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典

三位掌教之主和衆宗主魚貫進入紫薇城後,其他人也魚貫而入。只是絕大部分人註定不能進入太初宮中,只能排列在中軸道上,甚至絕大部分人都要停留在則天門外的廣場上了,像極了江湖上的尊卑次序,只有進入了太初宮,纔算是進入了江湖的最核心地帶。

衆人走在中軸道上,不知不覺間,位置有了些許細微變化。原本齊頭並進的三位掌教之主,左邊的張靜修和右邊的秦清都稍稍落後了半步,突出了正中位置的李道虛。在三人之後,卻是成了李玄都孤身前行的局面。無形之中衆人都已經默認了李玄都僅次於三位掌教之主的地位。

李玄都自始至終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每一步的距離都不差分毫,他無意去等旁人,也不想去等旁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不是一個謙虛的人,也不太算是一個含蓄的人,就像他追求秦素,既然有意,那便主動些。扭扭捏捏,彆彆扭扭,非要等着女子來主動表明心意,那是李玄都所不屑爲之的。在道門這件事上,李玄都也是如此,他並不想去掩飾自己的目的,也不認爲有這個必要。

很快,李玄都走到了白玉鋪就的中軸道盡頭,踏足在白玉臺階上,拾階而上,步步升高。待到走上須彌座後,李玄都回首望去,人頭攢動,無邊無際。

就在李玄都身形略微凝滯的片刻時間中,李非煙和那位補天宗宿老也走完臺階登上了須彌座。三人沒有過多言語,只是一個眼神交匯,一起走入太初宮。

太初宮中的格局已經被做了改動,原本放置龍椅寶座的地方改爲一尊道祖塑像,在道祖像前設了三個蒲團,便是三位掌教之主的位置,在周圍又放置有各種道門禮器。李道虛、張靜修、秦清三人已經在各自位置上坐定,李玄都等人還是按照隊列的順序在殿內依次排列站定。

李玄都的身份特殊,他不僅一手操辦了整個道門大典,而且還要充任主持大典的禮官。

所以李玄都並不在自己的位置,而是立於三位掌教之主的一側,待到人齊之後,李玄都高聲道:“道門一統,三位掌教之主,可知受承否?”

三位掌教之主全都起身,面朝道祖塑像,一起沉聲答道:“太上道祖在上,吾等率衆弟子受承道統。”

李玄都從袖中取出一個卷軸,開始朗讀三位掌教共同制定的道門規矩,李玄都運起修爲是,聲音不大,卻從太初宮一直穿到則天門外的廣場上,清晰可聞,猶在耳邊。

總共是三戒、十律、三十六規、七十二細則。待到李玄都誦讀完畢,已經是用去了半個時辰。在這段時間中,包括三位掌教之主在內,都是肅容垂手站立。

待到李玄都誦讀完規矩之後,上身微微前傾,道:“請三位掌教之主受拜。”

三位掌教之主轉過身來,面朝衆人,各宗宗主一起向三位掌教之主行禮,“恭迎三位掌教之主升座。”

李玄都舉目望去,只見在衆掌教行禮之後,又是衆堂主,然後是各宗弟子、各方來客,從太初宮殿內到殿外須彌座,再到丹陛、中軸道,一直到則天門外廣場。恭賀之聲依次響起,最終匯聚成雷鳴一般的響聲:“恭祝三位掌教大真人升座。”

數萬人彷彿事先演練過一般,同時開口,整齊無比。山呼之聲響若滾雷,連滿天的雲霞都要被震散,更是響徹了整個龍門府。

三位掌教之主坐到了蒲團上,升寶座。

一時間,太初宮中鐘鼓齊鳴。

接下來,就是繁瑣漫長的流程,包括其他觀禮之人依次上前祝賀,一番禮儀下來,足足用了近兩個時辰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李玄都也得以站在三位掌教之主的身側觀察殿內衆人,李非煙面無表情,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什麼。太微真人、萬壽真人、三玄真人等三位道門真人神情複雜,有些萬般滋味在心頭的意思。至於其他人,大多臉色肅穆,滿是莊重。

於是李玄都把目光轉向了秦素。卻見秦素不知何時擡起了頭,正在偷瞧李玄都,結果兩人這麼視線一對,秦素彷彿被人抓了現行的小賊,臉上飛起兩朵紅暈,趕忙低下頭去,繼續盯着自己的鞋翹。

李玄都啞然失笑。

待到一連串繁複禮儀完畢,已經是午時,其餘人已經可以散去,不過三位掌教和一衆核心上層人物卻不得閒,還要前往翠雲峰的上清宮,參拜道祖,祭告天地。爲此,三位掌教還各自親筆恭撰了一篇青詞,要前向上天拜表。

……

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龍門府,若論陣勢,比當初討伐北邙山還要壯觀,用了大約一個半時辰,來到翠雲峰。

此時已經有人開始暗暗腹誹李玄都,何苦弄出這麼多彎彎繞繞,不過沒人在明面上表現出來,還是恭恭敬敬。

如今的翠雲峰已經是煥然一新,從昨天開始,就有爲數衆多的道門弟子忙碌起來,將舉行大典的三清殿重新裝飾,肅穆莊重。因爲陰陽宗以前維護得當的緣故,殿內的道祖像不必重新粉飾,只需要稍作除塵即可。除此之外,又臨時在此地放了一些珍奇異獸和白鶴錦鯉,再加上正值春日,萬物競發,生機勃勃,與曾經淒冷詭異的北邙山風景已經是大不相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許多觀禮賓客是先一步來到此地,在知客弟子的引領下分別站定。能來到此地觀禮的皆非等閒之輩,要麼是年老輩高,要麼是年輕有爲,要麼是修爲高深,要麼是身份不俗。畢竟道門一統乃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能在這種場合出席,已經可以視爲一種殊榮。

在龍門府的紫薇城中,是三位掌教中先行入內,可在翠雲峰的上清宮中,卻是還了規矩,衆人先到,等候三位掌教。

蘇雲媗和玉清寧也在等候之列,而李玄都和一衆宗主卻是不然,他們要跟隨三位掌教一起過來。

兩人站在三清殿之中的衆人,俱是絕色,十分醒目,也是一道絕美的風景。

從古至今,世人總是鍾情一個“四”字,四大天王,四大奇書,帝京四絕,四大美人等等。在如今江湖中,就有好事之人評選了老一輩的四大美人和新一輩的四大美人,老一輩的四位美人分別是:白繡裳、石無月、羅夫人、韓無垢,只是這四人,要麼是已經嫁人,要麼是身死多年,要麼是不知所蹤,年輕人並不熟悉,也不敢議論太多。倒是新一輩的四位美人卻是更有名一些,分別是:蘇雲媗、玉清寧、宮官、秦素。不僅僅是因爲四人相貌如何,關鍵在於這四人身份不俗,都是已經成爲一宗之主或者有望成爲一宗之主,前途不可限量。至於上官莞,本也應進入其中,只是她身爲陰陽宗明官,太過神秘,大多數人只聞其名未見其人,於是便作罷。

在年輕一輩的四位美人中,宮官和秦素兩人固然聲名在外,卻很少在人前露面,真正被人所熟知的還是蘇雲媗和玉清寧,雖說蘇雲媗已經嫁人,玉清寧註定不能嫁人,但許多跟隨長輩前來觀禮的年輕俊彥還是偷偷望向兩人,心神搖晃,只覺得兩人是天上的神女仙子,可望不可即,讓人癡迷。見兩人似乎是以傳音交談,又好奇兩人在說什麼。

其實蘇雲媗和玉清寧在等候的閒暇之餘,無意間提到了李玄都,感慨莫名。當年她們的身份與李玄都也相差無多,都是被各自師長看好的下一代接班人,現在先磨礪一二,待到時機成熟,便順理成章地接過宗主之位。本來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可不知怎的,李玄都竟是不按套路出牌,先是第一個失勢,又是第一個被逐出師門,還是第一個成爲一宗之主。到了如今,她們還是未來的一宗之主,李玄都已經是未來的道門大掌教了。

兩人如何能不心生感慨。

不知不覺間,原本平起平坐的同齡人,已經把她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漸行漸遠,愈行愈高。

蘇雲媗輕聲道:“女菀,你說李紫府以後能走到哪一步?”

玉清寧認真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我覺得他不會走得太高,但一定會走得很遠。”

蘇雲媗好奇問道:“此話怎講?”

玉清寧道:“以我對他的瞭解,他做不了聖賢,也做不了皇帝,所以走不高,但是他是個肯往下看的人,腳踏實地,從者雲集,那他一定會走得很遠。”

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番外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百七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二十二章 家事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一百八十九章 佩劍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九十一章 了斷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殺孫鵠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先生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劍當空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章 錢玉蓉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六章 軍陣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番外九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紫府劍仙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何不同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十章 觀音法相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