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三寸鬢角

看着火塘內燒掉的一紙條約,曾國藩眯起三角眼笑了起來:“仲華的意思是要反悔?”

“曾帥自己拿捏好了,只是本官以爲城內都是本地湘人,曾帥要想在此立足,殺戮不可太甚。”榮祿慢條斯理的說道:“我只是幫曾帥把這降城之事談下來,咱們這個虛張聲勢可不能遮掩太久,這約本官是不會認的。”

曾國藩又笑了起來,這次攻打衡州城可謂是險到極點,在第一天奇襲鏖戰中,曾國藩和榮祿聯軍八千人傷亡共三千人,幾乎不能再戰,太平軍死傷在六千以上,逃走的不過千餘人,城內尚有兩千餘太平軍,加上城內可動員的青壯,強攻還真不好破城。

還好有湘勇的隨軍民夫六千餘人,當夜曾國藩和榮祿便佈下個城外空城計,留下數百兵丁指揮六千民夫圍城,兩人領着三千湘勇和一千苗兵趕往衡山縣設伏,湘潭的太平軍一定會派援兵前來,也一定會途經衡山縣,是以湘軍能提前設伏。

於是湘勇在衡山縣開河鎮設伏,太平軍湘潭援兵也是受了樑立泰和何震川的影響,因爲樑立泰同何震川報稱衡州軍雖敗,但清妖也損傷極重,無力再戰,湘潭兵馬趕到後便可一舉破敵。平心而論,兩人也沒有誇大實事,但他們還是按照以前對清軍的瞭解來對湘勇和苗兵進行的評估,換了是之前的清軍,受此損失的確是不能再戰了,但這枝兵是湘勇和苗兵……

於是乎太平軍蜂擁而進,打算一鼓作氣在清妖立足未穩之前破敵,大意之下在開河鎮中伏,全軍被夾在衡山腳下的溝谷中。苗兵、湘勇的梭標、弓箭、火炮給太平軍極大殺傷,最後來援的五千太平軍只逃出去兩千餘人。湘潭太平軍主將乃是曾立昌,逃出開河鎮後,他與樑立泰、何震川都搞不清到底來了多少清妖,難道有廣西的清妖來到湘地支援?按說廣西的清妖忙着鎮壓吳凌雲、何苟賤那些義軍。應該分不開身才對。但見當前損失頗大,三將只得退守湘潭,等候長沙賴漢英的支援。

曾國藩和榮祿打掃完戰場之後,命人在山間多布旌旗、草人,然後徐徐退回衡州。好在衡州城內只是加強防禦,並沒有出兵打城外的隨軍民夫。否則以留下的數百湘勇和數千民夫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城內兩千太平軍的。

當夜曾國藩和榮祿又定計,這次攻打衡州還是要攻城爲下,攻心爲上,是以第二天便把兩天內俘虜的所有太平軍集中起來,擡着木牌繞城而走,打擊城內的士氣。同時又讓湘勇和民夫們唱楚歌。表明城內城外的都是湘人,大家是一家人。然後又施展離間之計,挑唆城內廣西人和湖南人的關係。

上城助守的百姓青壯頗多,挑撥離間和勸降的事不脛而走,樑立海和陶恩培不論如何遮掩、禁傳也是止不住的。而衡州城內太平軍頭目多是廣西人,平素在治軍管民之時,也多有地域之別。是以雙方積怨也並非一兩日了。

說起國人的地緣、地域之別來由來已久,甚至到了後世仍舊還有,一個集體之內,凡是一處來的,多喜歡以老鄉相稱,抱團之後便能互相照應,其實並非太平軍中特立獨行,只是被榮祿、曾國藩放大利用而已。

加上衡州城內廣西人乃是少數,前番推行去辮和《待百姓條例》,家家戶戶中都被太平軍搜刮過。但凡還有餘糧、餘銀的一律都充繳聖庫。雖然太平軍說了,聖庫是大家的,但有所需皆可取用,但對於草民百姓來說一樣的就是認爲自己的錢糧被充了公。

正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衡州城的公平之舉卻帶來了太平軍和百姓之間看不見的隔閡。這種隔閡越來越深,原來滿清治下是窮着越窮、富者越富,如今卻是大家一樣的窮,而掌握着聖庫的那些太平軍將領、官吏們自然會被人所忌恨。

太平天國的聖庫制度有很大的弊端,聖庫制度本是想公平分配,但全部的錢糧集中到聖庫之後,掌管聖庫的一方將領、官吏們也是人,他們沒有聖人般的覺悟,自然就是利用職權自行取用,無人敢管。衡州城內早有歌謠流傳:“開月升米半斤油,餘糧餘銀入聖庫,前時尚有稱底錢,如今戶戶一般窮。”

此時的衡州不似後世林啓榮、葉芸來守的九江、安慶,後世歷史上翼王石達開經略江西時,就已經沒有按天京法度執行,而是恢復舊時納糧制度,人心很齊,加上九江、安慶太平軍守禦森嚴,是以湘軍費了很大氣力纔打下來。如今的衡州城只是天京那空想制度下的一個犧牲品而已,所以榮祿和曾國藩的離間之計才能湊效。

“仲華真乃大將之才,你放心什麼與賊立約之事,本官從不知曉。”曾國藩的三角眼又眯了起來,這幾天下來,他對眼前這個年青人非常欣賞,在他身上曾國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時候兩人都會想到一塊去。

榮祿淡淡一笑,暗罵一聲老狐狸,先前和陶恩培談約降之事,榮祿料定曾國藩只會繞山繞水而不會拿主意,因爲他雖然是團練幫辦大臣,但眼前還有自己這個協辦大臣,而且榮祿還是個滿人,曾國藩狡猾至極,自然會應承什麼,要是榮祿不出面先答應此事,那衡州城就沒有這麼容易歸降。換句話說曾國藩沒有膽量擔這個責任,而榮祿卻可以,因爲他是滿人。清廷官場之上,在很多場合,同級的滿漢大臣之間,漢臣多數還是會聽滿臣的,而清廷對犯了過錯的滿臣處置也會較漢臣輕一些。

“那還請曾帥下令放個口子出來,先讓人從城裡出來,咱們順利佔了衡州城,雖然咱們給郴州去了請求援兵的公文,但衡州城還是儘早拿下好些,區區數百老長毛而已,放了也掀不起什麼風浪,要是曾帥覺得不放心,可派人在衡山縣截殺之。”榮祿自然不願背上背信棄義的名聲,他只是把這件事談下來,是殺是留還是看曾國藩的。

曾國藩點點頭三角眼忽然精芒大盛,沉聲說道:“這件事你知我知,我會派老九去辦這件事,湘地的老長毛死一個就少一個,將來咱們用兵也纔好施展。況且那換城之約本官根本沒有答應過什麼,對嗎?”

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跟着曾國藩又手指輕叩交椅扶手道:“仲華啊,雖說城內百姓都是湘人,也是我等立足衡州之本,但聽聞城內之人都是剃了辮髮的,要是都不問罪,只怕朝廷那邊也交代不過去。”

榮祿摸着下巴沉吟道:“聽聞衡州剃髮是分先後的,先者便是長毛才攻陷衡州便即剃髮者,這些人便是心中早有反意的,而後者卻是慢慢被逼剃髮的。素聞長毛分辨入伍長短都是看鬢角之發,長者表示剃髮已久,短者便是才新入之人,咱們人一年髮長可過三寸,曾帥大可以此爲區別,但凡鬢角髮長過三寸者,便可誅殺不留。”

曾國藩撫掌笑道:“如此甚好,只是這人如何殺呢?”

榮祿也笑道:“大帥心中自有成算,何須在下言明?”

兩位滿漢團練大臣就這樣商定了衡州城的後事,也算是定下了破城後處置的大原則,兩人都認爲新定衡州不能殺人太多,但要給朝廷一個交待,同時曾國藩也不願意放過那些對長毛忠心之人,是以定下個鬢角髮長過三寸者不留的調子。

可惜事與願違,在樑立海等人帶着數百太平軍往北門連夜撤走之後,第二天陶恩培帶着衡州城百姓開城投降。樑立海帶走的太平軍中除了廣西老兵之外,還有五百餘忠於天國的湘兵,其餘不願走的多是家小都在衡州的湘兵,這些人都換了號衣,躲回家中去了。

進城之後曾國藩發現似乎人人的鬢角都未及三寸,揚起的刀子卻找不到人去揮,一時間憋得甚是難受。隨後曾國藩便找出城內原本的士紳富戶來指認助賊者,這次總算是有了收穫,不但指認出了大批當過太平軍的湘兵,還有不少幫過太平軍的人也被認了出來。曾國藩把這些人全都捕拿,就連陶恩培也被捕拿下獄,株連人數多大兩萬餘人。

然後,這些人就都沒有然後了,曾國藩第一次揚起了他的屠刀,兩萬多人被屠戮殆盡,鄉紳富戶們又揚眉吐氣起來,滿清的秩序重新回到了衡州。而陶恩培卻沒有被殺,曾國藩似乎有意把他解送上京治罪。

樑立海等人在回湘潭途中被曾國荃率領千餘湘勇截擊,樑立海當場陣亡,僅有百餘人逃回湘潭去,至此湘勇完全佔據了衡州,郴州等地的清軍也派了兵馬前來會合,其實也就是想着分點功勞。自從長沙被攻陷之後,清軍似乎就只有敗師失地的份,從沒有克復過一座太平軍佔據的城池,曾國藩和榮祿奏報上去,清廷引爲衡州大捷廣爲傳頌。

而湘勇打下衡州之後,着實發了筆大財,太平軍在衡州的聖庫沒能帶走多少東西,大批的錢糧軍械成了湘勇和苗兵的戰利品,雖然沒有屠城之樂,但曾國藩和榮祿給每個兵勇都補足了軍餉,又多發了不少錢糧,一時間湘勇和苗兵們都是歡聲雷動。。)

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63章 陰險小人第81章 用民以戰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8章 密探齊出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34章 宅心仁厚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395章 湘軍異動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422章 逼封萬歲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98章 必有近憂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64章 出隊瀏陽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93章 出鎮北路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63章 陰險小人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703章 退位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