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

就在同時,李玄都也在打量着這位女子。

平心而論,以容貌而言,這位女子不如宮官,也不如玉清寧。可是如果用一個成年男子的目光來看,這位姑娘無疑是很出彩的。她身材高挑,此時穿了一身便於行動的勁衣,婀娜體態玲瓏畢露,尤其是一雙長腿,纖細筆直,很是奪人眼球,幾乎到了想不注意都難的地步。

不過李玄都是守禮之人,他只是掃過一眼,便不再去看,他更爲在意眼前這名女子的修爲境界,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已經有先天境的修爲,這可不多見,要知道就算是少玄榜上之人,也有半數還停留在先天境中,只有極爲出彩的寥寥幾人得以踏足歸真境,無一不是未來足以左右江湖大勢的俊傑人物。在少玄榜之下,便是孫鵠這些人,或有機緣,或有師承,資質又好,得以年紀輕輕便踏足先天境,眼前這名女子比之孫鵠,相去不遠。

李玄都早年身在帝京,雖然身無官職,但與張白圭交好,又被老首輔隱隱視作半個女婿,再加上那時候的他名聲極大,故而六扇門中的幾位高手也都與他交好,他從未記得六扇門中有這樣一個女子,看來是在帝京一戰之後才加入六扇門,或是帝京一戰時並不在帝京城中。

說起來,李玄都與六扇門淵源頗深,就算如今的六扇門未必還是當初那個六扇門,他也不太願意徹底撕破臉皮,再就是如今的他只有玄元境,剛纔之所以能佔到上風,是因爲他接連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若是讓這女子摸清了他的底細,憑藉她先天境的修爲,李玄都除非以“坐忘禪功”自封竅穴,然後用出“千劍觀音”,否則多半不是對手。

念及於此,李玄都一抖雙袖,將“青蛟”和“紫凰”收回,開口道:“這位姑娘,不管你相信與否,在下確實是沒有惡意。方纔你我之間,各自痛下殺手一次,不過都未傷到對方,就算扯平如何?”

這一次,女子沒有再繼續出刀,不過也沒有對李玄都放鬆警惕,沉聲道:“我姓沈,現供職於刑部督捕司,任主事。”

正如李玄都所言,在朝廷中並無“六扇門”這座衙門,其正式名稱應爲刑部督捕司,與青鸞衛的前身青衣司、儀鸞司屬於平級,不過在青鸞衛升爲青鸞衛都督府之後,督捕司便不能再與青鸞衛相提並論,正因如此,若有江湖散人想要爲朝廷效力,爲官身前程計,多半會加入主官是從一品左都督的青鸞衛,而非主官只是正五品郎中的督捕司,一時間青鸞衛都督府的聲勢自是壓過六扇門。

內閣對此自然不能無動於衷,因爲當時的大都督府已經受內閣節制,於是內閣便想出一個法子,爲督捕司中人授予世襲恩蔭軍職,又效仿前朝的“魚符”制度,爲六扇門中人頒發四級魚符,根據顏色不同,又稱“玉白”、“金紫”、“銀緋”、“銅青”,大體對應歸真境、先天境、玄元境和抱丹境,再加上大魏官制有職官、散官、勳官之說,就拿胡良曾經的頂頭上司秦襄來說,他的官職全稱是: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提督秦州和中州軍務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升授光祿大夫、柱國,其中前三者都是職官,升授光祿大夫是散官,柱國是勳官,後兩者並無實權,卻有品級,俱是從一品。

於是內閣按照“魚符”高低,分別授予品級,佩戴“玉白魚符”者授正二品,佩戴“金紫魚符”者授正三品,佩戴“銀緋魚符”者授正四品,佩戴“銅青魚符”者授正五品。

比如李玄都認識的一位六扇門先天境捕頭,便是佩戴“金紫魚符”,恩封世襲指揮使,初授昭勇將軍,加勳上輕車都尉。如此一來,他的實授職官只是從五品刑部督捕司員外郎,但世襲、散官、勳官卻都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並不遜於同級的青鸞衛官員。

李玄都想到這兒,下意識地望女子腰間望去。

果不其然,在女子腰間位置懸着一枚“金紫魚符”,以黃金鑄成魚形,再飾以紫金。

女子察覺到李玄都的視線,下意識地伸手握住腰間所懸“魚符”。

眼前女子自稱是刑部督捕司主事,正六品實授職官,品級不高,但是位卑權重,類似於職掌四品以下地方官員升遷考察的吏部考功司主事,而且一司之中也遠遠不止一名主事,所以單憑官職,根本不能判斷出女子在六扇門中到底是什麼地位,不過加上這枚“金紫魚符”之後,便能有個大概範圍內的推測。

李玄都輕笑道:“一枚‘金紫魚符’倒是配得上姑娘的先天境修爲,若是我沒記錯的話,在督捕司中有二十五位主事,除了兩京十九州各一位主事之外,還有四位主事,被江湖上的好事之人稱作是‘四大神捕’,不知姑娘是四位神捕中的哪一位?”

女子的臉色微變,說道:“閣下好見識,竟是知道如此多的六扇門內幕。”

李玄都淡笑道:“因爲曾經與六扇門共事,所以略知一二,尋常主事,多是佩戴‘銀緋魚符’,姑娘既然自稱是督捕司主事,又身佩‘金紫魚符’,自然就是四位神捕之一了。”

所謂四大神捕,與青鸞衛的十三太保相差無多,並非是指特定四人,而是四個位子一直沿襲,死了一個或是走了一個,便在推選出一個補上,非佩戴‘金紫魚符’之人不可擔任,除此之外,再加上四位佩戴‘玉白魚符’的客卿供奉,便是六扇門八大高手。

見李玄都一語道破玄機,女子也不再隱瞞,坦然道:“我叫沈霜眉,忝列閣下所說的四大神捕之位,這次是奉尚書大人之命,前往江南調查工部和江州市舶司委託萬成鏢局運送奇石綱被劫一案。”

聽到“萬成鏢局”四字,李玄都的眉頭微微一皺。

沈霜眉身爲捕頭,精於偵訊之道,擅長察言觀色,見李玄都皺眉,立時斷定李玄都知道此事內情,問道:“我已經坦然相告,閣下卻未說明自家來路,與萬成鏢局有何關係?”

“在下姓李,雙名玄都,江湖散人。”李玄都回答道:“至於萬成鏢局,沈捕頭爲何會認定與李某有關?另外多問一句,沈捕頭可是自中州而來?”

沈霜眉心中一驚,沒有否認,反問道:“你是如何知曉?”

李玄都淡笑道:“從帝京到江南無非兩是陸路和水路兩條路,如果是走水路,則要經過蘆州,從水陽府方向而來,路過平安縣,自然也就聽說了有關萬成鏢局的消息,既然沈捕頭不曾知道萬成鏢局之事,那麼想來就是從陸路的中州北陽府方向而來。”

沈霜眉皺起眉頭,六扇門雖然不如青鸞衛那般擅長刺探情報,甚至是今不如往昔,但六扇門仍舊是消息靈通之地,擁有線人無數,可她卻從未收到過任何有關萬成鏢局的消息,這便很不尋常,於是她繼續問道:“萬成鏢局到底出了什麼事?”

李玄都輕嘆一聲道:“我剛從平安縣城而來,萬成鏢局招惹了仇家,被人滅去滿門,整個平安縣城的百姓都親眼目睹馬馱死屍、門前血線、以及血手印等駭人景象,如今萬成鏢局的老鏢頭已是不知所蹤,生死不知,大東家龍哮雲則是被人斬殺於龍氏大宅門前,我倒是要相勸沈捕頭一句,萬成鏢局的水深,就算是皇命在身,也不要輕易涉足其中。”

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六十章 一線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二百二十五章 應約而至第一百七十章 生者如斯第三十六章 清微秘辛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二十六章 兀述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九章 萬劫佛光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十五章 等待後手第十章 三招第八十章 十殿明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三十八章 風波暫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七十二章 推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十四章 淺論飛昇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二十四章 淺論飛昇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先生至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媚娘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