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

雖然李玄都繞了一個大彎,但他的意思很明白。

我可以不趕盡殺絕,議和罷戰也好,討價還價也罷,有一個前提是不能違背的,那就是道門的一統,如果同意這個前提,那就可以繼續談下去,如果不同意這個前提,那就沒有必要談了。

其實李玄都自重出江湖以來,秉持的都是能不殺人就不殺人的想法。所以澹臺雲說他不管怎麼禮敬道祖,骨子裡還是受到了儒門那一套的影響。澹臺雲倒也沒說錯,這個影響已經被儒門的先賢們說透了。亞聖雲:“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用白話來說,上古禹王治理水患,想到天下有溺水的人,就好像自己溺水。稷是穀神,想到天下有飢餓的人,就好像自己捱餓。故而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因爲如此,玉虛鬥劍的時候,李玄都曾經說過,他反對的不是儒門,也不是儒門的先賢,更不是儒門的道理,而是當下的儒門之人。後人把經念歪,滿口仁義道德,卻知行不一,李玄都反對的是這些人。

地師的理念是好的,方向也是對的,可李玄都還是不能全數認同,也是因爲這個緣故。

對於地師來說,死一萬人是個數字,十萬人、百萬人、千萬人也是個數字。只要目的達成了,也就無所謂了。

在地師眼裡,百姓是什麼?與棋盤上的棋子沒什麼區別,百姓不是活生生的生命,而是任人擺弄的死物,下棋的時候,被人吃掉幾個棋子,當然會心痛,但心痛的不是棋子本身,不是因爲這顆棋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受哺育成人,爲人子女,爲人夫妻,爲人父母,心痛是因爲棋子的增減影響到了棋局的勝負,根本還是因爲棋局的勝負。

地師要管百姓的死活,但是其本質不是因爲蒼生有靈,也不是己飢己溺、老吾老幼吾幼的道理,而是因爲千秋功業離不開百姓,要以百姓爲基石。

之所以造就了地師如此的心態,是因爲地師出生以後就是天潢貴胄,與底層的百姓幾乎是兩個世界之人,其中的差別說是仙凡之別也不爲過。地師未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質,可他仍是將百姓蒼生視作棋子,這便是心不正。

其實不僅地師如此,宋政、上官莞乃至於李道虛、謝雉等人也是如此,在他們眼裡,只有一小撮人才是活生生的人,其他人都是螻蟻。

他們不能站在百姓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或是不把百姓視作人,或是把自己視作超脫於凡人之上的仙,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就不可能解百姓的生計之難。

他們視天下爲棋局,百姓爲棋子,於是就有了“大局”的說法。那些口口聲“大局爲重”之人,若要問他們什麼是大局?他們定然是不能付諸於口的,因爲大局就是棋局的勝負。

以前李玄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便可以快意恩仇,無所謂什麼天下分合、生靈塗炭,我有何憂?後來他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他便快意不得了。

李玄都認可地師的部分理念,世道要發展,不能故步自封。可又不能認可地師的部分理念,將活生生的人視作棋子,隨意捨棄。

只可惜,能夠認同李玄都之人還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人,明明自己就是百姓一員,卻事事站在人上人的角度去思量,實是無可救藥。當然,在衆多人上人的眼中,李玄都這種人是個叛徒,可這種話沒有人敢說出口,這邊是歷代先賢們的功勞了。先賢們將各種道理傳遍世間,上至君王,下至小民,無人不認可。李玄都秉持這些道理行事,縱然是與李玄都爲敵的儒門中人,也不能公然說李玄都是錯,甚至還要在口頭上贊同。有些齷齪,可以心照不宣,但萬萬不能付諸於口,否則便是萬衆所指。這也是所謂“不成文規矩”的由來。

李玄都吃了自己夾起的包子,其他四人也分別夾起一個包子,只剩下一個包子。

片刻的沉默之後,左雨寒當先開口道:“道門一統,此乃天意。反對道門一統,便是忤逆天意,便是長生之人,也難逃一死,宋政下場可鑑。左某人及法相宗上下,無一不贊同道門一統。”

李玄都把目光轉向悟真,“悟真大師,左宗主的話你都聽見了?”

悟真慢慢擡起頭,十分沉重,緩緩說道:“道門一統是道門私事,儒門無權干涉,佛門也無權干涉,貧僧是佛門弟子,不好多言。”

李玄都望向方緣。

方緣只覺得爲難無比,有心贊同悟真的話語,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能支支吾吾道:“佛門和道門……此事的確不好處置。”

李玄都道:“兩位大師所言極是,不過我卻想起了古時巫教,巫教曾經鼎盛一時,共有十一位大巫,除了巫陽之外,其餘十人並稱爲靈山十巫。而在靈山十巫中,又有以巫彭爲首的五人與巫陽並稱開明六巫。巫彭等五人既是靈山十巫,也是開明六巫。所以我有一個想法。”

左雨寒已經聽明白了李玄都的話外音,爲表忠心,立刻接口道:“正所謂佛本是道,當年太上道祖便是在終南山講經之後出關化胡,佛道本是一家。”

李玄都微微點頭都:“左宗主所言不錯,如果將道門看作是靈山十巫,那麼佛門就是開明六巫,而佛門各宗則是以巫彭爲首的五位大巫,既是靈山十巫,又是開明六巫。”

事關道統,方緣和悟真都沉吟不語。

左雨寒看了李玄都一眼,朗聲說道:“大晉年間,佛道之爭,尤爲激烈。神霄宗祖師通真達靈先生林靈素與佛門僧人鬥法,林靈素對大晉皇帝說:‘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剎改爲宮觀,釋迦改爲天尊,菩薩改爲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爲德士,皆留髮頂冠執簡’。皇帝依奏,下詔改佛爲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爲女德。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臺僧二人、道堅等與林靈素鬥法,結果僧大失敗,情願戴冠執簡。由此而言,佛道兩家早在前朝就已經合流,只是因爲金帳大軍南下方纔中斷,如今不過是再續前緣,清平先生也已經說了,佛門各宗既是道門中人,也是佛門中人,並不衝突,不知兩位大師爲何如此爲難?”

兩人萬萬沒有想到左雨寒倒戈如此之快,不過方緣本就不敢太過堅持,更沒有資本堅持,只是怕傳揚出去太過難看,所以纔不好一口應承下來,現如今有了臺階,他便順勢說道:“如此甚好,自當如此。”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悟真還未點頭。

李玄都也不催促,看了徐九一眼。徐九會意,起身給悟真倒了一杯素酒,說道:“如今中原佛門式微,佛門精銳集中於西域,佛門想要獨佔西域,將中原讓給道門,倒也在情理之中,可大師不要忘了,道門的祖庭崑崙也在西域,若是佛門拒人千里之外,那麼佛道之爭只怕又要重演。”

悟真擡眼看了徐九一眼,臉色凝重,問道:“請恕貧僧眼拙,閣下是?”

徐九微微一笑,“在下姓徐,大師叫我‘徐九’即可。”

悟真心中一驚,他已經年紀極大,知曉許多江湖密辛,自然聽說過極爲神秘的齊王門客,此時目光落在李玄都身上的“陰陽仙衣”上面,心中瞬間瞭然。這些地師的爪牙鷹犬,已經有了新主人。

過了許久,悟真長嘆一口氣,“既然清平先生如此說了,貧僧也不得不認可了。只是事關重大,並非貧僧一人可以獨斷,還要容貧僧返回西域與衆人合議之後再給清平先生一個明確答覆。”

李玄都端起自己的酒杯,說道:“話說到這個份上,我也表明心意,道門一統大業非一日之功,許多細節都可以慢慢商談,但是大方向不能出錯,否則便是南轅北轍。玄都不才,想要做成這件大事,還要請諸位多多幫扶,僅以此杯薄酒敬諸位。”

左雨寒第一個端起酒杯,方緣第二個端起酒杯,悟真之尷尬實難名狀,眼睛望着面前那杯酒,卻不知如何去端它。

李玄都望向悟真,輕聲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在這個時候,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咱們可得和衷共濟。悟真大師就算不看我的情面,爲了自家道統傳承,難道還不願意喝下這杯酒嗎?”

悟真雙手慢慢捧起了酒杯,舉向李玄都。心中複雜難言,如今的李玄都終於不是那個在客棧中與自己討論家有錚子的李玄都了,如今的清平先生依然是老天師張靜修、地師徐無鬼一類的人物,高坐在這終南山上,俯瞰天下。

李玄都也端起了酒杯,對向悟真。

衆人將酒一飲而盡,悟真將酒杯的杯底向李玄都一照,示意酒已飲盡。

李玄都放下酒杯,笑道:“只要我們能同心協力,同舟共濟,江湖就亂不了。”

悟真笑了笑,但那笑容裡帶着的全是苦澀。

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私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二百零二章 明官隱現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第十章 三招第一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九十七章 鳳冠霞帔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七十八章 劍秀山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十章 三招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一百零四章 金身破碎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一十九章 王法無情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十章 百花會第十二章 動員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二十二章 上清宮中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炁真丹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呼海嘯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衆擊寡(一)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王法無情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色如血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你一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七十五章 春雨紛紛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零六章 女子劍仙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家公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