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祈禱氣運

翌日天色還未完全放亮,花葯山上的太平軍營壘之內,太平天國西王帶領屬下做起了禮拜的祈禱,順道也將這一次攻城戰的禱告也做了。

昨日聽聞北路軍也受阻於河岸之後,蕭雲貴和左宗棠商議了半天,也沒能找到這次破襲戰沒有成功的毛病出在哪裡,最後左宗棠只是說了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蕭雲貴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作爲一個優秀將領,軍事、策略、領兵、佈陣等等是可以學習的,唯獨運氣這一項是沒法學。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當中充滿了將領運氣的成分,例如官渡之戰,曹軍要不是有許攸投靠,知道了袁軍屯糧所在,那戰爭的結果便會改變。所以說戰爭中總是充滿了不爲人控的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是運氣,日本人稱之爲武運。

蕭雲貴自忖人品和運氣不算上佳,思來想去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倒是林鳳祥提醒了他。稍晚時候,林鳳祥前來稟告地道已然完成,順便說起明日便是禮拜之日,雖然在戰時,但也該帶領全軍進行禱告。林鳳祥直言不諱的說了現下軍中流傳着一些不諧之言,便是在開戰之前,西王沒有帶領大家進行戰前禱告,所以戰事進佔纔會不順。

聽完之後,蕭雲貴反而倒喜出望外,自己從前便是信奉基督教的,雖然沒正式受洗過,但每次考試前他都很虔誠的祈禱,希望上帝能夠保佑他。這次也一樣,或許自己虔誠的祈禱天父皇上帝能夠讓運氣站在自己這一邊,穴地攻城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可別再出什麼狀況了。

所以天還沒亮,蕭雲貴便帶領全軍做了禮拜和戰前祈禱。儀式結束之後,望着各軍典官分頭寬慰和鼓勵着諸軍將士,不論是老兵還是湘中新兵,人人臉上都是帶着虔誠無比的肅穆靜靜聆聽,漸漸的人們臉上的恐懼、慌亂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狂熱和興奮。這時候蕭雲貴有些明白過來,自己手握着一種利器,運用得好可以讓兵卒們找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寄託和信仰,面對血與火的殘酷戰爭,只有強大的精神寄託和信仰才能驅散恐懼和無助,讓人無所畏懼,這也是爲什麼太平軍不害怕肉搏而清軍非常害怕的原因所在。

望着各軍傳教典官忙碌的樣子,蕭雲貴似乎看到了後世西方軍隊中的隨軍牧師,同時也有後世本國軍隊政委的影子,又想到一個問題,他要徹底控制一支軍隊,需要的正是這些典官,而非僅僅靠林鳳祥、李開芳幾個將領。或許幾個親信將領會有些作用,但作用絕對不會比這些下級典官作用來得大。蕭雲貴打算在這一戰結束之後,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利用這些典官來控制自己的軍隊,他們的成敗和引到方向絕對會影響這支軍隊的未來,他蕭雲貴到底是需要隨軍牧師還是政委呢?還是兩者的結合體?眼下他暫時想不了那麼多,祈禱結束後,他只能專注於戰事。

和蕭雲貴一樣早起的還有衡州城內的和春,被屬下戈什哈從小妾溫暖的被窩裡叫醒,和春把城外的長毛賊首僞西王的十八代祖宗罵了個遍,要不是這僞西王,自己何勞這麼辛苦要早起?

昨日太平軍的攻城戰雷聲大雨點小,不像是從前玩命長毛賊的作風,和春估計城南的賊寇是在等城北的長毛一同攻城。昨日黃昏時分,城北草河上太平軍已經架起了浮橋南渡,和春派了一支兵馬由參將德亮率領出城襲擾北岸的太平軍搭建浮橋,但對岸太平軍架起木舟、竹筏惡狠狠的強渡南岸,北岸又有太平軍炮陣助戰,德亮戰了三個時辰也不能突破灘頭太平軍臨時建起的營壘,只得退回城內。隨後,太平軍加快了建橋的速度,時值冬日,河水平緩淺窄也幫了太平軍的忙,黃昏時分浮橋建好,北岸的太平軍大隊開始渡河。

是以和春不敢大意,傻子都知道今日太平軍定會發動猛烈的攻勢,城南、城北都會被太平軍同時強攻,所以他起了個大早,安排城內的防務。

城北交給參將德亮守禦,和春專注於城南,因爲城南有長毛僞西王的大旗,這邊一定是太平軍攻打的重點。在城北巡視一圈之後,和春倒是很放心德亮的部署,各種守城器械充足,德亮還抓了不少城內難民壯丁上城助守,人數遠比城外的太平軍多,並不怕太平軍強攻。

巡視完後,和春帶着一衆戈什哈趕往城南,離着南門還有裡許的時候,只聽一聲悶響,腳下大地似乎都在震顫,巨大的響聲之中,城南十餘丈的城牆轟然被炸開,碎石塵土瀰漫整個城南。

和春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嚇了一大跳,胯下青驄馬驚恐的人立而起,將也是有些愣神的和春掀下馬來。左右戈什哈大驚,急忙上前將摔了個七暈八素和春扶起來,探視之下好在和春沒有大礙。

和春顧不得自己身上的疼痛,目瞪口呆的看着城南的城牆,塵土還未消散完,朦朧之間已經可以看出城南一段十餘丈的城牆已經倒塌,城外太平軍的歡呼和吶喊聲直衝耳膜,狗孃養的的長毛賊竟然玩穴地攻城!

在桂林之戰時,長毛賊就用過這招,但桂林城地下是堅固的岩石,挖不動,所以長毛賊的穴地攻城沒有成功,但隨後的道州、全州、郴州幾戰,長毛都有用這招。

和春抽出佩刀,聲嘶力竭的大喝道:“號令全軍給我上前堵住缺口!用人填都要把缺口填上,奮勇向前着,賞銀一兩,後退着立斬不赦!”

和春的將令飛快傳出之後,城南的清軍只得硬起頭皮往缺口堵去,一方面是衝着賞銀,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城破之後太平軍會斬盡殺絕。和春手下清軍可是和太平軍在廣西據戰良久的,各人手上都沾了太平軍的血,知道城破之後落在太平軍手中可是隻有死路一條,當下蜂擁往缺口堵去。

但城外的太平軍似乎還沒有及時強攻,當清軍聚集在缺口時,第二聲巨響傳來,太平軍下層地道埋藏的萬斤紅藥也順利炸響。天空中佈滿了殘肢斷臂和猩紅的塵土,清軍慘叫着四散逃開,就連靠近缺口的和春都被氣浪震倒。

伴隨着巨大的歡呼聲和喊殺聲,城外的太平軍高喊着:“天國萬歲!誅妖除魔!”的口號,開始蜂擁往缺口突入。血腥的缺口上,佈滿了清軍死屍,洶洶的烈火燃起,一陣陣屎臭味飄蕩起來。原來剛纔的爆炸引燃了城南清軍囤積的火油,缺口處燃起大火,但太平軍依舊蜂擁向前,用倒塌的城牆磚石塵土掩蓋大火,繼而突入城內。

和春在百餘名戈什哈的護衛下,倉惶逃往城北。和春滿臉的驚恐,回頭望時,城南已經是一片血雨腥風,到處都是往北奔逃的清軍潰兵,稍稍凝聚起來的士氣被第二次爆破徹底擊垮,城南已經守不住了,那城北也是守不住的。

稍稍清醒過來的和春急忙召集潰軍往西門而去,東面也去不得,東面有湘江阻隔,倉促之間根本逃不出去,只能望西面祁東縣奔走。慌亂之間也顧不得德亮了,總要有人留下來斷後吧,和春毫不猶豫的把德亮給出賣了。

引着千餘潰兵倉惶逃出西門,和春部如喪家之犬般沿着官道往祁東縣逃去。行至數裡外的莫石塘,一支千餘人的太平軍伏兵殺出,當先一人卻是太平軍老將曾天養。

和春部清軍已經膽寒,被太平軍衝殺過來一陣猛攻之後四散潰逃,太平軍一直追殺到草河岸邊,曾天養望準了穿着官服的和春緊追不捨。追到草河邊後,好在和春手下戈什哈奮勇抵擋,和春和幾個親信才得以從易州灣搶了條竹筏逃過北岸去。

原來昨日李開芳、李以文、曾天養、何震川南渡之後,便得到蕭雲貴的將令,命他們趁夜色分兵趕往城西埋伏,因爲左宗棠算定一旦城南有所突破,城內清軍定會有向西逃竄者,是以提前埋伏。果然城南一破,和春便往西逃,被曾天養伏兵截殺,僅以身免。

城內的戰事卻一直持續到午後,德亮率領城北兩千餘清軍眼見逃不出去,做了困獸之鬥,但在城南、城北太平軍的夾擊之下,德亮抵抗了三個時辰之後,最後戰死城北,手下兩千餘清軍全軍覆沒。而他強抓的難民壯丁惱恨清軍的粗暴,在太平軍強攻的第一時間便四散逃跑,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讓清軍士氣盡散,很快覆滅。

進城剿滅最後的清軍之後,蕭雲貴急命各軍分守城門,安定城內百姓,打開官倉放糧給百姓。望着衡州各處裝得滿滿當當的錢糧、布匹、紅藥、器械、鳥槍、火炮等輜重,蕭雲貴兩眼放光,不顧形象的惡狠狠罵了句:“他孃的,老子發財了!”

蕭雲貴的高興勁沒有持續多久,正當他命左宗棠帶人清點物資的時候,城南外朱錫能急報,說派往南面的探馬回報,耒陽有大隊清軍往衡州而來,距離衡州已經不過四十里路了。

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88章 分離之意第633章 天津巷戰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79章 一馬一獐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90章 還軍灞上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31章 苦肉之計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73章 失魂之症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77章 棄文從武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94章 兩片離愁第600章 京城戒嚴第329章 合作無間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94章 兩片離愁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31章 苦肉之計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96章 終得名士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178章 口舌之蜜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2章 西王風采第85章 爲何哭泣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78章 口舌之蜜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622章 大勢如水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744章 殺雞取卵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83章 村坊團練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21章 升斗小民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502章 民族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