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

當週淑寧醒來的時候,發現李玄都正在院中練拳,胡良就坐在一旁,看着李玄都練拳。

小丫頭不懂拳,也沒練過拳,但她看李玄都練拳,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雙臂一張,好像要把天地攬入懷中,貼身一靠,好像要把那門外的青山一肩撞倒。

自古以來,窮文富武。

以前的李玄都不敢稱富,但真的不窮。所以除了練劍之外,也曾練過拳,不過因爲算不得大道正途的緣故,只是不求甚解,如果說他的劍道已經出神入化,那麼他的拳道就只能勉強算是登堂入室。

雖說如今的李玄都已經墜境,可跌落的只是境界,萬沒有因爲跌境就把劍道拳術忘了個一乾二淨的道理,所以如今的李玄都,無論是劍道和拳道,都可信手拈來,只是少了足以匹配支撐的境界,徒有其形而無其實。

小丫頭不知道,此時李玄都所練的這套拳其實大有來頭,號稱萬拳之祖,乃是前朝太祖皇帝所創,故名太祖拳,又名三十二勢拳,共三十二式,其中拳招拳架倒是平常,關鍵是拳意極爲出彩,鐵騎鑿陣、攻城掠地、一掃天下,滌盪污泥濁水,氣吞萬里如虎。

尋常武夫練拳,學會這三十二式拳架不難,可想要連出些許拳意,那就千難萬難了,所以練到最後,就是徒有其形而無其神的結果,難免變成路邊的大白菜,不值幾個銅錢。

李玄都早些年練這套拳法的時候,同樣是不得其神,只是在他經歷過江北之事後,對於其中的拳意卻是有了幾分觸類旁通的感悟,待到他去西北遊歷,參與帝京一戰,最終一人連戰三人,對於這套拳法的拳意領悟,大概已有四五分,算不得宗師人物,但也可以算是登堂入室,這便是小丫頭看他練拳感覺不一樣的原因,不是李玄都出拳力道嚇人,而是因爲拳中蘊含有拳意。

察覺到小丫頭之後,專注練拳的李玄都並未停下,仍是按照三十二路拳法來回走拳。若是讓一個尋常抱丹境武夫來看,恐怕根本看不出什麼端倪,甚至只會覺得是一套花架子,但站在場外的胡良卻知道這一拳一式中所蘊含的莫大威勢,堪稱是摧碑碎石也爲不過。

起初,李玄都走拳極慢,幾乎就如垂垂老矣之人練拳,但接下來速度卻是越來越快,最後甚至呼嘯起風,以至於站在場外的小丫頭只能看到一道道殘影。

李玄都的拳勢猛然一停,左腳往下狠狠一踩,落腳處青磚盡碎。

若是拳勢極致,號稱“晃膀撞天倒,跺地震九州”。

李玄都深吸一口氣,周身關節、骨膜炸響,脊柱蜿蜒扭動,咔嚓之聲不絕於耳。他沒有動用絲毫體內氣機,只是單憑自身的體魄,全身上下散發着幾如實質的血氣,每一個動作,都帶出呼嘯風聲,每一拳打出都蘊含諸般勁道吞吐,震盪扯動天地元氣。

如果換成一位歸真境的純粹武夫,血氣直衝霄漢,恐怕就連天空中的浮雲被一衝而散。只是李玄都的體魄還不能達到如此地步,就算他在歸真境時,也是如此,他此時更多還是藉助練拳來修煉從陳孤鴻處得來的“人仙煉竅法”,以此凝練自己這副已經與以前完全不一樣的體魄。

李玄都繼續走拳,拳路還是同樣的拳路,不過除了純粹的體魄發力和拳意之外,也開始運轉氣機,已經看不出半分花架子的味道,一人出拳如同百人一同出拳,一人踏步如同百人一同踏步,一人之勢如同百人之勢。

更讓小姑娘驚訝的是,隨着李玄都的走拳,在青石板鋪就的地面上生生踩踏出六十四個腳印,雜而不亂,分明就是一副極高明的步法。

一套拳打完,因爲體內氣機蒸騰的緣故,李玄都周身出現了白色霧氣升騰的奇異景象。

這幅奇異景象一直持續了大概小半炷香的光景,待到白霧完全散去,胡良這才走上前來,笑道:“好一套三十二勢拳,已是得其神髓。”

李玄都笑罵道:“不需要你溜鬚拍馬。”

然後他轉頭望向小丫頭,微笑問道:“淑寧,想不想練拳?”

小丫頭看了看地上的腳印,又看了眼李玄都身上還未徹底散盡的白氣,遲疑不語。

胡良難得說了句正經話,“老李,我知道你是爲了咱們淑寧好,可你也不能有什麼好東西都硬塞給淑寧,貪多嚼不爛。再者說了,這套三十二勢拳的拳意最是霸道,淑寧是女子身,本就不適合練這等霸道拳,若是強練,怕是要傷了身子。而且你想啊,咱們淑寧這麼個小美人胚子,就算練成了拳法,用一雙拳頭與人貼身廝殺,你一拳我一腳,鮮血四濺,那也大煞風景,哪裡比得上一位風采絕然的女子劍仙,白衣飄飄,御劍千里之外取人首級,所以要我說啊,你就應該把你的劍道本事傳給淑寧,這樣最好。”

李玄都微微苦笑,搖頭道:“我也想過,只是一身劍道乃是宗門所傳,恩師所授,沒有恩師他老人家的許可首肯,我不敢私相傳授。”

胡良眯着眼睛望向李玄都身後那片腳印,笑道:“你這人,說守規矩也守規矩,說不守規矩也不守規矩,你說你到底是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

李玄都說道:“說到底,人的底線各有不同,有些規矩,可以不守,有些規矩,不能不守,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人而異,因情而異。”

周淑寧畢竟還是個小孩子,被李玄都這四個因何而異弄得有點暈頭轉向,靦腆內斂地笑了笑,貌似不知該如何接話。對她來說,哥哥說的話自然都是對的,就算她聽不懂,也是對的,只是因爲她太笨,聽不懂而已。

李玄看穿小丫頭的心中所想,無奈一笑,耐心解釋道:“說白了,就是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你守不守這個規矩。我拿天良打個比方,此時他快要死了,必須要我壞了規矩傳他功法才能活,這個時候,我當然不能死抱着規矩不放,該教還是得教,這是因事而異。亦或者是,有一門功法,只能女子修煉,這時候你說我傳給誰?這便是因人而異了。再打個比方,有一門功法,我只能傳給一個人,這時候你和天良都想學,我當然是傳給淑寧而不傳給胡良,這就是因情而異了。至於因時而異,卻是不好拿他打比方了,就說這套三十二勢拳吧,剛剛被那位太祖皇帝創出來的時候,還能算是絕學,等閒不輕傳,現在時過境遷,滿大街都是,也就無所謂什麼密不外傳的說法,這就是因時而異。”

胡良忍不住笑罵道:“合着什麼壞事都是我的,好事都是你們倆的。”

小丫頭臉上終於有了幾分恍然。

李玄都說道:“好了,不談這個,如今嶺秀山莊之事已了,我們差不多也該離開九河府,前往荊州的水陽府,當下正值多雨時節,我還向嶺秀山莊要了一架馬車。。”

小丫頭聞言眼神一亮,發自內心的高興。

李玄都不等小姑娘高興結束,立刻又按照慣例潑冷水道:“正好,我教你幾個拳架,沒事就在車廂裡練習拳架,穩固體魄。”

小丫頭“啊”了一聲,似是還沒反應過來,臉上一片茫然。

胡良見此情景,爲長不尊地幸災樂禍,嘖嘖道:“小小淑寧真可憐,煉氣築基又練拳。忽聞哥哥一聲吼,小臉一僵心茫然。”

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一十四章 臘月二十八(下)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二章 錦衣青鸞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一百九十七章 爐鼎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八章 閣老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一百零六章 殿內死戰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二百零三章 神通對神通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九十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八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何不同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三百零六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你一程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十二章 舊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兩女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二十三章 故地遊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十七章 豪客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六章 軍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六十五章 師兄師妹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媚娘第十四章 冒乞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