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實戰範例

李斯特以下共有三十八名洋教官列席,上海講武堂分步兵、炮兵、騎兵、工兵、輜重五種兵科,下開有地形學、築城學、兵器學、軍制學、衛生學、製圖學、彈道學等二十多種學科,這三十八名洋教官正是各兵科的主管以及各學科的主講教官代表。

不得不說這些洋教官對講武學堂的貢獻,他們不但編制出了步兵操典、射擊教範、陣中勤務令、工作教範、野外演習、後勤保障、軍伍衛生條令等各兵科、學科的規範教材和軍令,最重要的是他們把熱兵器大規模使用的經典範例帶給了太平軍。

一支軍隊中老兵之所以寶貴就是因爲老兵們在戰場上活了下來,他們從血與火中帶回來的寶貴經驗是一支軍隊的寶貴財富。李斯特等人都是各國退役的老兵,他們帶來的寶貴經驗可以讓太平軍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

蕭雲貴從講武學堂的軍官教材中看到了《實戰範例》,當中各國教官把他們親身經歷的戰爭經驗和列強經典戰例都編寫了進去。從拿破崙戰爭時代那些經典的戰例到英法在殖民地的戰爭範例,從美國對土著印第安人的戰爭到最近的克里米亞戰爭推演,甚至還有赤裸裸打臉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戰例。

蕭雲貴詳細閱讀過,結合他和洪韻兒知道的一些歷史來看,李斯特他們編寫的這部《實戰範例》可以稱得上一部經典的戰爭範例書稿,當中沒有隱藏,也沒有誇大。蕭雲貴從中看到了李斯特等洋人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態度,而這些正是國人缺少的。

也不是說太平軍沒有自己的戰爭經驗,而是太平軍諸多高級將領甚至包括原來的蕭朝貴文化水平都不高。更別提下屬的將士們了。他們打過很多惡戰和血戰,他們也有很多寶貴的經驗,但他們不善於總結,或者說不善於把經驗總結爲更加科學、規範的軍事條例。

雖然太平軍和後世湘軍一樣,也編過一些讓人容易記住的歌謠來給士兵們傳授戰爭的經驗,甚至湘軍通過歌謠規定過壕溝要挖多深,牆要築多高。曾國藩的紮營之規就說過:紮營壘以利攻守。紮營之地,忌低窪潮溼。水難泄出。忌坦地平陽。四面受

敵,忌坐山太低。客山反高,忌斜坡半面,炮子易人……每到一處安營,無論風雨寒暑,隊伍一到。立刻修挖牆壕,限時成功,未成之先。不許休息,亦不許與賊搦戰。牆子須八尺高,一丈厚。築牆子不用門板、竹木,裡外皆用草坯土塊砌成,中間用土築緊,每築尺餘,橫鋪長條小樹,庶免雨後崩裂之患。上有槍炮眼,內有子牆,爲士卒站立之地。壕溝須一丈五尺深。愈深愈好,上寬下窄。壕中取出之土。須覆於二丈以外,不可太近,不可堆高,恐大雨時,客土仍流人壕中……

太平軍中亦有行軍營規,甚至是各種陣法的佈陣口訣及用法。以及各種戰術的要旨。

不得不說太平軍和湘軍採用士兵們容易記住的歌謠形式來總結軍事法則,是有它的一定優勢,畢竟眼下軍中的士兵大多都是文盲,這樣做大家容易記住。但這是在冷熱兵器混合使用的軍隊,他們軍隊的性質和列強熱兵器軍隊有着本質的區別,除了使用武器不同之外,使用兵器的士兵素質也是不一樣的。

冷兵器的士兵只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夠了,太平軍和湘軍的士兵大多都能做到。可熱兵器的士兵除了不怕苦不怕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還要學會用腦子。

冷兵器是通過勇氣和廝殺來打垮對手,熱兵器卻是通過發揚火力消滅敵人,保存自己來打垮敵軍。冷兵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熱兵器卻不同,要是你戰術運用得好,損失會遠遠比敵人小。

所以說蕭雲貴野心勃勃想要和列強靠攏,建立自己的純熱兵器軍隊,他首先要做的不是改善兵器,而是改善使用兵器的士兵。如何改善士兵?那就要從識字開始,只有識字了,你才能看懂各種書籍,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

講武學堂是爲太平軍培養適應熱兵器戰法的高素質軍官而建立的,在各地太平軍軍中蕭雲貴則掀起了夜間識字運動,軍中各級典官的職責從宣揚佈道轉變爲激勵士兵、教授士兵識字。普通士兵識字運動甚至比新政還要早啓動,最早的識字運動是從蕭雲貴的親衛隊開始的,他們是由西王和西王娘輪流利用夜間時間教授出來的。

要說識字是爲了提高士兵素質,那麼講武學堂那些洋教官編寫的各種兵科操典、實戰範例等等就是爲了提高素質之後的士兵們準備的。而實戰需要的各種槍械、火炮、車馬,上海軍政司正在採購之中。

Wωω ▪тt kΛn ▪¢〇

除了洋教官們,還有中方教官,他們大多都是各部抽調的軍官,還有西王身邊抽調出來的親衛人員組成。他們接受洋教官訓練的時間比講武學堂成立的時間還早,李斯特第一次作爲軍事顧問訓練太平軍的人員就是他們。在講武學堂成立之後,他們一邊作爲洋教官和新來學員之間的溝通者,一邊擔任日常操訓的教官,同時還接着學習。

經過大半年的時間,這些中方教官已經逐漸成長了起來,他們也分了各種兵科,各專一門學問,在有限的時間裡,蕭雲貴也沒有打算讓每個人都成爲百事通。像宋峰就是其中之一,他主修的是偵察科,也就是偵察兵,蘇冀也是青年近衛軍偵察兵的一員,蕭雲貴對這支偵察兵寄予了厚望,因爲他們只要繼續訓練和掌握更多的技能,將來就會成爲太平軍中的特種兵部隊,而事實上他們平時的訓練也是朝着這個方向在努力。

偵察兵在這時候國內軍隊中的叫法是探子、斥候,很多時候探子、斥候負責傳遞軍情,負責偵查敵人動向,負責打探敵人兵力,讓後回報給軍隊主帥,他們的作用僅此而已。但西洋軍隊中的偵察兵就不同了,他們還要會勘察地形,還要負責爲整支軍隊查探道路,並且要會繪圖和製圖,同時他們還要會爲炮兵指導方向。這個時候的列強火炮已經有能打數公里遠的火炮了,在超視距的情況下,炮兵偵察兵的作用就更爲明顯,但如果你不明白炮兵的彈道學和座標學,你如何爲炮兵指引方向?

所以宋峰和蘇驥這些偵察兵科的人最近都在惡補其他兵科的知識,除了操練之外,他們的剩餘時間都用來學習了。

剩下的人就是學員了,第一批近千名軍官和新招募的識字之人也經過了數月的操訓和學習,他們基本掌握了自己兵科的知識和操典技能。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着他們手下的士兵到來,他們也會變成教官,重新訓練自己的士兵。

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蕭雲貴建立講武學堂的初衷就是通過科學、規範的軍校制度把西殿太平軍打造成一個鐵打的營盤。軍校是培養軍官的地方,而軍官能教會更多的士兵。

蕭雲貴站在自己的寶座前環視在座的人一眼之後,他還發現了幾個熟悉的身影。潘啓亮、陳阿林、黃威、周秀英、沐英紅等人,他們都是軍官學員,從他們的目光中看得出來,他們經過數月的學習似乎已經開竅了,眼神中沒有了那種說不出的迷茫,現在有的只是軍人的堅毅和睿智。

周秀英和沐英紅分別是輜重科和衛生科的軍官學員,西殿太平軍和天京那邊一樣,還是保留了女營的編制。但西殿太平軍的女營幸運得多,自從湘陰之戰後,蕭雲貴說了那句著名的女營戰爭訓令,就是除非太平天國的男人死光,纔會讓女營的人出戰。是以女營現在更多的承擔了後勤輜重保障和戰地救護等職責。

周秀英這個莽姑娘原本非常牴觸到輜重科學習,她那火爆的脾氣更願意去步兵科或是騎兵科,那次蕭雲貴回上海的時候,周秀英就來找蕭雲貴鬧過情緒,她央求蕭雲貴把她調到騎兵科,實在不行步兵科也行,但蕭雲貴拒絕了。後來這莽姑娘甚至說出只要能進騎兵科,她什麼條件都能答應蕭雲貴。

當時蕭雲貴看着周秀英那飽滿的胸口,經常練武而保持得婀娜多姿的身姿,以及那句只要能進騎兵科,西王想要我做什麼都行的話,差點就犯了錯誤。好在洪韻兒及時出現,打消了蕭雲貴的這個念頭。

這時候看到周秀英,這小娘皮也看了蕭雲貴一眼,眼神裡卻還是帶有一絲的哀怨和不滿之色。蕭雲貴一雙賊眼準確的捕捉到周秀英那新式的軍官服下似乎更加豐滿的胸脯,這廝不禁暗暗嚥了幾口讒咽,跟着目光又望向她身邊的沐英紅。

和周秀英那健康的麥色皮膚比起來,沐英紅更顯白皙一些,雖然從前都是武藝不錯的女將,但沐英紅的性子更柔弱些。當初關刀幫沐關刀、寧波幫謝應龍等上海幫派首腦到蘇州當閒散官員之後,沐英紅這些幫派下層的幫派骨幹就被林啓榮收編了。幫派人員被打散充入上海各地的駐軍之中,隨後軍校成立,沐英紅就和其他幾名開明的幫派頭目一同被林啓榮安排進了軍校。

沐英紅學的是衛生科,也就是戰地救護,她出身幫派,也學過一些跌打損傷,入了學之後才知道自己從前學的只是皮毛。

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74章 鮮廉寡恥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41章 山腰夜戰第2章 磐陀石上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24章 共享太平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66章 繁文縟節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182章 連夜出隊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0章 虛與委蛇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83章 村坊團練第37章 半渡而擊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15章 圍城打援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7章 爲何要反第353章 大事小節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63章 陰險小人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578章 不遂我願第46章 熟得陌生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70章 胡攪蠻纏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44章 井塘之戰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84章 破廟苦戰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40章 先手爲強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36章 渡口浮橋第28章 諸將議事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353章 大事小節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314章 句號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