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

這一刀終究還是沒能用出,因爲有一名老者從天飄然而落。

這名老者相貌普通,衣着也並無出奇之處,更沒有佩戴兵刃,只是在手中握了一根竹杖。

可就是這一根竹杖,在此時此地的分量之重,遠遠超過了“青雲”、“妙法蓮華”兩劍。

因爲來人是“海枯石爛”張海石,在太玄榜上高居第六,尚要高於悟真一籌。

太玄榜的名頭很大,但是因爲榜上之人經常變動的緣故,也不是所有江湖人都能對榜上之人如數家珍。有些名氣很大,人人皆知,比如“天刀”秦清和“血刀”寧憶,還有清微宗宗主和藏老人。也有名氣並不大的,甚至常年不在江湖上行走,許多人僅僅是知道一個名字而已,張海石便是此類人物的代表之一。

在司徒玄策身死之後,張海石就極少在江湖上露面,以至於江湖中的新人都很少知道此人,更不知道“海枯石爛”四字意味着什麼。

其實不要說尋常的江湖人士,就是正道十二宗和邪道十宗中的年輕弟子們,對於這位避世多年的太玄榜第六人也知之不詳,只知道這位太玄榜第六人經常會喝酒喝得爛醉,對於尋常人來說,練武煉氣一途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可張海石卻是反其道而行之,醉生夢死之中仍舊高歌猛進,讓人想不明白。

先前藏老人的確是出手了,但是並未建功。

畢竟第四和第六的差距真的不大,最多是勝負的差距,遠不到生死的差距,而藏老人經歷連番變故之後,損失兩大化身和“白骨玄妙尊”,又因催動血跡大陣而元氣大傷,如何能勝全盛時的張海石?

兩人只是略一交手,藏老人便十分乾脆地收手退讓,張海石也正如他自己所說那般,他並非是衝着藏老人而來,所以也未過多糾纏,而是直接從山巔上飄落,攔在唐漢的面前。

唐漢作爲已經站在江湖頂尖位置的一小撮人,自然知曉諸多江湖密事,對於眼前這位老人,只是看到他手中那根竹杖,便已經有所猜測。

於是他沉默了,手中端着“斬魄”,卻遲遲未能遞出那一刀。

天下第十三對上天下第六,勝負幾何?

他沒有把握,黑白譜和太玄榜之間有道檻,門檻內外是兩重天地。

如果換成他的兄長,在太玄榜上排名第八的天公將軍唐周,可能已經出刀,因爲第六和第八之間的差距,就像第四到第六之間的差距,只是勝負之分,而非生死之分。

只是他距離兄長尚有極大的差距,又如何與這位天下第六相比。

張海石雖然年邁,但還是腰桿筆直,除了花白的頭髮和已經生出皺紋的面龐,幾乎看不出這是一個老人,他望着身披甲冑的唐漢,緩緩開口道:“你就是唐漢?四年前,我在帝京見過你大哥唐周,是個爽利人。”

唐漢笑了笑:“我們兄弟三人,二哥功於謀略,是軍師之才,我大哥爲人豪邁,是個帥才,唯有我這個做三弟的,沒有兩位兄長的本事,只能做個衝鋒陷陣的小卒子。”

“小卒子。”張海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對,小卒子。”唐漢深深地望着張海石,緩緩道:“過了河便不能回頭的過河卒。”

張海石將手中的竹杖橫於身前:“好一個過河卒,好一個不能回頭。”

唐漢平聲靜氣道:“過河卒不能回頭,不過河也不能後退。”

張海石嘆了口氣,道:“過河卒不能回頭不假,可過了河之後卻能左右移動,今天的事情,你能否看在我的面子上,繞一下道?畢竟行走江湖,也要講究一個人情世故,今天你讓我三尺,明天我便讓你一丈,唐將軍,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是這個道理。”唐漢微微點頭:“既然前輩都如此說了,那我……那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說話間,唐漢將手中的“斬魄”收回腰間鞘中,然後開始一步步向後退去。

張海石將手中的竹杖往腳下水面一杵,就這麼望着唐漢。

就在唐漢馬上就要退出水潭範圍的時候,他忽然停下腳步,猛地握住自己腰間的“斬魄”,再次拔刀。

這一次,拔刀即是出刀,出刀即是殺招。

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他一刀直奔李玄都而去。

他賭屍丹就在李玄都的身上。

他猜對了,屍丹的確在李玄都的身上,可他賭錯了一點,那就是張海石與李玄都的關係。

張海石此番前來,別人都可以不管,無論是正一宗的掌教顏飛卿也好,還是慈航宗的蘇雲媗也罷,在他看來,都比不過李玄都。

再者說了,唐漢這點出其不意的小把戲也沒能騙過他去。

於是他順理成章地出手了。

在老人身前水面上驟然盪漾起層層漣漪,就像一腳踩入水中。

下一刻,老人已經出現在唐漢出刀的必經之路上,以手中的竹杖率先遞出一招,也不知應該算是槍法棍法,還是應該算作劍法。

竹杖瞬間破開唐漢的刀勢,然後刺碎唐漢的鐵甲,穿透他的身體,然後張海石握住竹杖猛然提起,將唐漢整個人給舉起懸空。

不過唐漢對此早有預料,不退反進,被竹杖刺穿的身形沿着竹杖下滑,手中“斬魄”直直劈向張海石的面門。

張海石直接伸手按住這一刀,任憑其刀芒璀璨凌厲,卻不能傷到他的手掌分毫。

沒什麼玄妙機巧,一力降十會而已。

張海石望着近在咫尺的唐漢,道:“唐將軍,又何苦如此?”

唐漢輕輕一抿嘴,沒有說話,身形向上飛起,脫離刺穿自己的竹杖,不顧胸口位置的傷勢,又出一刀。

張海石伸手一分竹杖,竹中藏劍。

然後老人手持這柄竹中劍,似乎沒有蘊藏太多講究,就是簡簡單單一劍,直接迎向這一刀。

兩股磅礴的天人境氣機轟然相撞,天地之間驟然響起黃鐘大呂之音。

轉瞬之間,在刀劍相撞之後,身隨刀走的唐漢被張海石一掌拍中額頭,身形猛然後仰,然後雙腳立地尺餘,倒飛出去二十丈遠。

唐漢的雙腳落地之後,甚至沒有等到完全卸去這一劍的餘勢,腳下一頓,身形一掠而起,又出一刀。

張海石的身形一閃而逝。

下一刻,兩人在半空中相遇,張海石以右手中的竹中劍抵住唐漢的“斬魄”,使其鋒芒還未完全綻放就被徹底壓制,然後左手破開重重氣機,扼住了唐漢的脖子,重重一扯。

唐漢的身形從半空墜落,狠狠砸入地面。

好似天外飛石墜落大地。

一聲悶雷,讓人心神隨之一起震動。

地面上出現了一個丈餘之深的碗形大坑。

不過唐漢身爲天人境大宗師,其頑強要遠遠超出一衆歸真境宗師,在片刻之後,竟是從坑底一躍而出,再次橫刀身前。

只是不等他開口,同樣不樂意浪費口舌的張海石御劍如御風,瞬息而至。

張海石的出劍實在太快了,以至於唐漢都未能來得及反應做出防備。

這一劍撞在唐漢的身上,彷彿是鍾槌狠狠落在大鐘之上,浩蕩鐘聲驟然響徹山間,如有實質的音浪掃過,草木盡皆俯首低頭。

唐漢直接倒飛出去,在數十丈之外轟然墜地,一路上不知撞毀了多少樹木,最終是撞在一棵四人合抱之粗的大樹上,直接將樹幹攔腰折斷,這才得以停下。

張海石不去看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唐漢,將竹中劍收回鞘中,轉身望向李玄都。

李玄都拱手行禮道:“二師兄。”

第七十二章 身正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四章 醜琴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第一百八十九章 江南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算偷襲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三十八章 逆劍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一百五十六章 動身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先生第七十五章 春雨紛紛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四十章 事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十三章 落雪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一百四十九章 心血來潮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十一章 從心所欲第六章 簫聲至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十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二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二章 病與藥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八十四章 江湖兒郎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四章 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