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千秋勸語

晚間咸豐皇帝大阿哥的滿月酒宴到了一半的時候,恭親王的生母靜皇貴太妃身體不適,恭親王奕?便先向咸豐請辭,送靜皇貴太妃回壽康宮。紫禁城壽康宮,殿坐北朝南,前出廊,明間、次間各安三交六菱花扇門,梢間爲三交六菱花扇檻窗,後檐明間與前檐明間。殿內懸乾隆皇帝御書慈壽凝禧匾額,東西梢間闢爲暖閣。

回到東暖閣內,這裡佈置成一座佛堂,內裡靜雅,香火繚繞,靜皇太貴妃徑自跪於觀音佛像之前,手中念珠翻翻滾滾,口中不住念動着觀音心經,一雙慈目緊閉着。

奕?見狀微微皺眉道:“皇額娘,您身子不適,還是早些歇着吧。”

靜皇太貴妃也不回頭,只是輕聲道:“皇上好不容易纔得一位阿哥,你額娘還是該好好替這個孩子求些福澤。如今長毛賊作亂,大清風雨飄搖之中,你額娘能做的也就是替大傢伙求些福澤了,旁的也幫不上什麼。倒是你,也該好好幫襯皇上纔是。”

奕?聞言低聲說道:“皇上是皇上,我只是他的奴才而已。”

靜皇太貴妃這時候回過頭來,看着他微微慍道:“說什麼話來?這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們哥倆要真能同心協力,什麼夷人、長毛的還能掀起風浪來?你須得記住了,好好幫着皇上把先皇留下的江山打理好,那先皇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奕?不敢違拗,輕輕嗯了一聲,不軟不硬的道:“皇額娘放心,皇上交代的差事,兒子都是認真辦理的。”

靜皇貴太妃輕輕嘆了口氣,她這個兒子胸中溝壑、才能自覺不在咸豐之下。當年四六爭儲,道光卻偏偏選了腿又跛、才能又不及老六的老四咸豐,這麼多年了奕?還是有些耿耿於懷。他心境高傲,咸豐在封他王位之時,特意賜了一個“恭”字便是時時的在刺激他,提醒他,他只是一個恭親王,也只是皇帝的一個奴才。

心高氣傲的奕?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是以長期以來,咸豐雖然授予他不少重任,但他僅僅只是認真辦差而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遠不及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以及肅順等人得獲聖心。

同時奕?也自知咸豐還是很忌諱自己當年爭儲之事,索性也夾起尾巴做人,平素能只說一句的,他絕不會多話講第二句。一來二去就更加不得帝心。

靜皇貴太妃見他這幅樣子,嘆口氣命他回宴會上去。奕?又叮囑幾句才轉身離去。

出了壽康宮。穿過慈寧宮,信步走到御花園中的千秋亭,奕?見到千秋亭內,一名宮裝麗人端坐在亭中,身後跟着一名宮女一名小太監。那宮裝麗人看着他淺淺的微笑着,好像淡淡的流雲拂過一般。讓人心神一蕩。奕?認出了她來,卻不是適才大阿哥滿月宴會上大出風頭的葉赫那拉.杏貞是誰?

奕?到沒打算避開她,坦然的走了上去,問道:“皇嫂好興致。在此遊覽夜色嗎?今兒乃是皇嫂孩兒的滿月宴,怎麼皇嫂獨自一人在這裡?”奕?倒也很是好奇這個女子,聽聞此女起初進宮之時,很不受咸豐待見,卻想不到後來使了手段,一步步的爬了起來,去歲就經常伴駕批閱奏摺,奕?在陛見咸豐的時候,也曾見到她幾次,隨後更多的時候是在母親那裡見到她。

隨着見她的次數多起來,奕?發現此女談吐不凡,見事即明,洞察人心。好幾次母親教訓自己,都是被她婉言化解,也算替自己解過幾次圍,自己也很承她的情。

杏貞微微一笑,吩咐安德海出了亭子在外等候,看着奕?說道:“原來六爺也是個沒有去處的人,到和我這閒極無聊的人碰到了一起。載淳雖然乃本宮所出,但本宮出身不及他人高貴,始終還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奕?一愣,看來這女人是在心煩大阿哥由皇后照養之事,淡淡一笑說道:“皇嫂的話說差了,皇嫂得獲聖心,之前就經常伴駕,而後又產下阿哥,如今更是貴妃尊位,已經是宮中第二高位,怎會說是替他人做嫁衣?”

杏貞哦了一聲說道:“原來六爺是這般想的,那爲何六爺言行不能如一呢?六爺整天縛手縛腳的小心做人,到底是謹慎使然呢?還是心中存了怕替他人做嫁衣的心思?”

奕?心頭微微一驚,這女人好厲害三言兩語便把話頭轉到自己身上來,而且詞鋒隱晦,但自己絕對聽得明白。當下清咳一聲說道:“皇嫂的意思臣弟不大明白,臣弟做好自己的本分這也不對了麼?”

杏貞纖手輕撫秀髮,嫵媚的一笑,說道:“做好本分自然不會有錯,但卻對六爺的前程沒有裨益。”

奕?一愣,上前一步,微微冷笑道:“前程?本王做得再好也是王爺,還有前程可言麼?”

杏貞看着他,笑了笑說道:“大清開國以來,王爺貝勒無數,很多王爺的確一生都只是王爺,但六爺您似乎忘了順治朝那位呼風喚雨的攝政王了。”

奕?聞言面色大變,低聲冷道:“皇嫂是在拿臣弟尋開心麼?”

杏貞搖搖頭說道:“本宮從不做玩笑之事。大清立國到今日,正面臨着極大的危機,長毛作亂,外夷逼迫,稍有不慎便是亡國滅種之禍。但機遇也在於此,大亂於前,撥亂反正,得立大功,或許六爺將來成就會遠超那位攝政王也說不定呢。”

奕?心頭突突直跳,但他不知道杏貞打的到底是什麼主意,便道:“皇嫂慎言,攝政王可是要得主子幼小時方纔做得,如今皇上春秋鼎盛,如何會有攝政王?”

杏貞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本宮一介婦孺,不知其中因由,六爺就當是本宮酒後的瘋話吧。”

奕?哼了一聲。也不再說話,轉身正想走,卻聽杏貞喃喃的說道:“看來先帝的遺願,一雪外夷當年江寧之辱,是沒有人能去完成的了。”

聽了這句奕?身子晃了晃,停住腳步,頭也不回的說道:“皇嫂,奉勸一句,后妃不得干政。”

杏貞正色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本宮能爲大清和皇上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自然問心無愧,倒是六爺您堂堂一個七尺漢子,小心謹慎過頭。還不及本宮一介婦孺!”

奕?大怒的轉過身喝道:“皇嫂你夠了,別以爲仗着四哥寵你。你就可以任意妄爲。”

杏貞臉色不變。似乎根本不懼,看着他玩味的說道:“我和六爺一樣,同樣只是侍候皇上的奴才,可惜我這個奴才能得聖寵,而六爺這個奴才卻難獲帝心,高下立判。也不必多說。”

奕?惱羞成怒,上前一把擰住杏貞的玉手喝道:“你再胡言亂語,我就把你交給皇上議處。”

杏貞毫無懼色,只是看着抓住自己的那隻大手。曖昧的一笑說道:“議處什麼?議處六爺您對我這個皇嫂不敬麼?”

奕?聞言,好像摸到炭火一般,忙不迭的鬆開手,退後幾步,但兀自恨恨的瞪着杏貞,杏貞卻還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中滿是嘲笑和不屑。

奕?見她俏容如玉,那嬌柔有致的身軀竟然如此誘人,他腦中竟然忽起一陣綺念。奕?心中驚駭,急忙收斂心神,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變幻不定,跟着淡淡的說道:“皇嫂究竟想臣弟如何?”

杏貞心中一喜,知道奕?動了心了,只要她出馬,就沒有不上鉤的魚,當下口中淡淡的說道:“本宮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六爺您能入朝堂、平長毛、興社稷、拒外夷。”

奕?嗤之以鼻:“談何容易?”

杏貞也不着惱,笑道:“六爺胸中抱負才幹遠勝載垣、端華、肅順之流百倍。端華、載垣兩人只是弄臣,肅順爲人心狠手辣,得罪的人多,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唯獨六爺你,才華未能盡展。若六爺能爲百官首腦,又得皇上信任,興辦洋務、開拓財源、學習西學、重整武備、編練新軍,想必要平定長毛、外拒洋夷也不是難事吧。”

奕欣心頭一驚,此女當真不簡單,當下眉毛一挑,說道:“洗耳恭聽。”

杏貞緩緩說道:“如今世上已經是強國林立,以英法等強國爲例,舉國皆以工商業立國,工商發達,富國足民。工業可產出新式的槍炮快艦,商業可殷實國庫富民。而大清這兩項實在是難望兩國項背。所以首要的便是興辦洋務,發展工商業。工商大興,則可開拓新的財源,聽聞江南各省的商路釐捐之稅已經足夠各省剿匪敷用,若是江北之地也能辦工商、興商貿,何愁沒有銀子辦事?”

奕欣目光逐漸有些火熱起來,杏貞說的話他平時也曾今琢磨過。他常想,要是自己是皇帝,會如何施政,杏貞此時說的話也正是他平日裡想過的。

杏貞接着說道:“興辦洋務之餘,應當學習西學,得人以魚不如得人以漁。英法之科技,已經遠遠超過我們,洋槍犀利、快船如飛,都是西學所發明的。我們只有學習西學,方能自己造出槍炮快船來。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如此。”

奕欣面色凝重起來,辦洋務他不是沒想過,只是擔心朝中阻力太大,想不到這女人也有此見識和魄力?

杏貞接着說道:“長毛起事至今,官軍累敗,都可看出八旗綠營兵馬已腐朽,不堪任用,需要成立新軍,方能剿賊衛國。而大清雖以弓馬立國,但如今火器已經大行其道,而軍中火器多是老舊之物,當重整火器,重用火器,是爲重整武備。至於編練新軍,各省雖有團練兵馬附剿,但這些兵馬說難聽些都是各省督撫、團練大臣的私軍,一旦國家有事,能有幾何真心襄助?況且將來長毛平定,也難保不會出現擁兵自重的逆臣,所以,還是當以自練新軍爲好。”

說完之後,杏貞淡淡一笑說道:“不知我這婦道人家的話,可入得六爺的耳?”

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55章 麗澤風長第1章 雞足山間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2章 磐陀石上第52章 打草驚蛇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15章 圍城打援第62章 主隨客便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422章 逼封萬歲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63章 陰險小人第27章 四面見敵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711章 略作補償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81章 用民以戰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63章 陰險小人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211章 背水一戰第48章 入城尋兄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607章 運河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