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

不多時後,顏飛卿過來,噙着幾絲笑意,伸出大拇指道:“李紫府,紫府兄,貧道,我顏飛卿,服氣。”

李玄都笑了笑:“蘇仙子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之人,我也是發怵,玄機該不會是被太座大人派來做說客的吧?”

顏飛卿搖頭道:“與我無干,雖說夫妻本一體,但是我們一則還未結成道侶,二則又是牽涉到正一宗和慈航宗兩大宗門,身上各有各的擔當,不好一概而論。”

李玄都“唔”了一聲,笑道:“不必解釋,畢竟如今的江湖之中,男子更多一些,女子要少一些,以稀爲貴,自然女子就要金貴一些,玄機兄要遷就一二,也在情理之中,理會的。”

顏飛卿身份尊貴,又是跟隨老天師學道,平日裡少有人與他如此玩笑,而李玄都卻是不同,十歲開始行走江湖,十五年江湖沉浮,三教九流,都有交集,性情便沒有那麼古板。

顏飛卿搖頭失笑,瞥了眼正在休整的衆多江湖人士,正色道:“說正事,待會兒便要攻入長生宮中,不知紫府兄有什麼建議?”

李玄都道:“談不上建議與否,我的意思是,讓這些普通的江湖人士退出去吧,接下來直面藏老人,先天境以下都是徒增傷亡而已,就算是先天境的小宗師,也沒什麼太大作用。”

顏飛卿點頭道:“貧道也是如此想的,關口是單憑你我寥寥幾人,能否阻止藏老人。”

李玄都道:“很難。”

顏飛卿輕嘆一聲:“雖說我們現在做到這一步,已經讓皁閣宗極爲狼狽,也算是在江湖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但是死了這麼多人,又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若是不能盡全功,實在是心有不甘。”

李玄都點頭贊同道:“總不能讓這些人白白死了,但求無愧於心。”

顏飛卿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在東山村,貧道與紫府兄聯手,破去了藏老人的一句煉屍化身,紫府兄又在北芒縣城捨命破了煉魂化身,現在僅剩下他的本尊,我們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只是不知紫府兄恢復得怎麼樣了?”

李玄都吐出一口濁氣,其中夾雜着絲絲黑氣,然後說道:“差不多了。”

顏飛卿道:“宜早不宜遲,我們儘快動身。”

李玄都道:“好。”

顏飛卿請南柯子在此地等待援軍,主持大局,而他與李玄都、蘇雲媗、悟真穿過白色雲石廣場,來到金碧輝煌的長生宮的門前。

遠看是仙宮,近看了還是仙宮。

整座仙宮高有百尺,長寬各有百丈,殿宇樓閣連綿,實是壯觀。

這兒畢竟是當年木勾真人打算開宗立派的地方,自然是雕樑畫棟,雕欄玉砌,氣派非凡,又因爲是煉丹的緣故,所以不曾用木材搭建,除了各種磚石之外,其餘結構悉數是以黃銅鑄造,在金燈的照耀下,散發出不遜於黃金的光芒,故而愈發顯得金碧輝煌,整座宮觀就是一個整體,這才能沉入地下。

此時整座大殿門窗皆閉,因爲門窗皆是以黃銅鑄就,同時刻畫符籙,故而堅不可摧,而窗戶雖然是鏤空花紋,但除了篆刻符籙之外,在窗戶內部也貼滿了符籙,就像一層窗戶紙。蘇雲媗以手中的“妙法蓮華”一劍刺出,竟然只能在牆壁上留下一道淺淺的劍痕,李玄都也用“青蛟”嘗試着刺入鏤空的窗戶,同樣刺入不得分毫,一葉知秋,當年木勾真人的家底是如何雄厚,再看這宮觀的牆壁最少也有兩尺之厚,若是想要打穿整面牆壁,不知要耗到何年何月去,由此看來,強攻必然不行。

大門則是兩扇古樸青銅大門,足有三人之高,十丈之寬,篆刻有密密麻麻的銘文,悟真運轉“金剛神力”,同樣不能推動分毫,似乎這兩扇大門已經與兩側的牆壁合爲一體。

顏飛卿想了想,從腰間的“乾坤袋”中取出一幅長軸畫卷,懸掛在青銅大門上,畫卷自行向下展開,畫上沒有他物,只是畫了一扇門。

李玄都見到這幅畫,驚訝道:“這是‘陰陽門’?”

顏飛卿點頭道:“是,將‘陰陽門’之術永固到這幅畫中,可以起到穿牆術的作用。”

說罷,顏飛卿伸手在畫中的門上一推。

吱呀一聲,這扇門竟是開了。

以假作真,弄假成真,也不過如此。

顏飛卿淡笑道:“如果這座長生宮還是當年的長生宮,此法怕是行不通的,不過現在長生宮沉入地下,又因爲太陰屍之故,陰氣極重,僥倖成功。”

四人魚貫穿過此門,不過因爲畫是懸掛在門外的緣故,所以無法將其收起,只能繼續懸掛在原處。

就在四人進入長生宮之後,殿外懸掛着的金燈開始一盞盞陸續熄滅,原本輝煌一片的長生宮逐漸變得黑暗,不復方纔金碧輝煌的仙家氣派,逐漸顯現出死寂淒冷的鬼域意味。

從外面看,長生宮已經讓人極爲震撼,但是殿內的佈局,更讓人生出極大的震撼。

只見迎面而來的是一面巨大“屏風”,又或可以稱之爲“影壁”,寬有十丈,高足有百尺,與整個大殿等高,上面以大潑墨繪成一幅巨大無比的山河圖,畫中一山便有正常一人之大,連綿羣山,川流大河,也不知是何等的丹青國手才能繪出如此鉅作。

在“屏風”的兩側則是兩條對稱金龍,身長三十丈,每一片鱗片都栩栩如生,呈現出雙龍戲珠之態勢,五爪之中各自抓有一顆寶珠,寶珠不知以何種材質製成,分黑白兩色,如一個個陰陽雙魚。

大殿之中有三十六根巨大紅柱支撐,每一根巨柱都要六人方能勉強合抱。巨柱頂端懸掛有巨大的燈籠,每一個燈籠都足以容納一人立於其中,三十六根巨柱,便是三十六盞燈籠,可惜此時燈籠已經熄滅,不過也可以想象當年全部點燃時,是何等盛景。

除了這三十六盞巨大燈籠,大殿穹頂被塑造成棋盤狀,每一個方格內都有一顆碩大夜明珠,一眼望去,少說也有數百顆之多,如夜幕之上的繁星,因爲其數量衆多,竟是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光霧。只是夜明珠的光偏冷,猶如月光,縱有許多,也是讓人平添幾分冷意。

再細望去,這些夜明珠竟是上應星辰,組成了一副浩瀚星圖。顏飛卿也算略通“紫微斗數”,隨着夜明珠的明暗變化,對應星象明滅,頓時覺得這星圖妙不可言,竟是可以由此演化出二十八種不同陣法,令人歎爲觀止。

在星圖之下,“屏風”之前,有一個類似日晷的物事,十分巨大,在日晷的石盤上刻有八卦,隨着星圖的變化,日晷上的影子也隨之移動,分別對應八卦的八門。

除了這些已經與長生宮連爲一體而難以移動的物事,此時的大殿空蕩蕩一片,不見半分雜亂,可見當年長生宮中的道人是有序撤走,或是日後入主此地的皁閣宗將其此地搬空,不管怎麼說,如今的長生宮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不復當年的盛況。

李玄都忍不住嘆道:“那木勾真人出身皇室,如此大興土木,不知要耗費多少國帑民財,其國焉能不滅,他又逆大勢而行,行刺敵國皇帝,又豈能不死?”

第一百五十七章 殺念戾氣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六十九章 殺人償命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六十八章 絕命書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方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十一章 改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足之蟲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魁盛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第二十三章 故地遊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二章 病與藥第七十六章 條件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八十七章 各自離去第八十六章 新任天師番外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九十章 樓蘭城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堂雨堂第十三章 落雪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