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

錢家的祠堂並非如何華麗,與許多普通江南富戶的祠堂並無太大區別,無非是白牆黑瓦。佈局也中規中矩,分前後二堂,中間隔着一個四四方方的天井,後堂是供奉錢家列祖列宗牌位的地方,前堂則是與正堂類似,正對門口的靠牆位置擺放一張長條案,條案前是一張四仙方桌,左右各放置一把太師椅,右主左賓,是家主所在位置。

條案上方牆壁正中掛有一副先祖畫像,兩側左右的兩幅中堂,分別是:“有德可久有功可大”和“致愨則著致愛則存”。

兩側牆壁則分別配上條幅,多是儒家仁善和道家清靜的修身格言。

堂中央兩側擺放對稱的幾和椅,共是十把椅子,對應長老堂的十位長老。

祠堂,也是長老堂議事所在。

此時祠堂內,得到傳訊後,一共十二把椅子,已經有十人落座,除了屬於家主的那把椅子之外,只有一位在外辦事未能趕回的長老的椅子還是空着,其餘九位長老,悉數到齊。

家主未至,不過今日多了一個未來的家主,也就是錢家大公子錢玉龍。

錢錦兒身爲十長老之一,此時也在祠堂之中,只不過她年紀最輕且資歷最淺的緣故,椅子位置最爲靠後。

錢錦兒面帶微笑,讓人看不出心中所想,不過此時她心中已經有了定見,那就是站在錢玉龍這一邊,並且還要說服其他長老也站在錢玉龍這邊。正所謂大江後浪推前浪,這長老堂放眼望去,除她之外,最年輕的長老也有知天命的年紀,實在是太過暮氣沉沉,也該進來一個新人了。

今天這件事,當然不是一件小事,就連家族中年紀最大、輩分最高、資歷最老的大長老都被驚動了。

錢家大長老,是一位杖朝之年的老人,坐在僅次於家主的位置上,手中捻動一串潔白羊脂玉流珠,一共一百零八顆,每掐一顆流珠,便默誦一句南華道君的“南華經”,臉上表情雲淡風輕。

錢玉龍畢竟是長子長孫,身份非同一般,所以在祠堂中也有一席之地,就坐在錢錦兒的對面,此時他緩緩起身,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遍。

第一,錢玉樓做了買人賣人的勾當;第二,錢玉樓勾結江南織造局和道種宗妖人。

這兩點都有足夠證據。

聽完錢玉龍的敘述之後,除了錢錦兒和大長老,其餘七位長老,人人臉色凝重。

錢玉龍道:“那些被送入織造局中的女子,是在小姑姑和盛子寬、範振嶽兩位供奉的見證之下,被我們救出來的,若是哪位長老還有疑問,可以親自求證,無論是小姑姑和兩位供奉,還是那些被揪出來的女子。至於賣人一事,來人。”

祠堂外侍立已久的一位千家大管事低頭走進祠堂,手裡捧着一摞厚厚賬冊,正是錢玉龍派人從貨船上帶回的賬冊。

錢玉龍指了指這些賬冊,道:“關於賣人的證據,也在這裡,同樣可以親自查看。”

這話說完,容貌猶似二十歲女子,氣態卻是雍容的錢錦兒緩緩開口道:“玉龍所說之事,我可以作證,的確是在織造局的地牢中,我還親耳聽到了織造局監正陳舫的聲音。”

一位拄着龍頭柺杖的白髮老人皺眉道:“我們自然信得過玉龍,也信得過錦兒,可就算如此,也不足以斷定錢玉樓就有反叛之心。老夫說這話,當然不是要爲錢玉樓開脫,畢竟她的的確確犯了族規,理應受到懲處,可怎麼個懲處法,是直接受家法,還是申斥奪權,這一點要好好斟酌,否則日後家主責問起來,我們也無法交代。”

錢錦兒微笑着點頭道:“六叔說的是老成持重之言。”

另外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坐在龍頭柺杖老人的對面,腰桿挺得筆直,不靠椅背,稍稍轉頭望向大長老,聲若洪鐘道:“依我看來,此事已經很明顯了,我們錢家素來與正道各宗交好,她錢玉樓交接道種宗想要幹什麼?還有那個織造局的陳舫,是柳逸的乾兒子,柳逸是什麼出身,我想大家不會不知道吧?一下子就牽扯到兩大邪道宗門,她錢玉樓安的什麼心,怕是路人都看得出來。”

錢玉龍笑着道:“都說九爺爺嫉惡如仇,誠不欺我。”

老人乜了錢玉龍一眼,冷哼道:“少拍馬屁,老夫是對事不對人,你小子若是也敢如此,老夫也還是這番說辭。”

就在錢玉龍還要說話的時候,一直未曾開口的大長老終於開口道:“玉樓那孩子這會兒已經去了碼頭,若是事情鬧大了,丟的是錢家的臉面,這樣吧,錦兒親自走上一趟,將她勸回去。”

錢錦兒從椅上起身,肅容道:“是。”

在錢錦兒離去之後,這位大長老又環視衆人一眼,道:“有句老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些時候,把事情多往壞處想一想,也沒什麼不好。”

這便是定調了。

其他幾位長老盡是默認,唯有那位拄着龍頭柺杖的長老與錢玉樓有些交情,知道大長老的意思,卻心有不甘,可也不敢明裡反對,只能繞着問道:“那家主那邊怎麼交代?”

大長老道:“家主,是一家之主,雖說祖宗規矩是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們制衡家主,但也不意味着我們就在家主之上,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給家主一個交代。可話又說回來,家主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如果家主犯了錯,或是有些事情做得偏頗了,那就該我們這些老傢伙出面了,總是要硬着頭皮管一管的。”

這位拄着龍頭柺杖的老人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也不敢再開口多說什麼。

關鍵還是錢玉樓被人家拿住了把柄,大長老的這番話便佔住了一個“理”字。

大長老繼續說道:“玉龍的擔心不無道理,不是玉龍他貪戀權位,而是祖宗規矩就是如此,上到朝廷天家,下到小門小戶人家,無不是嫡長子繼承家業。立嫡以長不 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爲什麼如此?若是立賢,賢能與否,不是一句話就能說得清的,你覺得你賢能,他覺得他賢能,人人都覺得自己賢能,是不是人人都要來爭一爭這個家主的位子?那我們錢家還有寧日嗎?若是相爭不下,是不是就要將錢家一分爲二,一人一半?這一輩一人一半,下一輩再分一半,子孫多的,直接十幾個人分,不必千秋萬代,只是十幾代人之後,這江南之地多了數百個錢家,可還能有今日的風光嗎?”

幾位長老道:“大長老鞭辟入裡。”

大長老下了決斷:“去把家主請來吧,畢竟玉樓那孩子是他的寶貝女兒,最後該怎麼處置,還要看他的態度才行。”

一名大概有花甲年紀的長老起身道:“我親自去請家主。”

大長老微微頷首。

這名長老大步走出祠堂。

錢玉龍也隨之起身:“既然是父親要來,那我就暫且迴避一下,另外,還有一位貴客,也要我親自接待一下。”

大長老笑問道:“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紫府劍仙?”

錢玉龍伸出大拇指,諂媚道:“老祖宗當真是法眼,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您老的眼睛。”

“無需你溜鬚拍馬。”大長老笑罵一聲,然後揮手道:“你那位父親畢竟是家主,不是你這個做兒子的能隨意挑釁的,去吧,忙你的去,這裡交給我們這些老傢伙就是。”

錢玉龍恭敬一禮,緩緩退出祠堂。

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二百三十章 此中算計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一百五十八章 倚天照海花無數第一百二十九章 農事第六章 太和山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零四章 金身破碎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五十五章 攻守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一百二十三章 梧桐樓第八十二章 谷玉笙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三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二十七章 破陣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九十章 暗流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十六章 又不太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番外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