軍和水軍之後,相應的一些海洋學、水紋學開始在蘇褔省出現,就是爲了滿足戰爭的需要。就這樣長江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系統進行科學的水紋測量便是如此開始的。

送走水軍之後,蕭雲貴絲毫不擔心武昌的戰事,有藍水號和紫火號坐鎮,陣容中還有十二艘紅單船,其餘商船、沙船、福船組成的護航隊,不論是中遠近三個距離上都可以完敗湘軍水師。一旦湘軍水師敗了,沒有了水路的補給,相信陸上湘軍硬寨的烏龜殼再硬,也會被活活圍死,所以一旦湘軍水師敗了,曾國藩這個老狐狸一定會選擇退兵的。

石達開走後,蕭雲貴的注意力轉回到楊輔清這邊來,淳化鎮被西殿佔據之後,楊輔清部被困在湖熟鎮外圍方圓十餘里的範圍之內,西殿陳玉成部、李秀成部兩部兵馬三萬餘人扼住湖熟鎮及各處要道,令楊輔清部進退不得。

楊輔清屢次派人前往求見西王。得到的答覆都是東殿兵馬無故自相殘殺,兵馬已亂,必須放下武器接受西殿的整編,否則當做叛亂兵馬剿滅。

湖熟鎮外,蓮花村祠堂之內,這裡此刻已經成爲楊輔清的臨時駐地,東殿首腦將領都聚集在這裡。祠堂院內正中央,楊輔清面色鐵青的聽回來的使者將西殿的答覆說了之後,大怒之下一腳將一旁的花盆踢碎,大聲怒喝道:“蕭朝貴欺人太甚!他這是要幹什麼?我東殿自己收拾幾個不聽號令的亂軍。難道這也是自相殘殺?他蕭朝貴說我們是叛軍我們就是叛軍了?真是豈有此理!”

院內一干將領心中都暗自腹誹,花旗軍可不是幾個人而是數萬人啊。這次花旗軍的事件處處透着蹊蹺,他們劫了翼殿的糧草,還敢主動來淳化鎮大營叫屈鬧事,本來就不合乎常理。混亂中。雖然是花旗軍先開火槍傷人,但隨後楊輔清的處理也太過草率。竟然發動大軍要剿滅花旗軍。結果便是事情越鬧越大,到了現在這個局面。

雖然西殿的藉口有些牽強,但西王作爲這次勤王軍會盟的領頭人,而且他還是有天兄附體代言的西王,如今天王身陷天京,令不得出。東王又已經身死,按照天國規矩,西王的話的確就是最大的。西王一開始便派人來勸說罷鬥,楊輔清並不理會。說大了這便是抗命,抗命的軍隊當然便是叛軍,人家還和你客氣什麼?

一旁東殿左三檢點陳兆平沉聲道:“國宗,現下不是發怒的時候,東殿危如累卵,稍有不慎便有覆滅之禍,我們當細作打算纔是。西王已經是留了一線希望了,要是他忽然有天兄下凡降旨,說我們變草爲妖,號令天國上下剿滅我們,我們還有退路嗎?”

楊輔清打了個激靈,稍稍回過神來,的確如陳兆平所說,現在蕭朝貴還是留了一些退路的,只是以西王的號令命令東殿放下武器、接受整編,要是他跳個大神,請了天兄下凡來降旨,那自己這些人便再無退路,一定會被剿滅的。

陳兆平見楊輔清慢慢又坐回交椅上,接着說道:“我們這次前來剿花旗軍出隊倉促,士卒隨身所帶乾糧不多,附近村寨又因爲被花旗軍騷擾過,是以百姓們大多都逃到西殿治下去了,村寨裡能夠找到的糧食極少。雖然屬下已經命人將糧食全都收上來,重新定額發放,但還是不敷用度,估摸明日便要斷糧了。無糧不聚兵,我們在這裡不可能久守下去。”

楊輔清惡狠狠的道:“那我們就突圍出去,回江西,什麼勤王鋤奸,就是蕭朝貴擺下的鴻門宴,他就是想吞併我們東殿!我們突圍回江西去!我倒要看看西殿兵敢不敢真的和我們打硬仗!”楊輔清部被圍後,西殿軍只是扼守險要之地,攔住去路,倒還沒有主動進攻,東殿兵卒靠近,西殿兵只是遠遠的放槍發炮把東殿軍嚇退,雙方還沒有爆發更嚴重的衝突,是以楊輔清還有底氣想要突圍。

陳兆平輕嘆一聲,這位國宗爺可是一錯再錯,先前東殿兵馬只是試探前進,人家也只是打幾槍、放幾炮嚇唬一下,要真是打起來,西殿兵是不會客氣的。當年東殿和西殿在廣德就爆發過非常嚴重的衝突,當時胡以晃統帥東殿軍突襲西殿治下廣德,西殿可是毫不客氣的狠狠揍了東殿軍。也是那一仗下來,東王楊秀清看清了西殿的真正實力,楊秀清自忖以當時東殿的實力對付西王只怕得不到好處,是以才調整策略,先降服北翼二王再做打算,可沒想到就引發了天京事變。天京事變的根源其實並不是楊秀清逼封萬歲,而是他打算收拾北殿和翼殿,這才激起了北王和翼王與天王聯手發動事變的局面。

雖然天京事變楊秀清敗了,但他的大略方針沒有問題,先吞併弱小的對手,最後再對付最強大的敵人,這纔有勝算。楊秀清能夠審時度勢,迅速看清西殿的厲害之處而選擇暫時退避,說明楊秀清的才智和城府氣度都極高,而現在的楊輔清呢?真是難望東王項背啊。

但陳兆平還是忍下這口氣,忠實履行他謀士的職責勸道:“國宗,西殿如今還能剋制招降,我們萬不可主動攻打西殿,否則口實坐實了,便再無轉圜餘地,如今士氣低落,突圍乃是萬難之事,還請國宗三思。”

楊輔清冷冷的盯着陳兆平道:“你三番五次勸我投靠蕭朝貴,你是不是也被蕭朝貴收買了?!嗯?!”

陳兆平聞言,一顆心彷如墮入了冰窟之內,自己一直是在爲楊輔清打算,沒想到卻被楊輔清誤解,此人的氣量狹窄,當真不是可扶之主啊。但陳兆平還是急忙跪下道:“屬下對國宗和東殿忠心耿耿,絕無背叛之意!”

楊輔清冷哼一聲道:“好,今夜三更突圍,你帶領前部往南突進,以示忠心!”

陳兆平面色很是難看,但見楊輔清臉上已經浮現起殺意來,只得勉強應聲領命。

楊輔清大聲喝道:“蕭朝貴不仁不義,意圖吞併我東殿,勤王鋤奸也只是藉口,我看他是想取代天王的位置,如此大逆不道之人我們東殿誓與其抗爭到底,今夜二更造飯,三更大軍分四路突圍,咱們先回江西,再起大軍前來討伐!”

衆將面面相覷,但還是起身領命,只是聽聲音便是參差不齊,似乎也沒有什麼鬥志。

……

“這叫打的什麼鳥仗,原本是來替東王報仇打北奸的,這可倒好,北奸兵一個沒見到,倒是殺了不少自己人,現在又要去打西王,我們天國到底是怎麼了?”

已經是二更天色,天上月隱星稀,楊輔清部南面營地內,幾個小兵端着飯食席地而坐,一名濃眉大眼的兵卒一邊吃一邊憤憤不平的道:“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怎麼打來打去都是打自己人。”

一名削瘦的兵卒嘆道:“天上大龍打架,城門魚蝦遭殃啊。我聽說西殿兵那可叫厲害,連北邊的老毛子兵都被他們打得屁滾尿流,我們和西殿打不就是送死去麼?”

大眼兵點點頭道:“是啊,我也聽說西殿兵人手一支火槍,還有不少西洋火炮,就我們這點鳥槍火炮能打得過麼?”跟着他猶疑的問道:“三哥,你說我們這樣打自己人死了,死後能進天堂麼?”

那削瘦兵卒愣了一愣,跟着搖搖頭道:“我不知道,原本是想着多殺清妖,就算死了也能上天堂,如今殺自己人還真不知道死了之後去哪。”

“你們幾個在胡說什麼?”一頓鞭子沒頭沒腦的抽了下來,幾個小兵頓時嚇得跪地求饒,卻是巡營的軍法隊典官聽到這些動搖軍心的話後,一頓鞭子抽打下來。

“住手!”軍法隊的典官正想將這幾個小兵明正典刑時,卻聽背後一人出聲阻攔,回頭看時卻是檢點陳兆平帶着幾名牌刀手走了過來。

“陳檢點,這幾人在這裡胡言亂語,惑亂軍心,屬下正要執行軍法!”

陳兆平看了一眼幾個渾身發抖跪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擡的兵卒,輕嘆一聲道:“還有片刻便要出隊了,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留着他們幾個吧。”

典官有些爲難起來,陳兆平手一揮道:“你們也去準備吧,待會兒有誰後退你們便可殺!那纔是你們該做的!”典官聞言後也不再說什麼,只得行了一禮便退下。

陳兆平看着幾個小兵,忍不住自言自語嘆道:“如此士氣軍心,如何能戰?呵呵,看來東殿覆滅便在今夜了。”

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22章 去投長毛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74章 鮮廉寡恥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76章 一片孤寒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1章 雞足山間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1章 雞足山間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355章 醉後和好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53章 陰晴不定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18章 天心閣上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3章 魂飛天外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64章 出隊瀏陽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12章 初陣夜戰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160章 欺人太甚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83章 村坊團練第54章 城南書院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95章 明正典刑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98章 必有近憂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26章 鉅額債務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740章 是戰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