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

聽到此處,其他齊王門客已經是明白了大概,隱隱有了猜測。

徐三繼續說道:“不過困難再多,並非是無法可想,終究還是有辦法的。這也是我潛藏欽天監多年的緣故,朝廷的欽天監中有許多關於當年太宗建造帝京大陣的記載。我和老主人幾次討論,想出一個瞞天過海的計策。”

“第一點,老主藉着天寶二年帝京之變的契機,成功拿下了靜禪宗,此事並未讓儒門如何警惕,他們認爲這只是道門內鬥,殊不知老主人趁此時機在中嶽做了手腳。不過僅憑中嶽一處,無法徹底阻斷龍脈,這就需要另一處從旁呼應,形成合力,以兩點形成一個類似於‘閘門’的結構,由此阻斷龍脈之龍氣。”

“由此引申出第二點,南山。在北龍的六個關鍵點中,崑崙且不去談,中嶽距離五行山、帝京、渤海府太遠,無法相互呼應,唯一的選擇就是南山,而南山不同於中嶽,乃是儒門的萬象學宮親自派人鎮守,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儒門的實力還是強的,想要正面硬撼儒門,殊爲不智。”

“這便是第三點,繞過儒門。儒門坐鎮南山,可作爲南山餘脈的北邙山卻在我們手中,而且經營多年,通過‘鬼國洞天’成功匯聚北邙山三十二峰地氣,就好似一根撬棍,以此來撬動南山。不過此舉對於北邙山也是損耗極大,如果將北邙山視作一人,那麼此舉便是透支壽元。”

徐九接口道:“這就是北邙山從少祖山變成了老祖山的原因。”

徐三點頭道:“老主人怕正道中人察覺到不對,故意又在西北假造了幾處疑似少祖山的所在,讓正道中人誤以爲老主人把北邙山的地氣轉移到了西北,是要幫西北大周凝聚氣運。”

“這就說得通了。”徐九恍然道,“隨着時勢演變,越是靠近西方崑崙,靠西而誕的王朝越是無法應時而生,從西往東,遠祖山、老祖山、少祖山依次由老到嫩,如果我是正道中人,發現北邙山從少祖山變成了老祖山,而西北的幾處老祖山又煥發生機,似乎變成了少祖山,那麼我也會這樣想,說不定還要嘲笑老主人不識大勢,逆勢而爲。”

徐七擊掌讚歎道:“不愧是老主人,此計劃當真是天衣無縫,恐怕老天師也被瞞了過去。儒門那邊更不用說,只怕現在還被蒙在鼓中。”

徐三自得一笑,接着說道:“要說這尋龍點穴、藏風聚水的本事,我們道門纔是行家,老主人身爲地師更是行家中的行家,儒門那幫的腐儒如何懂得此中精妙?他們覺得只要守住了南山,便高枕無憂,殊不知我們這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好似一座金庫,他們只是把守住了金庫的大門,而我們卻挖了一條地道,早已把金庫搬空,只剩下一座空蕩蕩的庫房,他們還傻傻地守在門外,以爲一切都安然無恙。”

徐大已經聽懂了,緩緩說道:“按照你的說法,老主人在世時已經做成了這件大事,只待時機一到,便可……”

“正是如此。”徐三用手中竹杖在地面上畫出北龍的大概走向,然後在龍身的中段位置,狠狠一截,就好似一刀將北龍從中攔腰截斷。

徐十三問道:“那我們爲什麼要去長生宮?”

徐三回答道:“我方纔說過,南山和中嶽類似一個‘閘門’,可以阻斷龍氣,不過爲了不被儒門和朝廷發現異常,平常時候,這道‘閘門’是一直開啓的,只有到了最關鍵的時候,纔會落下,阻斷龍氣,而這個‘閘門’的開關樞機便在長生宮中。”

徐十三微微皺眉,疑惑道:“既然長生宮如此重要,爲何老主人還要把長生宮交給藏老人?爲何當初顏飛卿等人毀掉長生宮,老主人無動於衷?”

徐三笑道:“這便是老主人的用心所在了,把最機密的東西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最不容易讓人生疑,過去這麼多年,儒門也好,正道之人也罷,誰去懷疑過這座長生宮?至於老主人爲何坐視長生宮毀去,這話不對,老主人不是坐視長生宮被毀,而是推波助瀾幫了當時的新主人一把,主動把長生宮毀去。”

徐十三卻是不知道還有這一茬,又問道:“此話從何講起?”

徐三道:“當時藏老人就在長生宮中,不捨得放棄此處養屍地,要出手對付修爲尚弱的新主人,是老主人親自出面,阻止了藏老人出手,理由是藏老人出手會引得張靜修、張海石等人隨之出手,局面難以收拾。而老主人的根本目的卻是要借新主人之手,毀掉長生宮,而且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光明正大地毀掉。從此以後,世人皆知長生宮已經被毀,就更沒有人會去懷疑長生宮中有什麼玄機。這也讓長生宮躲過了後來的正道各宗圍攻北邙山,若是地師將這個樞機設在‘鬼國洞天’,或者不曾主動毀去長生宮,只怕多年心血便要毀於一旦。”

縱然五位門客跟隨地師多年,此時聽聞這些密辛謀劃,還是不得不感嘆地師的思慮之深。若是地師那日能夠成功離開“玄都紫府”,等到李道虛等人飛昇離世,再截斷龍氣,以一劫地仙之姿進入帝京,當真是無人能擋。

徐三拍了拍手,說道:“閒話說得夠多了,接下來我們便要通過這條血祭通道,進入長生宮中,落下‘閘門’,截斷龍氣。”

另外四位門客鄭重點頭。

這條開闢出來用以血祭的通道自然是十分兇險,不過五位門客無一是庸人,都是天人境的大宗師,若是五人聯手,這點危險也算不得什麼。

五位齊王門客來到周家村的舊址,此地臥於一處山坳之中,四周山勢不能藏風聚水,卻也不能聚煞,但是不知何人在東北位置修建了一條長長水渠,又在西北位置修建了一道土壩,使得原本的長條形變成了一個梯形。

在風水學說中,長大於寬兩倍以上,不成長方形,一頭大一頭小,成梯形,這類地方被稱爲棺材地,極爲不吉。眼下這個村子便是在這麼一塊棺材地中。

徐三圍繞這塊棺材地走了一圈,找準一處關鍵節點,將手中竹杖狠狠刺入其中。

一瞬間,天翻地覆。

水渠轟然開裂,化作一條大溝,長約百丈,寬約三丈,就像在地面上扯出了一個微笑表情。

緊接着地面劇烈抖動起來,如河水起伏翻滾不休,繼而變得綿軟如血肉,大溝之中血水沸騰,血肉模糊。

與此同時,在無數血肉和血水中,一張女鬼人臉緩緩浮現,猙獰而笑。

只是五人皆是無動於衷。

徐大向前一步,沉聲說道:“我先下去。”

……

謝雉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清平先生在等什麼?”

李玄都回答道:“我在等着破陣。”

謝雉忍不住譏諷道:“那清平先生可有得等了,不知清平先生打算等多久?一天?一月?還是一年?”

李玄都收回視線,搖頭道:“其實不必太久,最多也就一個時辰。”

謝雉正要說話,忽然發覺有些不對。

因爲謝雉本身也有天人境修爲,同樣被大陣壓制,只是不像李玄都那般如負重山,現在她忽然感覺到身上的壓力好似開始減輕,就像從整個人都陷於沼澤之中變成了只有雙腳陷在沼澤之中,好似潮水退去,水位在慢慢下降。

再有片刻,雖然大陣並未完全破去,但此時只剩下大陣全盛時的一成威力。

謝雉的臉上閃過一抹慌亂,問道;“楊公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呂也沒有料到會發生這等變化,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玄都活動了下身體,不再顯現火花四濺的景象,緩緩說道:“看來比我預料的還要更快一些。”

謝雉喝道:“你到底做了什麼?”

“做了什麼?”李玄都笑了笑,“我什麼也不必做,自有人代我去做。難道太后娘娘還以爲我是當年那個只會單打獨鬥的紫府劍仙?”

謝雉臉色變得蒼白,下意識地向後退了一步。

李玄都繼續說道:“吃一塹長一智,跟頭跌一次就夠了。太后娘娘不會以爲我這些年都是在借酒消愁、感傷舊情吧?”

謝雉臉色愈發蒼白,整個人微微發顫,再不復方纔的從容淡定。

李玄都道:“天寶二年,我的良師益友死了,如今是天寶八載,這六年的時間,你知道我是怎麼過的嗎?”

謝雉定了定心神,道:“很苦麼?”

李玄都道:“不苦,相較於那些家破人亡的普通百姓,有什麼好苦的呢?其實我在很早之前,就預料到會有今天,說句不太好聽的話,我從未將你這位太后娘娘視作最大的對手。”

謝雉先是一怔,隨即便在胸中生起一股怒意。

目中無人,欺人太甚。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她還無法反駁。

便在這時,李玄都舉起右手,張開五指。

沒了大陣的壓制之後,李玄都終於可以用出自己的第四次“太易法訣”。

從李玄都掌心躍出一個如同米粒大小的黑點,然後這個黑點急速放大,轉眼間已經有雞子大小,彷彿一個漩渦,深不見其底,瘋狂吞噬周圍的一切光明。

再有片刻,便有人頭大小。

李玄都託舉着這個“旋渦”,開口道:“太后娘娘,你可以去找你的靠山了。”

話音落下,李玄都將手中的“太易法訣”投向了頭頂的天幕。

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八十六章 新任天師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江陵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家公子第十四章 玉青園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二十五章 山村鬼症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五十四章 雜役駕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動身第十二章 動員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七十章 牝女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羅青青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三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六十八章 雨滴夜長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淺論飛昇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城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一百零三章 大阿修羅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