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

經歷了這場波折之後,李玄都和秦素繼續乘船由荊州去往瀟州,次日天亮的時候,李玄都收到了一封來自於李如是的飛劍傳書,李如是在其中說了近些時日以來的見聞和想法,並初步確定了幾個人選,詢問李玄都的意見。

李玄都將這封飛劍傳書交給秦素,秦素大致看了一遍之後,問道:“你要怎樣答他?”

李玄都又從秦素的手中的接過傳書,提筆在上面寫下四字:“自行其是。”然後直接將飛劍傳書原樣送回。

秦素忍不住好奇問道:“你不是掌櫃嗎,怎麼如此草率?”

李玄都答道:“我雖然是掌櫃,但不是皇帝,不需要事事獨斷。再者說了,就算是皇帝,也要與文武百官共商國是。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將此事託付給了李如是,便也不再去插手什麼,凡事不可朝令夕改,若是做對了,功勞是他的,若是做錯了,我拿他是問。”

秦素有點不敢置信道:“就這麼簡單?”

李玄都本沒想要長篇大論,只是秦素自己撞上來,那可就怪不得他好爲人師了,於是李玄都清了清嗓子,道:“當然沒有這麼簡單,我們六人之間有主次之分,卻無高下之別,事前的時候,可以六人共同商議,但是一旦開始做事,就必須有一人大權在握,主掌全局,其他人要依令而行,防止令出多家,有人覺得該往東走,有人覺得該往西走,互相矛盾。這個掌權人通常是我這個掌櫃,當然也可以你這個東家,或是其他什麼人,根據情勢而定。你不要不當一回事,你以後說不定要執掌秦家,這些東西早晚都能用到。”

秦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李玄都繼續說道:“雖然我與師父他老人家理念不合,但是不妨礙他老人家曾經教給我許多道理,他曾經說過遇到危急關頭需適當放權,太平無事的時候再收權。”

秦素想了想,問道:“具體怎麼說?”

李玄都道:“其實很簡單,如果到了危急時刻,還想着收回各項大權,等安定內部之後再御外敵,敵人不會等你,往往是外患未平,又生內憂,內憂外患之下,內部爭鬥焦頭爛額,最終衆叛親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看看當年的大晉和金帳汗國。當時金帳汗國的老汗離世,八王各有兵馬地盤,沒有誰能一家獨大,新汗的威望也不足以壓服八王,這個時候,新汗就弄出一個八王議政,八王並列,維持原狀,金帳大軍得以繼續南下。反觀大晉,同樣是皇帝新喪不久,在這個時候,百官爲了皇位各自推選一位親王,文武勾結,幾派人馬爭得不可開交,誰都想贏家通吃,空有數十萬大軍,卻不能禦敵,最終結果是金帳汗國摧枯拉朽地推平了大晉王朝。”

秦素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閨閣小姐,此時聽李玄都一點,已是明白了:“經你這麼一說,倒是這麼個道理。每次讀史書的時候,每每開朝立國的時候,皇帝與將領的君臣之別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凡事也不是皇帝一人獨斷,往往都是合議,謀士出謀劃策,皇帝虛心納諫。到了最困難的時候,什麼招賢皇榜,親自給士兵吸濃瘡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等到天下太平之後,皇帝坐穩了皇位,削藩、殺功臣、杯酒釋兵權之事也就來了。”

李玄都笑了笑:“就這麼一個道理,我成立太平客棧,是想要做些事情,越是在當下這個時候,便要適當放權,關鍵是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我本人掌握了多大的權柄。云何他還是抱着在清微宗時的想法,以我爲主,以權柄爲重,沒什麼不好,只是有些不合時宜。”

秦素伸手輕輕點了下李玄都的額頭,笑道:“好玄兒,難怪有人說你是公義之人。”

李玄都抓住秦素的手:“沒大沒小,剛纔還是玄哥哥,這會兒又變成玄兒了。”

秦素抽回手:“我樂意,你管我叫什麼呢。對了,白繡裳給你的那本冊子都寫了什麼?”

李玄都知道秦素這是放心不下慈航宗,尤其對白繡裳仍舊抱有不小的敵意,也不隱瞞,從袖中取出那本薄薄的冊子交到秦素的手中,說道:“如果我所猜不錯,這應該是‘慈航普度劍典’的部分口訣,白繡裳知道我曾經以‘坐忘禪功’從蘇雲媗手中換到部分‘慈航普度劍典’的口訣,此時她又給我送來一份,也算是投我所好。雖然明知道慈航宗的女子多懷功利心思,但不得不說,這些女子很會揣摩別人心思,總是能戳中你的心窩,讓你忍不住對她們心生好感。”

正在翻看冊子的秦素立時輕哼一聲。

李玄都自知失言,只能以輕咳掩飾。

秦素看了他一眼,悠悠說道:“就像男人能一眼看出哪些男人是登徒子、負心人,女人也能一眼看出哪些女人是喜歡立牌坊的心機女子。”

李玄都嘖嘖道:“那蘇雲媗呢,她可是你的‘好姐妹’。”

秦素瞪了他一眼:“你和顏飛卿怎樣,我和蘇雲媗就是怎樣。”

李玄都笑道:“好啊,那我們兩家以後就是通家之好了。”

秦素白了他一眼:“誰跟你一家人。”李玄都笑問道:“那你想跟誰做一家人?”

秦素一下子被噎住,臉色微紅,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當然是跟我爹一家人,都是秦家人。”

李玄都笑了一聲:“女兒早晚要出嫁,難不成你要做一個終身不嫁的老姑娘?”

“整天就知道胡說八道,登徒子,壞東西,不理你了。”秦素知道自己說不過他,輕哼一聲,將那本冊子丟還給他,獨自一人出艙去了。

李玄都知道她臉薄,這時候不好緊跟着她,便留在船艙中,隨手翻開白繡裳送給他的那本小冊子,映入眼簾的是一手娟秀字體,一見便知是女子手書。李玄都知道各大宗門的功法秘籍只有少數幾份正本,其他都是手抄的副本,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正本的材質特殊,不易被毀,而且還有諸多奇異用處,或是境界不夠之人不能觀看,或是讓人身陷幻境,幫助領悟功法妙義,比如說“太陰十三劍”的石洞圖譜,便是一副活着的劍譜,石刻的用劍之人自行演示劍法,周流不息,不過若是境界不夠之人強行觀看劍譜,便會被其所乘,奪其心神,淪爲劍奴。李玄都所學的劍譜就是拓印的副本,自然不如正本玄妙,只是到了他這般境地,已經不必拘束於正本和副本之別,甚至還能像學“大寶瓶印”那般,只取關鍵部分,再進一層,就是通過部分功法逆推全部功法。

到了這等境界之後,已經不怕人在秘籍中錯漏一二字,他們要的只是這路功法的大體思路,然後便能慢慢完善,甚至在原有功法的基礎上,進行一些適合自己的改動,所以李玄都也不怕白繡裳做什麼手腳。

當世三大劍訣,以秘籍字數多寡而論,“太陰十三劍”的體量最小,只有十三副圖譜,“北斗三十六劍訣”居中,“慈航普度劍典”的體量最大,足有數十萬字之多,李玄都就算接連學了這兩部分,至多也就得了“慈航普度劍典”的十分之一,傳聞大天師張靜修當年借閱《慈航普度劍典》,也只看了十萬字左右,不足半數。

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李玄都還是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將三大劍訣集齊於一身,也算是不枉練劍多年。

想到這兒,李玄都開始默讀這本冊子所載的文字,發現這本冊子除了部分心法口訣之外,還記載了白繡裳曾經用過的“玄天劍指”,倒是讓李玄都有些意外之喜,他雖然用劍,但對於這類拳腳功夫也是來者不拒,若能將此法練成,與人對敵時,說不定有出其不意的作用,就像白繡裳以兩指挾住他的“白骨流光”一般。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多苦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二百零四章 以寡欺衆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九十一章 紫府劍仙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七十章 牝女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二百四十三章 追殺第四章 盜墓賊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番外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零四章 金身破碎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依紅樓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一百九十一章 紫府劍仙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六章 幽冥九陰尊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一百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二百一十五章 炮擊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位青鳥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