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林的話,自然引起了與會所有幕府高層人士的強烈震動,尤其是陸海軍部的各位精英們,更是大眼瞪小眼地驚詫異常。..
收縮兵力建立什麼所謂的江戶防線,這明擺着不就是一種徹底認輸之後的坐以待斃的選擇嗎?
偌大的議事廳內,先是靜的嚇人,接着就是一片譁然。
反對的嘶喊,還有捶胸頓足的哭鬧,此起彼伏。
毫無疑問,此時此刻的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了這位曾經令他們崇尚無比的總顧問閣下,你到底是啥意思?
然而,此時的鮑林卻在點到爲止之後,即代表德川家茂宣佈了這場難有結果的會議的結束。直到只有他和德川家茂倆人面對面地重新坐下來的時候,鮑林這才終於亮出了他的底牌——投降!
投降?聽到他的這位總顧問閣下嘴裡蹦出了這兩個字的德川家茂,似乎早有了良好的心理準備似的,不僅沒有像過去那樣,露出半點兒歇斯底里的跡象,反而卻是相當平靜地,平靜的彷彿是在聽一件毫不關己的閒事一般,一雙小眼睛半睜半閉着,靜靜地等待着他的這位總顧問閣下的下文。
德川家茂這種出乎意料的表現,倒使得鮑林很是有些感到不自在,而且,他甚至還從德川家茂那平靜的眼神兒中,品味到了些許的嘲弄感。
“恩……這個……這個……咳咳……”
看到他的這位總顧問閣下在嗓子眼兒裡亂七八糟地咕噥了半天,卻始終也沒弄出一個像樣的詞兒來。德川家茂終於有一搭沒一搭地隨口問上了一句話,“投降?朝鮮人會願意接受?”
“咳咳……這個……這也正是要及早建起江戶防禦圈的重要所在。”
德川家茂的發問,也使鮑林終於又重新變得活泛起來。他開始掰着指頭,細細地給對面穩坐的德川家茂講解起了他的投降理論。
鮑林告訴德川家茂。日本最終的失敗已成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還甭說是以眼下相當窘迫的兵力出去四處滅火之法絕對難以奏效,即便就是能夠在某一個方向上爭得一個小戰果,也根本改變不了整個的大勢。
而爲什麼會如此之早地就出現了這種難以扭轉的悲慘局面呢?
鮑林認爲,眼下這種局面的出現,絕不像在會議上的某些人拼命叫嚷的那樣,是因爲朝鮮軍隊的武器裝備遠勝於日本軍隊。而恰恰是由於日本上上下下的很多人在入侵者面前,已經完全喪失了從前那種崇高的武士道精神。
正是由於精神上的徹底崩潰,使得各地的官民並沒有能夠認真貫徹和執行他鮑林的禦敵策略,真正地去跟朝鮮人做決死的抗爭。
說到這裡的鮑林。還情不自禁地衝着德川家茂發出了一連串的哀嘆,然後又極其無奈地向德川家茂明確指出,有這麼一大羣平時把口號喊得山響,危難關頭卻總是擅長吃裡扒外的官民,這場抗戰如果不失敗的話。那簡直就是天理都不容了。
同樣,爲了這樣一羣完全喪失了民族氣節的人們,他德川家茂若是還想再做出更多的付出的話,就更是一個天下最大的傻瓜。
所以。只有投降,纔是目前唯一正確的選擇。
接着。鮑林言歸正傳,又談到了德川家茂之前曾提到的那個問題。
對於朝鮮人肯不肯願意接受日方投降的這個問題。鮑林所給出的答案是,朝鮮人是一定會樂於接受的。
因爲,他所提出的那個趕緊構建江戶防禦圈的計劃主旨,正是爲了要逼着朝鮮人不得不樂於這麼做。
鮑林爲德川家茂分析說,朝軍既然選擇在了秋季時節向日本發起全面的入侵,他們最初所抱定的宗旨,就必定是要速戰速決。
這不僅是因爲朝軍絕不會樂於以不斷的戰爭來熬過一個氣候惡劣的冬季,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朝日之戰必須要符合那些站在他們背後的太平天國人的戰略。
換句話說,朝鮮人對日本所發動這次全面入侵,其真正目的並不僅僅只是單純地要向日本復仇,而是爲了要替已經與以大英帝國爲首的偉大協約國集團進入了全面戰爭態勢的太平天國人,安定好他們的家門。
“我不得不向德川大將軍您指出,那些不僅及時地出現在了津輕海峽,幫助朝鮮海軍消滅了努內茲將軍的艦隊,還打着追殲咱們的西班牙盟友艦隊殘餘的旗號,不斷地襲擊貴國東海岸之各港口,就連您的一艘戰艦都不肯放過的太平天國艦隊的一系列行動,其實就已經向您發出了極其一個危險的信號。倘若朝軍的行動再拖延的長一些,我敢斷定,太平天國人就會立即撕去他們的僞善嘴臉,而直接將軍隊送到您的這個日本島上來。”
看到曾經是一副事不關己模樣的德川家茂的額頭之上,終於在自己的宏論面前已被驚出了一層細細的冷汗珠子,鮑林的心裡笑開了花。
事實上,自從得知了朝軍攻佔廣島,接着又兵不血刃地得了福山城,而福山、岡山諸藩的土藩軍團卻一反之前長門等藩的舉措,既不堅決守土抗戰,又不下各自的藩城變爲廢墟,只會相繼望風而逃的那天起,這位鮑林閣下就對嘴巴比拳頭還要硬的日本小兄弟們,徹底地喪失了信心。
而當驚聞另一支的朝鮮大軍又成功登陸了富山城之後,這位鮑林閣下更是明確斷定,日本的徹底的崩潰已經是近在旦夕之間。
當然,鮑林同時還斷定,他的大英帝國所賦予他的那些神聖責任,就此也該宣告完結了。
而爲了能夠給自己的日本生涯畫上一個句號,他所剩下的事情就只有一個:
怎麼才能儘可能完好無損地離開日本呢?
可偏偏就是在這種時候,太平天國紅海軍對日本東海岸諸港口所發動的最後一擊,又徹底地斷絕了他的海上退路。於是,無奈之下的鮑林,只好打起了投降的這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