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施宗曦

李非煙當先開口:“我道是誰,原來是施先生。”

來人微微一笑,拱手行禮道:“施宗曦見過李夫人。”

當年清微宗的宗主德高望重,被尊稱爲李公,李公膝下有三女,以“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一句分別取名爲李卿雲、李非煙、李非雲,三女李非雲夭折,未能長大成人,故而世人只知李公有兩女,皆是國色流離,姿貌絕倫,並稱爲“二李”,又分別以“大李”、“小李”稱之。而李公又有兩名弟子,皆是從師姓,一人名爲道虛,一人名爲道師,前者才華橫溢,天賦絕倫,是江湖上有名的才俊,後者雖然遜於前者,但生就一副好皮囊,被人稱作“玉面劍仙”。

後來李公分別將二女嫁於兩名弟子,李道虛娶大女兒李卿雲,李道師娶二女兒李非煙,江湖中爲了區分兩位李夫人,又分別稱作“大李夫人”和“小李夫人”,不過隨着李卿雲故去,如今這江湖上便只剩下一位李夫人了。說來也是巧合,當年的李非煙曾被稱作“小李”,而如今的李玄都又被稱作“小李”,兩人之間竟是沿襲了這個稱號,正是印證了兩人如今都在同一條船上的關係。

李非煙道:“不知施先生來此,有何貴幹?”

施宗曦道:“李夫人這話卻是不對,我在晉陽府已有兩年,而李夫人不過兩月,以先來後到而論,應是我問李夫人才對。”

李非煙心中有些不屑,覺得這位被萬象學宮吹上了天的儒門弟子有些名不副實,只會耍些嘴皮子上的功夫,不過她也不欲輕易與此人撕破面皮,還是說道:“我初到晉陽府時,施先生不問,此時便不好再問了。而這座城頭,卻是我先到,施先生後到,我來問施先生,沒什麼不對吧?”

施宗曦沒有再去糾纏先來後到的問題,直言說道:“聽聞大名鼎鼎的小李先生路過晉州,便想要一睹風采。”

李非煙輕哼一聲:“我這位侄兒可不是最近成名,早在武德年間,他便已經在河朔之地揚名,被人稱作‘紫府客’,施先生不會不知道吧?施先生早不去見識,晚不去見識,偏偏在這個時候見識,殊爲可疑。”

施宗曦道:“李夫人這話卻是露骨。”

李非煙譏諷道:“我是江湖人,守的是江湖規矩,可不是你們禮教規矩下養大的大家閨秀,沒那麼忌諱,也不想繞來繞去,有話就直說了。”

施宗曦輕笑問道:“如何可疑?”

李非煙道:“儒門中人甚少參與江湖事,對於江湖上的正邪之爭也不過多插手,無論江湖上如何血流成河,始終是作壁上觀。可廟堂不一樣,儒門中人絕不容許江湖之人過多插手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帝京之變已是壞了一次規矩,那次有三位長生地仙參與其中,幾位長生高人又是分別受人邀請,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你們儒門中人也是無可奈何。不過想來儒門中人不會允許再有第二次帝京之變,我說的可對?”

施宗曦沉默了片刻,緩緩道:“小李先生雖然是老李先生的弟子,但當年追隨張相,也是半師半友,算是半個儒門中人。在帝京之變之後,小李先生立志要重回帝京,要讓日月換新天,對於這件事,我們這些聖人弟子也很爲難,畢竟小李先生只是半個儒門弟子,身上還有道墨二家的痕跡,管或不管都是錯,以至於讓三位大祭酒也生出了分歧。司空大祭酒支持小李先生,覺得他可以繼承張相的衣鉢,溫大祭酒則認爲小李先生會恢復墨家、興盛道門,最終違背儒門的規矩,反對小李先生,至於寧大祭酒,還未真正做出選擇。”

李非煙聽到這些之後,心中自是吃驚,不過面上不顯,道:“久聞施先生被譽爲學宮的第四位大祭酒,不知施先生又是如何選擇?”

施宗曦反問道:“李夫人知道學宮爲什麼設有三位大祭酒而不是四位、兩位或者一位?”

李非煙搖頭:“不知。”

施宗曦道:“道理很簡單,如果只有一位大祭酒,難免會獨斷專行,將興衰皆是繫於一人賢與不賢之上,不可取。可如果是兩位大祭酒,一旦產生分歧,便是互不相讓,難有決斷。至於四位大祭酒,則容易黨同伐異,互相內耗。所以三位大祭酒再合適不過,三足鼎立,若有分歧,則少數的一人服從多數的兩人。”

李非煙立時就已經明白,萬象學宮的態度如何便是取決於至今還搖擺不定的寧大祭酒,可她卻不知道這位大祭酒已經見過了李玄都,而且兩人也談不上相談甚歡或志同道合。

施宗曦繼續說道:“儒門共有三大學宮。李夫人是齊州人士,應該知曉齊州是儒門發源之地,至聖先師、亞聖均是出生於齊州,故而在齊州有社稷學宮,與中州的萬象學宮、瀟州的天心學宮並列齊名,除去三大學宮之外,還有四大書院,也都是舉世聞名。其中社稷學宮因爲佔據了至聖先師和亞聖故鄉的地利,被尊奉爲儒門祖庭。而之所以是三座學宮,與三位大祭酒的道理一樣,若是學宮之間有所分歧,便以少數而遵從多數。哪怕再加上四座書院,也仍舊如此。”

李非煙道:“三位大祭酒怎麼看,三大學宮又是如何態度,我管不着,我還是那句話,施先生是如何選擇?”

施宗曦一笑道:“我已經說過了,我此來便是一睹李先生的風采,要看過之後才能抉擇。”

李非煙自小霸道慣了,對待李道師如此,對待李道虛也不曾退讓多少,立時道:“施先生現在已經看過了。”

施宗曦笑了笑:“我若說不可,李夫人可是要對我出手?”

李非煙畢竟是久在江湖之人,雖然吃過幾次大虧,但能讓她吃虧之人,不是李道虛便是張靜修,至於李道師和石無月之流,只能在她面前認栽,可見她心思手腕無愧於曾經清微宗副宗主的身份。她聞聽此言,不由冷笑道:“施先生何必裝傻,你不是早就已經有了決斷嗎?”

施宗曦笑道:“子非我,安知我心之所想?”

李非煙心中愈發不屑,只是以兩字迴應:“虛僞。”

施宗曦收斂了臉上的笑意,淡淡說道:“小李先生此去遼東,如果只是結成兩姓之好,那我倒是要厚着臉皮登門道喜,然後再討一杯水酒,可如果是與遼東豪強密謀入關一事,則萬萬不可。”

李非煙哂道:“這便是你們的蒼生大義。”

施宗曦皺了下眉頭。若是熟悉他的人,就會知道他此時已經是略有不快。

李非煙卻不管這些,繼續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爭權奪利不算什麼,可你們這種人,爭權奪利不算,還想要把名聲也一併收下,站在‘道德’二字之上,肆意指摘他人,殺人也就罷了,還要誅心,未免太貪心了吧?”

施宗曦的語氣低沉了幾分:“不知李夫人口中的這個‘你們’,指的都是哪些人?”

李非煙早已不是衝動的少年人,哪裡會輕易授人話柄,只是以沒有半分起伏的聲音笑了三聲:“哈!哈!哈!”

再看她臉上表情,沒有一絲半點的笑意,反而是冷冷的,像是隨時都會拔劍。

施宗曦也不怕這位清微宗大宗師暴起傷人,畢竟當年儒門能擊敗道門,憑藉的可不是三寸不爛之舌,也不是聖賢書上的大道理。

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一百三十九章 依紅樓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之大欲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十六章 劍氣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六十章 一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二十九章 乃刺汗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負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二十章 女侍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二十四章 百步飛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七章 封山閉寺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六章 簫聲至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九十八章 身在殿內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三十一章 雙劍合璧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八十六章 新任天師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一百零八章 大勢至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萍第三十七章 純粹武夫第十三章 落雪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