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

太陽依然白白地懸在宮城瓦藍的上空,冷冷地普照着九千餘間宮室的每個屋頂。

大魏門和承天門之間有一座巨大廣場,此時空空蕩蕩,只有李玄都一人獨行,顯得李玄都格外渺小,好似螻蟻,可又恍然生出高大之感,好似巨人神靈。

樓心卿和馬公公猶豫片刻之後,快步趕上李玄都,繼續爲他引路。

承天門後是端門,端門後是午門。過了午門是太聖門,太聖門後是太聖殿,也就是世人口中的金鑾殿。

太聖殿與上聖殿、中聖殿並稱三大殿,其中太聖殿最大,中聖殿最小。皇帝在太聖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千秋、新年、冬至等節日,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除此之外,還在太聖殿舉行新科進士的殿試。

此三殿被稱爲前朝,與後宮區分。

至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聖殿,而是選在前朝和後宮之間的奉天門,又稱御門聽政。

過了三大殿是“後三宮”,通俗來說,就是皇帝書房、皇帝、皇后居處所在。

三大殿和後三宮同處於中軸線上,左側西路便是太后居處,只是謝雉並不居住於此,作爲訓政太后,她居住在三大殿和後三宮右側東路的寧壽宮中。

最早時候,這裡只有稀疏的幾座宮殿,是供太后、太妃養老的宮區。後來此地被仁宗看中,選爲自己退位之後居住的太上皇宮殿,足足花了五年的時間,擴建寧壽宮,便形成如今的格局。

寧壽宮是皇城的城中之城,彷彿是小號的皇城,也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部有九龍壁、皇極門、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規制分別仿皇城中路的午門、太聖門、太聖殿、中聖殿和上聖殿。寧壽宮的後部又分爲中、東、西三路。中路有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東路有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尋沿書屋、慶壽堂、景福宮、梵華樓、佛日樓,其中暢音閣爲內廷戲樓,建築宏麗,西路是寧壽宮花園,主要有古華軒、遂初堂、符望閣、倦勤齋等建築。

在樓心卿的帶領下,李玄都來到寧壽宮花園的四進花園。

第一進是古華軒,坐北居中,山石亭臺,構成一個自然院落。西面禊賞亭抱廈中設“流杯渠”,仿書聖蘭亭曲水流觴,頗有雅趣。

第二進是遂初堂,垂花門內,僅立幾塊湖石爲景,環境幽雅別緻。

第三進萃賞樓爲捲棚歇山頂的兩層樓,滿院山石,聳秀亭居高臨下,挺拔秀麗。

最後一進,居中爲園內最爲崇高、華美的符望閣,以整座山石圍其前院,又用廡廊聯繫閣後齋館,形成不同的景緻和趣味。符望閣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個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狀別緻,圖案全用梅花,匠心巧妙。。

謝雉便在符望閣中等待李玄都。

符望閣內以竹編爲地,紫藤雕梅,染玉作梅花、竹葉,象徵歲寒三友,掛檐以竹絲編嵌,鑲玉件,四周羣板雕百鹿圖,隔扇心用雙面透繡,處處精工細雕,令人歎爲觀止。

李玄都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也不得不讚嘆皇家氣派。

此時的符望閣內有四人,分別是謝雉、谷玉笙、楊呂、柳逸,再加上李玄都、樓心卿、馬公公,總共七人。

今日的謝雉一身素淡宮裝,見李玄都進門後,主動起身相迎。

李玄都望向這位只能說是徐娘半老的太后娘娘,心中有些感慨,他走過許多路,見過許多人,從金帳老汗、金帳國師、“魔刀”宋政到聖君澹臺雲、地師徐無鬼、天寶帝、儒門龍老人,甚至是陸吾神、張祿旭以及上古巫教的大巫們,他都見過,可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謝雉。說來也是好笑,都說謝雉是李玄都的仇人,可李玄都卻連這個仇人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平心而論,謝雉是個美人,可又談不上無人能夠比肩,說是以色侍人,未免太過看低了她。可見謝雉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與相貌已經沒有太大關係,其能力必然十分不俗。

李玄都沒有行君臣之禮的意思,只是拱手道:“謝太后,你我可謂是神交已久,只是真正見面,尚屬首次。想要見太后娘娘一面,實屬不易。”

謝雉輕笑道:“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清平先生。”

李玄都問道:“不知太后失望否?”

“不曾失望。”謝雉言笑晏晏,“我從清平先生的身上看到了大劍仙的影子。”

李玄都道:“子肖其父。”

謝雉微微一笑:“請清平先生入座吧。”

此時符望閣內設了一張方桌,所有的宦官宮女都被打發了出去,謝雉坐在四方桌邊主位上,李玄都坐在上首客位上,谷玉笙坐在下首客位。其餘人就只好站着了。

其實本該是隻有謝雉和李玄都對坐,也只有兩人身份對等,不過谷玉笙在名義上還是李玄都的三嫂,於是得以陪坐一旁。

這一次,謝雉沒有擺出一頓飯要一百零八道菜式的架勢,只是放了一個銅鍋子,又有四盤切成薄片的羊肉,也算是帝京城的特色了。

吃火鍋所用的羊肉片分爲三檔,最好的一檔是取之羊後腿的屁股上的元寶肉,全是瘦肉。第二檔是用羊前腿的夾心肉。第三檔是用餘下的前後腿肉。雖然這些羊肉都是上好的元寶肉,但相較於皇家御膳而言,也上不得檯面,算不得什麼。倒不是謝雉故意藉此羞辱李玄都,而是謝雉聽聞李玄都生性簡樸,故意投其所好。

李玄都看了眼桌上的火鍋,輕聲道:“太后娘娘有心了。”

“清平先生不嫌棄就好。”謝雉淡笑道。

三人每人面前都有一雙象牙箸,一隻前朝官窯的藍釉酒杯,一個官窯的青釉碟子。

沒有侍從,谷玉笙親自捧起一罈剛剛從酒醋面局取出的三十年佳釀,爲李玄都斟滿酒杯。

李玄都沒有拒絕:“有勞三嫂。”

谷玉笙又爲謝雉斟滿酒杯,謝雉端起酒杯,說道:“我敬清平先生一杯。”

李玄都沒有舉起酒杯,而是問道:“不知敬從何來?”

謝雉微微一笑:“自然是敬清平先生虛懷若谷,顧全大局,肯化干戈爲玉帛。”

李玄都仍舊沒有舉起酒杯:“不敢當太后如此之敬。”

“當得起。”謝雉稍稍加重了語氣。

李玄都望向謝雉,說道:“看來太后是執意讓我喝下這杯酒了,我若說,只要太后肯爲張相翻案,我便飲下此酒,不知太后肯是不肯?”

謝雉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一時間,符望閣內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過了片刻,謝雉緩緩說道:“這是朝廷之事,清平先生不在朝爲官,似乎不應……”

李玄都打斷道:“太后娘娘是想說,天下是一家之天下,一君獨治,置內閣百官,視同僕人,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所以朝廷之事就是家事,我這個外人不應管太后的自家之事。”

謝雉沒有說話,權作默認。

李玄都加重語氣道:“戰火燎原,生靈塗炭,也是自家之事?國破家亡,天下傾覆,也是自家之事?天下人說天下事,不管誰家之事都是天下之事,那我這個天下人又如何不能說?”

此言一出,不僅僅是謝雉,便是楊呂和柳逸的臉色都變了,楊呂臉色陰沉,一字一頓道:“清平先生,你放肆。”

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三十七章 乘龍快婿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終是發難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二百九十二章 雲尊者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四十章 事後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六十一章 天寶八載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一百章 見面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九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第六十一章 兄妹而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終章(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劍當空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