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

各大宗門之所以能屹立世間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與其豪富是密不可分的,除了各自名下的諸多田地產業之外,再有就是各自的“手藝”。以清微宗舉例,其鑄劍技藝乃是天下一絕,號稱天下之名劍十之六七皆是出自宗門劍爐。或是以天樂宗舉例,僅僅是一座“天樂桃源”,就堪稱聚寶盆一般,就算百媚娘將“天樂桃源”關閉,行閉門避禍之舉,其積攢下的銀錢也足以讓天樂宗百年無憂。

其他宗門,也是各有門路,其中便有以煉丹爲生的。

李玄都想要煉製“五炁真丹”,必然要由一位煉丹大家親自出手,有兩處選擇,分別是神霄宗和東華宗,不過考慮到他與神霄宗在不久前結下的樑子,所以他還是更偏向於東華宗。說起來,原本他的“十八樓”中還有幾顆東華宗出產的“青木玉花丸”,是從陳孤鴻那裡得來,不過這幾天爲了調養傷勢,已是被他悉數服用。先前與陸雁冰一戰,看似李玄都佔盡上風,實則卻是得了面子丟了裡子,內裡傷勢頗重,不過這些傷勢並非來自於陸雁冰,更多還是來自於“人間世”本身,所謂服用半顆“紫陽丹”就能無礙的說法, 不過是安慰胡良等人放心的言辭罷了。

道門素有四山二島之說,四山有“二天二太”之說,乃是道門四大仙山,分別是:正一宗的天師山,神霄宗的太和山,太平宗的太平山,以及妙真宗的天蒼山。二島分別是清微宗的東海蓬萊島,傳說曾有上清靈寶天尊在此講道,,以及慈航宗的南海普陀島,又要牽涉到佛道兩家的糊塗賬,雖然是慈航宗在此開宗立派,但道門仍舊是將其視爲自家之地,而慈航宗也因此與道門各宗相交甚篤。

東華宗所在的太清山雖然未能名列道門四大仙山之一,但也是當世名山,與蓬萊島隔海相望。如果將一個個宗門也看作是人的話,與殺氣凜然且行事霸道的清微宗不同,東華宗的性情較爲溫和,算不上一線宗門,但可以算是頗有家底的二線宗門,精於培育奇珍異草和煉製丹藥,故而人緣極佳,沒有什麼生死大敵。之所以會參與帝京之變,也只是因爲清微宗的緣故,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東華宗託庇於清微宗的赫赫威勢多年,自然也不好拒絕清微宗的要求。

也正是出於此種原因,李玄都決定在此間事了之後,先行前往東華宗,就算不能立即煉製“五炁真丹”,也可以委託東華宗先幫他煉製所需菁華和玄黃,待到他收集到長生泉和朱果之後,便立刻開爐煉丹,以期早日恢復境界修爲。

至於其中所需的太平錢,李玄都也有心理準備,他這些年來行走江湖,薄有積蓄。實在不行,還能捨下面皮找幾位豪富朋友暫借一二,遠的不說,張鸞山張青雀是一個,顏飛卿顏玄機也是一個。

話又說回來,無論做什麼,行走江湖也好,公門修行也罷,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至於大軍征伐或是大興土木,就更是如此。就算躲在某個山頭上避世求長生,同樣還是如此,修行一事,講究財侶法地,一個“財”字排在當頭,便可想而知。

要不怎麼說許多江湖散人比不過宗門弟子,歸根究底,還是因爲一個“窮”字。

李玄都在很早之前就不再領取師門的那份例銀,不過在他師父的授意下,這份例銀也沒就此停了,而是不斷積攢下來,等到李玄都在天寶二年回到師門的時候,已經攢了足足五千枚太平錢,換算成銀子,便是十五萬兩銀子,堪稱鉅款。

在過去的四年中,師門正式停了他的例銀,轉而給他供應江湖上的各種消息情報,再加上李玄都陸續花了一千太平錢,用於他的修身之地和各種雜事,如今還剩下四千枚太平錢,被他分成四份,一份存在太平宗開辦的太平票號中,所謂太平票號,與尋常票號不同,除了可以用銀錢兌換太平錢之外,只能存取太平錢,而不能存取尋常的黃金白銀。一份被他留在師門中,交由二師兄保管。一份隨身攜帶,就在“十八樓”的一個格子中。還有一份,被他兌換成了三張一萬兩面額的銀票,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一路上,李玄都和玉清寧談論最多的還是小丫頭,就像父母把孩子交到先生的手中,免不了要囑託先生幾句。

雖然玉清寧不是正兒八經的授業師父,但是李玄都作爲同樣出身宗門之人,對此還是深知其中玄妙。修行一途,如人遠行登山,自身的資質根骨是體力,師父傳授的法門是路徑,光有腳力,不知道路,就如聖人所言的“學而不思則罔”,便要誤入歧途。知道方向,卻不行走,便如聖人所言的“思而不學則殆”,永遠都是原地踏步。其中授徒大有講究,尤其是師父到了一宗之主的地位,除了傾注心血的首徒之外,只會給弟子指出一條明路,而不會從走路教起,可這些又不能不教,於是便落到了那些成年弟子的身上,所以李玄都纔會說陸雁冰的本事是他和老三一起教的。

到了周淑寧這裡,也多半如此,玄女宗的宗主不會像攙扶稚童走路般教她,許多東西都要玉清寧這位師姐去教,說她是周淑寧的半個師父也不爲過。

既然玉清寧現在不適合見日光,三人便在弘農縣駐留了半日的功夫,待到天色近黃昏的時候,趁着城門還未關,三人便打算離開弘農縣,恰好遇到位正準備收攤的老人,肩上的草木棒上還殘留着幾支沒有賣出去的冰糖葫蘆,李玄都給了小丫頭三個銅錢,讓她去買串糖葫蘆,然後只剩下他和玉清寧並肩等候在路邊。

李玄都從“十八樓”中取出一個用火漆密封的信封,遞到玉清寧的面前,道:“這裡面有三張一萬兩銀子面額的銀票,分別是帝京的天元票號,江州的東昇票號,以及晉州的晉西票號,都能立取現銀一萬兩。”

玉清寧沒有立刻去接,皺眉道:“紫府這是小覷我們玄女宗?”

李玄都搖頭道:“玄女宗不缺這三萬兩銀子,所以這些銀子也不是給玄女宗的,而是給淑寧的。這丫頭命苦,小小年紀沒了父母,家裡也被查抄,無依無靠的,所以我就想着送她點什麼,我想了很久,與其送些念想之類的東西,不能吃不能喝,倒不如送她些銀錢,以後看到什麼喜歡的東西,也不至於手頭窘迫。”

玉清寧的神色稍稍緩和,不過還是沒有伸手去接:“以後淑寧成了我們玄女宗的弟子,每月都會有例銀,不需紫府如此破費。”

“不一樣。”李玄都搖頭道:“玄女宗的例銀是一回事,我給的又是另外一回事,銀子這東西,多多益善,又不是說我給了你們玄女宗就不必給了,玄女宗的例銀該給還是要給,這是淑寧應得的,可我這份銀子,卻是額外的。”

玉清寧終於伸手接過這個信封,問道:“那紫府呢?煉製‘五炁真丹’可是要花費不少的銀錢。”

李玄都笑道:“薄有積蓄,不必擔心。”

玉清寧這纔將信封收入自己手腕上的玉鐲中,輕聲道:“倒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紫府不是人父,卻也勝似人父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何苦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二十二章 家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炁真丹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十五章 等待後手第三章 雙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三章 楚雲深第一百二十章 和光同塵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三十四章 踏雪無痕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九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行軍丸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