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柯子

這一劍在地面上劃出一條寬尺餘、深二尺、長一丈的溝壑,就像棋盤上的楚河漢界。

老道人長長鬆了一口氣。

這一道劍氣精純而無半點血腥之氣,應是正道中人。

女子樹妖在驚怒的同時也有些難以言說的畏懼,剛纔她直面這一劍,自然比誰都能清晰感受到這一劍的威勢,若是在毫無防備的情形下捱上這麼一劍,就算不死,也要重傷,沒有數年時間都難以復原。

只是未等女子如何,又有一道身影從天而降,一身文士裝扮,剛好落在女子和老道人之間,想來就是方纔激發劍氣之人。

女子死死盯住這個不死之客,周圍的樹木隨着她的情緒簌簌而動,無數藤蔓如毒蛇一般在地面上蜿蜒蛇形,隨時準備擇人慾嗜。

只是這名不速之客並非老道人這般不擅打鬥之人,既然能夠激發劍氣,多半就是武夫之流,而且還是武夫中的用劍異類,最擅攻伐,殺力最重。只見他手中握有一柄雪白長刀,刀身上環繞有霜白劍氣,如同一條雪蟒,隨着他手臂揮動,雪蟒翻滾,周圍的藤蔓頓時被一掃而空,甚至還在樹葉枝幹上結成了一層白霜,寒氣凜然。

女子深吸一口氣,強自壓下胸中的怒氣,也不廢話,身形直接往身後的“避暑行宮”退去。

只見得行宮大門敞開,其中幽深漆黑一片,女子退入其中之後,立時不見了蹤影,而大門卻是沒有就此關閉,仍是敞開着,大有要請君入甕的意思。

老道人趕忙提醒道:“那妖孽在這鬼林之中不過相當於歸真境的修爲,可一旦進入自己的老巢,便能有天人境的修爲,萬不可貿然追擊。”

來人倒是從善如流,果然沒有再去追擊,散去手中長刀上的劍氣,然後將這柄雪白長刀收入腰間鞘中。

老道人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將那把借來的銅錢符劍放回原來的背後位置,拱手道:“在下東華宗南柯子,謝過……先生出手搭救,不知先生姓甚名誰?可是萬象學宮中人?”

這位腰懸白刀的年輕人啞然失笑,搖頭道:“在下姓李名玄都,只是仰慕聖人學說,所以作文士打扮,並非學宮中人。”

來人正是告別了玉清寧和周淑寧的李玄都,他在離開龍門府之後,便一路北上來到北芒縣,意圖尋找顏飛卿和蘇雲媗。可此時的北芒縣縣城中只有幾名留守的正一宗弟子,在李玄都出示那塊代表正一宗的玉牌之後,幾名弟子告訴他顏飛卿和蘇雲媗已經入山,於是李玄都又離開縣城,往北邙山而來。

李玄都自是沒有想要在此地斬妖除魔的心思,只是途徑此地時,剛好看到陰氣沖天,既然看到了,便不好見死不救,畢竟他現在也是可見崑崙的先天境的修爲,尋常妖孽鬼物還真不是他的對手,於是就有了那救下南柯子的一劍。

“原來是李先生,久仰久仰。”南柯子先是說了句客套話,然後道:“此地兇險,不宜久留,李先生可否與貧道先行離開此地?”

李玄都望了眼“避暑行宮”那黑洞洞的大門,點頭道:“道長所言極是。”

南柯子這才真正緩了一口氣,若是這位路見不平仗義出劍的劍客執意要去那“避暑行宮”一探究竟,他又不好不跟着,畢竟人家剛剛救過自己的性命,若是一走了之,也太不要臉皮,可要是跟着吧,他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怕不是要被那妖物生吞活剝了,那纔是左右爲難,好在這位行俠仗義的俠客看着歲數不大,卻是個老江湖了,知道輕重緩急,沒讓他太過爲難。

老道人率先轉身走在前頭,李玄都走在後面,兩人沿着那條長滿青苔的青石小徑向林外走去,而在他們走後,那座上書“避暑行宮”四個血紅大字的石碑緩緩沉入地下,又是隻餘一個“避”字和半個“暑”字,接着那座“避暑行宮”的大門緩緩合攏,整座行宮開始變淡,終是消失不見,然後無數樹林遮掩過來,最後就連李玄都一劍破開的霧氣和樹冠也都恢復如初,只剩下一條戛然而止的青石小徑,一切都變成了最開始的樣子。

當兩人走出這片鬼氣森森的密林時,發現外頭的小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天地間的陰氣也隨之淡了幾分。

李玄都開口問道:“不知道長爲何會來此地?可是爲了那太陰屍而來?”

老道人有些尷尬,本不想實言相告,不過轉念一想,畢竟是救命恩人,於是小心斟酌一番之後,緩緩道:“這就說來話長了,貧道出身於東華宗,是爲道門四宗之一,想必李先生也應該知道,所謂道門四宗,分別是:正一、妙真、東華、神霄,因爲只有這四宗的弟子纔會出家爲道士,至於其他清微宗也好,玄女宗也罷,皆是俗家。而在我們四家之中,除了正一宗屬於正一道可以嫁娶之外,其餘三宗皆是全真道,不能嫁娶。也正因爲如此,貧道無兒無女,沒什麼念想,就想找一個合適的弟子,將衣鉢香火傳承下去。可貧道這些年遊歷四方,驅邪捉鬼的事情,做了不少,銀子也賺了許多,卻是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弟子,無奈之下,貧道將此事託付給了一個朋友,請她協助,她也確實將此事辦成了,於是貧道便欠了她一個人情。”

老人嘆息道:“這次太陰屍出世,鬧得沸沸揚揚,可與貧道無甚關係,別人除魔衛道,貧道只管煉丹,無奈貧道的那位朋友卻是對這太陰屍頗感興趣,便請貧道也幫忙尋找,恰好貧道平日裡學過一些尋龍望氣的本事,推脫不得,只能來到這北邙山中,幫着尋找太陰屍的出世之地。”

說到這兒,老道人仍是心有餘悸地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密林,不過想到身旁有一位武力高絕的帶刀劍客之後,剛剛崩緊的心絃便又鬆開,道:“貧道沿着山脈地氣一路尋來,結果就是陰差陽錯地尋到了此地,沒想到這裡竟是當年明空女帝修建的避暑行宮,而且還被一隻樹妖盤踞,貧道一時不慎,進入其中,若非今日有李先生出手相助,貧道怕是已經成了那樹妖手下的冤死亡魂。”

李玄都緩緩道:“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妖?人妖殊途,勢不兩立,李某今日出手,自是責無旁貸。”

老道人亦是感慨萬分。早些年的時候,他未經世事,還覺得妖有好妖,人和妖應當和諧而處。現在看來,都是放屁,天底下的靈氣也好,天材地寶也罷,就這麼多,人多用一點,妖就少用一點,所以人和妖從來都是勢不兩立,今天那樹妖可不就是剛一見面便喊打喊殺?就算他做得不對,打擾了它的清靜,可也罪不至死,說到底,還不是那樹妖貪圖他的一身血肉,想要吃掉之後增益修爲罷了。

就像爭了幾百年的正邪之爭,就拿那牝女宗來說,可能其中真有幾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可一兩個人乾淨不代表整個牝女宗都乾淨了,那麼多冤死的天才高手,都是怎麼死的?總不會全都是殉情而死的。再拿無道宗來說,四王中的七殺王是個性情中人,可不代表其他三個也都是性情中人,百蠻王動輒滅人滿門,孩童也不放過,那也是性情中人?

所以人和妖也是如此,還是這位李先生說得對啊,人猶如此,妖何以堪?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十戰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元齋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九十章 結社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五十九章 珠胎暗結第二章 錦衣青鸞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江陵城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第二百零六章 擔憂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梧桐樓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八十五章 銅甲屍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二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二百零七章 以一敵五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玄第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一百三十四章 踏雪無痕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