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

汗王、老汗不過是口頭稱呼,正式稱呼應是大汗。大汗之下諸王稱之爲“汗”。

李玄都在前往金帳之前,曾詳細瞭解過金帳諸王。在中原,諸王皆是以古時國號爲名,如晉、楚、齊、秦、燕等,徐無鬼就是當初的齊王。在金帳卻不以王號稱之,而是以名字加上汗號。金帳汗國的開國之主共有五個兒子,皆是封王,世代傳承。許多千戶那顏都是這五王的分支,月離別就是月即別汗這一支。而本代汗王又有兒子兄弟,也是封王,當年率軍攻打西京的伊裡汗就是汗王的同母幼弟。

如今的金帳王庭共有十王,五位世代傳承,四位汗王兒子,一位汗王幼弟。不過每次汗位交替時,這些汗王之子都要大起兵戈,勝者成爲新任大汗,過去做王子時的汗號自是廢棄不用,敗者兵敗身死,汗號也是廢棄,多年傳承下來,五位世代傳承的王爺不曾變易,另外五個位置卻是時常更替,故而又有左右之分。

方纔月離別所說的子雪別汗就是世代傳承的五王之一,而藥木忽汗則是本代汗王的小兒子。兩家同列十王,又是遠親,結親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月離別生怕李玄都不知道這些汗王,於是介紹道:“王庭有十王,分別是左五王:月即別汗、拔都汗、歲哥汗、末哥汗、子雪別汗,右五王:伊裡汗、明理汗、藥木忽汗、乃刺汗、失甘汗。用大魏的話來說,左五王是宗室,右五王是皇室。你們大魏以左爲尊,我們金帳卻是以右爲尊,右五王常駐王庭,地位要比左五王高上一些,子雪別汗把妹妹嫁給藥木忽汗,看來他是認定了藥木忽汗能夠繼承大汗之位了。”

李玄都聽到“宗室”和“皇室”的說法,不由一笑,只覺得貼切。

按照月離別的說法,真正爭奪大位的是四位王子,也就是:明理汗、藥木忽汗、乃刺汗、失甘汗,其中明理汗是長子,支持者甚衆,藥木忽汗是幼子,最得老汗喜愛,剩餘的乃刺汗和失甘汗卻是不如這二人,不過這兩人的母親均是出身於金帳權貴家族,也不容小覷就是了。而且金帳有兄終弟及的傳統,雖說伊裡汗對老汗忠心耿耿,但是他畢竟是老汗兄弟,也難保不會生出爭奪汗位的念頭。除此之外,右五王爭位,左五王也不會作壁上觀,只怕要下場押注,如今的王庭局勢豈是一個亂字了得。

李玄都想着這些,忍不住搖了搖頭。

便在此時,這支長龍一般的隊伍越來越近,李玄都已經可以清晰看到前導騎兵臉上的表情。

李玄都不欲引人注目,說道:“我們回吧。”

月離別雖然與這兩家都有交情,但也不好慫恿李玄都參與到此事之中,只怕李玄都又要對她生疑,累得她性命不保,於是便點頭應了。

待到兩人離去之後不久,這支浩蕩隊伍便來到了城門之前。

城中這邊早有鎮守官和斷事官冒雪出迎,在草原上,無論大人小孩,就沒有騎術差的,那鎮守官雖然養尊處優多年,但騎術沒有落下半點。只見鎮守官縱馬來到那豪奢馬車的不遠處,一提繮繩,戰馬一聲長嘶,人立而起,他翻身下馬,行禮道:“參見子雪別汗。”

馬車的鑲金車窗從裡面打開,露出一張略顯蒼白的面孔來,這位子雪別汗看上去三十多歲,似是身體不大好的緣故,帶着幾分病態,只是一雙眸子森森冷冷,讓人想起草原上的餓狼,似要擇人而噬一般,讓人不免膽寒。他望向這位本地鎮守官,淡淡問道:“月離別那顏可曾到了城中?”

左五王因爲世代傳承,所以互相之間聯絡有親,月即別汗與子雪別汗兩支關係比較親近,屬於盟友,月離別雖然不曾繼承汗位,但也是一方千戶那顏,又與子雪別汗屬於同輩之人,故而子雪別汗有此一問。

鎮守官低頭道:“回稟子雪別汗,月離別那顏沒有來到城中。”

子雪別汗一怔,因爲按照月離別的行程來算,她應該早先一步抵達王庭舊址,就算不曾在城中長期停留,也應該在鎮守官這裡留下記錄,難道她直接往王庭去了?還是在路上遇到了意外?

想到這兒,子雪別汗下意識地眯起眼眸,讓鎮守官只覺得頭皮發麻、後背發冷。過了片刻,只聽得一聲冷哼,然後就是車窗關合的聲音,這位鎮守官才悄悄鬆了一口氣。

緊接着就聽馬車內傳出子雪別汗的聲音:“進城。”

隊伍開始繼續前行,浩浩蕩蕩駛入城中。

鎮守官趕忙翻身上馬,打馬快行幾步,來到前面引路。

這麼大的一支隊伍,少說也有上千人,千餘人入城的動靜,李玄都哪怕是在客棧中,也聽得清清楚楚,知道這是子雪別汗的送親隊伍入城了。他方纔之所以不願在城頭久留,是因爲他感知到這隊伍中有厲害人物的存在,離得遠了,對方未必能發現自己,可是離得近了,卻是難說。不過李玄都也是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這金帳中的高手行事作風與中原大不相同,中原高手除了在必要的時候,生怕別人察覺到自己的底細,恨不得裝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纔好,李玄都久在中原,也沾染了這類毛病。可金帳高手卻是截然不同,十分張揚,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高手,氣機散發四周,如猛虎巡山,震懾意味很重。大魏以農耕立國,金帳以遊牧立國,後者更爲好戰,想來這就是民風不同了。

在王庭舊址,有一座道觀,名爲燕雲觀,傳說當年長春真人受金帳汗王之邀來到王庭,金帳汗王因爲在外領軍作戰無法返回,爲此專門派人替長春真人修建道觀居住,於是長春真人便在這座道觀中落腳等候,後來久候不至,長春真人這才動身前往大雪山行宮。大魏大軍攻陷此處王庭後,毀去宮殿房屋無數,不過卻將這處道觀留了下來,本代汗王幾次回到王庭舊址祭祀,也是在這座道觀中舉行儀式。

正因爲如此,這座道觀附近府邸連綿林立,均是城中最爲尊貴的權勢人物。這次子雪別汗入城,直接在道觀中住宿。金帳不似大魏,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和禮法,而且諸王和大汗之間的關係類似於藩王與朝廷,不是那些空有親王名頭卻沒有封地兵權的空頭王爺可比。

道觀的正殿中,供奉着一尊道祖像,只是與中原的道祖像不同,這座道祖像卻是帶着幾分金帳人的形貌特徵,與佛門傳至中原後佛祖像也偏向中原人相貌是一般道理。

此時子雪別汗就負手立在道祖像前,仰頭視之。

在他身後不遠處站着一個年歲不大的少女,身上衣着華麗,便是子雪別汗的妹妹了。

少女低着頭,並不說話,似乎極爲畏懼這位兄長。

子雪別汗臉色陰冷,望向道祖像的眼神中也盡是陰鬱之色,不像是草原上縱馬馳騁的漢子,倒像是從深宅大院出來的公子哥。

兄妹二人沉默了許久之後,子雪別汗方纔開口道:“藥木忽汗繼承汗王之位後,你就是大閼氏了,整個王庭中最尊貴的女人,你的兒子將會是下一任汗王。”

少女壯着膽子開口道:“老汗是草原的神明,是長生天派來牧守草原的使者,不會死的。”

“老汗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死。”子雪別汗的語氣發寒:“這不是你該關心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儘快爲藥木忽汗生下一個兒子。”

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零四章 玄陰真經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十七章 豪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二十九章 平原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十九章 代宗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舊愛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先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三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二十六章 孤臣孽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八章 定親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多苦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九十三章 形銷骨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家公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六十七章 目盲登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一百三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四十八章 行走江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二十二章 家事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七章 釋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艾伊娜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四十七章 春風吹拂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一百一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九十六章 仙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