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城頭故人

皇甫毓秀比李玄都等人稍晚一步抵達遼東,因爲他對此次遼東之行越來越沒有信心。之所以如此,並非是因爲先前攔路截殺的緣故,當時他並未顯露真容,也沒有顯露什麼真本事,並不害怕秦不二等人能認得出他,真正讓他灰心的是遼東秦氏對於李玄都展露出的態度。且不說以秦不一爲首的四大家臣與李玄都一路同行,也不說在燕州地界時補天宗的北辰堂堂主親自相迎,只是那夜的渝關所見,便讓他徹底沒了底氣。

在李玄都等人抵達渝關後不久,皇甫毓秀也匆匆趕到。對於他而言,此地雖然是兵家重鎮,但想要混進去也是不難。進入渝關之後,他就藏身於城頭的城樓之中,然後就是李玄都與秦清相繼現身。他已經從聖君那裡得知,秦清正在準備從天人造化境突破至長生境,等閒不會離開遼東,可就在這等關頭,他還是來到渝關,親自見了李玄都一面,這如何不讓皇甫毓秀灰心喪氣?

皇甫毓秀不知道秦清當時有沒有發現自己,不過大概率應該是發現了,否則秦清不會莫名其妙地拍了城牆一掌。皇甫毓秀是個識趣之人,從秦清的這一掌中聽出了包含着拒絕之意的話外音。

正因爲如此,皇甫毓秀來到遼東之後,沒有拜會秦家,只是試探性地向總督府遞了一封拜帖,結果石沉大海。皇甫毓秀立時明白,遼東之行的路途已經被堵死了,不等他展示誠意,秦清和趙政已經做出了選擇。於是他只好離開這片十宗發源之地。

在返回西北的途中,他又得到了聖君澹臺雲的傳書,讓他立刻前往金帳王庭。

皇甫毓秀只得臨時改變行程,踏上前往金帳王庭的路途。

不知是因爲傳書篇幅有限的緣故,還是澹臺雲另有顧慮,總之傳書中語焉不詳,只說讓他前往金帳,到了之後,自會有人前來見他。

這讓皇甫毓秀想起了那位無道宗的上任宗主,也就是傳授他“重九玄功”之人——“魔刀”宋政。

江湖上少有一人獨尊,更多時候都是一時瑜亮,如李道虛和張靜修,或是張靜修與徐無鬼。當年的宋政和秦清便是如此,兩人行事一正一邪,截然不同,從兩人的稱號上便能看出一二。不過若論境界修爲,卻是當年的宋政要更強一些,玉虛鬥劍時宋政就距離長生境界只剩下最後半步之遙,否則也不會打李道虛的主意,而秦清直到如今,纔有了宋政當年的境界,開始正式準備晉升長生境。宋政失蹤之後,就有傳言說他去了金帳汗國,難道這個傳言是真的?如果宋政還在人世,那麼如今的他又會是什麼境界?是已經成功晉升長生境,還是變成了一個廢人?

……

從金帳往東南,遼東之西南,位於西北、遼東、草原三者交匯處,有一座古軍鎮,此地原本是前朝設置的都護府所在,後來金帳鐵騎南下入關,大晉因此而亡,這座軍陣自然沒能倖免,變成廢墟,只剩下斷壁殘垣。

後來商貿興盛,因爲金帳王庭距離遙遠,來往商隊便選擇於此停留休整,從西北來的商隊和從遼東來的商隊在此地匯合一處,然後由此踏上開闢多年的古商路,於是此地逐漸成爲一處類似驛站或是客棧的所在,只是沒有夥計伺候,也不會有人收錢。

當燕家商隊來到此地時,其中已經有了幾支西北商隊停留,佔據了幾處好位置。好在這座曾經的都護府佔地廣闊,燕家還是尋了個背風之地,紮下營地。

李玄都有個習慣,每到一處陌生地方,都會來到開闊地觀察地形,這是他當年被河朔羣雄追殺時落下的病根,爲了能遊鬥偷襲之後順利脫身,非要熟悉地形不可。所以當初在北陽府也好,還是渝關也罷,李玄都總是要到城頭上走一遭才能安心。

許多時候,總是在城頭上出現變故,在北陽府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古怪女子,當時他只有玄元境,結果被人家打了一頓,沒有還手之力。在渝關的時候,他遇到了老丈人,比鬥一番,又輸了一籌。

不過多年的習慣沒那麼好改,李玄都還是與張文鈍說了一聲之後,來到此地的城牆上,雖然部分城牆已經坍塌,但是大部分城牆還保留完整,足夠李玄都繞城一週。

李玄都在已經坍塌的城門樓處止步,在廢墟中發現一塊石碑,李玄都大致看了一遍之後,竟是一篇絕命書,是這處都護府最後一任守將所留,讓李玄都好生唏噓感嘆。

就在此時,有人從後面毫不客氣地給了李玄都一腳。

這一腳來得無聲無息,便是李玄都也沒能察覺半分,險些被踢得一頭栽下城去。好在最後關頭,李玄都強行止住了去勢,得以站穩身形,不過在後心位置還是多了個清晰的凹陷腳印。

李玄都轉頭望去,臉色微變。

出腳之人是個頭戴帷帽的女子。

所謂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皁紗或白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最長者甚至可以及至腳面,及至後世,又把四周的垂網改短,可以稍稍露出小半個下巴,亦稱“淺露”,可以算是女子外出的必備之物,李玄都就曾送過秦素一頂。而這名女子所戴的帷帽,樣式頗爲復古,檐下所垂的白紗及至脖頸,與李玄都送給秦素的“淺露”,不盡相同。這就讓李玄都想起了北陽府的不堪往事。

當初在北陽府時,李玄都是玄元境,這名女子是先天境,距離歸真境只剩下一步之遙。如今李玄都已經是天人無量境,李元嬰都不是他的對手,可這名女子還是比他高出一籌,難道這世上還有比他升境更快之人?

女子瞧見李玄都臉上陰晴不定,淡淡一笑:“別以爲你帶了面具我就認不出你,你比上次有長進,不知道你這次能接下我幾招?”

話音落下,女子伸出一根手指,輕描淡寫地點向李玄都。

李玄都只覺體內氣機運轉有了片刻凝滯,同時與天人交感的天地之橋也被強行打斷,整個人彷彿成了一座孤島,再也借不到半點外力。李玄都只得憑藉自身體魄拍出一掌。

這一指點在李玄都的掌心上,使得李玄都的手背爆開一個血洞。僅僅是一指,卻比什麼神兵利器都要厲害,直接洞穿了李玄都手掌。

李玄都不驚不懼,此時體內氣機已經恢復正常運轉,在氣機流轉之下,“漏盡通”發揮作用,這個看起來駭人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癒合。

女子沒有急着出手,而是輕輕“咦”了一聲:“你竟然能將靜禪宗的‘漏盡通’修煉到這般地步,倒是着實不易。”

李玄都不是隻會捱打卻不還手的泥菩薩,腳下一點,身在半空之中,腰間“大宗師”已經出鞘,順勢劈向女子。

女子冷笑一聲:“你這也叫刀法?”

話音未落,她身形如鬼魅一般出現在李玄都身側,一拳搗出。李玄都身在半空中,只能以御風之法擰轉身形,手中“大宗師”一橫,擋下這一拳。可出乎李玄都的意料之外,這一拳勢大力沉,休說是十虎之力,便是二十虎之力也是有了。李玄都險些握不住“大宗師”,虎口更是直接開裂,未等血花綻放,就已經癒合,如此反覆數次,才勉強接下了這一拳。

兩人落地之後,女子伸出兩根手指:“兩招已過,還剩下最後一招。”

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十四章 一顆頭顱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三章 楚雲深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爐鼎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二百一十章 玄陰屠第十章 勒合蔑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三十一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人造化境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影成三人(上)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劍秀山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兼修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二十七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二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刀寧憶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一百零三章 大阿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