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

青鶴居士被掛屍在懸崖絕壁之上,一時間整個玉虛峰上鴉雀無聲,只聽得呼嘯天風聲響。

在張海石痛下殺手的時候,龍老人當然可以出手相救,但他只要決定出手,就要面臨李道虛的雷霆一擊,隨意龍老人最終沒有出手,這也是兩位主持仲裁之人的用意所在,可以互相牽制。

不管怎麼說,縱橫江湖多年的青鶴居士終究是死了,哪怕在江湖上知道他的人並不算多,也不可否認,他是儒門七隱士中最長行走於世人面前之人。就像橫秋霜氣再怎麼老而彌堅,終是不能抵擋新冬的到來。

不過張海石的境況也不算好,他爲了掙脫青鶴居士的“五嶽封禪手”,不惜自毀竅穴,不僅使得他體魄受創,甚至是修爲受損,再加上先前交手中所受的大小傷勢,傷上加傷,最爲關鍵的是青鶴居士臨死前的一掌,震傷了張海石的心脈,此時的張海石也僅僅是還活着而已。畢竟是親手斬殺了一位儒門隱士,哪怕張海石提前做了諸般準備,不付出點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張海石踉蹌而行。

儒門陣營中的幾位隱士神色各異,無論怎麼說,青鶴居士都是他們多年的老友,此時橫死麪前,兔死狐悲之感油然而生。對於張海石的觀感也就尤爲複雜。

正當幾位隱士在猶豫是否出手的時候,道門陣營中行出一人,扶住了張海石,正是李玄都。而李玄都的出面,則迫使幾位隱士不得不打消了那個當場就爲青鶴居士報仇的念頭。

李玄都攙扶住張海石之後,不曾開口多言,直接幫張海石平復體內的沸騰氣機,緊接着司徒玄略、秦素、季叔夜等人也迎了上來,季叔夜從袖中取出丹藥,直接遞給李玄都,言簡意賅道:“直接服用即可,對體魄上的內外傷勢有奇效。”

季叔夜是妙真宗之人,妙真宗則是天下間煉藥大宗,季叔夜作爲下任宗主,拿出手的丹藥自然不俗。

太微真人也取出一個玉瓶,說道:“可以修補心脈。”

若論煉製丹藥,東華宗不在妙真宗之下,當初李玄都煉製“五炁真丹”,便是請了東華宗代勞。

李玄都接過丹藥和玉瓶,正要說話,已經緩過一口氣的張海石伸手將丹藥和玉瓶拿了過去,道:“我還沒到要死的地步。紫府不必擔心我,正事要緊。”

李玄都不是婆媽之人,沒有強求,只是看了秦素一眼。

秦素心領神會,朝李玄都微微點頭,表明她會照看好張海石。

李玄都便鬆開扶住張海石的手,轉身走去。

因爲第一陣是道門先選擇出戰之人,儒門後選擇出戰之人,那麼第二陣便是由儒門先選擇出戰之人。

龍老人頓了頓手中的龍頭柺杖,道:“第二陣,儒門出戰之人是陰陽宗王天笑。”

話音落下,王天笑已經走了出來。

此時道門可以後發制人,選擇李玄都或者秦清出戰,而兩人出戰而必能拿下一局,不過在道門已經拿下一局的情況下,倒是不必如此冒進。李道虛轉頭望向白繡裳,目光中有訊問之意。

白繡裳已經明白李道虛的意思,拿着手中長劍上前一步,朗聲道:“白繡裳願意領教大明官絕學。”

爲了今日的玉虛鬥劍,白繡裳又從徒兒蘇雲媗的手中借來了“妙法蓮華”,畢竟她距離秦清、李玄都的境界還差一線,不能完全不依賴於外物。

見白繡裳出陣,王天笑並不如何意外,淡笑道:“那日上清府一戰,未能盡興,今日便繼續那未竟一戰。”

白繡裳拔劍出鞘,緩步上前。

王天笑卻不見用什麼兵刃,只是徒手而立,道:“白宗主進招罷。”

白繡裳也不廢話,當下斜斜刺出一劍,繼而又生出變化,劍勢飄忽不定,卻不是慈航宗的“慈航普渡劍典”中的招式。

王天笑微覺詫異,道:“‘太陰十三劍’?!”

話音落下,王天笑用出同樣的招式,迎向白繡裳的一劍。若論“太陰十三劍”的造詣,王天笑不遜於李世興和上官莞,只是他不常使用,此時他以“陰陽一氣訣”將“玄陰劍氣”、“太陰劍氣”合作一處,化作一把黑白分明的長劍,若論凌厲,也不遜於“妙法蓮華”。只是出乎王天笑的意料之外,白繡裳竟然竟不擋格他的來招,劍尖直刺他的丹田要穴,出手之凌厲猛悍,與慈航宗的劍招劍意截然不同。

王天笑一驚,身形後掠相避,驀地裡白繡裳長劍疾閃,劍尖已指到了咽喉。王天笑大驚,身形再退,轉眼間已經到了玉虛峰的邊緣,不見白繡裳的身影,只見得寒光點點,似是一團光雨,王天笑心知那光點即是“妙法蓮華”的劍尖所致,足下一點,身子飄飛出去,懸於玉虛峰外的虛空,卻見白繡裳飄身而上,半空中舉劍上挑,劍光已封住了他身週數尺之地。

王天笑身在半空,不加思索地一劍點出,掌中氣劍的點在“妙法蓮華”尖之上,強行破開劍光,重新返回玉虛峰上。

白繡裳緊隨其後,縱前搶攻,連攻七劍,卻是太平宗的“七玄絕劍”,好似是七劍齊出,讓人避無可避,王天笑只得揮劍擋格,七劍過後,他掌中的黑白氣劍被生生擊潰。他右掌順手拍出,斜過來擊向白繡裳頭頂。白繡裳揮劍斜撩,削他手腕。王天笑瞧得奇準,伸指在“妙法蓮華”的刃面無鋒之處一彈,身子順勢倒飛了出去。白繡裳只覺得握劍的手掌一震,掌中“妙法蓮華”被他一彈之下幾欲脫手飛出,失卻了追擊之機。

這幾下交手,當真是兔起鶻落,迅捷無倫,一剎那之間,白繡裳連續變幻劍招,從陰陽宗的“太陰十三劍”到太平宗的“七玄絕劍”,迅捷凌厲,如天神行法,似雷震電掣,雖然已過去,兀自餘威迫人。可王天笑能夠一一化解,守得滴水不漏,如同鬼魅一般,也是讓人驚歎。攻是攻得精巧無比,避也避得詭異之極。在這一瞬時刻之中,一衆觀戰之人只覺得目不暇接,修爲不足之人,甚至看不出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對於交戰兩人而言,這番交手其實試探意味更多,其實都沒用自己的真本事。

片刻之後,王天笑朝天伸手一抓,玉虛峰周圍的白色雲氣瞬間化作黑雲,滾滾下壓,好似黑雲壓城。與此同時,王天笑身形上升,沒有飛至天風肆虐的範圍之中,只是藏身黑雲之中,隱去蹤跡,然後從黑雲之中探出一隻巨大的猙獰魔爪,覆蓋鱗甲,足能將一人握於掌中,五根指甲每一根都銳長如劍,閃爍着詭異光澤,蘊藏種種戾氣煞氣,劃破長空,朝着白繡裳絞殺而至。

“太陰十三劍”的關鍵在於心魔和劍奴,地師徐無鬼的路數是重劍奴而輕心魔,王天笑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太陰十三劍”中的陰邪殺戮之劍意養育心魔、壯大心魔,使得心魔得以在現世之中化形,擁有實體,再由心魔操縱“太陰十三劍”,幾乎將“太陰十三劍”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相較於抑制心魔的劍奴路數,有了實質形體的心魔威力大了何止一倍,只是如此一來,心魔失控的危險也大大增加,就算是王天笑也不敢貿然使用,只能封禁起來,當作最後拼命一搏的手段。不過這次玉虛鬥劍,儒門隱士贈予他一塊可以護住心神的玉佩,乃是當年理學聖人隨身佩戴之物,半仙物的品相,他這纔敢喚出心魔。

白繡裳揮動“妙法蓮華”護住周身上下,劍光所動之處,有朵朵白蓮綻放,任由魔爪如何絞殺,生生不絕,使得魔爪不能靠近白繡裳分毫。

雖然白繡裳守得滴水不漏,但久守必失。就在此時,心魔的小半個身形已經探出黑雲,揮手之間,一片漆黑劍雨立刻席捲而出,四散紛飛,不僅攻向白繡裳,還向更遠處的衆人攻去。這些劍氣乃是“太陰十三劍”中的“玄陰劍氣”和“太陰劍氣”,只是相較於徐無鬼所用的純粹劍氣,這些劍氣變得十分污穢,蘊含了各種煞氣、戾氣,更爲陰詭難測。尋常人只要沾上一點,就要被這劍氣侵入體內,落地生根,腐壞身軀,生不如死。

這並非是王天笑的本意,而是心魔自作主張。不過有李道虛和龍老人坐鎮,倒是不必擔心,也不見兩人如何動作,這些劍氣便直接化作無形。

心魔已有自己的靈智,生出怒意,卻不敢對兩位長生地仙出手,只能遷怒於白繡裳,衆人只覺得天地轟然一震,一個披毛帶甲的巨大身影完全降世。這也可以算是身外化身的一種,只是更爲兇惡無常。

便在這時,白繡裳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素手在身前一抹,在她髮髻上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六支劍狀銀簪飛起,排列身前。

這六支銀簪,也可以視作是六把微縮了數倍的三寸小劍,名爲“六字光明咒劍”,一劍對應一字,六劍合一,乃是慈航宗世代相傳的半仙物。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一百八十九章 江南雨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二十七章 瓷娃娃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二章 枯羊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巫相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一百六十章 胭脂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四十五章 棋士魏臻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第一百五十八章 倚天照海花無數第十八章 飛騎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二百零三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八十八章 無心上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二百二十七章 皆是故人第三章 雙面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一百一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一十七章 月下追逃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七十一章 一招敗退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清濁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十章 三人同行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第二章 錦衣青鸞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五十二章 豈能抗衡哉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