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

李玄都在雷公的屍體前佇立良久,最終只是嘆息一聲,伸手一探,以氣機從此人的身上攝過一枚指環,似是青銅材質,做工粗糙,也就是他的須彌寶物。

須彌寶物這種東西,巧奪天工,各大宗門和朝廷工部都有專門的能工巧匠負責打造,其原理說難不難,不外乎就是道門的“袖裡乾坤”,或是佛門的“掌中佛國”,甚至“須彌”二字都是取自佛家的“須彌芥子”之說,鍛造此物的關鍵在於材料,需用一種名爲“星隕天青石”的石頭,此種石頭與普通天青石的外表相似,不過卻是天外流星墜落在人間的遺留之物,內在與天青石大不相同,故名星隕天青石。

得到星隕天青石之後,將其研磨成粉,這種粉末又名“星塵”,按照一定比例摻雜入其他材料之中,再輔以各種符籙,便可製成須彌寶物。按照加入“星塵”的多寡,也決定了須彌寶物容納的上限大小。

青鸞衛和六扇門都會爲其中高官配備發放須彌寶物,其中空間大小不過香囊而已,像“十八樓”這般大小的,少之又少。雷公雖然是天人境大宗師,但須彌寶物的空間也不過一個梳妝盒那麼大,而且內部結構並不規整,顯然是製造工藝不精的緣故。在須彌寶物中,只是放了一本破舊的冊子,一套換洗的衣衫,以及幾封已經拆開的密信。

李玄都先將須彌寶物放置一旁,然後將雷公的屍首就地安葬,畢竟生前也是一位天人境的大宗師,人死萬事空,不管生前有什麼恩怨,死後終是不好讓他暴屍荒野。

安葬好雷公之後,李玄都先是取出那本破舊的冊子,書籍無名,封面和每一頁的邊邊角角都已經十分老舊,顯然是被人經常翻看的緣故,李玄都大致翻看了一下,竟是手抄本,而且來源不是同一種功法,摘抄頗多,恐怕除了雷公之外,沒人能完全看懂,若是貿然修煉,怕是會出很大的岔子。

李玄都將這本冊子連同這個扳指一起放入“十八樓”中,待到日後缺錢,可以將此書和這個須彌寶物一起拿去白蓮坊典當。

關鍵是那幾封密信,李玄都大致瀏覽了一下,不由皺起眉頭。

青陽教在起事之前,多在暗中活動,爲應對青鸞衛和六扇門的緝捕,互相之間的聯絡都有各種暗號、暗語,沒想到如今的青陽教還是沒有將這個傳統丟掉,信中多是各種暗語,乍一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如果是小事,又何必專門寫信,然後又被雷公放在須彌寶物之中。

李玄都看了半天,不得其解,畢竟他過去從未與青陽教有什麼接觸,也未想過去招惹他們。

就在此時,在背後有輕微腳步聲響起。

李玄都轉身望去,只見白絹扶着秦道方正朝着這邊緩緩行來,秦道方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似乎傷到了腿腳。

李玄都暫且將信收入袖中,迎上前去,拱手道:“秦部堂。”

“原來是李紫府。”秦道方拱手還禮,道:“我們這些張相舊人,早就聽聞過李紫府的大名,可惜緣鏘一面,沒想到會在今日見面,又會是如此情形。”

扶着秦道方的白絹忽然道:“你不是說你叫李玄都?”

李玄都解釋道:“‘玄都’是我的名,‘紫府’是我的字,稱我李玄都也可,稱我李紫府也可。”

白絹又道:“你果真是紫府劍仙?”

李玄都望向白絹腰間的佩刀:“那不知白姑娘又是何人?”

白絹被這話噎了一下,不由瞪了他一眼。

李玄都毫不示弱,微笑着與之對視。

白絹輕咬嘴脣,只能偏開視線,

就在此時,秦道方插言道:“你們早已相識?”

“認識。”

“不認識。”

兩人同時開口。

前者是李玄都所言,後者是白絹所言。

秦道方微笑道:“那就是認識了。”

李玄都道:“女兒家喜歡口是心非。”

秦道方點頭贊同道:“有理。”

白絹被這一老一少兩個男人一起擠兌,大爲羞惱,乾脆是撇開臉,不再搭理他們兩個。

秦道方感慨道:“青陽教來刺殺我,不奇怪,可我沒想到青鸞衛也參與了此事。”

李玄都輕嘆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青鸞衛是來殺我的。”

秦道方沉默了片刻,道:“雖然這番話不該由我來說,但我還是想說,肉食者鄙。有些人把百姓蒼生當螻蟻慣了,以爲不過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覺得翻不起什麼大風大浪。聖賢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如今大水已經淹沒到了胸口,他們還是覺得內鬥要緊,這便是自取滅亡了。自尋死路,神仙難救。”

李玄都輕聲道:“部堂高見。”

“什麼高見,牢騷太盛防腸斷。”秦道方苦笑一聲,嘆息道:“有些人終究會爲他們今日的傲慢付出代價。蚍蜉撼大樹,並不可笑。蚍蜉,諧音‘匹夫’,要知道匹夫一怒,可不僅僅是血濺五步那麼簡單。遍覽史冊,有些居於廟堂之上的人,並不高明,也沒有遠見,不過是坐在了那個位子上,一舉一動都會發出極大的動靜罷了。”

李玄都輕聲道:“張相曾經說過,廟堂之高,可如果這個高,使得廟堂之上的人徹底脫離了底層的百姓,那麼廟堂就成了一個笑話,一座空中樓閣,隨時都會跌下來,而跌下來的結局便是粉身碎骨,這座樓閣以及樓閣裡的人,誰也不能倖免。”

秦道方聞言稍稍沉默了片刻,道:“張相還是高啊,早早就看到了今天這一步。”

說到這兒,秦道方又是忍不住嘆息道:“這些話我也就是對紫府說起,要知道,人言似箭,豈可亂髮,一入人耳,有力難拔。在這廟堂之上,不知多少人就是栽在了一句無心之言上面。”

兩個同樣與張肅卿關係深厚的男人陷入沉默之中。

最終還是白絹打破沉默:“此地不宜久留,我們還是先行離開此地爲好。”

李玄都點頭贊同道:“白姑娘所言有理。”

秦道方望着客棧方向,輕聲道:“我想過去看一看。”

李玄都和白絹都是一愣,然後想起了死在客棧中的顧虎臣,李玄都說道:白姑娘陪部堂過去吧,我將這些屍首收殮了。”

秦道方長嘆一聲:“那就有勞紫府了。”

李玄都先以掌力在地面上炸開十幾個並排的長坑,然後將這些屍首一一葬入其中,在方纔的一番交手中,打得山石崩裂,故而亂石隨地可見,李玄都尋來石塊立於墳前,因爲不知死者名姓,李玄都只能以指力在石碑上寫下“義士之墓”四字,至於那三名青陽教高手的屍體,則是被李玄都葬在了雷公旁邊,這些人的墳墓,無碑。

待到李玄都將衆多屍體埋葬之後不久,白絹便陪着秦道方返身回來,白絹手中還多了一把長刀,正是顧虎臣的佩刀“飲雪”。

秦道方感傷道:“虎臣十八歲闖蕩江湖,歷經百戰而不死,他早年時因爲情傷之故,終身未娶,膝下無子,也未曾收徒,父母師長已經故去,孤身一人,因爲齊州百姓之故,投身我的麾下,多次護衛我的周全,卻沒想到死在了這裡。”

李玄都嘆道:“這便是江湖的刀光劍影,也許現在還與你玩笑喝酒之人,下一刻便身首異處,就連自己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一入江湖,少有善終之人。”

“身在亂世中,從無快活人。”秦道方嘆道:“走吧。”

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七章 母子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乘船而下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一百零九章 萬劫佛光第二百四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十戰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三十三章 好好讀書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一百零七章 封山閉寺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七章 母子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六十章 偷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二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十九章 代宗主第二十六章 孤臣孽子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零九章 萬劫佛光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五章 觀戰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九十九章 仙劍山莊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九十七章 白老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百零三章 姑侄二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衆擊寡(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六十章 刑部之人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一百九十七章 鳳冠霞帔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六十九章 金帳第二十二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