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燕子嶺上

長沙城南十里處洞井鋪旁的燕子嶺上,一派鬱鬱蔥蔥的山林之內,數十面錦旗迎風飄揚,當中一面便是太平天國特有的奉天誅妖杏黃大旗。山林之內爲數不多的幾間民房廬舍已經被壘石加固過,成爲一座座堅固的營壘,數百名頭扎紅巾的太平軍在營壘後面若隱若現。

燕子嶺下清軍楚雄協副將鄧紹良高舉這一支單筒千里鏡張望着,這支千里鏡還是道光三十年他征剿反賊李沅發得勝之後,湖南富商歐陽兆熊所贈之物。

鄧紹良,字臣若,湖南乾州廳人,兵勇出身,由屯弁累擢守備。在剿崇陽土匪李沅發之戰中,率五百人破賊金峰嶺,擒沅發,擢都司,賜花翎、揚勇巴圖魯名號。其後鄧紹良又從向榮赴廣西剿賊,潯州牛排嶺之戰,以精騎張左右翼,擊兩路賊,皆挫之。又戰象州、永安州,皆有功,咸豐元年,授楚雄協副將。如今已經五十歲的他,大半輩子都是在剿賊,他也從剿賊之中獲得了官位、俸祿、賞賜、還有數不清的戰利品,對待反賊鄧紹良是從來不會心慈手軟的。

收起千里鏡,麾下一員都司在一旁躬身說道:“協臺大人,山上的長毛賊都是些大腳婦人和少年童子,標下領三百人上去,便可一舉擒獲!”

鄧紹良斜睨了這都司一眼,這人卻是時任剿賊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徐廣縉的一個遠方表侄,名喚朱銘,字子臣,蘇州吳縣人氏,少時學文累試不第,一怒之下棄文從武,一直跟隨自己的遠方表叔徐廣縉左右。咸豐二年五月,朱銘跟隨徐廣縉進剿廣西梧州太平軍偏師,在梧江水戰中,生俘太平軍一千六百餘人,積功拔擢爲都司。

時年八月,咸豐帝詔命徐廣縉取代賽尚阿成爲剿賊欽差大臣、兼任湖廣總督,北上湖南剿滅太平軍大隊。徐廣縉奉詔後,便命朱銘領百名精銳先期北上郴州。朱銘到了郴州之後,被劃到鄧紹良麾下,適逢郴州長毛賊有兩千餘人的偏師北上,朱銘便跟着鄧紹良部兵馬尾隨北上。

說實在話,鄧紹良這個老兵油子不大看得起朱銘那文縐縐的樣子,料想朱銘是靠着他那做了封疆大吏的遠方表叔拂照,纔有了這官位。

聽這小子口出狂言,當下緊了緊身上的黑色銅釘棉甲,淡淡一笑說道:“子臣吶,山上那些可不比你在梧州遇上的那些長毛,梧州長毛都是些呼應賊勢的尋常賊匪而已,山上這些卻都是從廣西紫荊山裡出來的大腳蠻婆和紅巾妖童,你可別看都是些女人和少年,打起仗來一點都不輸於那些長毛悍匪。就在今歲開春之時,長毛自永安突圍,當中便有這些大腳蠻婆舞刀接仗,還有長毛賊攻打桂林一役,那些紅巾妖童也是蜂擁攻城,向軍門都曾吃過大虧的,萬萬不可小視。”

朱銘輕輕哼了一聲道:“協臺大人此話是否太漲賊逆氣焰了?想我等屬下皆是大清錚錚男兒,難道真的怕了一羣賊匪的女眷和妖童?標下願領屬下一百精兵攻襲上山,協臺大人在後跟進便可。”

鄧紹良臉色一沉,歷來清廷的官場之上,上司和下屬等級森嚴,一個小小的都司是絕對不敢和一個副將這般說話的,但眼前這朱銘背後有個大靠山——湖廣總督徐廣縉,倒

也不能向對尋常下屬那樣的破口斥罵,只得耐着性子道:“子臣吶,咱們從湘潭發兵,半道上發現這股賊匪蹤影,這些賊匪雖然是蠻婆和妖童,但他們遇敵不慌,從容漸退到這山上固守,左近定有長毛援兵,須當謹慎行事纔是,否則必會中了長毛賊的奸計。”

朱銘立功心切,忍不住又道:“協臺大人,長毛賊已經攻陷了長沙,日前總憲大人傳來軍令,讓我等各部人馬往長沙聚攏,左近便只有長沙的長毛賊軍,那些賊寇要應付各路朝廷大軍,自顧不暇,哪會有人馬來援?”說罷重重的抱拳大聲道:“協臺大人寬心,標下自領本部兵馬攻山,敗了任憑軍法處置,勝了功勞便是協臺大人的!”

鄧紹良面色變得極是難看,自己一再忍讓也是看在徐廣縉的面上,要是總督大人的侄子在自己麾下有什麼三長兩短,日後也不好交代,卻沒想到這朱銘卻是一根筋的想要立功,當下忍不住哼了一聲道:“既然子臣有此等勇略,那本協臺就答應汝之所請!勝了功勞全都歸你,本協臺不佔一絲一毫!”

朱銘一直以來都是在徐廣縉的護翼下領兵,從不知道如何與上官相處,並未聽出鄧紹良已然發怒,大喜之下拱手一禮之後,歡天喜地的招呼自己本部兵馬準備攻山去了。

鄧紹良見朱銘面色歡喜,暗暗搖頭苦笑,一望便知這朱銘是個雛兒,絲毫不知據戰進退之法,更不知從上引下之禮,更不明白官場的彎彎繞,但想到徐廣縉的臉面,還是輕嘆一聲吩咐左右道:“待會兒子臣兵出,大家都準備接應吧,若是一鼓而上,那咱們就隨後掩進,若是攻山不利就接應子臣下山,他是總憲大人的遠方表侄,有什麼損傷不好交代。”一衆武官轟然稱是。

清軍號角吹響,戰鼓擂動之間,朱銘帶着百餘名清軍兵勇登山奮進,這燕子嶺山勢不高,百餘名清軍片刻之間已經到了半山腰,嶺上的太平女兵和太平童子兵依舊靜悄悄的沒有動靜。

朱銘還道山上蠻婆和妖童膽怯,大聲呼喝着奮勇當先搶進,堪堪挨近太平軍草草壘創的亂石營壘邊上,忽見一面玄色錦旗忽然豎起,石壘後面數十支黑洞洞的火槍排出。一員女將手持一把短銃,現於玄色錦旗之下,只見她身着青皓色男裝袍服,頭上一抹黃巾裹頭,素手翻揚之間,手中短銃噴出火光來。

朱銘大驚失色,只覺肩頭一陣劇痛,眼前一黑到地滾下山去,跟着身後響起炒豆般的火槍之聲。

攻山的百餘名清軍沒料到這羣大腳蠻婆和紅巾妖童居然有數十支火槍,猝不及防之下,被近距離一陣火槍排射,登時死傷了三十餘人,硝煙還未散盡,剩下的清軍一發聲喊抱頭鼠竄。

那員黃巾女將秀眉一揚,輕蔑的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當姐姐我是軟柿子啊,想捏就捏?先讓你們吃頓炒豆子,下面等着你的大隊人馬來攻!”跟着她秀髮飄揚之間對着身後一羣童子兵和女兵大聲笑道:“清妖敗了,盡情嘲笑他們!讓他們沉不住氣再來攻山!”跟着又對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笑道:“陳丕成,準備好那兩門百斤小炮和八門噴筒,待會兒清妖大隊上來,讓他們嚐嚐咱們火器的厲害!”

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85章 爲何哭泣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9章 醴陵道中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1章 雞足山間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21章 升斗小民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78章 口舌之蜜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65章 遭遇之戰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44章 井塘之戰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90章 還軍灞上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27章 四面見敵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31章 苦肉之計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91章 難以抉擇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94章 兩片離愁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727章 圍城城破第75章 下詔罪己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26章 鉅額債務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9章 錦繡女營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10章 奉天誅妖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14章 領兵突陣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1章 雞足山間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01章 應有此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