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

吳州多山,是爲天下十九州之首。根據《太平廣記》記載,在吳州境內,僅僅是三百丈以上的山峰就多達八百餘座。山多也就林多,故而許多地方人跡罕至。

此時一座荒蕪人煙的山頭上,一名中年男子盤膝而坐,在他的膝上橫放了一個算盤,通體玉質,其形長方,內貫直柱,俗稱“檔”,共有十五檔,檔中橫以樑,樑上兩珠,樑下五珠,每個算珠都晶瑩剔透,不同之處在於樑上兩珠爲黑,而粱下五珠爲白,整個算盤好似一個不規則也不對稱的黑白雙魚。

此時男子正在撥打算盤,就像一個正在算賬的掌櫃,算珠在他的指下不斷髮出清脆聲響。

今天是立秋,七月二十一,也就是正一宗顏飛卿和慈航宗蘇雲媗成親的日子,而他已經錯過了觀禮的日子,其實對於他來說,觀禮與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能否走到正一宗,並且順利見到大天師張靜修。

此人正是太平宗的宗主、太玄榜上排名第五、江湖人稱沈大先生的沈無憂,他先前在去往雲錦山的路上被皁閣宗宗主藏老人以“鬼瘴陰鎖”攔住,兩人鏖戰許久,沈無憂終於破開了藏老人的“鬼瘴陰鎖”,前往雲錦山,可就在他距離雲錦山只剩下不足三十里的時候,他心血來潮,又爲自己卜了一卦,結果竟是大凶,說明他若執意前往雲錦山大真人府,恐怕還未見到大天師張靜修,就要橫死當場,於是他不得不改變方向,來到此地,同時寄希望於他當初在無意之中落下的一顆“閒子”,不知是否成爲此番破局的關鍵。

更讓沈無憂心生憂慮的是,此卦象表明大真人府也不安全,那麼也就有極大可能是地師親臨雲錦山,趁着正一宗大宴賓客的機會,悄然混入其中,可正一宗卻視而不見,又印證出一種可能,那就是大天師張靜修的本尊此時可能並不在大真人府中,若是地師徐無鬼趁機發難,正一宗怕是無暇顧及其他。

沈無憂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他在前往帝京之前,不知是否心生預感,臨別前破天荒地說了許多瑣碎言語,不同於以往,那些言語沒有故弄玄虛,反而異常直白,讓沈無憂記憶猶新。

現在再回想起來,那些瑣碎言語倒像是在交代後事了,也算是遺言了。

然後他又想起來陸夫人和沈長生,沈長生不是沈無憂的兒子,卻是被沈無憂從小收養養大的,算是養子。沈無憂不是不想把許多事情直接向沈長生挑明,可沈無憂又覺得沈長生不該揹負太多不屬於他的責任,就在這種糾結之中,直到沈無憂離開太平客棧,沈長生才第一次去往太平宗。

至於陸夫人,虧欠太多,不提也罷。

沈無憂作爲一個精通術算占驗之人,信的是因果早定,所以很少追憶過往,但這次他有一種直覺,自己多半是回不到蘆州了。

就在這時,天邊有滾滾黑氣生出,然後如一線潮,迅速接近這處山頭。伴隨着無數冤魂哭豪之聲,一支完全由冤魂組成的“鐵甲黑騎”踏虛而至。

沈無憂嘆息一聲,知道是藏老人到了。

當年皁閣宗之所以能夠以一宗之力藐視整個江湖,可見皁閣宗的厲害所在,只要有足夠的“材料”,一人便是一軍。徐無鬼深知這一點,對於皁閣宗的管控絲毫不敢放鬆,生怕這條喂不熟的野狼反噬自己。所以在太陰屍一事上,徐無鬼雖然是藏老人的盟友,但只是象徵性出手相助,甚至還主動對藏老人施壓,使其主動罷手。可到了如今,江湖上的形勢變化,讓徐無鬼不得不全力出手,此時有正道外患,徐無鬼便不再刻意約束皁閣宗,轉爲大力扶持皁閣宗,以陰陽宗的多年積累,自然不是被滅門後又重建的皁閣宗可比,所以藏老人不但在極短時間內就恢復鼎盛時的境界修爲,而且還更上一層樓,這就像徐無鬼鬆開了手中鐵鏈,野狼固然喂不熟,但是在敵人和主人之間,還是會優先選擇敵人。

轉眼間,這支由冤魂組成的黑騎已經近至沈無憂的面前,停在空中,黑雲滾滾,黑霧濃濃,一雙雙血紅的眼瞳透出霧氣,死死盯着沈無憂。

在黑騎的重重簇擁之中,有十六匹黑馬拉動的青銅古戰車,車上有華蓋,車內有寶座,一身白衣的藏老人便端坐寶座之上,如帝王出巡。

藏老人開口道:“沈無憂,爲何不去正一宗?”

沈無憂並不答話,而是繼續撥動算盤上的算珠,在身前憑空生出一副南鬥星圖。

所謂北斗主死,故而有清微宗的“北斗三十六劍訣”,既是世間第一等的劍訣,也是最上等的御劍手法,主殺伐事;南鬥則是主生,由此衍生出一門神通,名爲“南鬥二十八陣圖”,可用作佈陣之法,也可用作破陣之法,還能用作占驗卜算之事。

二十八顆算珠依照天干地支而動。

星圖變化,東、南、西、北各七宿化爲九野九天,白日現繁星。

星圖上應星辰,牽動星辰之力。

東方蒼龍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同時一亮。繼而猶若實質的星光如銀河倒落,轟然落下。

一圈圈肉眼可見的漣漪向四周擴散開來,浩浩湯湯如大江東去,沛然莫御。

天地之間驟放光明如白晝。光明之下,天幕上的黑雲黑氣翻滾不休,彷彿烈火灼燒污穢。原本藏匿於黑氣中的無數冤魂,面容驟然變得模糊,飄搖不定。

藏老人冷哼一聲,從袖中取出一件疊好的漆黑袈裟,此乃他盜取佛骨舍利時的意外收穫,本是一位高僧的遺物,落到他的手中之後,經過煉製,變成了一件禦敵的寶物。

不見他如何動作,袈裟自行展開,扶搖而起。袈裟每上升一尺,袈裟的長寬便增加一丈,待到袈裟升上數百丈的高空之後,已是遮天蔽日,遮擋了漫天星辰,使得星辰之力無法落下。

遮蔽了星辰之後,沈無憂的星圖便失了大半作用,藏老人再一揮手,在徐無鬼的幫助下,已經煉製完整的“九子母天鬼”呼嘯而出。

完整的“九子母天鬼”共是十八隻。“九母”便是九個美人,行種種誘惑之能事,若是心志不堅,稍有心動,輕則落入重重幻境之中,不可自拔,重則周身氣血翻滾沸騰,精氣直接被其隔空吸走。“九子”則是九個嬰孩,來無影去無蹤,速度極快,善於偷襲,喜歡吸食精血。兩者配合,威力極大。

十八隻天鬼圍繞沈無憂呼嘯盤旋。

沈無憂撥動十八顆算珠,從算盤上射出十八道星光,分別定住十八隻天鬼,使其暫時動彈不得,然後沈無憂長身而起,從須彌寶物中取出一隻雕琢精細的金色小鳥,隨手擲出,原本只有手掌大小的金鳥迎風即長,化作一隻金烏,雙翼一振,足有十餘丈之長,渾身上下燃燒着熊熊烈火,宛如活物一般,徑直衝入滾滾黑氣之中。金烏所過之處,黑霧消融,黑雲消散,那些由冤魂所化的鐵騎紛紛被烈火焚燒成一縷縷青煙,消散於世間。

幾息之間,原本濃郁的黑色之中便出現了一大塊空白,黑色和空白的接觸邊緣,則是一抹極爲亮眼的火紅,就像一張黑色的紙,被燒成了殘片,被燒成黑灰的邊緣還有點點殘火未熄。

片刻後,金烏勢盡,緩緩消散,藏老人的黑騎也所剩無幾,只剩下一輛青銅古戰車。

坐在車中的藏老人怒哼一聲,天地異象一變再變。

原本籠罩在兩人頭頂上方的黑色袈裟化作夜幕,使此處變得彷彿深夜一般,沈無憂腳下的地面隨之變得粘軟起來,像是雨後的泥地,又像是某種動物的內臟,黏黏軟軟,彷彿活物一般輕微蠕動。

沈無憂低頭望去,只見腳下不知何時生出了一片黑色霧氣,甚至已經漸漸漫過腳面,彷彿是暴雨時節的街道,因爲雨水來不及排泄的緣故,逐漸形成積水,乍一看去,更像是一條小河。在這片黑氣之下,不斷蠕動的地面上凸起無數栩栩如生的面孔,浮出黑氣,只見這些面孔緊閉着雙眼,表情痛苦猙獰,將毫無血色的慘白手掌伸出地面,妄圖抓住沈無憂的腳腕。

同時,在沈無憂耳畔有無數喃喃低語之聲響起,似是在訴說自己此生苦難,難以超脫,要讓沈無憂因此而生出不忍之心。

沈無憂深知人死之後,一點真靈泯滅,留下一縷殘魂,只有戾氣怨氣,就如起屍之後的殭屍,都是軀殼罷了,與此人生前已經沒有什麼干係了,所謂的苦難早已隨着真靈泯滅而消散,佛道兩家所謂的超度亡靈,也不過是將其除去而已。此時這些低語,只是藏老人亂人心神的手段罷了。

沈無憂揮袖將那些想要抓住自己的手掌紛紛斬斷,雙腳離地懸空,淡然道:“藏宗主位列太玄榜第四人,的確是實至名歸。”

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六章 假長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十八章 飛騎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三十三章 好好讀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八章 閣老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一章 錢玉蓉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九十一章 了斷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一百五十二章 客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個夢第十四章 徵公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二百零八章 迎客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番外六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十三章 故地遊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三百零六章 死中求生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