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

秦素面對秦素的攻勢,應對也簡單,直接從劍匣中彈出“青墨三千甲”一劍,飛劍化作一個大繭將她包裹其中,任憑烈火熊熊,傷不得分毫,“鎖神釘”亦是無功而返。

秦素趁此時機,再度催動“太陰匿形符”,再度消失不見。

上官莞猛地一拍劍匣,四柄飛劍同時躍起,懸於上官莞的頭頂上方,四劍的劍下分別指向四個方向。

只要秦素露出一點蛛絲馬跡,四柄飛劍立時就會應聲而動,不留半點餘地。秦素畢竟不是李玄都,沒有那般強橫體魄,境界也要弱於樓蘭城時的李玄都,若是硬捱上一劍,不死也要重傷。

就在這時,上官莞忽然周身一震,驚覺自己的“青墨三千甲”竟是被身後一股巨力強行破去。

這一驚卻是非同小可,要知道“青墨三千甲”乃是“太陰十三劍”中防禦最強的一劍,可見上官莞有了大報恩寺的前車之鑑和宋政的叮囑之後,沒有半點輕敵大意,可在這種情況下,仍是被強行破去,如果對手是李玄都也就罷了,可對手分明是要弱於她的秦素,哪怕秦素已經躋身天人無量境,也不該如此,上官莞如何能夠不驚?

上官莞的反應極快,因爲秦素是從背後襲來,所以她不敢貿然回頭,而是頭也不回地向前飛掠,同時催動四把飛劍一起向身後攻去。

然後只聽得四聲幾乎連成一線的聲響,四把飛劍同時倒飛出去。不過這四劍也阻擋了秦素的追擊腳步,使得她未能傷到上官莞。

上官莞轉身望去,只見得秦素手中並沒有刀劍等兵刃,只有一柄如意,通體碧綠,頂端呈三朵雲紋狀,鑲嵌有六顆顏色各異的寶珠。

秦清和李玄都也看到了秦素手中所持的如意,立時放下心來,因爲這柄如意正是從“玄都紫府”中帶出來的“三寶如意”。

雖說“三寶如意”的最大作用還是持之通行“玄都紫府”上下,但畢竟是貨真價實的仙物,作爲兵器本身,也是極爲不俗,勢大力沉,堅固無比,當初徐無鬼便是持“三寶如意”獨鬥一衆長生地仙而不落下風,便是身懷“太素玄功”的澹臺雲和身懷“漏盡通”、“長生石”的李玄都被打上一如意,都要半天緩不過勁來,可見“三寶如意”的厲害。

而且“三寶如意”與“叩天門”不同。“叩天門”之所以是仙劍,原因在於此劍上能與天地共鳴,下應持劍之人的心神體魄和境界修爲,持劍之人的境界修爲每高一分,這把仙劍所能引起天地共鳴就大上一分,所能發揮的威勢也就更上一層樓。若是在先天境界,“叩天門”的威力甚至不如刀劍評中排名最末的“大宗師”,到了歸真境後,“叩天門”才能反超“大宗師”。可相較於“人間世”,哪怕是到了天人逍遙境,“人間世”仍舊強於“叩天門”,只有到了天人無量境之後,兩者才能大致持平,而到了天人造化境之後,“叩天門”就會反超“人間世”,至於到了長生境,兩者差距就更加明顯。“三寶如意”卻是不然,它並非純粹的兵器,所以威力也不隨主人境界而變化,威力恆定,雖然在長生境之後不如“叩天門”,但在長生境之前,卻要遠勝於“叩天門”。

在徐無鬼飛昇之後,李玄都繼承了徐無鬼的“陰陽仙衣”,“三寶如意”卻是落入李道虛的手中,誰也不曾想到李道虛又將“三寶如意”暫借給了秦素。李玄都不曾想到,上官莞就更是如此。秦素手持“三寶如意”當頭砸下。

上官莞腳下的地面下陷三尺。

然後上官莞手指連彈,匣中飛劍悉數激射向秦素。

秦素揮舞手中“三寶如意”,頓時有磅礴氣機激盪而出,如拍蚊蠅一般將飛劍拍飛出去。然後秦素又是一如意當頭砸下,好似山嶽壓頂。

上官莞御使十三柄飛劍一起升空,結成一個微縮了許多倍的劍陣,抵擋“三寶如意”。

天地之間響起一聲砰然巨響,上官莞的衣衫上盪漾起一圈漣漪,以她腳下爲中心,一圈巨大的氣浪向四周擴散開來,甚至將周圍的雲氣都被震散許多。

“三寶如意”在距離上官莞額頭還有三寸的地方停下,因爲劍陣阻擋的緣故,“三寶如意”上的光華急速流轉,卻難進分毫。

上官莞擡手虛握,彷彿有一劍在手,雖然不可見其形,但卻能感受到其劍勢之大,劍氣之重,當世無匹。這一劍乃是上官莞在躋身天人造化境之後,結合五大玄功和“太陰十三劍”而自悟出的一劍,不見其劍,但威力極大,這本來是她打算用來對付李玄都的手段,只是沒想到李玄都在機緣巧合之下躋身長生境,只好用來對付秦素了。

上官莞大袖飄搖,舉着手中之“劍”,彷彿有萬鈞之重,步伐踉蹌,但踏出的步子卻是越來越大,最後化作一抹長虹極快地掠向秦素。

一劍起時,風雷之聲大作。

秦素視而不見。秦素僅僅是將手中“三寶如意”橫於胸前,雷光不能入,風火不能進,劍氣不能傷。

這一劍與秦素手中的“三寶如意”轟然撞在一起,秦素渾身一震,可“三寶如意”卻是光芒大盛,將浩蕩劍氣化作無形。

上官莞臉色驟然蒼白,不等她繼續動作,秦素直接擲出手中的“三寶如意”。

“三寶如意”如一條翻雲蛟龍,直撞上官莞。

“三寶如意”狠狠落在上官莞胸口上,讓她直接口吐鮮血。

秦素伸手握住倒飛而回的“三寶如意”,微微一笑。

上官莞用手按住胸口,十三柄飛劍環繞身側,好似一顆顆彗星不斷掠過。她臉色陰沉,萬萬沒有料到秦素竟是如此難纏,伸手一指環繞自己的十三柄飛劍,就見十三柄飛劍按照順序排列,組合成一柄長劍。

上官莞伸手握住長劍,輕輕一抖,劍身上立時燃燒起一層熊熊陰火。

在“太陰十三劍”中,“劍心太玄意”號稱劍術極致,上官莞便運起“劍心太玄意”,向秦素刺去。

秦素的雙眼中不知何時變得雪白一片,不見眼白和瞳孔,只有茫茫白光,已經用出了“太上忘情經”,進入“天算”狀態之中。

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爲情緒所動,不爲情感所擾。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言不語,衆生聽令,身不動,天地俯首。太上忘情,自是開闢造化之情。

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太上忘情經”就是要將這七情統統忘卻,秦素用了“太上忘情經”,自然也沒了恐、驚、怒、哀、悲等情緒,任憑何等險境,都不能讓她心生漣漪,更不會有絲毫遲疑,應變之快,應變之準,只怕李玄都這個多次在生死邊緣走過一遭的人都略有不及,這便是“天算”的可怕之處。

修煉至極致之後,不僅能未卜先知,而且還能直接看出弱點和破綻,再配合“天遁心法”和“天問九式”,秦清的“天刀”名號便是由此而來。

此時的秦素摒棄了七情六慾,心如止水,都說人算不如天算,“太上忘情經”的玄妙之處就在於此,以忘情使人心近乎天心,人算自然也變成天算,這又與“宿命通”冥冥相合,使得秦素何止是一心二用,都說七竅玲瓏心,此時秦素一心分作七用也不是什麼難事,無論什麼功法,只要是自身所學,此時都能信手拈來。

不過這“天算”之法有個極大的壞處,便是很容易遭受反噬,其實“太上忘情經”的關鍵也不在於心力上的消耗,而是練得越深,心性也就越發寡淡,強行滅去人慾,忌大喜大悲。可人生一世,總少不了七情六慾,若是情緒劇烈爆發,與這種忘情之境相沖突,就極易導致走火入魔,乃至於身死。所以秦素還是要儘快修煉“太平青領經”,通過“太平青領經”將“太上忘情經”化去,以此來規避反噬。

當初秦素第一次用出“太上忘情經”時,境界不足以用“太平青領經”化用“太上忘情經”,只能直接動用“太上忘情經”,故而遭了反噬,如今秦素修爲更上一層樓,已經可以初步用“太平青領經”來化用“太上忘情經”,愈發進退自如,反噬也算不得什麼了。

面對上官莞攻來的長劍,秦素立不動,屹如山嶽,直到長劍行將及身,手中“三寶如意”始才一圈,似慢而快,當空畫個了圓圈,將其粘住。

上官莞並不吃驚,手中長劍驟然分開,重新化作十三飛劍,以“劍心太玄意”全力施展開來,十三飛劍隨她氣機變化,忽進忽退,忽直忽曲,變化萬千,無孔不入。

秦素卻是隻憑一把如意,便將所有飛劍悉數擋下。

二人越鬥越快,上官莞身如鬼魅,陰火縱橫,變化無方,秦素不動如山,滴水不漏,扣人心絃。

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六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十二章 舊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翠雲峰上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四十三章 九河南山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十九章 激鬥第二百零一章 陰陽倒轉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易容改裝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四十一章 抽刀分水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六十九章 殺人償命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二百零三章 秦大小姐第七十章 牝女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一章 玉蓉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途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二百一十八章 劍骨第二百零八章 迎客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璣式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煙視媚行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五章 問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