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

正邪之辨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都不明白,甚至是身在其中的人也不明白。

所謂正邪,絕不僅僅是好人或是壞人那麼簡單,只有不諳世事的小孩子纔會以善惡或是好壞來加以區分。

江湖中有很多人:心懷天下蒼生的書生,野心勃勃的梟雄,行俠仗義的俠客,圖謀不軌的魔頭,悲天憫人的僧人,表裡不一的僞君子,以及另外諸如,披着僧人外皮的魔頭,僞裝成大俠的僞君子,看似心懷天下蒼生實則野心勃勃的梟雄等等,奇奇怪怪的人,以及千千萬萬個共同構成江湖的普通人。

儘管這些人動機不同,有的爲財,有的爲色,有的爲情,有的爲權,也有爲了宣揚自己的道理,也有爲了反對這種道理,繼而是反對反對這種道理。也有人僅僅是與邪道中人有仇,或是與正道中人有怨,想要尋找敵人的敵人成爲朋友。

每個人各有訴求,又相互交織,有人既要錢又要權,有人既要權,還要宣揚自己的道理,最終都匯聚到了“正”和“邪”兩面大旗之下,所有的謀求到最後都變成了二選一。

所以在正道之中,既有顏飛卿,也有神霄宗的蘇姓長老,在邪道之中,既有藏老人,也有胡良,兩者並不衝突,真正瞭解正邪本質之人,絕不會因此就輕易改變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諸如李玄都便是如此。只有那些不諳世事的小孩子,纔會因爲某個人的好壞而懷疑整個陣營的對錯。

在過去的數百年乃至上千年中,正道居於廟堂之高,未必仁義君子,邪道居於廟堂之遠,亦非性情中人,儒門中人還有一句話,官做大了便沒有書生。凡事沾染上了一個“利”字,便沒了純粹的好或是純粹的壞。

醉春風盤膝坐在大殿中,眼前是一張不大的案几,剛好能放下一壺酒、一隻酒杯、一盤佐酒的茴香豆。在他身旁照例坐着兩名嬌豔女子,一名爲他斟酒,一名低眉焚香。

在他對面的位置上,盤膝坐着一名高大男子,面前同樣是一張不大案几,上面放着同樣的三件物事。

此人正是青鸞衛都督同知趙五奇。

他這次來中州,有兩件明面上的差事和一件暗地裡的差事,明面上的差事就是查清周聽潮一案青鸞衛被殺之事和六扇門暗中前往江南一事,這兩件差事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他已經責成辜奉仙去辦,而他真正要做的則是這件暗地裡的大事。

只要拿下了天樂宗的“天樂桃源”,那便意味着花不完的銀錢,金山銀山一般,與這些相比,死了幾個都督僉事算什麼?跑了個欽犯又算什麼?至於六扇門去江南查案,與他們青鸞衛何干?織造局和市舶司是司禮監的錢袋子,可不是青鸞衛的錢袋子,他們是太后的人,只管太后交代下來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看情分了,看在他們和司禮監都是太后娘娘的人的情份上,他們可以幫一幫司禮監,但也不會太過上心,內閣和司禮監的事情,捅破了天,讓他們自己踹被窩去。

再有就是,現在的天樂宗可是用司禮監做靠山,他們青鸞衛想要橫插一手,怎麼還會真心實意去幫司禮監,正好讓司禮監和內閣鬥起來,他們才能趁火打劫,漁翁得利,所以關於六扇門的事情,最多就是做個面子功夫而已。

這裡頭的彎彎繞繞,都督大人不會明說,可他不能不懂。

這便是他出現在此地而不是出現在江南的原因。

醉春風舉起已經空了酒杯,嬌豔女子立刻端起酒壺爲他斟滿,他輕抿一口,說道:“男人的身體就像一汪清泉,終究有乾涸的時候,尤其是年紀漸長之後,身心俱涸,能夠滋潤身體的只有女人,能夠滋潤心神的只有美酒。”

“昨天我給趙大人安排了兩名女子,趙大人說自己不近女色,把那兩個女子給退了回來,我只當是她們服侍不周,惹怒了趙大人,於是便罰她們去最下賤的半掩門中接客,日夜不停。”

“既然趙大人不要我送的女子,那這杯酒,總該喝了吧?”

在他說話時,原本在他身邊焚香的女子已經起身來到趙五奇的身旁,一手把持酒壺的壺口,一手托住壺底,動作輕柔地爲趙五奇斟滿酒杯。

趙五奇看了眼醉春風,端起酒杯,說道:“既然是天樂教主的酒,自然是要喝的。”

他雙手捧杯,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然後直直地望着醉春風。

醉春風伸出一根手指放在眼前,說道:“喝一杯說一句,第一句話,自古事二主者都沒有好下場,青鸞衛想要讓我們改換門庭,不能只是說說而已,總要拿出些誠意。”

趙五奇沉聲道:“天樂教主可以放心,我青鸞衛又不是要毀了‘天樂桃源’,自然要早作準備,至於司禮監那邊,他們現在自顧不暇,就連自家的織造局和市舶司未必能安然無恙,更遑論位於中州的‘天樂桃源’。”

醉春風喝了一口酒,說道:“趙大人這話說得不對,如果真如趙大人所說,司禮監保不住江南的江南製造局和各州市舶司,那麼對於僅剩的‘天樂桃源’,只會更加重視,半點也不肯放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趙五奇搖頭道:“就算司禮監會丟掉織造局和市舶司,那也不會是一日之功,這將會是極爲漫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他們一定會全力去保織造局,而無暇他顧。”

“有道理。”醉春風表示認同,然後舉起被斟滿的酒杯,繼續說道:“第二杯酒,我想請問趙大人,如何幫我登頂天人境?莫要說些水磨工夫的虛話,若是如此,我自己就行,不需旁人來教。”

坐在趙五奇身旁的女子又給他的酒盞中倒滿了酒。

這回不用醉春風勸酒,趙五奇已經端起酒一飲而盡,坦言說道:“此事非是趙某可以爲天樂教主解惑,待到陸都督到來之後,她會親自爲天樂教主答疑解惑。”

雖然這個答案並不能讓醉春風十分滿意,但也不能說不滿意,他在沉默了片刻之後,將杯中之酒飲盡,大聲道:“倒酒。”

旁邊的嬌豔女子給他那盞裡倒滿了酒。

醉春風一手端着酒杯,伸出三個手指,“這第三杯酒,我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說,只是單純地敬趙大人一杯,趙大人一定得喝。”

趙五奇沒有推辭,端起酒杯再次一飲而盡。

三杯酒之後,趙五奇起身告辭。

醉春風也未過多挽留。

待到趙五奇離去之後,醉春風獨自端着酒杯來到殿門前,雖然整座大殿只有一層,但是因爲所在位置地勢極高的緣故,站在殿門處可以俯瞰整個“天樂桃源”。

在醉春風的腳下,是一層層的樓閣,傍山而建,猛地望去,好似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瓊樓,聳立於山腹之中,只要身在“天樂桃源”中,無論身在桃源何處,擡頭便可望到,而獨屬於醉春風的大殿更是醒目,乃是“瓊樓”最頂層,這也是醉春風平日裡不願在此懸掛大紅燈籠而用荷花燈的原因,如果懸掛燈籠,整座大殿燈火煌煌如白晝,整座城都能仰頭看到這座天上仙宮一般的大殿。那這兒便不是醒目,而是扎眼了。要知道這“天樂桃源”中的來客非富即貴,若是太過冒頭,也並非好事,如今可不就是引來了青鸞衛?

不過話又說回來,醉春風最喜歡的事情,還是站在這兒俯瞰整個“天樂桃源”,每每站在這兒,他都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他纔是此間帝王。

醉春風向下俯瞰,眼神晦暗中透出炙熱,將杯中之酒一口飲盡。

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二章 錦衣青鸞終章(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十六章 又不太平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三章 楚雲深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七十九章 盡皆是劍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魁盛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零一章 當世五絕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龍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八十四章 血雨漫天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二十九章 煙雨樓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二十四章 百步飛劍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二十六章 客棧跑堂第九章 新榜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二百一十二章 翠樓吟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應約而至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一百零四章 沈無幸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二十四章 哈勒楞第五十八章 女子爐鼎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六十六章 夜訪丹霞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