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楊柳之爭

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大抵會有四種:用正確的過程得出的正確的結果、用錯誤的過程得出錯誤的結果、用正確的過程得出錯誤的結果,以及用錯誤的過程得出正確的結果。

且不論求仁得仁的前兩者,只說後兩者,如果讓李玄都來選,他必然是選用錯誤的過程得出一個正確的結果,而非是用一個正確的過程得出一個錯誤的結果。因爲他不是道德聖人,也不是修身的君子,所考慮的是結果如何,而非合乎道德和規矩。

就拿眼下的天樂宗而言,想要用正確的過程得出正確的結果已是不可能,那就只能嘗試用錯誤的過程來得出一個正確的結果,所以李玄都明知他的謀劃並非合乎道義,更不符合江湖規矩,可他還是要如此去做。

他要的僅僅是結果,而非過程。

正人心,那是教化世人的聖人才去考慮的事情,李玄都所求,唯太平而已。

“太平”二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百媚娘仍是猶有疑惑,問道:“司禮監和青鸞衛都是太后娘娘的人,真會因爲此事而撕破面皮?”

李玄都笑道:“我聽醜奴兒說起過,百媚娘你與現任大管事鳳樓春不和,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可在外人看來,你們都是醉春風的人。司禮監和青鸞衛也大體如此,只是情況更爲複雜,畢竟以青鸞衛的體量,還不足以與素有內廷之稱的司禮監相提並論,實際上司禮監與青鸞衛之爭,其實可以看作是司禮監的內鬥。”

百媚娘問道:“此話怎講?”

李玄都道:“青鸞衛名義上歸屬於皇帝親掌,可自明雍年間內閣和司禮監正式凌駕於朝堂之上以後,就逐漸變爲由司禮監代掌青鸞衛而內閣統轄刑部、督查院、大理寺三法司的格局,所以我說青鸞衛不足以抗衡司禮監。”

李玄都接着說道:“內閣有四位大學士,分別是:首輔、次輔、以及兩位羣輔,司禮監對應有四位大太監,分別是:掌印、首席秉筆、以及兩位秉筆,自本朝世宗肅皇帝開始,宮裡便定了鐵規矩,宮裡以司禮監、御馬監爲首的二十四衙門歸司禮監掌印掌管,青鸞衛則歸司禮監首席秉筆掌管,以免形成司禮監掌印一家獨大的局面,如今與青鸞衛關係甚密的是司禮監首席秉筆,也是提督青鸞衛大太監,而這位首席秉筆與司禮監掌印不和,這兩位公公明裡暗裡的爭鬥,從先帝到如今,已是快要持續了二十年了,所以我說司禮監與青鸞衛之爭,其實是司禮監的內鬥。”

“先帝在位時,內閣四大臣勢大,故而司禮監一直沒有聲音,待到如今,又是太后和晉王弄權,司禮監雖然掌握實權,但仍是不曾出頭露臉,所以對於世人而言,這司禮監有些雲山霧罩。在司禮監中,有兩位被無數宦官奉爲老祖宗的大宦,也就是我方纔所說的兩位,其中司禮監掌印姓楊,被稱爲楊公公,出身佛門,據說是一尊阿彌陀佛似的人物;司禮監秉筆姓柳,被稱爲柳公公,根祗在於道門,素有玄青真人之稱; 兩人都是先帝的潛邸舊臣,在宮中根基深厚,各有一派兒孫,涇渭分明,故而他們二人之間的爭鬥又被稱爲楊柳之爭。若是我所料不錯,你們天樂宗走了司禮監的路子,應該就是楊公公那一派的路子,這便可以解釋柳公公一派的青鸞衛爲何要來脅迫你們改換門庭。當然,青鸞衛內部同樣不是鐵板一塊,也不能將其完全視爲柳公公一派的人,陸雁冰此來更多還是出於私心。”

聽到這兒,醜奴兒忍不住問道:“這是什麼道理?”

李玄都笑道:“公門修行和混江湖可不一樣,我們江湖上可以分出一個正邪之辨,可朝廷不行,什麼是忠臣?什麼是奸臣?什麼又是賢臣?沒有真正的賢臣,因爲賢與不賢有時候也由不得他們。皇帝用你的時候你是賢臣,是忠臣;皇帝不用你的時候,你便是佞臣,是奸臣;賢時便用,不賢便黜,此乃帝王心術。也正因爲如此,朝堂之上哪就能鐵板一塊,若是鐵板一塊,置皇帝陛下於何處?所以任你是外廷也好,內廷也罷,清流也好,宗室也罷,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便是朝堂。”

百媚娘這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也明白李玄都爲何有信心讓司禮監和青鸞衛相互較勁,蓋因這種內鬥,要的就是一個由頭而已,哪怕心知肚明這個由頭是假的,也不在乎了。

李玄都又道:“當下的關鍵不在於日後青鸞衛和司禮監會如何反應,也不在於能否襲殺醉春風,而在於你們能否切實掌握天樂宗,若是能,則大事可成,無論襲殺成與不成,都可進退自如,若是不能,則一切休談。”

百媚娘驟起眉頭。

李玄都也不催促,只是安靜等待。

他了解自己那位師妹,自小便是個貪心不足的傢伙,如果此前她只是想要從天樂宗身上割下一塊肉,那麼在她察覺到李玄都等人的來意之後,八成就生出了將天樂宗一口吞下的想法,所以她必然不會好心提醒醉春風小心防備,只會站在岸上觀船翻,然後再上演一出黃雀在後的戲碼。

她這個性子,實在像極了她的三師兄。

也難怪,畢竟她是三師兄一手教導出來的,會如此行事,也不奇怪。

李玄都有些感慨,從師父到徒弟,都是如此,可見立身不正,只是可惜了他那位性情醇厚的大師兄,過世太早,否則以他的仁厚性情,上承師父,下接一衆師弟師妹,大概便不會是今天這般樣子。

想到這裡,李玄都忍不住自嘲一笑。

當年的紫府劍仙又好到哪裡去,江湖上評價他:“一語不合便拔劍,拔劍即殺人。”雖然此言有誇大之嫌,但也可見當年的紫府劍仙在被江北羣雄圍攻而心性大變之後,其戾氣之重,尤甚其他師兄師妹。

說來也是諷刺,在他還是紫府劍仙的時候,也正是他與這位師妹關係最好的時候,無關乎武力高低,皆因性情。待到他想要做一個好人了,卻是漸而疏遠,只因道不相同。

許久之後,百媚娘終於開口道:“我的心腹嫡系,大多都是反對醉春風之人,以老宗主當年留下的老人居多,這也是醉春風遲遲不敢動我的原因之一,至於醉春風的心腹嫡系……”

她轉頭望向秦樓月:“這就要問秦師妹了。”

秦樓月輕咬了下嘴脣,略有猶豫。

若是僅從側面看來,她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美人,杏眼、桃腮、櫻桃嘴、柳葉眉,幾乎滿足了書生們對於書中顏如玉的所有嚮往,此時猶豫思索,倍顯嫺靜,只是可惜了另外半張臉上的傷疤。

片刻之後,秦樓月緩緩道:“除了副宗主和大管事的兩派人馬,再有就是直屬於宗主的人手,又分爲三部分,分別由三位大執事掌管,我只是其中一人,還有另外兩人,不過好在其中一人常年在外,如今並不在‘天樂桃源’。”

她又是猶豫了一下,說道:“屬於我的那部分人手,我可以保證大部分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都會聽令行事,就算有不聽令行事的刺頭,在有心算無心之下,也可以解決掉,只是一定要快,如果等到宗……醉春風出面,我便很難控制局面。”

李玄都忽然發現自己的肩頭上不知何時多了一片落葉,伸手拍掉之後,道:“這是自然。”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三章 楚雲深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九十九章 仙劍山莊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夜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九十八章 戰火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場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姑娘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四章 醜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何苦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六十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一百零一十八章 九月初三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踏雪無痕第九十一章 爲虎作倀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