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漁人之利

和衆謀士商議之後的第二天,翼王石達開起了個大早,梳洗停當之後連早飯也沒用便策馬在一衆翼殿參護的護衛之下,前往東王府。

走在大街之上,忽聽街邊幾個孩童玩耍之時念起的童謠:“小天堂、小天堂,金陵就是小天堂,天父眷顧小天堂,不愁吃喝不愁穿。”“西邊一座城,東邊一座城,西邊的不亮,東邊的大亮。”

起初石達開還笑意濃濃,看來南京城的百姓還是擁護太平軍的,就連小孩子們的童謠都如此歌頌太平天國,但細細一聽之下,好像一夜之間城內的孩童都在念這幾首童謠,驀然想起了什麼,眉頭不禁深深的鎖了起來。

片刻之後,到了東王府門口,只見東王府的曾水源和陳承瑢帶了東殿參護已經在門口等候了,這兩人剛剛都升了官,曾水源升任天官又正丞相,陳承瑢升任地官副丞相,兩人都換了新趕製的官服,也不知是剛升了官的緣故,還是太平天國新制的官服的緣故,兩人看起來紅光滿面的很是精神。

見石達開下馬,曾水源和陳承瑢上前見了一禮,陳承瑢見翼王眉頭不展,問道:“翼王殿下爲何事憂愁?”

石達開輕嘆一聲,說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一路上很多孩童唸的童謠?”

陳承瑢愣了一下沒有答話,他身邊的曾水源卻接口道:“翼王殿下,這些孩童好像都在念相同的幾首童謠。”

陳承瑢奇道:“念幾首童謠又怎麼了?”

石達開緩緩將幾首童謠又唸了一邊。陳承瑢口中默唸幾遍後,好像已經知道了其中的含義。也是眉頭深鎖起來。曾水源心思不及陳承瑢靈光,又暗自唸了幾遍,才恍然說道:“怎麼會有這樣的童謠?這樣唱得街知巷聞的,百姓和軍兵們都以爲天京城是小天堂了。”

石達開嘿了一聲,說道:“不錯,不止這樣,這個編童謠的人用心更是險惡無比,倘若天京城真的成了小天堂或是咱們教義中的聖城。那今後無論清妖如何包圍,如何攻打,我們都只有咬牙守下去,再無轉圜的餘地了。”

曾水源微微一笑說道:“翼王殿下多慮了,這天京城當真是小天堂一般,況且我們各路天兵都在,清妖如何敢來攻打天京?我們還要殺到北京去呢。”

石達開看了看毫不在乎的曾水源,看來捨不得這花花世界天京城的又何止天王、東王等人?也不再說這事。說道:“我們快些進去吧,別讓東王久候了。”曾水源和陳承瑢一起點點頭,跟着石達開直入東王府。

這東王府經過短短時間內的擴建,已經初具規模,蕭雲貴給東王府選的建址是在滿清江寧將軍署內,將軍署建築豪華。加之有景色宜人的花園,當年清康熙皇帝南巡江寧時,曾以將軍署作行宮。東王楊秀清跟着李以文到了將軍署後,一眼便選中了將軍署,楊秀清倒也滿意蕭雲貴的安排。便吩咐衆人擴建此處,做東王府。

東王府的擴建很是浩大。東王下令盡收入署外隙地,又放寬圍牆,擴大王府範圍,並在內興造一座五層高樓,以瞭望城內外虛實。歷史上楊秀清第一次選中建王府的就是這個地方,後因王府鄰近孝陵衛的清江南大營,不斷受到炮火的襲擊,東王才決定將王府再遷他處。

經過十餘日的連夜趕工,東王府大門已經初步完工,大門前興建了一座高大門樓,約有五、六號門面寬,四柱密釘鐵蒺藜,遠在浦口的敵樓均能見之。大門外尚有大炮數門,早晚鳴放,十分威風。太平天國向以黃、紅二色爲尊貴,因此,內外多飾黃、紅二色。東王府大門口用黃紙朱書“東王府”匾,門上有銅環,並糊黃緞,飾以彩色龍、虎形象。大門前有一綵棚,也以黃、紅綢縐覆蓋,顯得分外威嚴壯觀,大門外設大鼓一面,專供民間告狀之用,“有事無論大小,皆於門前擊鼓,內中即有女官出問。

進了大門,寬闊的院內另有一座四五丈高的五層望樓正在修建,已經建好的東王府內室以外設方廳各一,東曰“承宣廳”,西曰“參護廳”,均爲傳令官辦差處所。另有東殿尚書掛號所。王府附近還有“侍從館”,負責武裝保衛東王府。

到了東王府內,翼殿的參護在參護廳等候,石達開和曾水源、陳承瑢徑直到了承宣廳等候,曾、陳二人陪着翼王奉茶,說東王稍後便來。

過了片刻,門口親衛大聲喝道:“東王殿下到!”石達開急忙整理衣冠起身侯立,

只見東王楊秀清頭戴金冠,那金冠如古制兜鍪式,左右各一龍,其中近上立一鳳,盔頂豎一纓槍,四圍皆珠寶纓絡,冠額則繡雙龍單鳳,中列金字東王二字,一身明晃晃的黃緞袍,袍上繡龍八條,腳踏明黃緞靴,上繡金龍,每隻靴子上繡七條,很是光鮮燦然,配着楊秀清雋永冷峻的外表,讓人不禁肅然。

楊秀清才踏進大殿,哈哈大笑起來,大聲說道:“達胞,想不到你一大早就來了,真是太好了。達胞,看了我這王府沒有?覺得如何?”

石達開微微一愣,小心翼翼的說道:“四兄王府果然氣派非凡,東殿的典官們還是用心辦事了,短短時日內已經初具規模,實在難能可貴。”

楊秀清擺擺手,臉上又冷了下來道:“唉,用心辦事說不上,你說十遍的事,他們能聽進去一遍就算好的了。”

石達開見曾水源、陳承瑢兩人低頭不語,看來爲了王府擴建的事,兩人沒少被東王呵斥,心中微感不安,但也不願過多的提及東王府的內事。上前一步抱拳道:“四兄,小弟一早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商。”

楊秀清走到主位上正要坐下。聽到石達開的話,微微回頭笑了笑,緩緩坐下說道:“達胞要說的可是聖庫之事?”

石達開微微一鄂道:“四兄何以得知?”

楊秀清淡淡一笑道:“這幾日你接連召見各處庫管,籌算錢糧,東殿各處管事所領錢糧皆要你親自斷處,想來是聖庫吃緊了,是不是?”

石達開暗暗心驚,看來在這天京城內沒有什麼事能逃得過東王的耳目。跟着上前長長一拜說道:“四兄明鑑,如今這天京城內軍民百姓不下百萬,各處花費每日都是不下數萬之巨,加上如今各處王府均在增建,花費更是在……”

說到這裡,楊秀清臉色一沉,擡手打斷他的話說道:“達胞。你這話是何意?你只說聖庫花銷之事,怎麼不說納入之事?前幾日西王不是還差人繳了一批錢糧到來麼?記得到了天京之後,聖庫該有一千二百餘萬兩的存銀,糧秣器械更是不計其數,這才進天京幾天?聖庫就沒有銀子了麼?”

石達開急忙說道:“聖庫之內尚餘六百兩銀子,但天京城內丁口衆多。花費甚巨,而且從前聖庫之入多半是攻下城池之後,繳獲清妖府庫錢糧所得,還有查抄那些清妖富戶所得居多。如今到了天京城內,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各處都要花銀子。又多時未曾出隊攻打清妖,所以聖庫所入僅靠西王納獻是遠遠不夠的,西殿十餘萬兵馬如今正攻打蘇南,西王也需要錢糧,到如今西王未曾從聖庫領取半分,反而有所納獻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楊秀清沉吟道:“西殿接連攻下金壇、無錫、常州等地,尚可自給自足,杭州、蘇州乃是大城,等打下後也應有不少錢糧供應。”

石達開搖搖頭說道:“四兄,如今我天京大隊坐守天京城內,所缺者不是銀兩而是糧食,最近夏收剛過,清妖截斷各處陸路通道,禁止糧食轉運,天京城附近田地出產有限,不足以供應都城所需,小弟不得已出高價蒐購走私米糧供應,實在是入不敷出。小弟以爲當出兵贛省或是北上皖省,一者便是打下湘贛皖南產糧之地,以作都城供糧之用,二來也可拱衛天京,江北清妖虎視眈眈,若是瓜洲、鎮江有失,天京便會受清妖兵鋒所脅了。”

楊秀清尚未答話,只聽一人在大殿門外笑道:“六弟所言極是。”只見北王韋昌輝也是一身金冠黃袍,金冠上繡了北王二字,大步走了進來,他身後一個國字臉的紅風帽紅袍的漢子跟着進來,卻是天官正丞相秦日綱。兩人和楊秀清都是衣着光鮮,而石達開卻是素服便裝,相比之下,顯得石達開、洪宣嬌二人很是寒酸。

石達開見兩人聯袂而來,心中微微有些欣喜,北王近日和東王不協已經是人盡皆知,他一定也想能夠領兵出天京城的,有他二人說話,出兵之事便好說了。

韋昌輝和秦日綱向楊秀清行了一禮,楊秀清點點頭,緩緩說道:“韋正老弟有話不妨之說。”

石達開聽了韋正老弟這四個字,心中昭然,韋昌輝狠心殺了自己親哥哥向東王表忠心,已然得到了楊秀清的信任,不管東王是否還有所防備,但這一聲韋正老弟和從前大不一樣,親疏之間已經高下立判。

韋昌輝招呼石達開坐下,自己也坐到右上首,秦日綱添爲末座,幾人坐定,韋昌輝才緩緩開口說道:“我軍進城旬月,軍兵百姓耗費日增,坐吃山空終非長久之計,小弟以爲六弟所言極是,我等當在秋收之前出兵贛省、皖南,攻佔產糧之地,方可緩解天京缺糧的局面。”

楊秀清皺眉說道:“西王不是正在攻打蘇南麼?”

秦日綱洪鐘般的聲音開口說道:“東王殿下明鑑,西王對陣清妖數萬,勝負尚不明瞭,聽聞近日清妖從福建、江西調集大批援軍準備應援蘇南,江北清妖或許也會南渡應援。如今我等出兵時機正好,一來可打亂清妖部署,聲援西王的攻勢,讓清妖不敢從容赴援,二來打下產糧地之後,也可解我等燃眉之急。”

楊秀清面色陰沉的哼了一聲說道:“好一個燃眉之急,天京城斷糧了麼?你們急着出隊到底是何用意?清妖赴援蘇南?蘇南那邊吃緊了麼?天京城內尚未安穩,出隊打何處?天王諭令你們出隊了嗎?!”話音才落,石達開、韋昌輝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東王爲何發這麼大的脾氣。

楊秀清冷哼了一聲,說道:“達胞、韋正老弟,城內還有多少勾結清妖的富戶沒有收拾掉,你們再去查查,據本王所知,還有不少清妖官宦富戶都逍遙法外,你們放着這些人繼續爲禍百姓麼?”

石達開和韋昌輝對望一眼,看來東王還是擔心自己和北王領兵之後又變成另一個西王,當下暗暗嘆口氣,連忙說道:“東王兄教訓的是,王弟失言。城內苟存的清妖,小弟當親提天兵前往剿滅。”

楊秀清點點說道:“如此甚好,其實蘇南之戰西王已有成算,不要我等出隊也能應付,如若西王應付不了,定會有求援之語帶到,到時候再出隊也不遲。現下我等不該着急出隊,一切謀定而後動方爲上策。而如今金陵百姓也編起歌謠說天京城乃是小天堂,看來也是天意使然我等當秉承天父之意,定都金陵,改號天京,我等當好好經營天京,讓天京成爲小天堂,成爲東方的聖城,方纔是教義正途。”

石達開聽了汗流浹背,他此刻猛然明白東王話語之意,他不是怪自己和北王提議出隊,而是不想天京出隊牽制清妖,東王是想借清妖的手對付西王!從他陰沉的語氣可以聽出,他對西王兵勢雄厚極爲不滿,想借清妖之手削弱,雖不一定會致西王於死地,但也要西王被清妖打得走投無路,派人來天京求援,他東王纔會派出大隊相救。看來楊秀清並不是一味貪圖天京城的逸樂而不願出隊,他這是要坐收漁人之利,等到西王和清妖兩敗俱傷,他纔會出面收拾殘局,當真是老辣至極的謀算啊。

石達開張開了口想再替西王說些話,但卻不知道說些什麼,韋昌輝也是苦着臉不敢多言,秦日綱更是低頭不語,陳承瑢面露喜色,似乎早就料到一般,唯獨曾水源面色着急,但卻人微言輕也不敢說話。

楊秀清不理會石達開,站起身說道:“韋正老弟,秦日綱隨本王看看這新王府吧。”韋昌輝、秦日綱當即領命而行。

楊秀清走過石達開身側,忽然低聲說道:“把你的衣飾換換吧,沒一點天國翼王的威風,寒酸得緊,也不怕讓人笑話。”說罷直出門去了。

楊秀清等人走遠後,石達開輕嘆一聲道:“兄弟禍起蕭牆卻是爲了哪般?大好形勢非要拱手讓了清妖不成?”跟着搖搖頭,不再說話,走出大廳,只看着東王府上美輪美奐的亭臺樓閣,不禁也是有些癡了。。)

第51章 守險守陴第87章 鴉片之用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10章 奉天誅妖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70章 胡攪蠻纏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11章 十字路口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65章 遭遇之戰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424章 北王謀事第52章 打草驚蛇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70章 胡攪蠻纏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460章 大勢在手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7章 爲何要反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62章 主隨客便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98章 必有近憂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94章 兩片離愁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66章 繁文縟節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19章 火燒糧倉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3章 陰晴不定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2章 去投長毛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460章 大勢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