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東方女子

一步步的踏上光輝號的甲板,克利福德心情慢慢變得沉重起來。他一直都看得出來,李璇璣雖然身在他這裡,但心卻一刻都沒有系在自己身上。雖然他一直都不知道璇璣心中的男人是誰,但他一直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存在。因爲不論他做什麼事都不能璇璣真正的展顏一笑,換來的笑容都並非發自內心的,僅僅是客氣的笑而已。

昨晚當他得知李璇璣被人擄走的時候,他發瘋似的帶着僕人到處尋找,現在當他得知被擄走的李璇璣在光輝號的時候,他慢慢的明白了,是西殿太平軍派人來接走璇璣的。在中國,只有西殿太平軍有能力無聲無息的從英國商館區將人帶出去,也只有他們才能讓怡和洋行最新式的商船把人藏起來。

果然當他走進船艙的時候,就看到了站在西王身後的李璇璣,她有些羞愧的躲在西王身後,臉上滿是不安和羞澀,就好似被人捉姦在牀一般。但西王如鐵塔般的身軀站在她身前,替她遮住了自己凌厲的目光。西王還是那麼的從容淡定,和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一樣,那股子令人低頭的氣勢依舊強盛。

克利福德深吸了一口氣,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他慢慢的從腰間抽出護身短槍來,指着面前的西王,淡淡的說道:“我要和你決鬥,勝利的人才能夠擁有她!”

克利福德雖然最新藝術,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貴族傳統中,男性家族成員必須學會足夠的技能來保護自己,這些技能包括擊劍、拳術、馬術和射擊。克利福德雖然不知當中的佼佼者,但他還是精通這些技能,否則他也不可能獨自一人悄悄來到中國。

而在克利福德眼中。用決鬥來爭取心愛的人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西方人一直都保有決鬥的傳統,當兩個男人發生矛盾無法解決的時候,就用決鬥方式解決。雙方比的不是道理,比的是拔槍的速度和射擊的準確度。參與決鬥的雙方願賭服輸,絕不會因爲貪生怕死而耍詐先拔槍,更不會向國人一樣邀請朋友來幫助自己贏得勝利。圍觀者也心安理得地客串一回裁判,當一回“麻木”的看客,好象兩個決鬥的人不是在賭命,而是在賭一頭牛。

決鬥一直都是西方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並不只是文學作品。譬如大仲馬《三個火槍手》中的三個荷爾蒙旺盛的火槍手到處找人決鬥。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非常流行採用這種原始的手段來解決紛爭,甚至一百多年前還有人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比較著名的決鬥有俄國浪漫主義詩人普希金的決鬥,1837年普希金與流亡軍人丹特士決鬥而亡。俄國另一著名詩人萊蒙托夫四年後也在決鬥中中彈而亡。俄羅斯在四年之內就因決鬥而喪失兩位天才詩人,可謂損失慘重。

蕭雲貴沒有感到吃驚,他在上海見過洋人之間這種紳士般的決鬥。他也知道普希金是怎麼在決鬥中丟掉性命的,他雖然對西方人這種爭取愛人的決鬥很不理解。這樣得來的愛情是真實的嗎?但蕭雲貴還是很敬佩這種簡單而粗暴的方式。或許人就是一種動物,動物爭取配偶的時候就是採用這種爭鬥的方式,大自然的弱肉強食法則似乎也適用於爭奪愛人,不過蕭雲貴認爲這不是爭取愛情的方式。

李璇璣聞言花容失色,她鼓足勇氣從蕭雲貴身後站了出來,攔在克利福德和蕭雲貴中間。用自己嬌弱的身軀擋住克利福德的槍口,顫聲說道:“克利福德,請不要這樣,你不能傷害他。”

克利福德臉色變得更加鐵青。一頭金髮顫抖着,但他還是極爲剋制的說道:“男人之間的決鬥請女士讓開!今天我們兩個只有一個人能夠活着帶你離開這裡!”

蕭雲貴看到克利福德的堅決,只覺得他將男人之間的決鬥說得很大聲,似乎是在提醒自己別丟了男人的氣概和臉面。一瞬間蕭雲貴有些猶豫了,普希金做得對嗎?爲了愛情放棄了生命,若沒有那場決鬥,普希金能夠活得更久,能夠帶給世人更多的傳世著作。但普希金最終選擇了用生命和事業做賭注,去賭一把愛情,或者說那僅僅是爲了男人的顏面。

現在他是西王的身份,他身後還有千百萬跟着他走路的軍民百姓,還有需要他照顧的愛人,以及那還沒有出生的孩子,除了這些,還有他手中的權勢。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西王的一條命,他要是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有什麼資格繼續擁有那些東西呢?他到底是應該押上全部的賭注,還是應該選擇理智的避讓呢?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渡過,有時候你選對了,人生的道路就能更加的平坦,要是選錯了,人生可能就此一片黑暗。雖然很殘酷,但要是你不做出選擇,永遠不知道選擇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這樣未知的人生選擇題纔是人生的一種魅力,未知的魅力!

蕭雲貴的猶豫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他的目光看到李璇璣那擋在自己身前的嬌弱身軀,纖弱的雙臂張開護在自己身前,消瘦的香肩不住的微顫,這一瞬間他沒有再猶豫了,他輕輕的將李璇璣的雙手拉回來,站到李璇璣身前,淡淡的說道:“好,我答應和你決鬥!”

或許有人會覺得蕭雲貴的選擇非常不理智,他甚至是押上千百萬人的性命在做這場決鬥的賭注,要是西殿失去西王,蘇褔省的大亂必將到來,太平天國權力體系失衡大亂也必將提前,千百萬人因此喪命並非危言聳聽。

但假如蕭雲貴選擇躲在一個女人身後避讓決鬥,那麼他一生都會擡不起頭來。國人總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也常用韓信的胯下之辱來掩飾暫時的屈服並不是太過屈辱的事,但在蕭雲貴看來,一個王者要是失掉了尊嚴,將不再有王者之風。韓信就算再能忍耐,胯夫的名號始終還是跟了他一輩子,韓信爭奪天下的王者之氣在胯下之辱的時候就已經失掉了,所以後來他只是一個將兵之將。但假如韓信不受胯下之辱,或許性命也早就不存,就連將兵之將也做不成。所以人生的選擇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殘酷和無奈,蕭雲貴和克利福德都將堵上他們擁有的全部,他們還能有第三種選擇嗎?

就當蕭雲貴緩緩拔出腰間短槍的時候,李璇璣忽然拔出蕭雲貴腰間的佩劍,寒光架在自己那雪嫩白皙的脖頸之上。她的雙眸含着淚水卻堅定異常,她看着兩個男人顫聲泣道:“不要,你們兩個不要決鬥,任誰死了,我都不會答應的。這件事因我而起。我纔是最不應該活在世上的人,你們要是真要決鬥。我就先死在你們面前!”

克利福德慌亂了。他像一頭暴怒的獅子大聲怒吼道:“這是我們兩個男人的事,你爲什麼一定要站在中間?!”克利福德和蕭雲貴都忘記了他們爭奪的是一個東方女子,千百年來,東方女子雖然嬌柔賢良,不似西方女子那麼大膽熱情,但她們骨子裡都是東方女子特有的堅韌和不屈。西方女子或許很樂意看到兩個男人爲了爭奪她而決鬥。但李璇璣這個東方女子卻絕對不會做一個看客的,她勇敢的站在兩個男人中間,橫劍用自己的性命來阻止這場在她看來毫無意義的決鬥!

蕭雲貴踏上一步想要伺機奪下長劍,但李璇璣馬上後退了一步。長劍更加逼近自己的肌膚,雪亮的劍刃已經刺破了嬌嫩的肌膚,醒目的血珠順着劍脊而下,她的目光已然堅定而決絕:“把你們的短槍收起來!我一個女人不值得你們這樣!你們再不收起槍來,我就死在你們面前!”

兩個男人無奈的對望一眼,他們若是失去了眼前的女子,他們的決鬥就真的成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決鬥了,於是他們緩緩的將短槍收了起來。

克利福德柔聲說道:“你先把劍放下好嗎?你要去哪裡,跟着誰去,我都答應你了,只要你不在傷害自己就行了。”克利福德的話語雖然輕柔,但他眼角對西王流露出來的恨意卻沒有逃過李璇璣的眼睛。

和克利福德朝夕相處很長時間的李璇璣很瞭解克利福德,他的謙遜、他的有禮、他的熱心都是有底限的,他始終是一個有尊嚴的男人,他是不會放過情敵的,特別是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讓他放棄自己心愛的東西。李璇璣曾今見過克利福德對一件藝術品的苦苦追求,他甚至可以放下尊嚴屈膝懇求物主將那件藝術品轉讓,他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佔有欲是非常的強。所以他嘴上雖然說答應讓自己離開,但是換來的一定是其他的報復。

爲了自己讓西殿失去一個臂助,換來一個強敵,李璇璣自問她不能如此的自私。這也是東方女子和西方女子的區別所在,西方女子可能只會考慮自己的感受,而東方女子卻是習慣了逆來順受,委屈自己來成全別人,這就是一種千百年來形成的不是美德的美德。

長劍沒有離開脖頸,但李璇璣蓮步悄移,她緩緩看着西王身軀卻走到克利福德的身旁,跟着回頭看了克利福德一眼,低聲說道:“我答應過你跟你回英國的,我哪裡也不會去了。”堅持和認定,不管前路多麼苦難,只要她們認定了就會堅持下去,這也是東方女子的美德之一。

跟着李璇璣妙目滿是淚水的望着西王,用中文一字一句的說道:“殿下,您能親身犯險前來,璇璣已經很高興了,但您是西王,身系西殿千百萬軍民將士的西王,不能爲了我一個女子而廢了復漢大業,我不值得你這樣。”

蕭雲貴沉聲打斷她道:“你不用擔心,就算將來克利福德和我反目成仇,我也不怕的,璇璣,你過來。”

李璇璣含淚緩緩搖頭道:“殿下,你是做大事的人,斷不可爲了兒女私情而廢大事,我留下對西殿百害而無一利,我走對西殿百利而無一害,難道殿下看得還沒有我一個女子通透嗎?或許我和殿下就是有緣無分,殿下保重。”認命也是東方女子的一種美德,這種美德卻是最值得詬病的。

蕭雲貴第一次感到了心臟被揪得生疼,就連呼吸都不能自控了,原來愛情的前提還要計較利害得失的啊,他並不是看不清這些利害得失,但他的內心真的不願意做一個冷血無情的王者,一個能將自己的女人送出去換取利益的王者。或許天下需要這種王者,因爲他能用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利益,但蕭雲貴真的不想做這樣的人,他寧願衝冠一怒爲紅顏。

可惜李璇璣將他的願望擊破了,她替他做出了第三種選擇,這個才高八斗,強顏歡笑着的女子爲了他和西殿跟着克利福德離開了,留給蕭雲貴的只有那把沾了殷紅血跡的佩劍而已。

隨後不久光輝號的船艙裡傳出一陣野獸般的吼叫聲,那吼叫聲是那麼的悽苦和悲哀,倒是讓碼頭上還在對峙着的清軍和英軍都愕然不已,難道光輝號上運了什麼野獸嗎?

被克利福德拉着離開的李璇璣卻一直垂淚而不敢回頭,她和克利福德都沒有理會包令、榮祿等人,在坐上克利福德那華麗的馬車後,李璇璣拭去了眼淚,笑容綻放起來,看着一直爲她按住脖頸傷口的克利福德柔聲說道:“克利福德,我們回英國就成婚,我會忘了他的。”克利福德也終於笑了,但他卻不知道,將真情深深的壓在心底裡,表面上放棄和認命都是東方女子的美德而已。(……)

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85章 爲何哭泣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576章 工商總會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5章 瀏陽農女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30章 衙倉納捐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144章 怎會是她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407章 拉幫結派第46章 熟得陌生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6章 鉅額債務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67章 暫緩行事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20章 未知之數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67章 暫緩行事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556章 授旗儀式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39章 錦繡女營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73章 失魂之症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3章 魂飛天外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695章 父子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