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

白龍樓船,高大巍峨,這是李道虛的座船,也是一件半仙物,上可御虛凌空,行於九霄之上,下可沉行海底,水不浸入。中可行於水上,風雨不興。

有此船在,清微宗的船隊便無懼海上風暴,前往鳳鱗州。

這是秦素第一次登上白龍樓船,只覺得滿目新奇。李非煙並非首次登船,不過上次登船的時候,這艘船的主人還不是李道虛,而是她的父親,可以說是闊別已久了。

不說甲板以下的位置,只說位於甲板之上的船樓,最頂層是李道虛的書房,最底層是客廳,二樓是一個小廳,較之一樓視野更爲開闊。

李道虛登船之後,便直接來到二樓。

雖說是小廳,但還是客廳的佈局。靠着北牆是一張紫檀木茶几,兩旁各擺着一把紫檀木圈椅,東西兩向卻一溜各擺着八把配着茶几的紫檀木座椅,椅後牆壁開窗,通透敞亮。

李道虛往正中左邊的主位上一坐,說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原本正要坐在右邊上首椅子上的李非煙隨之停下動作,站在原地。

然後就聽李道虛繼續說道:“今天我們不談天下事,也不談國事,只談家事。”

秦素心中一緊,終於知道這位未來公爹的可怕之處,當真是洞徹人心。

“若煙。”李道虛一指正中右邊的主位,“都是自家人,說的是自家事,你就坐這裡吧。”

“若煙”就是李非煙的表字,源自“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一句。因爲她的名和字中都有一個“煙”字,總共兩個“煙”字,所以石無月纔要稱她“煙煙”。

李非煙聽得李道虛如此說,便在正中右邊的主位上坐下了,剛好與李道虛一左一右,又以左爲尊。

秦素便順勢在左邊上首的椅子上坐下了,斟酌了一下,開口道:“時至今日,家事和天下事已經難分彼此,竊以爲談家事也避不開談天下事。”

李非煙沒有說話,有些不合時宜的怔然出神。

李道虛不以爲忤,淡淡道:“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秦素靜待下文。

李道虛繼續說道:“這段話出自道祖五千言的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單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大事,一定從細微的地方開始。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做出承諾的,必然很少能夠兌現諾言,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沒有困難。”

秦素還是有些不明白李道虛爲何要這麼說。

李道虛道:“我是欣賞秦清的,他明白‘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的道理,從小處做起,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地經營遼東,終成今日大勢。可徐無鬼和紫府二人,卻很少沉下心做這些小事,他們總是着眼於大事,希望畢其功於一役。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他們二人一味求大,註定做不了聖人。”

秦素一時間不知道該替父親秦清表示謙虛,還是該站在未來夫君李玄都的立場上接受長輩的批評。

好在李非煙終於回神,替秦素解了圍,說道:“師兄,紫府只是個尋常人,可從沒有想過做什麼聖人。”

自從李道虛和李卿雲成婚後,李非煙便理所當然地稱呼李道虛爲姐夫,不過在李卿雲身故之後,李非要便又改回了以前的“師兄”稱呼。

李道虛道:“在‘爲大於其細’這一點上,紫府做得不好,可在守諾這一點上,紫府卻有過人之處。輕諾必寡信,重諾則多信。如今清平先生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更爲難得的是,人人都相信清平先生的信譽,只要是他許下的承諾,便如真金白銀一般,於是各方豪傑紛紛倒戈歸附,他這位道門未來大掌教,當真是名副其實。”

秦素有些尷尬,不得不解釋道:“所謂‘道門未來大掌教’的說法,其實是有些人爲逢迎、捧殺紫府故意所說,紫府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都從未自稱是道門的未來大掌教……”

“可他在心底其實也是這麼認爲的。”李道虛打斷了秦素。

秦素一窒,無言以對。

雖然李玄都沒有如此自稱,但也從不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反而是有些當仁不讓的想法。除去李道虛、秦清這些長輩,李玄都並不認爲其他同輩人比自己更有資格出任道門大掌教,正如他當初認爲沒有人比他更能配得上秦素。

雖然紫府劍仙變成了清平先生,不再意氣用事,也收斂了鋒芒,可收斂鋒芒不等同沒有鋒芒,李玄都的心氣還在,這也是他當初大膽追求秦素的原因,哪怕他在清微宗失勢,又經歷了跌境還未恢復修爲,可他從不覺得自己配不上秦清的掌上明珠。事實也果真如此,如今人人都說秦大小姐有識人之明,早早就看出了還未躍過龍門的李玄都是一條金鯉,卻從未有人說過秦大小姐看走了眼,所託非良人。

李玄都表面上看似謙恭有禮,實則內裡自有傲骨,他就是如此性格,李道虛作爲師父兼養父,自然十分了解這個弟子兼養子,故而一語中的且一針見血。秦素不願也不敢當面欺瞞李道虛,只能是默認。

李道虛笑了笑:“這便是當仁不讓。聖人曰:‘當仁,不讓於師。’”

秦素站起身來:“紫府絕無此意。”

李非煙的氣息也爲之一凝。

李道虛擡手下壓,示意秦素坐下,語氣仍舊溫和地說道:“弟子不必不如師,有此意也好,無此意也罷,都沒什麼錯處。”

秦素又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仍舊把握不住李道虛的心思,下意識地望向李非煙。

可李非煙也只能微微搖頭,這麼多年以來,她就從未看透過這位師兄。

李道虛道:“今天說的是家事,師徒如父子,宗門如家族。過去十餘年中,清微宗這個大家族中的種種爭端,皆因一件事,那便是我老了,在世之日不多,而且我不是徐無鬼,沒有再在人間停留百年的想法,一旦離世,便要一位的新的家主。可那些堂主、長老們還沒有老,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在人間繼續停留,自然要爲以後考慮,將現在的權勢延續下去,不至於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所以從不去反對約束。”

“這其中的問題在於,在我的大弟子死後,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服衆之人,直到今日的紫府站了出來。他是能與我這個老朽分庭抗禮之人,關鍵是他還很年輕,甚至他比那些堂主長老們還要年輕,再合適不過。如果我們順利交接過渡,那是最好的局面,可如果我們有了分歧,這就成了一個兩難抉擇。”

“這樣簡單的道理,紫府應該明白,只是不知他想過沒有,爲什麼還有很多人站在我這個在世時日不多的老人這邊,而不是站在他那一邊?這些人就不怕在我百年之後被新主清算嗎?”

秦素臉色一肅,鄭重道:“請師父賜教。”

李道虛道:“很簡單,有些事情牽扯到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得失,正如你的父親秦清,遼東也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遼東。很多時候,居其位,謀其政,便是我們,也是身不由己。最終結果如何,且看天意罷。”

說完之後,李道虛深深地望着秦素。

這話已經十分露骨直白,秦素不可能聽不明白。

秦素懂了,這是不答之答。李道虛不讓秦素把想要說的話說出口,卻也給出了回答。

至於爲何不讓秦素把話說出口,爲何李道虛的回答又要東扯西繞,道理也很簡單,李玄都提出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大家都知道卻又故意迴避,因爲李玄都此刻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合乎道理又合乎規矩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宗門也好,朝廷也罷,都有一個不成文傳統。那便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可以廣泛議論,重要的大事只是寥寥幾人秘密決定,真正生死攸關的事情則一人獨斷。

就拿李玄都提出這個問題來說,關乎帝京和天下局勢,顯然李玄都是對的,而繼續死保謝雉是錯的。如果在道門大會上提出,三十六位真人在列,衆目睽睽之下,李道虛答是不答?若是答,又該給出一個怎樣的回答和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才能讓天下人滿意?李道虛能在天下人間說什麼一家之得失利害嗎?這就是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廣泛議論便是將事情擺在了大庭廣衆的桌面上,而李道虛說不談天下事只談家事,又只有三人在座,這便是在私底下言談,許多事情可以暢所欲言,沒有太多顧忌。

秦素長長吐出一口濁氣:“承教。”

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一百零三章 大阿修羅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章 遼東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一百九十七章 鳳冠霞帔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一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八十章 妖女宮官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裘公子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七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兼修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番外三第五十九章 珠胎暗結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二十七章 破陣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四章 盜墓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三十五章 寺內激鬥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十章 勒合蔑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推心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